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3227发布日期:2021-08-06 1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包括:

第一编织层(1),所述第一编织层(1)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

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第一降阻填充物(3),所述第一降阻填充物(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硬质外壳(4),所述硬质外壳(4)能够罩设在所述第一编织层(1)上;

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的下端,且能够与所述硬质外壳(4)可拆卸连接;

水平接地带(800),设置有多个;

连接件(900),所述连接件(900)用于使每个所述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所述水平接地带(8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一支撑单元(21),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1)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弯曲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1)包括第一单元本体(211)和与所述第一单元本体(211)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本体(21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2)设置有多个,且在所述第一单元本体(211)的侧壁上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接地极还包括上盖(6),所述上盖(6)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编织层(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5)内设置有定位槽,最下方的所述第一支撑单元(21)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外壳(4)与所述冲击头(5)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接地带(800)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二支撑单元,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单元本体和与所述第二单元本体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00)包括一个竖直开口和至少一个水平开口,所述竖直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竖直接地极,所述水平开口用于连接所述水平接地带(8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组件,其包括竖直接地极、水平接地带和连接件,竖直接地极设置有多个,每个竖直接地极包括第一编织层、第一支撑架、第一降阻填充物、硬质外壳和冲击头,第一编织层为筒状,内部包括容置腔,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降阻填充物设置在容置腔内,硬质外壳能够罩设在第一编织层上,冲击头固定设置在第一编织层的下端筒口处,且能够与硬质外壳可拆卸连接,水平接地带设置有多个,连接件用于使每个竖直接地极与相邻的水平接地带连接。该接地组件中的竖直接地极的最外层是硬质外壳和冲击头,具有良好的强度,且硬质外壳可拆卸,即可保证在采用石墨作为导电材料时,减少工序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叶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