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4095发布日期:2021-08-03 14: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固态冷光源,是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在发光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多方面检测装置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抽检测试,通过观察是否发光以及封装是否达标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

目前不能同时检查二极管封装质量的同时,来测试二极管的发光性能,检测效率低下,并且测试发光性能时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检测误差,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仓,所述检测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件板,所述插件板的相对面设置有引线架,所述引线架套摄在伸缩杆的外表面,且引线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摆动架。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端设置有相对应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所述卡接架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滑动安装在调节板的内部,所述调节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插件板,且调节板的外侧表面活动连接有金属棒,所述金属棒的顶端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磁块,所述圆盘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板。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架为v形结构,所述调节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滚轮相对应的滑孔,所述圆盘的底部设置有与推杆相对应的圆柱,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套摄有弹簧,在转板转动时,通过转板来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的末端来带动圆盘来回摆动,在圆盘摆动时,带动圆盘表面卡接架顶端的滚轮往复移动,滚轮与调节板内部的滑孔结合后,拉动调节板内侧的插件板在检测仓的内部大幅度摇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引线架之间,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的外端活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滑动安装在出风筒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棒与引线架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引线架和插件板为左右对应设置,所述铰接架为x型结构,所述引线架以铰接架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通过调节板的摆动过程中,碰撞金属棒后,带动金属棒在磁块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通入引线架的内部,从而在引线架向外侧移动时,缩小与插件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引线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电流传输,进而通过观察是否发光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板的外表面套摄有弹簧,所述弧面板和拉杆为对应设置,所述拉杆的末端设置有与铰接架相对应的斜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发明将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放置插件板的内部,使导线端朝向内侧,在转板转动时,通过转板来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的末端来带动圆盘来回摆动,在圆盘摆动时,带动圆盘表面卡接架顶端的滚轮往复移动,滚轮与调节板内部的滑孔结合后,拉动调节板内侧的插件板在检测仓的内部大幅度摇摆,插件板内部的发光二极管不断晃动,从而对二极管封装后的质量进行检测,同时拉杆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弧面板,弧面板压迫活塞板在出风筒内部移动,将推出的气流在插件板晃动的同时作用于封装后的二极管,直接对封装后的二极管进行连接处质量检测,提高了二极管封装后的成型质量。

2、该发明在调节板的摆动过程中,碰撞金属棒后,带动金属棒在磁块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通入引线架的内部,在圆盘摆动至外侧时,推杆与圆盘底部圆柱脱离,基于弹簧的推力后,推杆向内侧移动接触摆动架,摆动架带动引线架向外侧移动时,缩小与插件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引线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电流传输,进而通过观察是否发光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在引线架移动的同时挤压伸缩杆顶部的拉杆,拉杆表面的斜块压迫铰接架的顶端,使铰接架底端逐渐张开,避免二极管检测过程中连接不够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检测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调节板和滚轮的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仓;2、插件板;3、引线架;4、伸缩杆;5、摆动架;6、推杆;7、圆盘;8、卡接架;9、滚轮;10、调节板;11、金属棒;12、磁块;13、活动杆;14、转板;15、拉杆;16、铰接架;17、弧面板;18、活塞板;19、出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后用多方面检测装置,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包括检测仓1,检测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件板2,插件板2的相对面设置有引线架3,引线架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摆动架5,摆动架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外端设置有相对应的圆盘7,圆盘7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8,卡接架8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滚轮9,滚轮9滑动安装在调节板10的内部,卡接架8为v形结构,调节板10的内部开设有与滚轮9相对应的滑孔,圆盘7的底部设置有与推杆6相对应的圆柱,在转板14转动时,通过转板14来带动活动杆13转动,活动杆13的末端来带动圆盘7来回摆动,在圆盘7摆动时,带动圆盘7表面卡接架8顶端的滚轮9往复移动,滚轮9与调节板10内部的滑孔结合后,拉动调节板10内侧的插件板2在检测仓1的内部大幅度摇摆。

推杆6的外表面套摄有弹簧,调节板10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插件板2,且调节板10的外侧表面活动连接有金属棒11,金属棒11的顶端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磁块12,通过调节板10的摆动过程中,碰撞金属棒11后,带动金属棒11在磁块12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通入引线架3的内部,从而在引线架3向外侧移动时,缩小与插件板2之间的距离,通过引线架3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电流传输,进而通过观察是否发光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圆盘7的前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3,活动杆13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转板14。

引线架3套摄在伸缩杆4的外表面,伸缩杆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15,拉杆1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铰接架16,金属棒11与引线架3之间电性连接,引线架3和插件板2为左右对应设置,铰接架16为x型结构,引线架3以铰接架16为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铰接架16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引线架3之间,所述拉杆15的外侧设置有弧面板17,所述弧面板17的外端活动连接有活塞板18,所述活塞板18滑动安装在出风筒19的内部,活塞板18的外表面套摄有弹簧,弧面板17和拉杆15为对应设置,拉杆15的末端设置有与铰接架16相对应的斜块。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封装后的发光二极管放置插件板2的内部,使导线端朝向内侧,通过驱动轴带动转板14旋转,在转板14转动时,通过转板14来带动活动杆13转动,活动杆13的末端来带动圆盘7来回摆动,在圆盘7摆动时,带动圆盘7表面卡接架8顶端的滚轮9往复移动,滚轮9与调节板10内部的滑孔结合后,拉动调节板10内侧的插件板2在检测仓1的内部大幅度摇摆,插件板2内部的发光二极管不断晃动,从而对二极管封装后的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在调节板10的摆动过程中,碰撞金属棒11后,带动金属棒11在磁块12的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通入引线架3的内部,在圆盘7摆动至外侧时,推杆6与圆盘7底部圆柱脱离,基于弹簧的推力后,推杆6向内侧移动接触摆动架5,摆动架5带动引线架3向外侧移动时,缩小与插件板2之间的距离,通过引线架3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电流传输,进而通过观察是否发光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在引线架3移动的同时挤压伸缩杆4顶部的拉杆15,拉杆15表面的斜块压迫铰接架16的顶端,使铰接架16底端逐渐张开,避免二极管检测过程中连接不够充分,同时拉杆15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弧面板17,弧面板17压迫活塞板18在出风筒19内部移动,将推出的气流在插件板2晃动的同时作用于封装后的二极管。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