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2461发布日期:2021-06-22 17: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键盘背光模组贴合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已得到广泛应用,发光键盘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正常输入,同时键盘炫目多彩。为了实现键盘的发光功能,现有的笔记本电脑键盘具有背光模组,并采用led灯发光,进一步地,led灯通过导光膜与反射膜进行发光。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是由反射膜、导光膜、遮光膜等组成,目前反射膜、导光膜、遮光膜都是采用人工贴合,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品质不稳定。人工贴合人手接触容易损伤或者污染物料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人的要求非常高,很难管控品质,而且等其贴完后还要进行人工手动翻料,不利于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包括主机架台,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门架、识别定位机构和滑动支撑平台,所述一号门架和识别定位机构均为“π”字形结构,所述一号门架和识别定位机构均为纵向设置,所述识别定位机构设置在一号门架的右方,所述滑动支撑平台呈横向设置,所述滑动支撑平台左右穿梭在一号门架的正下方和识别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一号门架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所述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的两个动子的右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移料机构,两个所述移料机构均活动设置在滑动支撑平台的上方,所述主机架台的左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输料机构,所述主机架台的右后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收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所述主机架台的左前侧设置有压料输送机构,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剥离机构,所述主机架台的右前侧设置有压料机构和一号收放料机构,所述一号收放料机构设置在压料机构的右侧,所述一号剥离机构设置在压料输送机构和压料机构之间,所述主机架台的右侧设置有从左往右依次翻转机构、二号剥离机构和二号收放料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二号剥离机构和二号收放料机构均设置在压料机构的后方,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滑动支撑平台的正右方,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识别定位机构的右方,所述主机架台的左侧设置有侧机架台,所述侧机架台设置在收料机构和压料输送机构之间,所述侧机架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送料输送带,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设置在一号门架的左侧,所述导料斜板的下端面与送料输送带的上表面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主机架台的上端左部滑动连接有移料机械臂,所述移料机械臂设置导料斜板和滑动支撑平台之间,所述移料机械臂活动设置在一号门架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包括一个定子和两个动子,所述移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l形结构且呈倒立设置,所述安装架的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安装架的右端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滚珠丝杆,所述一号滚珠丝杆的螺母部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滑架,所述安装滑架为l形结构,所述安装滑架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分别与两个滑轨的右端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贴头吸气板,所述安装架的左端下部与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识别定位机构包括二号门架,所述二号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伺服电机和导正滑架,所述导正滑架设置在二号伺服电机的前方,所述导正滑架为“匚”字形机构,所述导正滑架的开口朝向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滚珠丝杆,所述二号滚珠丝杆设置在导正滑架内,所述二号滚珠丝杆的螺母部为“工”字形结构,所述二号滚珠丝杆的螺母部与导正滑架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滚珠丝杆的螺母部的左端面上部和左端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板,所述安装立板的右端面与导正滑架的左端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立板的左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相机,所述安装立板的左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同轴光源和环形光源,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同轴光源的下方,所述定位相机的下端中部依次贯穿同轴光源的下端面和环形光源的下端面并延伸至环形光源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滑动支撑平台包括钣金支座,所述钣金支座为“匚”字形结构,所述钣金支座的开口朝下,所述钣金支座的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所述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包括一定定子和动子,所述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平板,所述连接平板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双输出气缸和导向护架,所述双输出气缸设置在导向护架内部,所述双输出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的下部穿插活动连接在导向护架内,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吸气板。

优选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一号立架,所述一号立架的左部中间穿插固定连接有一号滚轴,所述一号立架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架,所述一号压料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一号压料架的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两个所述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块,所述一号立架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收料轮,所述一号压料架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长滚轮轴;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二号立架,所述二号立架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滚轴,所述二号立架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收料过渡轮,所述二号立架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放料过渡轮和放料过渡轮轴,所述放料过渡轮轴设置在放料过渡轮的右上方,所述二号立架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放料轮。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一号直线电机模组,所述一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为“匚”子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输送平台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剥离板,所述一号剥离板的上端面与输送平台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输送平台的内壁面左部活动连接有送料滚轮,所述输送平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相机,所述一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均设置有三号气缸,两个所述三号气缸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座,两个所述l形支座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下送料压料块,两个所述三号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l形支座的上端,两个所述三号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下送料压料块,所述二号下送料压料块设置在一号下送料压料块的下方,所述一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二号气缸,两个所述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共同活动连接有预剥离粘轮。

