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7168发布日期:2022-05-18 06:1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1.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关于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的技术。


背景技术:

2.为了防止变压器等高压设备有过电流流过,在配电线与高压设备之间配置了高压熔断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的高压熔断器(圆筒形断路开关),其具备:连接于配电线的上部电极、连接于高压设备侧的配线的下部电极、以及配置于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专利文献1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具备:连接于上部电极的头部金属件、连接于下部电极的下部连接线、在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之间与两者连接的可熔连接线、以及包围可熔连接线的筒状的消弧管。通过头部金属件侧的支撑栓(封止部件)、下部连接线(将下部连接线连接于可熔连接线的连接部件)侧的支撑栓(封止部件)、以及消弧管进行包围而形成出密闭空间,可熔连接线位于密闭空间内。消弧管在可熔连接线熔断而产生电弧之际,在密闭空间内产生消弧气体来对电弧进行消弧。根据专利文献1,消弧管通过粘接而被固定于头部金属件。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61334号公报
5.如上所述,利用可熔连接线的熔断而产生的电弧通过在密闭空间内产生的消弧气体而被消弧。此时,当密闭空间内的消弧气体的压力不够充分时,就会难以对电弧进行消弧。另一方面,当密闭空间内的消弧气体的压力过高时,虽然能够对电弧进行消弧,但有时会因为消弧气体的压力而导致消弧管破损,有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收容有消弧管的保险丝筒出现破损。只要是构成为:在密闭空间内的消弧气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密闭空间内的体积增大,消弧管脱离头部金属件,就能够防止消弧管的破损。然而,专利文献1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是通过粘接而将消弧管固定于头部金属件,因此,很难做到:设定消弧管从头部金属件脱离下来的压力并进行控制。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定消弧管从头部金属件脱离下来的压力并进行控制的一种新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


技术实现要素:

6.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在具有连接于配电线的上部电极以及连接于高压设备侧的配线的下部电极的高压熔断器中,被配置于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该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具备:连接于上部电极的头部金属件、连接于下部电极的下部连接线、连接于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之间的可熔连接线、以及包围可熔连接线的筒状的消弧管。头部金属件具有头顶部以及柱状部。头顶部位于消弧管的外部。柱状部从头顶部朝着消弧管内延伸。根据该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在消弧管内的柱状部固定有内压调整部件。另外,根据该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通过内压调整部件,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被固定。
附图说明
7.图1表示高压熔断器的剖视图。
8.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保险丝的半剖视图。
9.图3表示保险丝的主要构造的剖视图。
10.图4表示头部金属件和消弧管的剖视图。
11.图5表示头部金属件和消弧管的固定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12.图6表示用于头部金属件和消弧管的固定的内压调整部件的俯视图。
13.图7表示从头部金属件拆卸下消弧管的状态的两者的剖视图。
14.图8表示从头部金属件拆卸下消弧管的状态的两者的固定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15.图9表示第2实施例的保险丝的头部金属件和消弧管的剖视图。
16.图10表示第3实施例的保险丝的头部金属件和消弧管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2:保险丝(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
ꢀꢀꢀꢀꢀ
46:下部电极
19.56:上部电极
ꢀꢀꢀꢀꢀꢀꢀꢀꢀꢀꢀꢀꢀꢀꢀꢀꢀꢀꢀꢀꢀꢀꢀꢀ
70:头部金属件
20.70a:头顶部
ꢀꢀꢀꢀꢀꢀꢀꢀꢀꢀꢀꢀꢀꢀꢀꢀꢀꢀꢀꢀꢀꢀꢀꢀꢀ
70b:柱状部
21.76:内压调整部件(垫圈)
