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4680发布日期:2021-07-27 15:3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以下简称oled)器件,具有主动发光、温度特性好、功耗小、响应快、可柔性化、超轻薄和成本低等优点而被认为再显示技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逐渐成为继液晶显示、等离子显示之后的下一代主流化显示器件。

然而,现有的oled显示器件,依然存在光取出效率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包括:基板;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以及光控制件,所述光控制件位于所述封装层内,所述光控制件包括第一材料层及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

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3,满足关系式:n1>n2>n3;

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面的出射角度互不相同,所述第一光线透过所述封装层后直接出射;

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朝向所述光控制件传播,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出射,

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分界面到达所述第二分界面,光线在所述第二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材料层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内;或者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第一材料层邻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材料层包括基体及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设置在所述基体内部,所述基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纳米颗粒的折射率,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分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颗粒表面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第三分界面;

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分界面和第二分界面后到达所述第三分界面,光线在所述第三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制件还包括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邻接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形成第五分界面;

所述第三材料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材料的折射率;

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依次透过所述第一分界面和第二分界面后到达所述第五分界面,光线在所述第五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制件还包括第三材料层,所述第三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邻接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第六分界面;

所述第三材料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材料层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

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分界面到达第六分界面,光线在所述第六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制件呈环状,所述光控制件环绕所述发光单元设置。

进一步地,沿发光单元光发射方向,所述光控制件的开口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制件包括多个光控制子件,多个所述光控制子件构成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界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锥角范围为20°至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界面为凹弧面、凸弧面、锥面及阶梯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单元为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或者蓝色发光单元中的一种,所述光控制件环绕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及多个光控制件,一个所述光控制件环绕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分布。

本申请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器件,包括:基板;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以及光控制件,所述光控制件位于所述封装层内,所述光控制件包括第一材料层及第二材料层,沿所述发光单元光发射方向,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顺序排列,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形成第四分界面;

所述封装层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一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为n3,满足关系式:n1>n2、n1>n3、n2≠n3;

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面的出射角度与第二光线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面的出射角度不同,所述第一光线透过所述封装层后直接出射;

所述第二光线透过所述封装层后朝向所述光控制件传播,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出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第四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后自所述封装层出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材料层包括纳米颗粒材料,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沿所述发光单元光发射方向层叠设置。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以上所述的显示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器件相结合。

本申请的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相较于传统显示器件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通过设置光控制件,利用第一分界面和第二分界面对发光单元不同角度的出射光线进行控制,改变其射向封装层与其他覆盖在封装层的远离基板的一侧介质(或空气)的分界面(也称为出射分界面)的入射角度,以避免全内反射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显示器件的光取出效率。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又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显示器件未设置光控制件时发光单元的光路示意图;

图6是图4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一;

图7是图4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三;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四;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五;

图1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六;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四;

图16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五;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光路示意图六;

图1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电子设备;10、显示器件;20、壳体;30、增透减反膜;40、微透镜;11、基板;12、发光单元;121、出光面;m、中心垂线;α、锥角;13、封装层;131、有机层;132、无机层;1321、出射分界面;14、光控制件;14a、光控制子件;141、第一材料层;142、第二材料层;142a、纳米颗粒;142b、基体;143、第三材料层;15、微凸透镜;16、驱动电路;

l1、第一光线;l2、第二光线;s1、第一分界面;s2、第二分界面;s3、第三分界面;s4、第四分界面;s5、第五分界面;s6、第六分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如图1所示,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包括基板11、发光单元12和封装层13。所述发光单元12和封装层13均位于所述基板11上,所述封装层13覆盖所述发光单元12。该封装层13可为薄膜封装层13这有利于改善器件的光学特性和封装尺寸厚度。可以理解地,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透射过封装层13,到达空气介质中,进而入射至用户的眼睛被用户所感知。封装层13的折射率通常大于空气折射率,根据斯涅尔定律所揭示的全反射特性,光线从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较低折射率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将会消失,所有的入射光线将在介质分界面被反射而不会折射进入低折射率的介质,即产生全反射现象。

