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6696发布日期:2021-07-13 15:3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使用,为保证动力电池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液冷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电池通常多个一起工作,导致液冷系统的管路结构复杂。一旦管路中混有空气,便会导致用户向液冷系统中加注冷却液时,冷却液无法顺利地进入液冷系统,从而导致冷却液加注困难,耗费的人力较多;而且,当管路中混有空气时,会导致对动力电池的散热不均,导致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能够将系统中的气体排出,使得从补液管道中补充的冷却液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主管道,降低了加注冷却液所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且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更佳,避免了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包括: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与动力电池相接触,用于供冷却液在所述主管道中循环流动,以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

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主管道,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主管道中循环流动;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主管道,用于降低冷却液的温度;

水箱,所述水箱设于所述主管道的上方,用于容纳冷却液;

补液管道,所述补液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所述水箱相连通,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冷却液传输至所述主管道;

除气阀,所述除气阀设于所述主管道的除气口以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用于排出所述主管道中的气体;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主管道的内部,当所述电磁阀开启时所述冷却液可在所述主管道中循环流动,当所述电磁阀关闭时冷却液无法在所述主管道中循环流动;

其中,冷却液在所述主管道中的循环流动方向为从所述水泵至所述除气口,再至所述电磁阀,再至所述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除气阀为单向除气阀,所述单向除气阀的气体流向为从所述主管道内部至所述主管道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

除气管道,所述除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气阀、所述水箱相连通,用于将所述主管道中的气体排至所述水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

电磁阀开关,所述电磁阀开关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磁阀开关还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关闭所述电磁阀的同时开启所述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

水泵开关,所述水泵开关与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支管道,各分支管道分别与一个动力电池相接触,且各分支管道两端的管道口均设于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并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水泵、所述除气阀以及所述电磁阀均设于所述主管道的主干区域,其中,所述主干区域是所述主管道中不被任一分支管道所覆盖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各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同设于入端平面上,所述入端平面垂直于所述主管道,其中,冷却液从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流出所述主管道,并从分支管道的出端管道口重新流入所述主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水泵与所述入端平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水泵作为冷却液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方向的起点,通过将主管道管壁上的除气口设置在水泵之后,并设置在主管道内部的电磁阀之前,使得当电磁阀关闭时,在水泵作用下,冷却液中的空气会被集中推向除气口进而从除气阀中排出,从而去除了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混入的空气。除气完成后,从补液管道中补充的冷却液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主管道,降低了加注冷却液所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且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更佳,避免了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动力电池液冷系统,2-水泵,3-动力电池,4-除气管,5-水箱,6-补液管道,7-水泵进液管,8-分支管道,9-补液口,10-单向除气阀,11-除气口,12-电磁阀,13-电磁阀线束,14-电磁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用于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该系统包括:

主管道,该主管道与动力电池相接触,用于供冷却液在该主管道中循环流动,以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

水泵,该水泵设于该主管道,用于驱动冷却液在该主管道中循环流动;

散热器,该散热器设于该主管道,用于降低冷却液的温度;

水箱,该水箱设于该主管道的上方,用于容纳冷却液;

补液管道,该补液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该主管道、该水箱相连通,用于将该水箱中的冷却液传输至该主管道;

除气阀,该除气阀设于该主管道的除气口以与该主管道相连通,用于排出该主管道中的气体;

电磁阀,该电磁阀设于该主管道的内部,当该电磁阀开启时该冷却液可在该主管道中循环流动,当该电磁阀关闭时冷却液无法在该主管道中循环流动;

其中,冷却液在该主管道中的循环流动方向为从该水泵至该除气口,再至该电磁阀,再至该水泵。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

在主管道上水泵的驱动下,冷却液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主管道与动力电池相接触。从而,当流经动力电池的冷却液的温度低于动力电池的温度时,二者发生热交换,冷却液吸收走动力电池的热量,动力电池散热。

吸收了动力电池的热量的冷却液在流经主管道上散热器时,会在散热器的作用下将其中的热量排出,冷却液温度降低。从而,冷却液再次流经动力电池时,冷却液的温度依然处于较低的状态。

补液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有主管道、水箱。从而,用户可通过向水箱中灌注冷却液,进而水箱中的冷却液通过补液管道流入主管道,从而实现向该系统中补充冷却液。

主管道除气口上的除气阀与主管道相连通,从而主管道中的气体可从除气阀排出。冷却液在主管道中的循环流动方向为“水泵->除气口->电磁阀->水泵”,当电磁阀关闭且水泵打开时,由于电磁阀的作用冷却液无法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但同时由于水泵的作用冷却液会受到驱动力,该驱动力将冷却液从水泵向除气阀再向电磁阀进行挤压。这种情况下,当冷却液中混有空气时,空气同样会受到挤压。由于电磁阀堵住了液体以及气体的通路,而除气阀提供了气体通路,因此,冷却液中的空气会被集中推向除气口进而从除气阀中排出,从而去除了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混入的空气。

除气完成后,由于主管道中的气体减少,因此从补液管道中补充的冷却液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主管道,降低了加注冷却液所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

除气完成后,再将电磁阀打开即可使得冷却液在主管道中继续循环流动。由于主管道中的气体减少,因此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更佳,避免了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的发生。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水泵作为冷却液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方向的起点,通过将主管道管壁上的除气口设置在水泵之后,并设置在主管道内部的电磁阀之前,使得当电磁阀关闭时,在水泵作用下,冷却液中的空气会被集中推向除气口进而从除气阀中排出,从而去除了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混入的空气。除气完成后,从补液管道中补充的冷却液能够更顺利地进入主管道,降低了加注冷却液所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且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更佳,避免了动力电池局部温度过高的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该除气阀为单向除气阀,该单向除气阀的气体流向为从该主管道内部至该主管道外部。