ꢀꢀꢀꢀꢀꢀꢀꢀꢀꢀꢀꢀꢀꢀ
80:可熔连接线
22.85:消弧管
ꢀꢀꢀꢀꢀꢀꢀꢀꢀꢀꢀꢀꢀꢀꢀꢀꢀꢀꢀꢀꢀꢀꢀꢀꢀꢀ
85a:小径部
23.85b:大径部
ꢀꢀꢀꢀꢀꢀꢀꢀꢀꢀꢀꢀꢀꢀꢀꢀꢀꢀꢀꢀꢀꢀꢀꢀꢀ
92:下部连接线
24.100:高压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高压熔断器)
26.高压熔断器借助外部电线而连接于配电线与变压器等高压设备之间。高压熔断器具备:瓷器制的圆筒状的主体绝缘子、连接于配电线的上部电极、连接于高压设备侧的配线的下部电极、以及配置于上部电极与下部电极之间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上部电极、下部电极以及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配置于主体绝缘子内。当高压熔断器(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有过大电流(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时,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的构件(可熔连接线)就会熔断,配电线与高压设备之间的配电线路被断开。另外,在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的构件熔断的情况下,通过更换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就能够将配电线与设备再次连接起来。
27.(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
28.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具备:头部金属件、下部连接线、可熔连接线以及消弧管。金属制的上部触头被固定于保险丝筒的上部,在保险丝筒的下部安装有金属制的下部触头。通过圆筒状的绝缘材料而形成保险丝筒。由此,上部触头与下部触头通过保险丝筒而被绝缘。头部金属件、下部连接线、可熔连接线以及消弧管配置于保险丝筒内。头部金属件借助上部触头而连接于上部电极。下部连接线借助下部触头而连接于下部电极。可熔连接线被消弧管包围,在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之间而与两者连接。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上部触头与下部触头)不是直接导通,而是通过可熔连接线导通。可熔连接线由低熔点金属形成。作为可熔连接线的材料,可以使用锡单体、以锡为主体的合金(镍锡合金、锡银合金、铜锡合金、锡-银-铜合金等)。另外,可熔连接线优选由不包含铅的金属形成。
29.头部金属件具有:外形尺寸大于消弧管内径的头顶部、以及从头顶部向消弧管内延伸且其外径在消弧管内径以下的柱状部。柱状部插入于消弧管内,且以具有游隙的方式嵌装于消弧管内。即,消弧管中插通柱状部。当将柱状部插入于消弧管内时,呈以下姿态:头顶部位于消弧管的外部,且柱状部在消弧管内延伸。头部金属件也可以构成为:头顶部与柱状部为一体物(不可分离的一个部件),也可以是将作为彼此分体的部件的头顶部和柱状部进行固定而成的。另外,头顶部只要是无法插入到消弧管内的尺寸即可,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
30.消弧管可以通过卷绕包装纸等而形成。通过调整包装纸的卷绕数,能够调整消弧管的内径以及外径。消弧管具有:内径小于其他部分的小径部、以及内径大于小径部的大径部。小径部设置在头顶部侧端部。头部金属件的柱状部通过小径部而延伸到大径部。另外,也可以在消弧管的小径部与大径部的分界部分,且在小径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欠缺部。即,可以在小径部的大径部侧端部设置:实质上增大小径部内径的欠缺部分。欠缺部也可以是:随着趋向于大径部而欠缺量连续增大的(实质上是内径增大)锥状,也可以是欠缺量呈不连续地增大的阶梯状(台阶)。另外,消弧管(小径部以及大径部)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与消弧管(大径部)分体的筒体固定于内径均匀的消弧管(即,从一端到另一端都为大径部的消弧管)的内周面来形成小径部。通过使用不同直径的筒体来形成消弧管,能够容易地使消弧管内的内径发生变化(形成小径部和大径部)。
31.消弧管利用小径部而被定位于(被安装于)头部金属件。具体而言,在消弧管内,且在头部金属件的柱状部固定有环状的内压调整部件。内压调整部件可以是环状的,外形尺寸大于小径部内径且小于大径部内径。在将头部金属件的柱状部插入到消弧管的状态(柱状部通过了小径部的状态)下,内压调整部件被压入固定于柱状部。当将内压调整部件固定于柱状部时,小径部配置在头部金属件的头顶部与内压调整部件之间。通过将内压调整部件固定于柱状部,能够利用头顶部和内压调整部件,对消弧管的轴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被定位。即,消弧管不是通过粘接而被固定于头部金属件,而是被安装于头部金属件。另外,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也可以与柱状部的整周接触,还可以与柱状部的周向的一部分(例如在周向上间歇性地)接触。