具体为:当光线满足nsinθ>1,光线在两介质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其中n为较高折射率的介质的折射率,θ为光线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的入射角。

可以理解地,当发光单元12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封装层13与空气之间的分界面时,其入射角大于该光线在该分界面全内反射的临界角度时,则该光线将无法出射至空气介质中被人眼所感知,进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发光单元12的光取出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光取出效率低的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通常包括如下两种:其一,请参阅图2,在封装层13的表面增设一增透减反膜30,该增透减反膜30用于提高发光单元12的光线透过率,减少光反射现象;其二,请参阅图3,在发光单元12的正上方设置微透镜40,该微透镜40用于改变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线传播方向,起到汇聚光线的效果,增加能够入射至人眼的光线。然而上述解决方案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大角度光线全内反射的问题,导致显示器件的光取出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请参阅图4、图6和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器件10,该显示器件10包括基板11、发光单元12、封装层13以及光控制件14。其中,发光单元12设置在基板11上,基板1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路16。该驱动电路16与发光单元12电性连接,该驱动电路16用于驱动发光单元12发光。封装层13覆盖发光单元12,起到封装保护发光单元12的作用。光控制件14位于封装层13内。光控制件14包括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第一材料层141与封装层13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s1。第一材料层141与第二材料层142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s2。封装层13、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由大到小依次递减,发光单元12的出射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s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度大于该光线在所述第二分界面s2发生全内反射的临界角度。

请参阅图5,可以理解地,发光单元12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各不相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1出射的部分光线,透射过封装层13后直接出射到空气(或其他覆盖在封装层13的远离基板11的一侧的介质)中为人眼所感知,这部分光线称作第一光线l1。第一光线l1自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1的出射角位于该发光单元12光轴附近的第一发射角范围内。该第一光线l1由于位于光轴附近的第一发射角范围内,因此也可以称作小角度发射光线。该第一光线l1入射到封装层13与空气(或覆盖在封装层13的远离基板11的一侧的其他介质层)的分界面(也称为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通常也落在第一发射角范围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离发光单元12光轴的部分光线,射向出射分界面1321时会在该出射分界面1321上产生全反射现象而无法出射到空气中为人眼所感知,这部分光线称为第二光线l2,该第一光线l2由于位于远离发光单元12光轴的第二发射角范围内,因此也可以称作大角度发射光线。

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光线l2包括第三子光线l21和第四子光线l22。第三子光线l21自上述出光面121出射后,进入封装层13,并在封装层13内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在第一分界面s1上发生全反射,第三子光线l21被第一分界面s1全反射后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继续传播,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顺利出射到空气中为人眼所感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子光线l21自上述出光面121出射后在第一分界面s1发生全反射后改变了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线到达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小于光线在出射分界面132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从而使得光线顺利出射到空气中为人眼所感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光控制件14对第三子光线l21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减少了光线在出射分界面1321上的全反射现象,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子光线l22自上述出光面121出射后进入封装层13,光线在封装层13内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并到达第一分界面s1,由于第四子光线l22入射到第一分界面s1的入射角小于光线在第一分界面s1全反射的临界角,因此第四子光线l22透过了第一分界面s1进入第一材料层141内并继续朝向第二分界面s2传播,由于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s1上全反射临界角度大于光线在第二分界面s2上发生全反射临界角,,第四子光线l22能够在第二分界面s2发生全反射并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顺利出射到空气中被人眼感知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子光线l22自上述出光面121出射后在第一分界面s1发生折射后进入第一材料层141内并朝向第二分界面s2传播,光线经第二分界面s2全反射后改变了光线的传播方向,光线到达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小于光线在出射分界面132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从而使得第四子光线l22顺利出射到空气中为人眼所感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光控制件14对光线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减少了大角度发射光线在出射分界面1321的全内反射现象,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相较于传统显示器件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10利用光控制件14以及第一分界面s1和第二分界面s2对发光单元12不同角度的出射光线的光学响应特性,有效改善光线在出射分界面1321上的全反射情况,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通过改变位于分界面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大小、比例来改变光线在所述第一分界面s1全反射临界大小,以及光线在第二分界面s2全反射临界角大小,进而对发光单元12不同角度的发射光线做出针对性的光学响应,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改变该第一分界面s1(或第二分界面s2)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来改变光线到达第一分界面s1(或第二分界面s2)时的光线入射角度,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改变该第一分界面s1(或第二分界面s2)的表面曲率,比如:分界面由多个微小曲面单元连接构成,相邻微小曲面单元的表面曲率大小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设置为相同或者不同,进而改变光线到达第一分界面s1(或第二分界面s2)的微小曲面单元的光线入射角度,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器件10为oled显示器件,具体为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pmoled(pass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被动矩阵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该显示器件10包括基板11、阵列分布在基板11上的多个发光单元12及驱动电路、覆盖该发光单元12上的封装层13,以及设置在封装层13内的光控制件14。其中,驱动电路以扫描的方式点亮呈阵列分布的各个发光单元12。