优选的,所述压料输送机构包括三号立架,所述三号立架的左部中间穿插固定连接有一号窄滚轮,所述三号立架的左上部活动连接有一号窄收料过渡轮,所述三号立架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压料架,所述二号压料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二号压料架的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气缸,两个所述四号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窄压料块,所述二号压料架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一号窄滚轮轴,所述三号立架的左端后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窄收料轮;所述一号剥离机构包括二号直线电机模组,所述二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架,所述支撑滑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上,所述支撑滑架的上端右部和上端左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送料平台和二号剥离板,所述支撑滑架的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相机。

优选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四号立架,所述四号立架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滚轮,所述四号立架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收料过渡轮,所述四号立架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三号压料架,所述三号压料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三号压料架的前端左部和后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五号气缸,两个所述五号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窄压料块,所述三号压料架的内侧面右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滚轮轴;所述一号收放料机构包括导光膜废料剥离台、二号窄收料轮和一号窄放料轮,所述二号窄收料轮设置在导光膜废料剥离台和一号窄放料轮之间,所述导光膜废料剥离台设置在三号压料架的正右方,所述二号窄收料轮的驱动箱的前端左下部活动连接有一号废料导向轮和二号废料导向轮,所述二号废料导向轮设置在一号废料导向轮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五号立架,所述五号立架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一号长滚轴,所述五号立架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后收料过渡轮,所述五号立架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直线电机模组,两个所述三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收料滑架,所述收料滑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收料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气缸,所述收料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收料滑架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二号贴头吸气板,所述收料滑架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宽滚轴,所述五号立架的上端左前部和上端左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架,两个所述安装立架均为l形结构,两个所述安装立架的内侧面左上部共同穿插活动连接有翻转旋转轴,所述翻转旋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翻转旋转轴的外圆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吸盘,所述翻转吸盘设置在二号贴头吸气板的左侧;所述二号剥离机构包括四号直线电机模组,所述四号直线电机模组设置在收料滑架的右侧,所述四号直线电机模组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上端右前部和上端右后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气缸,两个所述一号压料气缸的上端右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料导板,两个所述一号压料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宽压料块,所述滑台的上端左前部和上端左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立板,两个所述连接立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运料平台,所述运料平台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剥离板。

优选的,所述二号收放料机构包括六号立架,所述六号立架的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接料底座,所述六号立架的右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宽滚轮,所述六号立架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前收料过渡轮,所述六号立架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四号压料架,所述四号压料架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所述四号压料架的前端左部和后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压料气缸,两个所述二号压料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宽压料块,所述四号压料架的内侧面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滚轮轴,所述六号立架的上端右前部固定连接有宽放料轮,所述六号立架的左端下前部固定连接有宽收料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反射膜、导光膜、遮光膜这三种膜高精度、高速度的贴合在一起,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能真正同时实现反射膜、导光膜和遮光膜三种柔性薄膜的贴合;

2、能够让要贴合的柔性薄膜翻转180°实现其反面贴上物料;

