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8287发布日期:2021-09-04 01:1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电子产品。
3.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中的手表通常是设置按键来实现对手表的开关机、功能模块的选择及各功能的使用等。但是,现有技术中手表的按键大都是从表壳体的侧部侧向按压的方式触发,当佩戴于用户手腕时,需要专门将表壳体固定之后,才能顺利侧向按压按键,存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按键按压触发不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背对的正面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侧周面,所述壳体的侧周面凸设有安装座;
7.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8.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按键和传动件,所述按键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组件;
9.所述按键在外力作用下可垂直于所述壳体正面所在的平面运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并触发所述控制组件。
1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转动轴,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侧。
1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组件的容纳腔,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孔,所述按键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并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正面垂直;
13.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按键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1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传动通道,所述传动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安装孔;
15.所述传动件穿设于所述传动通道,所述转动轴安装于所述传动通道的内侧壁。
1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为可伸缩的生耳轴。
1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为自所述转动轴至靠近所述控制组件一端的部位,所述第二臂为自所述转动轴至连接所述按键一端的
部位,所述第一臂的臂长小于所述第二臂的臂长。
1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弹性件,所述传动件设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按键之间。
1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按键开关;所述传动件可在所述按键的驱动作用下运动,以触发所述按键开关。
2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盖设在所述按键的外部。
2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扣接的下壳,所述上壳形成有显示区;所述安装座凸设于所述下壳的侧部,在自所述壳体的正面朝向背面的投影上,所述按键位于所述上壳的外侧。
2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控制组件,壳体的侧部凸设有安装座,按键组件包括设于壳体的按键和传动件,通过将按键滑动设于安装座,传动件连接按键与控制组件,使得按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时,能够垂直于壳体的正面运动,以驱动传动件运动并触发控制组件,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控制。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按键的按压方向设置为垂直于壳体的正面,使得当可穿戴设备佩戴于用户手腕时,无需专门将可穿戴设备的壳体固定,可直接朝向手臂的方向按压按键,便能够实现了对可穿戴设备的控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安装座以及按键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220按键开关110上壳300按键组件110a显示区310按键120下壳320传动件121容纳腔321第一臂122传动通道322第二臂130安装座320a第一接触面131安装孔320b第二接触面132避让槽330转动轴
200控制组件340弹性件210电路板350按键帽
31.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能够垂直于设备主体正面方向按压的按键,从而当可穿戴设备佩戴于用户手腕时,用户无需专门将设备主体固定,便可沿垂直于设备主体正面的方向直接按压按键,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控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可以理解的,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不限制于某一种特定类型的设备,如可以是手表、手环或者儿童电话手表等等,下面以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3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100、控制组件200以及按键组件300。
37.所述壳体100具有相背对的正面和侧面、以及连接所述正面和背面的侧周面,所述壳体100的侧周面凸设有安装座130;所述控制组件2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按键组件300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0的按键310和传动件320,所述按键310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30,所述传动件320连接所述按键310与所述控制组件200;
38.所述按键310在外力作用下可垂直于所述壳体100正面所在的平面运动,以驱动所述传动件320运动并触发所述控制组件200。
39.本实施例中,壳体100起到支撑容纳保护手表内部构件的作用,壳体100的正面设有用于显示时间信息或功能信息的显示区110a,壳体100内部设有控制组件200,控制组件200可在被触发作用下,形成相应的功能控制,并可将功能信息通过显示区110a展示给用户。壳体100的侧部凸设有安装座130,按键组件300包括设于壳体100的按键310和传动件320,该按键310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30,传动件320连接按键310与控制组件200,用于将按键310的动力传动至控制组件200处,以进行相应的功能触发动作。按键310在外力作用下可垂直于壳体100的正面运动,从而使得用户直接沿垂直于手表正面的方向按压按键310,便