该实施例中,设于主管道管壁的用于排出主管道中的气体的为单向除气阀,该单向除气阀只允许气体从主管道内部流向主管道外部。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单向除气阀的设置,避免了该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停止运行后,由于热胀冷缩导致一部分气体通过除气阀重新回到主管道这一现象的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除气管道,该除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该除气阀、该水箱相连通,用于将该主管道中的气体排至该水箱。

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还设有除气管道。通过该除气管道将除气阀与水箱相连通,从而主管道中的气体从除气阀排出后,会进一步地排至水箱中。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除气管道的设置,使得主管道中的气体会排至水箱,保证了所排出气体的有效控制,避免了所排出气体对主管道管壁外侧或者对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其他组件造成腐蚀。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电磁阀开关,该电磁阀开关与该电磁阀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该电磁阀。

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还设有与电磁阀电连接的电磁阀开关。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该电磁阀开关,使得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磁阀开关还与该水泵电连接,用于关闭该电磁阀的同时开启该水泵。

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所设的电磁阀开关,与电磁阀电连接的同时,还与水泵电连接。通过电连接的配置,使得用户手动控制该电磁阀开关使得电磁阀关闭的同时,使得水泵开启,从而使得主管道中的气体从除气阀中排出。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阀开关对于电磁阀以及水泵的同时控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电磁阀开关的一键操作实现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除气。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水泵开关,该水泵开关与该水泵电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该水泵。

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中还设有与水泵电连接的水泵开关。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该水泵开关,使得水泵开启或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

分支管道,各分支管道分别与一个动力电池相接触,且各分支管道两端的管道口均设于该主管道的管壁,并与该主管道相连通。

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所散热的动力电池有多个,配合动力电池的数量,该系统还设有各分支管道。每一分支管道与一个动力电池相接触;每一分支管道两端的管道口均设于主管道的管壁,并与主管道相连通。从而该系统中的冷却液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流经分支管道处时会被分散到分支管道内,进而分支管道内的冷却液对该分支管道所接触的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液从分支管道流出后会汇集到主管道中,继续在主管道中循环流动。

在一实施例中,该水泵、该除气阀以及该电磁阀均设于该主管道的主干区域,其中,该主干区域是该主管道中不被任一分支管道所覆盖的区域。

该实施例中,根据是否分支管道所覆盖,主管道被划分为主干区域与非主干区域。非主干区域为主管道中被至少一个分支管道所覆盖的区域,主干区域为主管道中不被任一分支管道所覆盖的区域。水泵、除气阀以及电磁阀均设于主干区域。

其中,被覆盖指的是按照循环流动的方向,若一个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处于主管道的a位置,其出端管道口设于主管道的b位置,则,主管道中从a位置到b位置的区域被该分支管道所覆盖。入端管道口指的是冷却液从主管道流出,流入分支管道的分支管道管道口;出端管道口指的是冷却液从分支管道流出,重新流入主管道的分支管道管道口。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水泵、除气阀以及电磁阀均设于主干区域,保证了除气能够对所有分支管道生效。

在一实施例中,各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同设于入端平面上,该入端平面垂直于该主管道,其中,冷却液从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流出该主管道,并从分支管道的出端管道口重新流入该主管道。

该实施例中,所有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同设于入端平面上,该入端平面垂直于主管道。即,所述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垂直于主管道轴向,环绕排列在主管道上。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所有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同设于入端平面上,使得主管道中的冷却液能够同时分散入各个分支管道中。

在一实施例中,该散热器设于该水泵与该入端平面之间。

该实施例中,所有分支管道的入端管道口同设于入端平面上,而且散热器设于水泵与入端平面之间。由此可见,冷却液循环流动的方向为从水泵至散热器再至入端平面,从而主管道中的冷却液同时分散入各个分支管道之前,会经过降温处理。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管道中的冷却液同时分散入各个分支管道之前,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保证了各个分支管道中冷却液的处于较低温度,从而保证了对各个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参考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的管道经过多个动力电池3。在水泵2的作用下,冷却液在管道中循环流动,从而对各个动力电池3进行散热。

补液管道6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相连通的同时,还与水箱5相连通。当需要向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中补充冷却液时,用户可将水箱5的箱盖打开,将冷却液倒入水箱5,进而流入补液管道6,最终流入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

除气管4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相连通的同时,还与水箱5相连通。对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除气完成后,从动力电池液冷系统1中排出的气体通过除气管4最终被排入水箱5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图1中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参考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水泵进液管7为主管道中与水泵2相连的部分;分支管道8相当于主管道的分支,主管道中的冷却液会按照图示分支管道液体流动方向分散入分支管道8;补液口9为补液管道6与主管道的接口。

按照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方向为基准,即,按照图示主管道液体流动方向为基准,水泵2设于单向除气阀10的前方,单向除气阀10设于电磁阀12前方。从而当电磁阀12关闭且水泵2开启时,主管道中的气体会被集中推向除气口11,进而从单向除气阀10中排出。而且由于单向除气阀10的单向性,气体不会再通过单向除气阀10返回至主管道中。

其中,除气口11为单向除气阀10与主管道的接口;电磁阀开关14通过电磁阀线束13与电磁阀12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按压电磁阀开关14的按键关闭电磁阀12。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以及图2只是示例性地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造成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