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档序号:26842374发布日期:2021-10-08 23: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溶剂热法,在柔性导电碳材料表面合成mofs;对基于柔性导电碳的材料的mofs进行双掺杂;构筑吸附、插层、转化协同机制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溶剂热法,在柔性导电碳材料表面合成mofs包括: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表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碳纤维布、静电纺丝碳材料或二维碳纸等柔性碳材料导电基底放入前驱体溶液中,并浸泡一定时长后取出,将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获得基于柔性碳材料导电基底的mof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基于柔性导电碳的材料的mofs进行双掺杂包括:(1)对基于柔性导电碳材料的mofs进行同步碳化和氮元素自掺杂:取适量上述mofs柔性电极置于石英舟中,拟在ar保护下,以1℃~5℃min
‑1的升温速率范围升温至450℃

900℃,并恒温加热一定时间,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嵌入掺氮硬碳的mofs衍生硬碳;(2)元素的外掺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将上述衍生硬碳放置在化学气相沉积的炉管内并加热到300℃

500℃,拟在ar保护下,将含有磷、硫或硒等的物质随着氩气气流接触到mofs衍生硬碳,并恒温加热一定时间,从而完成活性元素对衍生物中内嵌的金属颗粒的外掺杂,形成金属化合物纳米颗粒嵌入掺氮硬碳材料的mofs衍生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筑吸附

插层

转化协同机制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包括:使用水热合成或磁控溅射方法,在双掺杂的mofs衍生物mdfs表面沉积v
2 o5、tio2、na2ti3o7或nb2o5薄膜,然后放置在配有葡萄糖溶液的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完成水热反应;自然冷却后进行烘干,实现v2o5的高温退火和v2o5/mdfs表面软碳薄层的包覆,完成协同机制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sc/v2o5/mdfs的构筑。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6.一种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的钠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7.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6所述钠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电动汽车。8.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6所述钠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智能电网能源系统。9.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6所述钠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无人机。10.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6所述钠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智能终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MOFs多孔碳的多组分柔性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溶剂热法在柔性导电碳材料表面合成MOFs;对基于柔性导电碳材料的MOFs进行双掺杂;基于双掺杂MOFs构筑吸附


技术研发人员:李劢 王春瑞 王佳乐 宁欢颇 梁源 冯睿超 祝凯澜 王羽 赵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1/1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