3、通过自动遮光膜翻料,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4、提高自动化程度,不会出现人手接触柔性薄膜而导致产品污染、折伤、折皱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一号门架和移料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移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识别定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滑动支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收料机构、输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输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压料输送机构、一号剥离机构、压料机构和一号收放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一号剥离机构、压料机构和一号收放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翻转机构、二号剥离机构和二号收放料机构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的翻转机构和二号剥离机构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架台;2、一号门架;3、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4、移料机构;5、识别定位机构;6、滑动支撑平台;7、收料机构;8、输料机构;9、下料机构;10、压料输送机构;11、一号剥离机构;12、压料机构;13、一号收放料机构;14、翻转机构;15、二号剥离机构;16、二号收放料机构;17、移料机械臂;18、侧机架台;19、导料斜板;20、送料输送带;41、安装架;42、滑轨;43、一号伺服电机;44、一号滚珠丝杆;45、安装滑架;46、旋转电机;47、一号贴头吸气板;51、二号门架;52、二号伺服电机;53、二号滚珠丝杆;54、导正滑架;55、安装立板;56、定位相机;57、同轴光源;58、环形光源;61、钣金支座;62、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3、连接平板;64、双输出气缸;65、导向护架;66、连接架;67、连接板;68、平台吸气板;71、一号立架;72、一号滚轴;73、一号压料架;74、一号气缸;75、一号压料块;76、一号收料轮;77、长滚轮轴;81、一号直线电机模组;82、输送平台;83、送料滚轮;84、二号气缸;85、预剥离粘轮;86、l形支座;87、三号气缸;88、一号下送料压料块;89、二号下送料压料块;811、一号相机;821、一号剥离板;91、二号立架;92、二号滚轴;93、宽收料过渡轮;94、放料过渡轮;95、放料过渡轮轴;96、一号放料轮;101、三号立架;102、一号窄滚轮;103、一号窄收料过渡轮;104、二号压料架;105、四号气缸;106、一号窄压料块;107、一号窄滚轮轴;108、一号窄收料轮;111、二号直线电机模组;112、支撑滑架;113、送料平台;114、二号剥离板;115、二号相机;121、四号立架;122、二号窄滚轮;123、二号窄收料过渡轮;124、三号压料架;125、五号气缸;126、二号窄压料块;127、二号窄滚轮轴;131、导光膜废料剥离台;132、二号窄收料轮;133、一号窄放料轮;134、一号废料导向轮;135、二号废料导向轮;141、五号立架;142、一号长滚轴;143、后收料过渡轮;144、三号直线电机模组;145、安装立架;146、翻转吸盘;147、翻转旋转轴;148、旋转接头;149、收料滑架;1491、收料气缸;1492、二号贴头吸气板;1493、宽滚轴;151、四号直线电机模组;152、滑台;153、一号压料气缸;154、压料导板;155、一号宽压料块;156、连接立板;157、运料平台;158、三号剥离板;161、六号立架;162、宽收料轮;163、宽放料轮;164、宽滚轮;165、宽前收料过渡轮;166、四号压料架;167、二号压料气缸;168、二号宽压料块;169、宽滚轮轴;1611、接料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1所示,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包括主机架台1,主机架台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门架2、识别定位机构5和滑动支撑平台6,一号门架2和识别定位机构5均为“π”字形结构,一号门架2和识别定位机构5均为纵向设置,识别定位机构5设置在一号门架2的右方,滑动支撑平台6呈横向设置,滑动支撑平台6左右穿梭在一号门架2的正下方和识别定位机构5的正下方,一号门架2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3,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3的两个动子的右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移料机构4,两个移料机构4均活动设置在滑动支撑平台6的上方,主机架台1的左后侧设置有收料机构7,主机架台1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输料机构8,主机架台1的右后侧设置有下料机构9,输料机构8设置在收料机构7和下料机构9之间,主机架台1的左前侧设置有压料输送机构10,主机架台1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剥离机构11,主机架台1的右前侧设置有压料机构12和一号收放料机构13,一号收放料机构13设置在压料机构12的右侧,一号剥离机构11设置在压料输送机构10和压料机构12之间,主机架台1的右侧设置有从左往右依次翻转机构14、二号剥离机构15和二号收放料机构16,翻转机构14、二号剥离机构15和二号收放料机构16均设置在压料机构12的后方,翻转机构14设置在滑动支撑平台6的正右方,翻转机构14设置在识别定位机构5的右方,主机架台1的左侧设置有侧机架台18,侧机架台18设置在收料机构7和压料输送机构10之间,侧机架台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送料输送带20,主机架台1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板19,导料斜板19设置在一号门架2的左侧,导料斜板19的下端面与送料输送带20的上表面右侧活动连接,主机架台1的上端左部滑动连接有移料机械臂17,移料机械臂17设置导料斜板19和滑动支撑平台6之间,移料机械臂17活动设置在一号门架2的正下方。