32.当将内压调整部件压入固定于柱状部时,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发生变形,在内周部分向从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发生了弯曲的状态下,内压调整部件被固定于柱状部。当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向从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发生了弯曲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柱状部时,只要是通常的状态(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没有过电流流过的状态),即便消弧管的小径部与内压调整部件接触(即便消弧管想要朝着从头部金属件的头顶部离开的方向移动),内压调整部件相对于柱状部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即,不会出现消弧管脱离头部金属件的情形。内压调整部件可以为金属制的。金属制的内压调整部件在压入固定于柱状部之时,内周部分容易变形(塑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内周部分向从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弯曲。作为金属制的内压调整部件的一例,可列举出金属制的垫圈。
33.详细将在后面叙述,但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中,在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被外加了过电流时,有时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相对性地向下方移动。当消弧管向下方移动(实际上消弧管以离开头顶部的方式移动)时,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就会从向从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发生弯曲的状态变化到:向朝着头顶部的方向弯曲的状态。
特别是,如果内压调整部件为金属制的垫圈,则容易使内周部分弯曲的方向从自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变化到(塑性变形)朝着头顶部的方向。通过调整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与柱状部接触的接触面积、以及/或者内压调整部件的厚度,能够调整内周部分弯曲的方向开始变化的力。也可以在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设置有:朝着径向中心突出的突出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突出部。通过调整突出部的数量、突出部与突出部之间的间隙,能够调整内周部分弯曲的方向开始变化的力。
34.如上所述,可熔连接线在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之间连接于两者。即,可熔连接线被固定于头部金属件与下部连接线的双方。具体而言,可熔连接线的一端直接固于头部金属件,可熔连接线的另一端借助紧固金属件而被固定于下部连接线。另外,对于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在头部金属件与紧固金属件上,除了固定有可熔连接线之外还固定有抗拉线。抗拉线作为电阻体而发挥作用。作为抗拉线的材料,可以使用不锈钢、银单体、铜单体、以铜为主体的铜合金(铜镍合金、铜-镍-铬合金)等。对于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在头部金属件的柱状部设置有:对柱状部与消弧管的间隙进行封堵的上部封止部件、以及对紧固金属件与消弧管的间隙进行封堵的下部封止部件。其结果,可熔连接线配置于:通过上部封止部件、下部封止部件以及消弧管(大径部)包围起来的密闭空间内。
35.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是在有过电流(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可熔连接线时,在可熔连接线熔断的同时,抗拉线被断开。当可熔连接线熔断时,因为熔断之际所产生的热,会从消弧管的内表面产生消弧气体。从消弧管产生的消弧气体被填充到密闭空间内,密闭空间内的压力就会上升,从而对熔断之际所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当可熔连接线熔断时,下部封止部件因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上升而向下方移动,与下部连接线一起从保险丝筒的下端突出出去。
36.当密闭空间内的压力过度上升时,因为密闭空间内的体积的急剧增大,会被施加:使下部封止部件向下方移动的同时也相对于消弧管向下方移动的力。对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高压熔断器用保险丝,当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以上时,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向下方移动一点点,消弧管的小径部使内压调整部件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消弧管使内压调整部件向下方移动的力被施加给内压调整部件的外周部分,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向朝着头部金属件的头顶部的方向弯曲。