能够实现手表的功能操作,达到了简化用户按压操作的目的。
40.可以理解的,按键31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柱状、块状或者其他异形结构等,为了保证用户按压的顺利,该按键310至少部分伸出于安装座130的正面。传动件320的结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轴体、块状或者其他异形结构等,只要能够保证按键310在被按压时,能够驱动传动件320运动并触发控制组件200即可。传动件320的运动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滑动运动或者转动运动,当是滑动运动时,可以利用在传动件320上设置导向斜面,利用导向斜面与按键310的配合或者利用导向斜面与控制组件200的配合,实现对按键310的按压动作的传动作用;当是转动运动时,该转动件320可形成杠杆结构,利用转动件320的两端分别与按键310和控制组件200连接,从而实现传动功能。
4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座130凸设在壳体100的侧部,按键310滑动安装在安装座130内,则相当于按键310设置在壳体100的外侧位置,从而按键310不会对壳体100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也不会占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简化了壳体100的内部结构。
4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控制组件200,壳体100的侧部凸设有安装座130,按键组件300包括设于壳体100的按键310和传动件320,通过将按键310滑动设于安装座130,传动件320连接按键310与控制组件200,使得按键310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时,能够垂直于壳体100的正面运动,以驱动传动件320运动并触发控制组件200,实现对手表的功能控制。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按键310的按压方向设置为垂直于壳体100的正面,使得当手表佩戴于用户手腕时,无需专门将手表的壳体100固定,可直接朝向手臂的方向按压按键310,便能够实现了对手表的控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4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传动件32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
44.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20连接按键310与控制组件200,按键310被朝向垂直于壳体100的正面方向按压时,会驱动传动件320转动运动,通过传动件320的转动运动,以改变对控制组件200的力的作用,从而实现触发控制组件200的目的。
45.可选地,传动件320与壳体100的转动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传动件320以自身某个部位为旋转轴转动,此时传动件320相当于杠杆结构,一端被按键310按压或者抬起时,另一端便抬起或者向下运动以触发控制组件200;也可以是以传动件320之外的某个部位为旋转轴转动,此时按键310驱动传动件320整体转动,以对控制组件200触发运动。
46.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壳体100内设有转动轴330,所述传动件320与所述转动轴330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200与所述按键310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330的两侧。
47.可以理解的,转动轴330穿设安装于传动件320上,此时转动轴330相当于传动件320的支点,传动件320相当于杠杆,控制组件200和按键310分别设置在杠杆的两端,从而实现按键310按压传动件320的一端时,传动件320的另一端会翘起以实现触发控制组件200的功能。
48.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转动轴330与传动件320的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转动轴330贯穿传动件320设置,或者转动轴330插入传动件320的一侧设置。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结构稳定性,该转动轴330贯穿传动件320设置,以保证传动件320相对于转动
轴330旋转时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4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320包括第一臂321和第二臂322,所述第一臂321为自所述转动轴330至靠近所述控制组件200一端的部位,所述第二臂322为自所述转动轴330至连接所述按键310一端的部位,所述第一臂321的臂长小于所述第二臂322的臂长。
50.基于前述实施例,传动件320与转动轴330形成了杠杆结构,则传动件320被转动轴330分隔成了第一臂321和第二臂322,第一臂321连接控制组件200与转动轴330,第二臂322连接按键310与转动轴330,则第一臂321为从动臂,第二臂322为主动臂,通过将第一臂321的臂长设置为小于第二臂322的臂长,使得用户仅需对按键310施加较小的力,便能够驱动传动件320的第一臂321运动以触发控制组件200,进一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同时为用户省力。
5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壳体100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组件200的容纳腔121,所述安装座130设有安装孔131,所述按键310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131,并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100的正面垂直;
52.所述传动件320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孔131与所述按键310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121与所述控制组件200连接。
53.壳体100设有容纳腔121,控制组件200安装在容纳腔121内,安装座130设有用于装设按键310的安装孔131,通过将安装孔131的轴向方向设置为垂直于壳体100的正面,起到对按键310运动的导向作用,以使按键310沿着安装孔131的轴向方向运动。为了保证按键310的可按压性,按键310至少部分伸出于安装孔131,即凸出于安装座130的正面,为用户按压提供便利性。
54.传动件320的一端伸入安装孔131,另一端伸入容纳腔121,以分别连接按键310与控制组件200,转动轴330设置在安装孔131与容纳腔121之间的位置,通过传动件320围绕转动轴330旋转,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传动功能。
