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9163发布日期:2021-10-09 09:1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断路器内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断路器产品产品机构一般设置了杠杆,锁扣和跳扣,结构复杂成本高,跳扣体积不利自动化装配,并且产品零件多,产品有失效的风险,现在设计一种可通过力学原理和机械学原理来减少零件,去除跳扣并且使产品的脱扣力减少的断路,传统的断路器产品固定机构采用金属轴,因金属轴导电对1p+n或l极n极都设置有触头的产品来说存在l极n极电气间隙过小的问题或分断实验后l极与n极耐压击穿问题,因此不采用金属轴对产品定位采用杠杆和外壳的配合来实现定位。传统断路器杠杆与动触头之间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摩擦产生塑料或金属颗粒物影响触头运动,因此设置了与动触头相对应的动触头活动抵触面使动触头与底触相抵触,金属或塑料颗粒可落入相应的凹槽内,使不影响动触头动作,传统锁扣与杠杆运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塑料颗粒可使脱口力增大,影响产品的动作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通过力学原理和机械学原理来减少零件,金属或塑料颗粒可落入相应的凹槽或空隙中,不影响动触头动作的新型的断路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包括有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锁扣和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通过扭簧实现联动设置,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安装柱,锁扣和动触头均活动套设在该安装柱上,动触头座的上端部设置有可供断路器连接杆的端部滑移的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所述锁扣上端设置有抵触臂,抵触臂上设置有抵触面,断路器断开后抵触面与滑槽的弯曲部配合可对断路器连接杆的端部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机机构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触面失去对连接杆端部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端部可滑入滑槽的直部实现断路器断开。
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实现对断路器连接杆端部的锁定或解锁,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可靠,另外通过锁扣的抵触面与滑槽配合,只要控制锁扣转动即可,非常实用。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抵触臂上位于抵触面的外侧设置有斜面,所述锁扣上方且位于抵触臂的下方设置有拨臂,抵触臂与拨臂之间呈叉开设置形成叉口,该叉口的宽度大于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直径,拨臂上侧面在断路器分闸时可对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进行拨动促使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滑入滑槽的直部。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斜面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引导连接杆端部进入滑槽弯曲部,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拨臂的设置可以在断路器断开时拨动连接杆端部滑入滑槽直部,这
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断路器分闸是指断路器自动分闸,不是人为操作手柄分闸,这样可以确保断路器分闸可以成功,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抵触臂和拨臂错位设置,所述动触头座的滑槽下方设置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的部分上侧面与滑槽弯曲部的下侧面呈一体化设置构成抵压面,该抵压面与抵触面配合可对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进行锁定使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置于滑槽的弯曲部,所述拨臂置于定位凸台的外侧面。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结构更加合理,其中定位凸台的部分上侧面与滑槽弯曲部的下侧面呈一体化设置构成抵压面,这样抵压面比较大,锁定连接杆端部会比较稳固,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滑槽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柱的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弧形凸柱和弧形凸柱之间形成缺口,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圆形通孔,锁扣通过圆形通孔套设在弧形凸柱上,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位于安装柱的周边设置有凸筋,锁扣内侧面与凸筋接触。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形凸柱可以很好的保证锁扣转动的灵活性,弧形凸柱和缺口也可以很好的防止金属颗粒或灰尘黏连锁扣和动触头座。
12.本实用新型的最后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套设在安装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定位凸台的下方设置有扭簧座,动触头座上位于弹簧座下方设有定位块,动触头上设置有卡口,扭簧也套设在安装柱上,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扭簧座上,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动触头的卡口上,动触头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限制动触头的定位片,动触头通过扭簧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动触头可在动触头座上转动,所述锁扣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隔弧凸台或凸筋。