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09541发布日期:2021-09-22 18: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减小边框宽度,提高屏幕的比例,从而实现大的屏占比。其中,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打孔,并在孔内放置前置感光元件的方案逐渐成为主流设计。
3.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摄像模组,其中显示模组位于摄像模组的上方,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膜层及盖板,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显示模组内设有贯穿多个膜层的通孔,感光元件设置在通孔内,使用时感光元件可捕捉到穿过通孔和盖板的外部光线,从而实现拍照或摄像功能。
4.但是,上述显示装置使用时通孔处易产生漏光现象,从而影响感光元件的拍摄质量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装置的漏光问题。
6.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沿第一方向相邻设置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还设有打孔区;
7.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层、光学胶层和盖板,所述打孔区内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多个所述功能层和光学胶层的通孔,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所述非透光部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所述遮光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到至少一个所述功能层的侧面;
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9.本技术的非透光部可以阻挡光学胶层中的光线沿第一方向传导至通孔,由于光学胶层的厚度较其他膜层大,因此将非透光部设置在光学胶层中可遮挡通孔中的大部分漏光,极大削弱显示模组的漏光问题。遮光部可以进一步遮挡功能层沿第一方向传导至通孔的光线,从而更进一步的降低显示模组的漏光问题,有利于提高拍摄质量。
10.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非透光部朝向所述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凸出于所述功能层朝向所述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设置。
11.将非透光部部分延伸至打孔区内,可以更好的遮挡光学胶层下方的功能层射出的光线,进一步降低显示模组的漏光问题。
12.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盖板内还设有盖板油墨,所述盖板油墨部分延伸至所述打孔区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非透光部朝向所述打孔区的一侧不超出所述盖板油墨,所述非透光部背离所述打孔区的一侧不超出所述非显示区。
13.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遮光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非透光部凸出于所述功能层的部分相抵接。
14.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非透光部、遮光部和光学胶层一体成型。
15.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可以简化制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非透光部、遮光部和光学胶层连接成一体,不影响显示模组正常的制作工序,有利于显示模组的制备。
16.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非透光部的材料为黑色oca胶。
17.将非透光部的材料也选为oca胶可以不影响光学胶层的结构,保证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18.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遮光部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或黑色硅胶。
19.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可选地,所述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胶带层、支撑膜层、屏体层和偏光片中的一层或多层,所述遮光部设置在多个所述功能层的侧面。
20.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感光模组,所述感光模组包括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21.本技术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在光学胶层中的非透光部阻挡光学胶层中的光线沿第一方向传导至通孔,由于光学胶层的厚度较其他膜层大,因此将非透光部设置在光学胶层中可遮挡通孔中的大部分漏光,极大削弱漏光问题。遮光部可以进一步遮挡功能层沿第一方向传导至通孔的光线,从而更进一步的降低漏光问题,有利于提高感光元件的拍摄质量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22.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23.提供一个基底和光学胶层,所述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层,所述基底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光学胶层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光学胶层朝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所述非透光部朝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
24.将所述光学胶层层叠到所述基底上,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共同组成通孔,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通孔内且延伸到至少一个所述功能层的侧面;
25.在所述光学胶层上方粘接盖板,在支撑膜层下方粘接复合胶带层。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31.图5

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部分步骤所对应的结构简图。
32.附图标记:
33.100

显示模组;
34.110

复合胶带层;
35.120

支撑膜层;
36.130

屏体层;
37.140

偏光片;
38.150

光学胶层;
39.151

非透光部;
40.152

遮光部;
41.160

盖板;
42.161

盖板油墨;
43.200

感光模组;
44.210

感光元件;
45.300

通孔;
46.aa

显示区;
47.naa

非显示区;
48.naa1

打孔区;
49.x

第一方向;
50.y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2.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3.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00和感光模组200,其中显示模组100位于感光模组200的上方。沿图中第一方向x,按具体功能的不同,显示模组100上可划分为相邻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a,非显示区naa内还设有打孔区naa1。沿图中第二方向y,显示模组100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胶带层110、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光学胶层150(例如可以是oca胶层)和盖板160,在打孔区naa1内设有贯穿复合胶带层110、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的通孔300,通孔300背离盖板160的一侧设有感光模组200,感光模组200的感光元件210伸入到通孔300内。在盖板160内还设有盖板油墨161,部分盖板油墨161延伸至打孔区naa1内以遮挡部分通孔300。使用时感光元件210可捕捉到穿过通孔300和盖板160的外部光线,从而实现拍照或摄像功能。
54.但是,由于显示装置点亮后光线能通过膜层(如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传导至通孔300,即光线可以沿第一方向x传导至通孔300处,导致产生漏光现象,从而影响感光元件210的拍摄质量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当用户以大于45
°

