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及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9015发布日期:2021-08-03 13:1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变压器及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变压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及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正在迅速的增大,同时对供电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载调压干式变压器作为使用尤为频繁的干式变压器以其能带载调压和电压调节范围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供电部门和大型工厂所重视。

常见的干式变压器和有载开关之间会连接有引线,引线分为若干排,且每排引线均包括若干根引线。在引线布置的时候,因为是高压电流的输入环境,为了保证安全,相邻的两根引线之间需要间隔有一定空隙。目前人们常用的做法是在地面上安装一个支架,支架上由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多根水平的支撑杆,之后将干式变压器上的引线穿过支架,使同一排的引线与同一根支撑杆的顶面贴合,并通过扎带之类的绝缘件将引线固定在支撑杆上,并使相邻两根引线之间间隔有空隙,从而将引线分隔开,降低了产生危险现象的概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不同型号的变压器的高度、相间距、分接位置及分接数量均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干式变压器与有载开关连接时需要配置不同的支架,在为干式变压器配置支架时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为干式变压器配置支架时较为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及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体上的若干排引线,每排引线均包括若干根引线,相邻两根所述的引线之间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同时与两侧的引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支撑块时,先将引线安装在机体上,使引线连接机体和有载调压开关,之后微微调整引线的位置。接着将支撑块安装在相邻的两根引线之间,在支撑块的支撑下,相邻两根引线被支撑块分隔开,从而保证绝缘距离,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危险现象的概率。支撑块可以自由的进行组合,对于不同分接数量的引线、不同分接距离的引线均能够有效的进行分隔。有效改善了干式变压器配置支架时较为复杂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的支撑块上安装有收束件,收束件包括收束带,收束带在支撑块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收束带的两端均与支撑块连接,收束带和支撑块的端面围成环形,且引线穿设在环形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上安装的收束带与支撑块的端面围成环形,引线穿设在环形内侧,相较于其他如支撑件打孔固定的方式来说,通过收束带连接,结构更为简单,也不会损伤引线的表皮。

可选的,所述的收束带分为两段单元带,位于支撑块两侧的单元带一一对应;收束件还包括连接带,在支撑块与收束带相邻的端面上开设有支撑通孔,连接带穿设在支撑通孔内,并将相互对应的两根单元带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束件由收束带和连接带组成,且收束件呈环形。在制作收束件时可以用一根扎带来制作,先将收束件对折,之后将收束件的一端穿设过支撑通孔,然后将引线设置在支撑通孔的两端处,最后绑扎紧收束带,即可将支撑通孔两端的引线与支撑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结构更为简单,安装也更为容易。

可选的,所述的收束件同时穿设过至少一个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束件可以穿设过多个支撑块,使多个支撑块通过一根扎带连接在一起。可以方便的固定多根引线,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人的装配效率。而相邻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的端面与位于两个支撑块之间的单元带组成环形的结构,引线依然可以穿设在内,从而将引线稳定的固定住。

可选的,同一根所述收束件穿设过的支撑块上的支撑通孔的轴线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设收束件时,使收束件穿设在轴线共线的支撑通孔内,当拉紧收束件并将收束件固定好之后,与支撑块不易出现位置偏移导致收束件出现松弛的现象,很好的保证了该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一根所述的引线与相邻一排引线之间仅安装有一个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引线与相邻的另一排引线之间仅需要一个支撑块即可进行分隔,在保证分隔相邻两根引线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支撑块的数量,进而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相邻两排引线之间的支撑块设置在两排引线中距离最短的两根引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块设置在相邻两排引线中最短的两根引线之间,在保证分隔相邻两根引线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支撑块的长度,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的支撑块与引线贴合的侧面为支撑块的端面,支撑块的端面呈圆弧形,且支撑块与引线贴合时,支撑块的端面与引线的外侧壁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块在与引线紧密贴合的同时,对引线外侧壁的破坏程度小,不容易损伤引线的表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上设置有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干式变压器上安装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在支撑块的支撑下,相邻两根引线被支撑块分隔开,从而使相邻两根引线不易出现贴合过于紧密的现象,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危险现象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相邻两根引线被支撑块分隔开,从而保证绝缘距离,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危险现象的概率;