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动触头安装合理,特别是机构在大电流情况下机构可以先推动动触头断开,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触头座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的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与动触头配合的结构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反映叉口的结构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扣的后视结构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断开位置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刚开始闭合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在闭合过程中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闭合后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将要脱扣时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强制脱扣时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脱扣后手柄回位过程中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
结构图;
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短路时机构的动触头被电磁机构撞开时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29.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产品短路时机构的动触头被电磁机构撞开后动触头未回位时的锁扣与动触头座配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

图15所示,一种断路器的锁扣、动触头座和动触头的联动装置,包括有锁扣1、动触头座2和动触头3,锁扣1和动触头3均设置在动触头座2上, 这里的动触头3我们指的是l极动触头,动触头座2的反面也可以设置n极动触头,这是根据需要设定,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动触头3与动触头座2之间通过扭簧5实现联动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触头座2上设置有安装柱21,锁扣1和动触头3均活动套设在该安装柱21上,动触头座2的上端部设置有可供断路器连接杆的端部4滑移的滑槽211,滑槽211包括有弯曲部2111和直部2112,所述锁扣1上端设置有抵触臂11,抵触臂11上设置有抵触面111,断路器断开后抵触面111与滑槽211的弯曲部2111配合可对断路器连接杆的端部4进行锁定,此时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图8和图9;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机机构对锁扣1动作使锁扣1转动则抵触面111失去对连接杆端部4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端部4可滑入滑槽211的直部2112实现断路器断开,图14和图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实现对断路器连接杆端部4的锁定或解锁,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另外通过锁扣1的抵触面111与滑槽211配合,只要控制锁扣1转动即可,非常实用且性能可靠。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抵触臂11上位于抵触面111的外侧设置有斜面112,所述锁扣1上方且位于抵触臂11的下方设置有拨臂12,抵触臂11与拨臂12之间呈叉开设置形成叉口13,该叉口13的宽度大于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4的直径,拨臂12上侧面121在断路器分闸时可对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4进行拨动促使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4滑入滑槽211的直部21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其中斜面112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引导连接杆端部4进入滑槽211弯曲部2111,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拨臂12的设置可以在断路器断开时拨动连接杆端部4滑入滑槽直部2112,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断路器分闸是指断路器自动分闸,不是人为操作手柄分闸,上述结构可以确保断路器分闸可以成功,增加产品的安全性。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抵触臂11和拨臂12错位设置,所述动触头座2的滑槽211下方设置有定位凸台22,定位凸台22的部分上侧面221与滑槽211弯曲部2111的下侧面呈一体化设置构成抵压面221,该抵压面221与抵触面111配合可对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4进行锁定使断路器的连接杆端部4置于滑槽211的弯曲部2111,所述拨臂12置于定位凸台22的外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结构更加合理,其中定位凸台22的部分上侧面221与滑槽211弯曲部2111的下侧面呈一体化设置构成抵压面221,这样抵压面221比较大,锁定连接杆端部4会比较稳固,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1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21111,所述安装柱21的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212,弧形凸柱212和弧形凸柱212之间形成缺口,所述锁扣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14,锁扣1通过圆形通孔14套设在弧形凸柱212上,所述动触头座2上且位于安装柱21的周边设置有凸筋213,锁扣1内侧面与凸筋213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可以很好的保证锁扣1转动的灵活性,也可以很好的防止金属颗粒或灰尘黏连锁扣1和动触头座2。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3套设在安装柱21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212的端部,定位凸台22的下方设置有扭簧座222,动触头座2的弹簧座222下方设有定位块23,动触头3上设置有卡口31,扭簧5也套设在安装柱21上,扭簧5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扭簧座222上,扭簧5的第二扭臂抵触在动触头3的卡口31上,动触头3上设置有与定位块23配合限制动触头的定位片32,动触头3通过扭簧5设置在动触头座2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动触头3可在动触头座2上转动,这样,在大电流情况下机构可以先推动动触头断开,增加产品的安全性所述锁扣1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隔弧凸台或凸筋15,这些隔弧凸台和凸筋的设置目的是防止电弧穿过,增加爬电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