视角(指用户眼睛与通孔30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下观察通孔300时,会看到通孔300的侧壁存在环形光亮,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膜层在通孔300的侧壁漏出的光线会对感光元件210拍照质量造成影响,干扰感光元件210捕捉外部光线,从而影响感光元件210的拍摄质量。
55.进一步的,发明人研究还发现,在上述显示模组100中,光学胶层150的厚度较大、透明度最高,是显示模组100中漏光现象最严重的膜层。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的一侧设置非透光部,来减轻光学胶层150的漏光,并且还可以降低光学胶层150下方的膜层通过通孔300传出的光线,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漏光问题,提高感光元件210的拍摄质量及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技术还设置有与非透光部相连接的遮光部,遮光部能够进一步地遮挡其他膜层朝向通孔300的一侧光线,从而进一步减轻漏光现象。
56.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技术的内容。
5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58.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邻设置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a,其中,非显示区naa内还设有打孔区naa1。
59.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层(功能层可以包括复合胶带层110、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中的一层或多层)、光学胶层150和盖板160,打孔区naa1内设有沿第二方向y贯穿多个功能层和光学胶层150的通孔300,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151,也即本实施例中通孔300位于光学胶层150的孔段的侧壁为非透光壁。
60.非透光部151朝向通孔300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152,遮光部152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至少一个功能层的侧面。
61.其中,上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62.本实施例中,显示区aa对应于显示模组100用于显示画面的区域。非显示区naa对应于显示模组100中不显示画面的区域,非显示区naa内可以设置用于阻隔水氧的封装结构,以保护显示区aa内的屏体层130。打孔区naa1是非显示区naa中用于容纳通孔300的区域,打孔区naa1沿第二方向y的投影可以略大于通孔300沿第二方向y的投影。本实施例中的通孔30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水滴形孔等结构。
63.显示模组100在第二方向y上设有多个功能层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复合胶带层110用于缓冲压力及均衡散热;支撑膜层120起到补强和支撑的作用,防止屏体层130出现功能异常的情况;屏体层130可选用oled屏体,包括层叠设置的柔性衬底、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层、oled器件层和发光层保护膜层等结构;偏光片140能使按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而不能使其它振动方向的光线通过;光学胶层150用于粘接盖板160。显示模组100在正常使用时,光线沿第二方向y向盖板160一侧射出,从而使用户观察到图像画面。
64.由于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还用于设置屏下感光元件,因此在打孔区naa1内设有沿第二方向y贯穿复合胶带层110、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的通孔300,相应的复合胶带层110上也设有与通孔300对应的孔。在显示模组100内开设通孔
300后,显示模组100在使用时,部分光线会随着透明的膜层(如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传导至通孔300,造成漏光现象,影响拍摄质量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减弱或消除该影响,本实施例在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151,非透光部151可以阻挡光学胶层150中的光线沿第一方向x传导至通孔300,由于光学胶层150的厚度较其他膜层大,因此将非透光部151设置在光学胶层150中可遮挡通孔300中的大部分漏光,极大削弱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有利于提高拍摄质量。并且,由于光学胶层150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的上方,因此还可以吸收部分其他膜层通过通孔300传出的光线,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
65.进一步地,非透光部151朝向通孔300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152,遮光部152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至少一个功能层的侧面。遮光部152可以与非透光部151一体成型,或者,遮光部152可以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非透光部151上。遮光部152可以自非透光部151的侧面开始延伸,也可以自非透光部151的底面开始延伸。
66.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遮光部152可以进一步遮挡功能层沿第一方向x传导至通孔300的光线,从而更进一步的降低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有利于提高拍摄质量。
6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非透光部151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凸出于功能层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设置。
68.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功能层中,支撑膜层12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屏体层13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以及偏光片14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彼此平齐。非透光部151在第一方向x上相较于上述三层凸出,非透光部151部分延伸至打孔区naa1内,从而可以更好的遮挡光学胶层150下方的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以及偏光片140射出的光线,进一步降低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
6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盖板160内还设有盖板油墨161,盖板油墨161设置在非显示区naa内,以遮挡非显示区naa内射出的光线,盖板油墨161部分延伸至打孔区naa1内;也即,如图2所示,盖板油墨161部分位于通孔300的上方。在第一方向x上,本实施例的非透光部151朝向打孔区naa1的一侧不超出盖板油墨161,非透光部151背离打孔区naa1的一侧不超出非显示区naa;也即本实施例中非透光部151均位于非显示区naa内,且非透光部151朝向通孔300的一侧凸出的长度小于盖板油墨161位于打孔区naa1内长度。
70.将非透光部151限制在此区域内可以保证显示模组100正常的发光,且保证位于显示模组100下方的感光模组的正常成像。
7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非透明部151的材料为黑色oca胶,其中,黑色oca胶可是在透明oca胶中掺杂黑色粒子后形成的。
72.将非透光部151的材料也选为oca胶可以不影响光学胶层的结构,保证显示模组100的稳定性。
7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遮光部152可以延伸至多个功能层中至少一个的侧面上。优选的,遮光部152可以自偏光片140的侧面延伸至支撑膜层120的侧面。也即遮光部152完全遮挡住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朝向通孔300一侧的光线,从而可以解决通孔300的漏光问题,同时,通孔300内部黑暗的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74.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遮光部152在第二方向y上与非透光部151凸出于功能层的部分相抵接;也即,遮光部152抵接在非透光部151凸出部分的下方。
75.例如,遮光部152与非透光部151可以粘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遮光部152与光学胶层150连接成一体,从而有利于后续显示模组的制备。
76.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非透光部151、遮光部152和光学胶层150可以一体成型制成。
77.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可以简化制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78.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遮光的前提下,遮光部152沿第一方向x的厚度越小越好,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52沿第一方向x的厚度优选为10