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3包括一个定子和两个动子,移料机构4包括安装架41,安装架41为l形结构且呈倒立设置,安装架41的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42,安装架41的右端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伺服电机43,一号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滚珠丝杆44,一号滚珠丝杆44的螺母部的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滑架45,安装滑架45为l形结构,安装滑架45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分别与两个滑轨42的右端面滑动连接,安装滑架4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46,旋转电机4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贴头吸气板47,安装架41的左端下部与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3的动子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以一号门架2为基础,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3的两个动子分别带动安装架41前后移动,安装架41上的一号伺服电机43通过一号滚珠丝杆44带动安装滑架45上下滑动,使旋转电机46和一号贴头吸气板47上下滑动,二旋转电机46可以带动一号贴头吸气板47旋转,从而可以使一号贴头吸气板47能够前后、上下、旋转运动达到吸料、贴料的目的,提高了生产加工速度。

识别定位机构5包括二号门架51,二号门架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伺服电机52和导正滑架54,导正滑架54设置在二号伺服电机52的前方,导正滑架54为“匚”字形机构,导正滑架54的开口朝向二号伺服电机52,二号伺服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滚珠丝杆53,二号滚珠丝杆53设置在导正滑架54内,二号滚珠丝杆53的螺母部为“工”字形结构,二号滚珠丝杆53的螺母部与导正滑架54滑动连接,二号滚珠丝杆53的螺母部的左端面上部和左端面下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板55,安装立板55的右端面与导正滑架54的左端面活动连接,安装立板55的左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相机56,安装立板55的左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同轴光源57和环形光源58,环形光源58设置在同轴光源57的下方,定位相机56的下端中部依次贯穿同轴光源57的下端面和环形光源58的下端面并延伸至环形光源58的下方;识别定位机构5二号门架51为基础,通过二号伺服电机52和二号滚珠丝杆53,带动安装立板55沿导正滑架54前后滑动,从而带定位相机56、同轴光源57和环形光源58前后滑动,同轴光源57和环形光源58分别提供了定位相机56拍照的亮度,定位相机56拍摄出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传输到显示器,整套装置起到了识别柔性薄膜和确定在其准确贴合位置的作用。

滑动支撑平台6包括钣金支座61,钣金支座61为“匚”字形结构,钣金支座61的开口朝下,钣金支座61的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包括一定定子和动子,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平板63,连接平板63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双输出气缸64和导向护架65,双输出气缸64设置在导向护架65内部,双输出气缸6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7,连接板67的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6,连接架66为l形结构,连接架66的下部穿插活动连接在导向护架65内,连接板6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吸气板68;滑动支撑平台6以两组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为基础,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包括一个定子和一个动子,两个单动子直线电机模组62分别驱动两个平台吸气板68左右移动,两个双输出气缸64分别驱动两个平台吸气板68上下移动,使平台吸气板68能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平台吸气板68上面有很多小孔,贴合物料时用来吸附柔性薄膜,防止物料贴合时发生松动,当两个平台吸气板68相遇时,其中一个平台吸气板68通过双输出气缸64的作用使其下降,方便于两个平台吸气板68左右互相穿梭交叉贴料,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在此装置的下方装有抽风管,外接气源传到平台吸气板68提供吸真空,方便吸附柔性薄膜。

收料机构7包括一号立架71,一号立架71的左部中间穿插固定连接有一号滚轴72,一号立架7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架73,一号压料架73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一号压料架73的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74,两个一号气缸74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块75,一号立架71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收料轮76,一号压料架73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长滚轮轴77;下料机构9包括二号立架91,二号立架91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滚轴92,二号立架91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收料过渡轮93,二号立架9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放料过渡轮94和放料过渡轮轴95,放料过渡轮轴95设置在放料过渡轮94的右上方,二号立架91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放料轮96;输料机构8包括一号直线电机模组81,一号直线电机模组81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平台82,输送平台82为“匚”子形结构且开口朝下,输送平台8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剥离板821,一号剥离板821的上端面与输送平台82的上端面齐平,输送平台82的内壁面左部活动连接有送料滚轮83,输送平台8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相机811,一号直线电机模组81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均设置有三号气缸87,两个三号气缸8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座86,两个l形支座86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下送料压料块88,两个三号气缸87的输出端均贯穿l形支座86的上端,两个三号气缸87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下送料压料块89,二号下送料压料块89设置在一号下送料压料块88的下方,一号直线电机模组81的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二号气缸84,两个二号气缸84的输出端共同活动连接有预剥离粘轮85;收料机构7、输料机构8和下料机构9共同构成一个反射膜组合,一号放料轮96用于放置要剥离的卷料(反射膜),一号收料轮76用于收集剥离了反射膜后剩下的承载膜,起到剥离反射膜的作用。