请参阅图5,封装层13包括有机层131和无机层132。该有机层131和无机层132层叠设置,其中,该无机层132位于该有机层131远离所述发光单元12的表面上。无机层132能够有效隔绝外部水氧,避免发光单元12和有机层131受到侵蚀而劣化。该有机层131覆盖所述发光单元12。有机层131能够有效缓解显示器件10在弯曲折叠时的产生的应力冲击,降低发光单元12所受应力冲击影响,同时有机层131还能够起到器件平坦化的效果。有机层131的折射率小于无机层132,从而当光线自有机层131射向无机层132时则不会出现全反射现象,这能有效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再次参考图6,光控制件14位于上述有机层131内。该光控制件14包括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第二材料层142与第一材料层141相邻设置。第一材料层141与有机层131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s1。第一材料层141与第二材料层142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s2。有机层131、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由大到小依次递减。具体地,有机层131、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n3,满足公式:n3<n2<n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141可为有机光刻胶,折射率为1.7。第二材料层142可由纳米颗粒材料组成,可以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硅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硅材料的折射率分别为1.63、1.46、1.55。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构成材料及其折射率值的举例仅为示例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的构成材料可以根据光学设计需求做调整,可选地,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小于第一材料层141的折射率。

第二光线l2自出光面121出射后进入有机层131,并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第二光线l2到达第一分界面s1时,第二光线l2的第三子光线l21在第一分界面s1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第三子光线l21改变了方向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传播,最终经过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顺利进入空气介质为人眼所感知。第二光线l2的第四子光线l22穿过第一分界面s1后到底第一材料层141并继续朝向第二分界面s2传播,第四子光线l22在第二分界面s2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后的第四子光线l22改变了传播方向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传播,最终经过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顺利进入空气介质为人眼所感知。

请同时参阅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件10包括多个光控制件14和多个发光单元12。光控制件14均呈环状,每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发光单元12设置。多个光控制件14与多个发光单元12一一对应设置。光控制件14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单元12在基板1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这能有效避免光控制件14对发光单元12位于第一发射角范围内的第一光线l1的遮挡,让第一光线l1尽可能出射到空气介质中被人眼所感知到,提升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6,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1为平面,沿发光单元12的光轴m,自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1向远离基板11的方向上,该光控制件14的开口口径逐渐增大,这能有效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分界面s1为锥面,该锥面的锥角α大小范围为20°至90°之间,第一分界面s1可以在改变第二光线l2的传播方向的同时,起到较好的光汇聚效果,让更多的第二光线l2能够被处在显示器件正前方的人眼所感知,进一步优化显示器件的光学效果。

