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7174发布日期:2022-02-24 09: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盖的防脱离结构。


背景技术:

2.日本特开2005-5679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备壳体、基板、端子以及盖的基板内置连接器。在该基板内置连接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端子设置于壳体,并且作为端子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在第一凹部内从壳体突出。作为端子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端部在第二凹部内从壳体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4.然而,日本特开2005-56799号公报的基板内置连接器在从制造到组装于车辆为止的过程等中,有时会由于与其他部件接触而与其他物体碰撞而受到冲击。此时,存在盖从壳体脱离的担忧。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内置连接器或盖的防脱离结构,是盖不容易因外力、冲击而从壳体脱离的防脱离结构。
6.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具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部;以及盖,所述盖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向规定方向移动从而嵌入于所述壳体并设置于所述壳体而封闭所述开口部,所述盖构成为在与其他物体抵接时从所述其他物体受到的力为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的力、朝向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中的至少任一个力。
8.另外,可以是,所述盖的防脱离结构构成为:在将所述盖向所述壳体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所述壳体的规定部位与所述盖的规定部位彼此抵接,从而所述壳体的一部分、所述盖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弹性变形,在将所述盖向所述壳体设置完成时,所述弹性变形的部位复原,且所述盖嵌入于所述壳体而与所述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壳体的规定部位与所述盖的规定部位落在所述壳体的外形面的内侧。
9.另外,所述盖的防脱离结构可以是,所述壳体被构成为具备壳体主体部和从所述壳体主体部突出的筒状部,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末端,所述盖被构成为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
10.另外,所述盖的防脱离结构可以是,所述盖被构成为具备:盖主体部,所述盖主体部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部;以及盖突起,所述盖突起从所述盖主体部略微突出,在所述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规定方向上,所述盖突起比所述开口部向从所述壳体远离的一侧突出。
11.发明效果
12.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盖不容易因外力、冲击而从壳体脱离的盖的防脱离结构。
附图说明
13.图1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立体图。
14.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立体图。
15.图3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基板内置连接器取下盖的状态的图。
16.图4是图1中的iv向视图。
17.图5是图1中的v向视图。
18.图6是表示图5中的vi-vi截面的图。
19.图7是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盖的立体图。
20.图8是从与图1相同的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盖的立体图。
21.图9a、图9b、图9c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组装步骤的图。
22.图10a、图10b、图10c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组装步骤的图。
23.图11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使用的一个方式的图。
24.图12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使用的一个方式的图。
25.图13a~图13g是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壳体的外形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1例如在图1~图6所示的基板内置连接器3中使用。基板内置连接器3在车载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5中作为带终端电阻的滤波器而与对侧连接器7连接地使用。另外,车载网络5在图11中示出,对侧连接器7在图12中示出。另外,也可以将基板内置连接器3称为与对侧连接器7连接的电气部件。
27.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将基板内置连接器中的规定的一个方向作为纵向,将与纵向正交的规定的位置方向作为横向,将与纵向和横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
28.盖的防脱离结构1构成为具备壳体(例如外壳体)9和盖11。外壳体9例如由具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在外壳体9设置有开口部(第一开口部)13。
29.盖11例如也由具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盖11构成为:仅通过相对于外壳体9向规定的方向(例如规定的一个方向即前后方向后侧)移动,从而与外壳体9卡合。盖11利用基于向上述规定方向移动的卡合来嵌入外壳体9,并与外壳体9一体地设置。另外,盖11通过设置于外壳体9而封闭第一开口部13。
30.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使基板内置连接器3与未图示的其他物体(其他物品)抵接。于是,构成为呈现外壳体9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中的至少任一种情形。此外,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在基板内置连接器3与其他物
体的平面抵接时,仅外壳体9与其他物体的平面抵接,盖11不抵接。但是,这指的是在该盖上未设置后述的盖突起39的情况。
31.另外,构成为,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当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时,盖11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是第一方向的力、第二方向的力的至少任一者的力。第一方向的力是盖11相对于外壳体9朝向上述规定的方向(前后方向后侧)的力(嵌入于外壳体9的方向的力)。即,第一方向的力是盖11朝向外壳体9侧的力。第二方向的力是盖11针对外壳体9朝向与上述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横向、纵向)的力。
32.进一步进行说明。将盖11的表面中的、向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外侧露出的面分割为微小的面,考虑与这些微小面分别正交且具有按压微小面的方向分量的力矢量。该力矢量除了表示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之外,还假设起点为微小面的中心。构成为,当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时,无论是盖11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所引起的力矢量中的哪个力矢量,都不具有将盖11从外壳体9拔出的方向的力的分量(朝向前后方向前侧的力的分量)。但是,不具有将盖11从外壳体9拔出的方向的分量的力矢量例如是可以由人的手指直接施加的力。即,面对人的手指不能进入的小间隙等的微小面的力矢量有时具有将盖11从外壳体9拔出的方向的力的分量。