100微米。
79.本实施例的遮光部152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或黑色硅胶等柔性材料,其中黑色树脂例如可选为黑色聚酰亚胺等。
80.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的中心线的一侧设置非透光部151,非透光部151可以阻挡光学胶层150中的光线沿第一方向x传导至通孔300,由于光学胶层150的厚度较其他膜层大,因此将非透光部151设置在光学胶层150中可遮挡通孔300中的大部分漏光,极大削弱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有利于提高拍摄质量。并且,由于光学胶层150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的上方,因此还可以吸收部分其他膜层通过通孔300传出的光线,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模组100的漏光问题。
8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通过设置抵接在非透光部151延伸至打孔区naa1内的部分的遮光部152,利用遮光部152遮挡住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朝向通孔300一侧的光线,从而可以解决通孔300的漏光问题,且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8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3.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背离盖板160的一侧设有感光模组200,感光模组200包括感光元件210,感光元件210与通孔300相对应。
8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第一方向x设置有相邻的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a,其中,非显示区naa内还设有打孔区naa1。打孔区naa1内设有沿第二方向y贯穿复合胶带层110、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的通孔300,感光模组200与显示模组100的复合胶带层110粘接固定,感光元件210位于通孔300内。通孔30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圆形孔、方形孔、水滴形孔等结构。
85.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的显示模组100,因此可以利用设置在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的一侧的非透光部151,以及连接非透光部151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支撑膜层120的遮光部152共同阻挡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偏光片140和光学胶层150朝向通孔300一侧的出光,消除显示装置的漏光现象,同时使通孔300内部保持黑暗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8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

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部分步骤所对应的结构简图。
87.请参照图4

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88.步骤s101、提供一个基底和光学胶层,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功能层,基底上设有第一通孔,光学胶层上设有第二通孔,光学胶层朝向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非透光部朝向第二通孔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
89.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基底上设有贯穿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的第一通孔。光学胶层150上设有第二通孔,光学胶层150朝向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的一侧设有非透光部151,非透光部151朝向第二通孔的一侧还设有遮光部152。
90.需要说明的是,光学胶层150、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可以是预先制备好的直接来料,光学胶层150、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三者连接成一体。例如,光学胶层150、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成;或者,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可以一体制成而后再粘接到光学胶层150上;或者,非透光部151和光学胶层150可以一体制成而后再将遮光部152粘接到非透光部151上;或者,光学胶层150、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均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
91.步骤s102、将光学胶层层叠到基底上,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共同组成通孔,遮光部位于通孔内且延伸到至少一个功能层的侧面。
92.如图7所示,将光学胶层150层叠到基底上后,使得第一通孔的轴线和第二通孔的轴线重合,二者共同组成通孔。此时光学胶层150和非透光部151位于基底的上方,遮光部152位于通孔内,且延伸到至少一个功能层的侧面。本实施例中,遮光部152同时延伸至支撑膜层120、屏体层130和偏光片140的侧面。
93.步骤s103、在光学胶层上方粘接盖板,在支撑膜层下方粘接复合胶带层。
94.如图8所示,在光学胶层150上方粘接盖板160,在支撑膜层120下方粘接复合胶带层110。
95.本实施例中光学胶层150、非透光部151和遮光部152可以一次性制备在基底上,没有改变原有的阵列和oled制程,只需对光学胶层150进行小幅改进即可彻底消除漏光及影响成像质量等问题,无其他新增工序,可实施性强,成本低,效果好。
9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