该光控制件14的截面呈楔形。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光控制件14的截面还可以呈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请参阅图8,该光控制件14与有机层131形成的第一分界面s1可以为一凹弧面,这能够有效会聚发光单元12的发出的光线。该第二分界面s2可以与第一分界面s1的形状相同或者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或者第二分界面s2的形状可包括凸弧面、锥面和阶梯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实现对于发光单元12不同发射角光线的精确控制,进而有效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查阅图9,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材料层142包括基体142b及纳米颗粒142a。纳米颗粒142a掺杂于基体142b内。基体142b与第一材料层141间形成上述第二分界面s2。纳米颗粒142a与基体142b接触的外表面为第三分界面s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光线l2还包括第五子光线l23,由发光单元12发射的第二光线l2中的第五子光线l23依次穿过第一分界面s1和第二分界面s2后进入到第二材料层142中,第五子光线l23在第三分界面s3上发生全反射后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传播,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到空气介质中为人眼所感知,纳米颗粒142a能有效改善光线的均匀性并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纳米颗粒142a的粒径和纳米颗粒142a在基体142b中的掺杂比例可以根据实际达到的出光效果进行调整,可选地,为了提升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纳米颗粒142a可在基体142b中进行高比例掺杂形成致密颗粒构造,相邻纳米颗粒142a紧密排列在一起,此时。

请参阅图4、图6及图10,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该光控制件14包括多个光控制子件14a。多个光控制子件14a构成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发光单元12位于多个光控制子件14a构成的环形阵列中。该光控制子件14a均包括第一材料层141和上述第二材料层142。第一材料层141与封装层13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分界面s1。第二材料层142与第一材料层141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s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呈楔形。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1为平面,该第一分界面s1与出光面121之间的夹角为45°至80°,第一分界面s1既能够有效对第二光线l2的传播方向进行调节,使得第二光线l2尽可能出射到空气介质中被人眼所感知,还能通过第一分界面s1对光线进行有效汇聚,优化显示器件10的光学效果。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分界面可以为锥面、凹弧面、凸弧面、锥面和阶梯面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请参阅图11、12、13,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一个光控制件14与多个发光单元12对应设置,该光控制件14呈环状,光控制件14环绕多个发光单元12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两个发光单元12设置,比如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组合,或者,蓝色发光单元和红色发光单元组合,或者,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光控制件14可环绕三个发光单元或者四个发光单元设置,比如,1个红色发光单元、2个蓝色发光单元和1个绿色发光单元的组合。请参阅图12,一个光控制件14可环绕三个发光单元或者四个发光单元设置,具体地,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1个红色发光单元、1个蓝色发光单元和2个绿色发光单元的组合,或者,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2个红色发光单元、1个蓝色发光单元和1个绿色发光单元的组合,以实现更佳的混光效果。请参阅图13,一个光控制件14可环绕五个发光单元或者单个发光单元设置,具体地,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1个红色发光单元、2个蓝色发光单元和2个绿色发光单元的组合,或者,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1个红色发光单元,或者,一个光控制件14环绕1个绿色发光单元,这样的排布方式能够加强特定区域的光学混光效果和光取出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发光单元12的组合和排列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控制件不同发光单元12的组合数量和排列方式以及发光单元12与光控制件14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依据光学设计需求调整,以实现提升光取出效率的效果。

请参阅图14,在又一实施例中,显示器件10还可以包括多个微凸透镜15,所述多个微凸透镜15设置在无机层132远离发光单元12的表面上。所述多个微凸透镜15与多个发光单元12对应设置,微凸透镜15能够进一步改善出射到空气介质中的光线的汇聚效果。