压料输送机构10包括三号立架101,三号立架101的左部中间穿插固定连接有一号窄滚轮102,三号立架101的左上部活动连接有一号窄收料过渡轮103,三号立架10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压料架104,二号压料架104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二号压料架104的前端右部和后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气缸105,两个四号气缸105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窄压料块106,二号压料架104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一号窄滚轮轴107,三号立架101的左端后上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窄收料轮108;一号剥离机构11包括二号直线电机模组111,二号直线电机模组111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架112,支撑滑架112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上,支撑滑架112的上端右部和上端左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送料平台113和二号剥离板114,支撑滑架112的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相机115;压料机构12包括四号立架121,四号立架121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滚轮122,四号立架121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收料过渡轮123,四号立架121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三号压料架124,三号压料架124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三号压料架124的前端左部和后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五号气缸125,两个五号气缸125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窄压料块126,三号压料架124的内侧面右部活动连接有二号窄滚轮轴127;一号收放料机构13包括导光膜废料剥离台131、二号窄收料轮132和一号窄放料轮133,二号窄收料轮132设置在导光膜废料剥离台131和一号窄放料轮133之间,导光膜废料剥离台131设置在三号压料架124的正右方,二号窄收料轮132的驱动箱的前端左下部活动连接有一号废料导向轮134和二号废料导向轮135,二号废料导向轮135设置在一号废料导向轮134的正下方;压料输送机构10、一号剥离机构11、压料机构12和一号收放料机构13共同组成一个导光膜组合,一号窄放料轮133用于放置导光膜,二号窄收料轮132和一号窄收料轮108用于回收剥离导光膜后的两片废料,起到剥离导光膜的作用。