当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向朝着头顶部的方向弯曲时,即便是比较弱的力(密闭空间内的压力小于规定值的压力),消弧管也能够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向下方移动。通过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而容易向下方移动,密闭空间内的体积在初期就会增大,从而密闭空间内的压力降低。即,通过内压调整部件,能够对密闭空间的内压进行调整。另外,在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使得消弧管相对于头部金属件进一步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消弧管会脱离头部金属件,致使密闭空间内的压力等于密闭空间外的压力。即,密闭空间不再是密闭状态,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会下降到与保险丝筒内的压力相同。其结果,保险丝筒不会破损。另外,使得从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面向下方(从头顶部离开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变形成向上方(朝着头顶部的方向)弯曲的状态的力(压力)是可以通过实验而预先获知的。
37.如上所述,可以在消弧管的小径部的大径部侧端部设置有:实质上使小径部的内径增大的欠缺部。如果在小径部设置有欠缺部,则当内压调整部件的内周部分向上方弯曲时,能够使弯曲部分处于欠缺部内。即,能够防止内压调整部件的弯曲部分与消弧管(小径
部)接触。通过防止弯曲部分与消弧管接触,能够抑制:弯曲部分的朝向的变化受到消弧管的妨碍的情形。当密闭空间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弯曲部分的朝向能够可靠地发生变化,密闭空间内的体积增大,能够可靠地降低密闭空间内的压力,进而,能够可靠地从头部金属件拆卸下消弧管。
38.【实施例】
39.(高压熔断器)
40.参照图1,说明高压熔断器100。高压熔断器100设置在配电线路上,被用于保护变压器等高压设备。高压熔断器100具备:瓷器制的主体绝缘子8、连接于配电线侧的上部电极56、配置在上部电极56的内侧的消弧棒54、连接于设备侧的下部电极46、以及将上部电极56与下部电极46连接起来的保险丝12。主体绝缘子8为圆筒状,在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绝缘裙摆14。在主体绝缘子8内形成有:圆柱状的第1室4、以及直径比第1室4大的圆柱状的第2室20。在第1室4内配置有圆筒状的消弧筒6。保险丝12配置在消弧筒6的内侧。高压熔断器100设置成:在重力方向上,第1室4为上侧,第2室20为下侧。上部电极56配置在第1室4,下部电极46配置在第2室20。
41.圆锥状的上部模锥2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于主体绝缘子8的上部。上部模锥2的引线连接于配电线。圆锥状的下部模锥28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于主体绝缘子8的下部侧壁24。下部模锥28的引线连接于变压器等设备。
42.保险丝12从第1室4一直延伸至第2室20,将上部电极56与下部电极46连接起来。保险丝12具备:绝缘性的保险丝筒50、设置在保险丝筒50的上部的上部触头52、设置在保险丝筒50的下部的下部触头48、以及设置在比下部触头48靠下方的位置的显示筒58。上部触头52连接于上部电极56,下部触头48连接于下部电极46。缓冲部件18配置在下部触头48与第2室的上表面之间。显示筒58固定于保险丝筒50。另一方面,下部触头48相对于保险丝筒50以及显示筒58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位移。显示筒58构成保险丝12的下侧端。
43.详细将在后面叙述,在保险丝筒50内收容有:头部金属件70、可熔连接线80、以及下部连接线90。下部连接线90从显示筒58的下端被取出到保险丝筒50外部,在显示筒58的下端部分而向上方折返,并被紧紧固定于安装在下部触头48的紧固螺钉60。另外,弹簧44以压缩的状态被配置在下部触头48与显示筒58之间。因此,下部连接线90被施加拉伸力。换言之,通过将下部连接线90紧紧固定于紧固螺钉60,弹簧44被压缩。
44.在主体绝缘子8的下端(第2室20的下端)设置有开口部38。开口部38利用盖部件34而被堵塞。盖部件34利用粘接剂36而被粘接在第2室20的内壁30。盖部件34为有底圆筒状,其具备:轴部34a、设置在轴部34a的外周面的凸缘部34b、以及设置在轴部34a的内周面的开闭部(底部)32。凸缘部34b设置在轴部34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并朝着径向外侧突出,且围绕轴部34a的外周1周。开闭部32设置在:比凸缘部34b靠向下方且比轴部34a的下端靠向上方的位置。由此,轴部34a的下端构成:相对于开闭部32而向下方突出的突部34c。通过突部34c对开闭部32进行保护。另外,盖部件34(包括开闭部32)利用非易燃性的橡胶、软质合成树脂等弹性材料而形成。
45.开闭部32设置有放射状的切口32a。由此,能够使保险丝12等容易地通过开闭部32。即,在保险丝12等通过开闭部32之际,开闭部32发生变形而使得开闭部32被打开,在保险丝12等通过之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开闭部32被关闭。如上所述,由于开闭部32(盖部