请参阅图15,本申请提供了又一实施例的显示器件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控制件14包括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第一材料层141和第二材料层142沿发光单元12的光发射方向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材料层141与所述封装层13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s1,所述第二材料层142与所述封装层13之间形成第四分界面s4。所述封装层13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一材料层141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为n3,满足关系式:n1>n2、n1>n3、n2≠n3;即光线在第一分界面和第二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度不同。所述发光单元12出射的光线包括第一光线l1和第二光线l2,第一光线l1位于发光单元12光轴附近的第一发射角范围内,第二光线l2位于远离光轴的第二发射角范围内,第一发射角范围和第二发射角范围不重合。所述第一光线l1透过所述封装层13后直接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到空气介质中。所述第二光线l2包括第三子光线l21和第六子光线l24,第三子光线l21自发光单元12发射后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第三子光线l21被所述第一分界面s1全反射后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传播,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到空气介质中。。第六子光线l24自发光单元12发射后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第六子光线l24被所述第四分界面s4发生全反射后朝向出射分界面1321传播,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到空气介质中被人眼所感知。

该第一分界面s1和第四分界面s4可用于对不同入射角的光线的光路进行控制,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10通过光控制件14能够对发光单元12多种不同角度的出射光线进行控制,改变其射向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度以避免全内反射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参阅图16,本申请提供了又一实施例的显示器件10,光控制件1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以及第三材料层143。其中第一材料层141与封装层13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s1。第一材料层141与第二材料层142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s2。第二材料层142与第三材料层143之间形成第五分界面s5。封装层13、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第三材料层143的折射率由大到小依次递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五分界面s5可以为光滑的倾斜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五分界面s5可以为非光滑倾斜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五分界面s5的斜率不相同,进而配合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以及第三材料层143的不同折射率,实现最大化的光线取出效率。可选地,第二分界面s2斜率大于第一分界面s1的斜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光线l2包括第三子光线l21、第四子光线l22和第七子光线l25。第三子光线l21自发光单元12发射后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第三子光线l21经第一分界面s1全反射后入射到出射分界面1321,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进入空气介质中为人眼所感知。第四子光线l22自发光单元12发射后朝向光控制件14传播,第四子光线l22透射过第一分界面s1到达第二分界面s2,第四子光线l22经第二分界面s2全反射后入射到出射分界面1321,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进入空气介质中为人眼所感知。第七子光线l25依次透射过第一分界面s1和第二分界面s2后到达第五分界面s5,第七子光线l25被第五分界面s5全反射后射向出射分界面1321,最终经出射分界面1321折射后进入空气介质中为人眼所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五分界面s5可用于对不同入射角的光线的光路进行控制,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10通过光控制件14也能够对发光单元12多种不同角度的出射光线进行控制,改变其射向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度以避免全内反射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请参阅图17,本申请提供了又一实施例的显示器件10,该光控制件14包括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以及第三材料层143。其中第一材料层141与封装层13之间形成第一分界面s1。第一材料层141与第二材料层142之间形成第二分界面s2。第三材料层143与第一材料层141之间形成第六分界面s6。封装层13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材料层141的折射率。第一材料层14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和第三材料层143的折射率。第二材料层142的折射率与第三材料层143的折射率不相同。光线在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六分界面s6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小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为光滑锥面,第二分界面s2和第六分界面s6为非规则曲面,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六分界面s6表面形状与第一材料层141、第二材料层142以及第三材料层143的不同折射率设置相互配合,进而实现最大化的光线取出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界面s1、第二分界面s2和第六分界面s6可用于对不同入射角的光线的光路进行控制,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10通过光控制件14也能够对发光单元12多种不同角度的出射光线进行控制,改变其射向出射分界面1321的入射角度以避免全内反射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基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基于本申请的创新思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光控制件14包括的材料层的数量、位置、体积、形状或其中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的方式来提高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用于光从器件顶部射出的顶发射oled显示,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较为容易的想到将本申请的方案应用到光从基板11射出的底发射oled器件以及光同时从基板11和器件顶部射出的双面发射oled显示器件10中,以提高显示器件10的光取出效率,具体设置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1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20、中框及上述显示器件10,上述显示器件10与中框及壳体20结合,并位于在壳体20与中框构成的容纳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显示器件10,该电子设备100的显示表现能力以及续航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视、车载显示设备或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100,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