翻转机构14包括五号立架141,五号立架141的下部活动连接有一号长滚轴142,五号立架141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后收料过渡轮143,五号立架14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三号直线电机模组144,两个三号直线电机模组144的动子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收料滑架149,收料滑架149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收料滑架14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气缸1491,收料气缸1491的输出端贯穿收料滑架149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二号贴头吸气板1492,收料滑架149的内侧面左部活动连接有宽滚轴1493,五号立架141的上端左前部和上端左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架145,两个安装立架145均为l形结构,两个安装立架145的内侧面左上部共同穿插活动连接有翻转旋转轴147,翻转旋转轴14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148,翻转旋转轴147的外圆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翻转吸盘146,翻转吸盘146设置在二号贴头吸气板1492的左侧;二号剥离机构15包括四号直线电机模组151,四号直线电机模组151设置在收料滑架149的右侧,四号直线电机模组151的动子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台152,滑台152的上端右前部和上端右后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压料气缸153,两个一号压料气缸153的上端右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压料导板154,两个一号压料气缸153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宽压料块155,滑台152的上端左前部和上端左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立板156,两个连接立板156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运料平台157,运料平台15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剥离板158;二号收放料机构16包括六号立架161,六号立架161的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接料底座1611,六号立架161的右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宽滚轮164,六号立架161的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前收料过渡轮165,六号立架161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四号压料架166,四号压料架166为“匚”字形结构且开口朝下,四号压料架166的前端左部和后端左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压料气缸167,两个二号压料气缸167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宽压料块168,四号压料架166的内侧面右上部活动连接有宽滚轮轴169,六号立架161的上端右前部固定连接有宽放料轮163,六号立架161的左端下前部固定连接有宽收料轮162;翻转机构14、二号剥离机构15和二号收放料机构16共同构成一个遮光膜剥离翻转组合,宽放料轮163用于放置要剥离的卷料(遮光膜),宽收料轮162用于收集剥离了遮光膜而剩下的承载膜,接料底座1611用于一卷料用完时换料时压料的作用,起到遮光膜的剥离并对其进行翻转的作用,在使用时,料带从卷料的一头出来经过宽前收料过渡轮165导向向下经过宽滚轮164再回转向上经过宽滚轮轴169,然后依次穿过二号宽压料块168和一号宽压料块155,并滑过运料平台157和三号剥离板158,经过三号剥离板158进行薄膜和承载膜的剥离,剥离的时候,二号宽压料块168和一号宽压料块155分别在二号压料气缸167和一号压料气缸153的拉动作用下共同将料带压住固定,遮光薄膜剥离下来以后,二号贴头吸气板1492会把遮光薄膜吸住并通过三号直线电机模组144横移到翻转吸盘146上,翻转吸盘146接住送过来的遮光薄膜,然后经过翻转旋转轴147翻转180°翻转到下一工位,此时,剩下的承载膜经过宽滚轴1493导向再经过后收料过渡轮143,然后继续向下经过一号长滚轴142,最后到宽收料轮162进行卷起收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背光模组贴合机,通过设置移料机构4、识别定位机构5、滑动支撑平台6、收料机构7、输料机构8、下料机构9、压料输送机构10、一号剥离机构11、压料机构12、一号收放料机构13、翻转机构14、二号剥离机构15和二号收放料机构16,移料机构4设置有两个,收料机构7、输料机构8和下料机构9共同构成一个反射膜组合,压料输送机构10、一号剥离机构11、压料机构12和一号收放料机构13共同组成一个导光膜组合,翻转机构14、二号剥离机构15和二号收放料机构16共同构成一个遮光膜剥离翻转组合;机台开始工作前,预先把要贴合的反射膜、导光膜和遮光膜分别放置在一号放料轮96、一号窄放料轮133、宽放料轮163上,并使反射膜膜的废料端与一号收料轮76对接,使导光膜的废料端与二号窄收料轮132和一号窄收料轮108对接,使遮光膜的废料端与宽收料轮162对接,这样就保证料已上好;完成上料后,遮光膜剥离翻转组合、反射膜组合和导光膜组合开始工作;遮光膜剥离翻转组合工作过程:料带从卷料的一头出来经过宽前收料过渡轮165导向向下经过宽滚轮164再回转向上经过宽滚轮轴169,然后依次穿过二号宽压料块168和一号宽压料块155,并滑过运料平台157和三号剥离板158,经过三号剥离板158进行薄膜和承载膜的剥离,剥离的时候,二号宽压料块168和一号宽压料块155分别在二号压料气缸167和一号压料气缸153的拉动作用下共同将料带压住固定,遮光薄膜剥离下来以后,二号贴头吸气板1492会把遮光薄膜吸住并通过三号直线电机模组144横移到翻转吸盘146上,翻转吸盘146接住送过来的遮光薄膜,然后经过翻转旋转轴147翻转180°翻转到下一工位,此时,剩下的承载膜经过宽滚轴1493导向再经过后收料过渡轮143,然后继续向下经过一号长滚轴142,最后到宽收料轮162进行卷起收料;反射膜组合的工作过程和导光膜组合的工作过程与遮光膜剥离翻转组合的工作过程相似;此时,遮光膜翻转180°后到达滑动支撑平台6处并被滑动支撑平台6上的平台吸气板68上吸平,滑动支撑平台6上的两个平台吸气板68可以交错运动接料,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时,遮光膜两边的反射膜和导光膜已经剥离,前后两个移料机构4上的一号贴头吸气板47分别吸住导光膜和反射膜,反射膜组合中的一号相机811和导光膜组合中的二号相机115分别对放射膜和导光膜拍照,检测物料反射膜和导光膜有没有吸偏,两个移料机构4分别吸着反射膜和导光膜运动到遮光膜的上方,这时,识别定位机构5上的同轴光源57和环形光源58照亮遮光膜,识别定位机构5上的定位相机56拍摄遮光膜,从而准确找到要贴合的位置,两移料机构4依次进行把反射膜和导光膜贴合在遮光膜上;然后,贴合好反射膜和导光膜的遮光膜等待着移料机械臂17吸取,移料机械臂17向下运动吸取被贴合好的遮光膜,向左运动放置到导料斜板19上,通过到导料斜板19滑落到送料输送带20上,然后,贴合好的遮光膜被送料输送带20输送至左侧,这时旁边的工作人员会捡起贴合好的遮光膜,一个工序完成,循环动作至薄膜物料贴完为止,实现全自动贴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