件34)是利用弹性材料来形成的,因此,通过设置切口32a,能够容易地发生变形(弹性变形)来对盖部件34进行开闭。
46.根据高压熔断器100,一旦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保险丝12,则保险丝12内的可熔连接线80随即熔断。其结果,弹簧44伸展,在下部触头48连接于下部电极46的状态下,包括保险丝筒50在内的保险丝12(下部触头48以外的部件)向下方移动。保险丝筒50(保险丝12)因为弹簧44的弹力和重力而向下方移动之后,形成在保险丝筒50的台阶部50a接触于:配置在下部触头48的上部触头52侧的弹簧45(参照图2)。对保险丝筒50向下方的移动进行缓冲,保险丝筒50的移动停止下来。当保险丝12向下方移动时,显示筒58从盖部件34(开闭部32)露出到高压熔断器100的下部。即,通过确认显示筒58是否露出到了高压熔断器100的下部,就能够判断可熔连接线80有无被熔断(有无必要更换保险丝12)。另外,即便可熔连接线80发生熔断,下部触头48也会继续连接(固定)于下部电极46。由此,能够防止保险丝12(显示筒58)从高压熔断器100掉落下来。
47.(保险丝:第1实施例)
48.参照图2至图6,说明保险丝12。如图2所示,上部触头52被固定于保险丝筒50的上部。上部触头52被螺合于保险丝筒50。在上部触头52的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凹凸面52a。通过设置凹凸面52a,在将上部触头52螺合于保险丝筒50之际,能够抑制上部触头52的滑动,从而能够将上部触头52可靠地固定于保险丝筒50。保险丝筒50的下部延伸到下部触头48内。在保险丝筒50内配置有消弧管85。在消弧管85的上端,且在消弧管85的外部设置有头部金属件70的头顶部70a。头顶部70a与上部触头52接触。即,头部金属件70借助上部触头52而连接于上部电极56(参照图1)。
49.下部连接线90从消弧管85的下端露出到消弧管85的外部,并从显示筒58的下端露出到保险丝12的外部。在下部连接线90的端部固定有连接端子90a,连接端子90a被固定于紧固螺钉60(下部触头48)。即,下部连接线90借助下部触头48而连接于下部电极46(参照图1)。
50.图3表示消弧管85的内部构造。如图3所示,头部金属件70具备头顶部70a以及柱状部70b。头顶部70a设置在柱状部70b的一端(上端)。换言之,柱状部70b从头顶部70a朝着一方向延伸。头顶部70a为圆盘状,其外径大于消弧管85的外径。由于头顶部70a的外径大于消弧管85的内径,因此,头顶部70a在消弧管85的上部侧而位于消弧管85的外部。柱状部70b从头顶部70a朝着消弧管85内的下方延伸。上部封止部件74被粘接固定于柱状部70b的下端。另外,也可以将上部封止部件74以覆盖柱状部70b的下端的方式嵌装于柱状部70b,从而将上部封止部件74与柱状部70b进行固定。上部封止部件74为圆盘状,外周面与消弧管85的内周面接触。上部封止部件74封堵柱状部70b与消弧管85的间隙。
51.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被固定于柱状部70b的下方部分。由此,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的侧方通过消弧管85而被包围。另外,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也被固定于紧固金属件92。换言之,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的一端被固定于柱状部70b(头部金属件70),另一端被固定于紧固金属件92。在紧固金属件92上还被固定有:具有连接端子90a的下部连接线90。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借助紧固金属件92而连接于柱状部70b(头部金属件70)和下部连接线90这两者。
52.在紧固金属件92的上端,粘接固定有下部封止部件94。下部封止部件94为圆盘状,
其外周面与消弧管85的内周面接触。下部封止部件94封堵紧固金属件92与消弧管85的间隙。在上下方向上,下部封止部件94设置在离开上部封止部件74的位置。因此,可熔连接线80和抗拉线82存在于:通过上部封止部件74、下部封止部件94以及消弧管85包围而成的密闭空间84。
53.另外,弹簧垫圈72被安装于消弧管85的上端(上端部分的外周)。弹簧垫圈72是金属制的垫圈(内压调整部件)的一例。弹簧垫圈72嵌装于在消弧管85的上端部分的外周面所设置的洼部(图示省略),从而相对于消弧管85而被定位。弹簧垫圈72与头部金属件70的头顶部70a下表面接触。因此,如图2所示,当将消弧管85安装于保险丝筒50时,弹簧垫圈72将头顶部70a朝着上部触头52推压,头顶部70a与上部触头52可靠地导通,从而上部电极56与下部电极46可靠地导通(参照图1)。
54.图4表示消弧管85的上端部分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消弧管85具备小径部85a以及大径部85b。小径部85a设置在头顶部70a侧的端部(上端部分)。在消弧管85的一端至另一端,小径部85a的内径小于其他部分(参照图3)。在消弧管85中,小径部85a以外的部分形成为:所有内径都相等(内径大于小径部85a)。即,在消弧管85中,小径部85a以外的部分都是大径部85b。另外,头部金属件70的柱状部70b从消弧管85的小径部85a的上端进行插通,在小径部85a与大径部85b的分界部分的台阶部,垫圈76被压入固定于柱状部70b。另外,由于将柱状部70b插通于小径部85a,而将垫圈76固定于柱状部70b,因此,消弧管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而能够转动。另外,也可以利用粘接等而对柱状部70b的外周面和小径部85a的内周面进行固定。垫圈76为环状,且其外周为圆形。垫圈76的外径大于小径部85a的内径,但小于大径部85b的内径。因此,垫圈76的表面(上部侧的表面)与小径部85a的表面(下部侧的表面)相对置。