55.可以理解的,传动件320的具体形状结构壳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该传动件320可以是轴体结构、直杆结构、弯杆结构、板状结构、块状结构或者其他异形结构等等,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的传动效果即可,其具体的结构形状在此可不做限制。
5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还设有传动通道122,所述传动通道122连通所述容纳腔121与所述安装孔131;
57.所述传动件320穿设于所述传动通道122,所述转动轴330安装于所述传动通道122的内侧壁。
5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连通容纳腔121和安装孔131的传动通道122,提供了安装传动件320与转动轴330的安装空间,传动件320穿设于传动通道122内,转动轴330固定安装在传动通道122的内侧壁,传动通道122的內廓径向尺寸大于传动件320的外廓径向尺寸,从而保证了传动件320的转动空间。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通过壳体100的容纳腔121,将传动件320与转动轴330安装到传动通道122内。
59.可选地,为了便于安装,转动轴330可选用可伸缩的生耳轴。可先将生耳轴与传动件320装配,然后将生耳轴设置在回缩状态,连同传动件320一起伸入到传动通道122内,释放生耳轴,使得生耳轴伸出以与传动通道122的内侧壁抵持,从而实现了传动件320和生耳
轴的安装功能。
60.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件320与转动轴33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传动通道122的侧壁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槽(图未示),所述转动轴330的两端分别插合在两个所述卡槽内。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轴330分别与两个卡槽的插合,实现对转动轴330的限位,从而保证了传动件320的运动可靠性。
6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按键组件300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131内的弹性件340,所述传动件320设于所述弹性件340与所述按键310之间。
62.可以理解的,弹性件340起到复位的作用。弹性件340设于传动件320背离按键310的一侧,则按键310被按压时,传动件320向下运动以压缩弹性件340,当按键310被释放时,被压缩的弹性件340回复运动,以驱动按键310向上运动,实现按键310的复位功能。
63.可选地,弹性件340可为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的伸缩实现对按键310以及传动件320的复位功能。进一步地,复位弹簧的外壁可与安装孔131的孔壁导向配合,保证复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6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控制组件200包括电路板210和设于所述电路板210的按键开关220;所述传动件320可在所述按键310的驱动作用下运动,以触发所述按键开关220。
65.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10上设有按键开关220,以通过触碰按键开关220触发电路板210上相应的功能,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相应的功能控制。可选地,按键开关220可以为固定在电路板210上的dome,dome(dome array,金属弹片导电膜)相当于触碰开关,传动件320在按键310的驱动作用下转动,以触碰按压dome,实现对手表相应的功能控制。
66.可以理解的,利用将dome直接安装在电路板210上,避免了fpc(柔性电路板)使用的繁琐,简化了结构。
6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320靠近所述控制组件200的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面320a,所述第一接触面320a设置为与所述按键开关220相对设置的平面。
68.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动件320与按键开关220接触的一端设置为平面状的第一接触面320a,增大了传动件320与按键开关220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触发可靠性,防止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
69.可选地,可在传动件320的端部设置朝向按键开关220的凸台,此时第一接触面320a为凸台的表面,进一步保证了传动件320与按键开关220的触碰可靠性。
7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320靠近所述按键310的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面320b,所述第二接触面320b设置为与所述按键310的端面抵接的平面。
7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传动件320的端部设置为呈平面状的第二接触面320b,通过第二接触面320b与按键310的端面抵接,保证了按键310与传动件320的传动可靠性。
72.可选地,传动件320的端部可在背离第二接触面320b的一侧设置平面状的第三接触面(图未标),第三接触面与弹性件340抵接,保证了传动件320与弹性件340的传动可靠性。
7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按键组件300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130上的按键帽350,所述按键帽350盖设在所述按键310的外部。
74.本实施例中,在按键310的外部遮盖按键帽350,起到密封按键310与安装孔131的
作用,达到防水效果。可选地,按键帽350采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硅胶等相对较软的材质,通过双面胶与壳体100粘接固定。
7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座130上设有避让槽132,避让槽132的内径尺寸大于安装孔131的孔径尺寸,按键帽350安装在避让槽132内,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7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述壳体100包括上壳110和下壳120;所述上壳110形成有显示区110a,所述上壳110与所述下壳120扣接,所述安装座130凸设于所述下壳120的侧部,在自所述壳体100的正面朝向背面的投影上,所述按键310位于所述上壳110的外侧。
77.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壳体100设置为分体的上壳110和下壳120,利用扣接的方式装配,提高了安装效率。上壳110扣接于下壳120时,将容纳腔121盖合,从而达到保护手表内部构件的目的。安装座130凸设于下壳120的侧部,在自所述壳体100的正面朝向背面的投影上,所述按键310位于所述上壳110的外侧,使得按键310不会影响上壳110和下壳120的安装,保证了壳体100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7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