2.支撑块可以自由的进行组合,对于不同分接数量的引线、不同分接距离均能够有效的进行分隔,有效改善了干式变压器配置支架时较为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线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引线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引线和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引线;3、支撑块;31、支撑通孔;4、收束件;41、收束带;411、单元带;42、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体1上的十根引线2,引线2设置成两列五排的结构。一列引线由上而下依次进行分接编号。同一列的引线2沿着竖直的直线设置,同一排的引线2沿着倾斜的直线设置,且相邻两列引线2中,编号相同的两根引线2之间的距离最短。

参照图1和图2,同一排中的两根引线2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支撑块3,同一列中的相邻两根引线2之间也均安装有一个支撑块3。支撑块3与引线2贴合的侧面为支撑块3的端面,支撑块3的端面设置成圆弧形。支撑块3与引线2抵接时,支撑块3端面与引线2的外侧壁吻合。

参照图1和图2,在支撑块3的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支撑通孔31,支撑通孔31内穿设有收束件4。收束件4为一整根扎带,且该扎带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环形的收束件4穿设在支撑通孔31内时,收束件4被挤压成长条状,且收束件4的两端均位于支撑通孔31外侧。收束件4中位于支撑通孔31内的部分收束件4为连接带42,位于支撑通孔31外的部分收束件4为收束带41。收束带41均分为两段单元带411,位于支撑块3两侧的单元带411之间通过连接带42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在同一排引线2之间的支撑块3内穿设有一根收束件4,收束带41与支撑块3的端面形成环状的结构,与该支撑块3相邻的两根引线2均穿设在收束带41与支撑块3的端面之间。在同一列引线2之间的支撑块3内穿设有一根收束件4,收束件4同时穿设过四个支撑块3,最边上的两个支撑块3相互远离一侧的收束带41与支撑块3的端面形成环形的结构,相邻两个支撑块3之间的单元带411和两个支撑块3相互靠近的侧面也形成环形的结构。在每个环形的结构内均穿设有一根引线2。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干式变压器,该干式变压器上设置有十根引线2,引线2之间通过上述引线绝缘管支撑结构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相邻两根引线2之间安装支撑块3,并通过收束件4将支撑块3两侧的引线2和支撑块3紧密抵接,从而简单的将相邻两根引线2分隔开,使相邻两根引线2不易出现贴合过于紧密的现象,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危险现象的概率。并且支撑块3可以任意组合,对于不同数量的引线2、不同高度的引线2以及引线2的间隔空间均能够有效的进行分隔。有效改善了干式变压器配置支架时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列引线2错位设置,使相邻的两列引线2中,右侧一列的第一根引线2与左侧一列的第二根引线2之间的距离最短,右侧一列的第二根引线2与左侧一列的第三根引线2之间的距离最短,以此类推,直至右侧一列的第四根引线2与左侧一列的第五根引线2之间的距离最短。

参照图3,在两根位于不同列的距离最短的引线2之间安装有支撑块3,并通过收束件4将引线2固定在支撑块3上。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将支撑块3设置在相邻两排引线2中位于不同列且距离最短的两根引线2之间,有效减少了支撑块3的长度,并且因为左侧一列的第一个引线2和右侧一列的第一个引线2之间的距离较长,左侧一列的第一个引线2和右侧一列的第一个引线2之间间隔的空隙就足够将这两个引线2分隔开,无需安装支撑块3。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一列引线2中,设置有两个收束件4,收束件4仅同时穿设过两个支撑块3。第一根引线2、第二根引线2和第三根引线2之间的支撑块3均被同一个收束件4穿过;第三根引线2,第四根引线2和第五根引线2之间的支撑块3均被另一根收束件4穿过。

参照图4,被同一个收束件4穿设过的两个支撑块3相互远离一侧的收束带41与支撑块3的端面形成环形的结构,被同一个收束件4穿设过的两个支撑块3之间的单元带411和两个支撑块3相互靠近的侧面也形成环形的结构。三根引线依次穿设在环形的结构内,在一列引线2中,第三根引线2同时穿设过两个收束件4上的环形的结构。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对于引线2数量较多以及收束件4长度较短的结构来说,使两个收束件4固定同一个引线2,进而能够拓展整个支撑结构,可以方便且有效的固定数量较多的引线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