55.如上所述,在消弧管85的上部侧,头顶部70a位于消弧管85的外部(小径部85a的外部)。另外,垫圈76的上部侧的表面与小径部85a的下部侧的表面对置。再具体而言,垫圈76的上部侧的表面与小径部85a的下部侧的表面接触。因此,小径部85a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头顶部70a与垫圈76之间。通过小径部85a配置于头顶部70a与垫圈76之间,消弧管85被定位(固定)于头部金属件70。
56.图5表示小径部85a与大径部85b的分界部分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在小径部85a与大径部85b的分界部分,且在小径部85a的角部(内周面与下表面的角)形成有欠缺部85c。欠缺部85c在小径部85a的周向上围绕1周,随着趋向于大径部85b侧(下部侧),欠缺量连续性地增大。换言之,锥状的欠缺部85c以围绕周向1周的方式设置在小径部85a的下侧端。另外,欠缺部85c形成为:即便变化成后面叙述的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向上方弯曲的状态,内周部分76a也不会与欠缺部85c接触的大小。
57.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向下方(离开头顶部70a的方向)弯曲。如上所述,垫圈76被压入固定于柱状部70b。具体而言,垫圈76从柱状部70b的下侧端朝着上方(头顶部70a侧)被压入。由此,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因为与柱状部70b之间的摩擦而向下方弯曲。通过内周部分76a向下方弯曲,能够可靠地支撑小径部85a,从而能够抑制消弧管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而言的位置发生变化。即,消弧管85被稳固地固定在头部金属件70。
58.如图6所示,在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设置有:朝着中心76c突出的多个突出部78。各突出部78在垫圈76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被设置。当将垫圈76压入固定于柱状部70b时,所有
的突出部78都向下方弯曲。
59.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保险丝12的优点。如上所述,当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保险丝12时,可熔连接线80随即熔断。当可熔连接线80熔断时,从消弧管85的内面产生消弧气体,消弧气体被填充于密闭空间84内,对熔断之际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当密闭空间84被填充有消弧气体时,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上升。如上所述,由于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向下方弯曲,因此,头部金属件70与消弧管85被稳固地固定。由此,即便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上升,直到规定的压力为止,消弧管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而言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由于密闭空间84内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因此,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容易上升,能够可靠地对熔断之际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
60.当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过度(规定压力以上)上升时,密闭空间84内的体积增大,消弧管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向下方移动(图7)。当消弧管85向下方移动时,小径部85a的下表面会与垫圈76接触,因此,使垫圈76向下方移动。此时,消弧管85向下方移动的力就会施加给垫圈76的外周部分,垫圈76的外周部分被向下按压。据此,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从向下方弯曲的状态(图5)变化成向上方弯曲的状态(图8)。在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向上方弯曲的状态下,即便是比较弱的压力(小于规定压力的压力),也能够使垫圈76向下方移动。即,当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压力以上而处于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向上方弯曲的状态时,消弧管85就会容易向下方移动。通过消弧管85在该比较弱的压力下向下方移动,密闭空间84内的体积在初期就会增大,从而能够降低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另外,在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使得消弧管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消弧管85会脱离头部金属件70,致使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与密闭空间84外(消弧管85的外部)的压力相同。即,密闭空间84不再是密闭状态,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会下降到与保险丝筒50内的压力相同(参照图2)。能够抑制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而进一步上升的情形,从而保险丝筒50不会破损。
61.由于保险丝12是利用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弯曲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当有过电流流过保险丝12时,消弧管85容易向下方移动,因此,能够在初期增大密闭空间84内的体积,从而能够降低密闭空间84内的压力。另外,由于在小径部85a形成有欠缺部85c,因此,垫圈76的内周部分76a与小径部85a不接触。通过在小径部85a设置有欠缺部85c,能够抑制内周部分76a向上方弯曲的这一变化被妨碍的情形。
62.(第2实施例)
63.参照图9,说明保险丝112。保险丝112是保险丝12的变形例,消弧管185的构造不同于:保险丝12所使用的消弧管85的构造。关于保险丝112,针对与保险丝12相同的部件,赋予与赋予给保险丝12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64.消弧管185具备小径部185a以及大径部185b。小径部185a设置于头顶部70a侧的端部。通过将金属制的筒体186插入于大径部185b的端部(上端部)并进行固定来形成小径部185a。即,通过内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为恒定的第1筒体(大径部185b)、以及轴方向长度比第1筒体的长度短且直径比第1筒体小的第2筒体(筒体186)来形成消弧管185。具体而言,头部金属件70的柱状部70b从筒体186的上端插通,垫圈76被压入固定于柱状部70b。另外,头部金属件70的柱状部70b以及筒体186从消弧管185的大径部185b的上端插通,筒体186的外周面与大径部185b的上端侧的内周面被粘接固定起来。即便是保险丝112,也是将柱状部70b
插通于筒体186,并将垫圈76固定于柱状部70b,因此,消弧管185相对于头部金属件70能够转动。另外,也可以利用粘接等而对柱状部70b的外周面与筒体186的内周面进行固定。
65.(第3实施例)
66.参照图10,说明保险丝212。保险丝212是保险丝12、112的变形例,消弧管285的形状不同于:在保险丝12、112所使用的消弧管85、185的形状。关于保险丝212,针对与保险丝12、112相同的部件,赋予与赋予给保险丝12、112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67.消弧管285具备小径部285a以及大径部285b。小径部285a设置在头顶部70a侧的端部。通过将金属制的筒体186插入于大径部285b的端部(上端部)并进行固定来形成小径部285a。即,通过第1筒体(大径部285b)、以及轴方向长度比第1筒体的长度短且直径比第1筒体小的第2筒体(筒体186)来形成消弧管285。另外,在大径部285b的上部侧(头顶部70a侧)的内侧面,以围绕周向1周的方式设置有锥状的倾斜部285c。倾斜部285c被调整为筒体186的长度的1/2~2/3的长度。另外,以成为未设置有倾斜部285c的部分的大径部285b的内径的1.1~1.2倍的方式来形成倾斜部285c的内径(最大径),以使得倾斜部285c的内径趋向于头部金属件70的头顶部70a而增大。据此,在筒体186的外周面与大径部285b的内侧面相对置的部分的一部分(头顶部70a侧),且是在大径部285b的内周面设置有锥状的倾斜部285c。
68.在消弧管285中,头部金属件70的柱状部70b从筒体186的上端插通,垫圈76被压入固定于柱状部70b。另外,头部金属件70的柱状部70b以及筒体186从消弧管285的大径部285b的上端插通,筒体186的外周面与大径部285b内周面(包含倾斜部285c的内周面)被粘接固定。另外,在将筒体186的下端从大径部285b的上端插通之际,倾斜部285c防止了粘接剂被刮除,有助于筒体186与大径部285b的粘接力强化。
69.以上,虽然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而已,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包含了对上述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另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说明的技术要素通过单独或者各种组合而能够发挥出技术方面的有用性,并不限定于申请时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所例示的技术能够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的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方面的有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