33.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外壳体9的一部分、盖11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发生弹性变形。外壳体9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由于外壳体9的规定的部位(表面中的规定的面)与盖11的规定的部位(表面中的规定的面)相互面接触并抵接而产生。盖11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也由于外壳体9的规定的部位(表面中的规定的面)与盖11的规定的部位(表面中的规定的面)相互面接触并抵接而产生。关于上述弹性变形的详细内容后述。
34.进一步说明,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的外壳体9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由于基于盖11的按压力而产生。另外,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的盖11的一部分的弹性变形由于外壳体9的按压力而产生。
35.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时,上述弹性变形的部位复原。即,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时,弹性变形的外壳体9的一部分、弹性变形的盖11的一部分复原。并且,通过上述复原,构成为盖11嵌入外壳体9而与外壳体9一体地设置。
36.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外壳体9的上述规定的部位和盖11的上述规定的部位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关于外壳体9的上述规定的部位和盖11的上述规定的部位和外形面的详细内容后述。
37.进一步说明,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外壳体9的上述规定的部位和盖11的上述规定的部位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另外,即使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的状态下,外壳体9的上述规定的部位和盖11的上述规定的部位也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
38.另外,外壳体9构成为具备:壳体主体部15(外壳体主体部);筒状部(第一筒状部)17,其从该壳体主体部15突出;以及第二筒状部19,其从壳体主体部15与第一筒状部17分开地突出。
39.第一开口部13形成于第一筒状部17的末端(前后方向的前端),在第二筒状部19的末端(前后方向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开口部21。
40.盖11从与第一筒状部17向前侧离开规定距离的规定位置向第一筒状部17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即朝向第一筒状部17的方向(前后方向后侧)直线移动。通过该移动,盖11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7的内侧。
41.在第一筒状部17设置有用于卡止盖11的盖卡止部23,在盖11设置有被卡止部25,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时该被卡止部25与盖卡止部23卡合而卡止于盖卡止部23。
42.并且,由于被卡止部25卡止于盖卡止部23,从而防止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的盖11从外壳体9脱落。
43.另外,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外壳体9的一部分、盖11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发生弹性变形。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外壳体9的一部分(上述规定的部位)相当于盖卡止部23,盖11的一部分(上述规定的部位)相当于被卡止部25。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主要是盖卡止部23弹性变形。
44.如图3等所示,在外壳体9的第一筒状部17设置有多个凹部27。凹部27从第一筒状部17的末端(前端)向第一筒状部17的基端侧(后侧)凹陷。另外,凹部27从第一筒状部17的筒的内表面到外表面贯通第一筒状部17的壁部。当在第一筒状部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多个凹部27在第一筒状部17的环状的壁部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离。进一步说明,多个凹部27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7的环状的壁部中的沿横向延伸的部位。
45.盖卡止部23形成于第一筒状部17的多个凹部27中彼此相邻的2个凹部之间的部位。例如,如图3所示,在凹部27a与凹部27b之间形成有盖卡止部23,在凹部27c与凹部27d之间形成有盖卡止部23。另外,在凹部27e与凹部27f之间形成有盖卡止部23,在凹部27g与凹部27h之间形成有盖卡止部23。
46.另外,在外壳体9的第一筒状部17设置有与凹部27不同的凹部29。凹部29也与凹部27同样地,从第一筒状部17的末端(前端)向第一筒状部17的基端侧(后侧)凹陷,从第一筒状部17的筒的内表面到外表面贯通第一筒状部17的壁部。另外,凹部29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7的环状的壁部中的沿纵向延伸的部位。
47.如图7等所示,盖11构成为具备盖主体部31和从盖主体部31的周围突出的多个盖突出部33、35、37。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盖主体部31封闭第一开口部13,盖突出部33封闭在第一筒状部17设置的凹部27,盖突出部35封闭在第一筒状部17设置的凹部29。
48.盖11的被卡止部25由盖突出部37形成。盖突出部37形成在彼此相邻的盖突出部33之间。例如,如图7所示,在盖突出部33a与盖突出部33b之间设置有盖突出部37(被卡止部25),在盖突出部33c与盖突出部33d之间设置有盖突出部37。另外,在盖突出部33e与盖突出部33f之间设置有盖突出部37,在盖突出部33g与盖突出部33h之间设置有盖突出部37。
49.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被盖主体部31的被卡止部25按压,主要是盖卡止部23弹性变形。盖卡止部23形成在彼此相邻的2个凹部27之间,因此成为悬臂梁状。
50.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时,悬臂梁状的盖卡止部23复原,被卡止部25卡止于盖卡止部23。
51.在盖11与其他物体(例如其他物体的凸部)抵接的情况下,盖11的将第一开口部13封闭的盖主体部31从其他物体受到向外壳体9侧(后侧)按压盖11的力。
52.另外,在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况下,盖突出部33、35从其他物体受到与将盖11向外壳体9侧按压的力正交的方向的力(横向的力、纵向的力)。
53.另外,除了盖突出部33、35、37之外,也可以在盖11上设置从盖主体部31稍微突出的盖突起39。另外,盖突起39例如形成为小的长方体状。并且,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在作为规定方向的前后方向上,盖突起39也可比第一筒状部17的第一开口部13向远离外壳体9的一侧(前侧)突出。
54.在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况下,盖突起39也从其他物体受到将盖11向外壳体9侧按压的力。另外,根据抵接的方式,代替将盖11向外壳体9侧按压的力,或者在此基础上,从其他物体受到与将盖11向外壳体9侧按压的力正交的方向的力(横向的力、纵向的力)。
55.如图3、图6等所示,基板内置连接器3构成为具备内壳体41、端子43以及电路(电子电路)45。电路45设置于基板(电路基板)47。如图9a所示,端子43构成为具备链状部49、第一接片部51以及第二接片部53。
56.端子43设置于内壳体41。内壳体41设置于外壳体9。即,端子43经由内壳体41设置于外壳体9内。
57.另外,在端子43与内壳体41一起设置于外壳体9内的状态下,第一接片部51位于第一筒状部17内,第二接片部53位于第二筒状部19内。
58.端子43的第一接片部51与电路45连接。即,在第一接片部51设置有基板47。基板47也被容纳在第一筒状部17内。
59.在端子43和内壳体41设置于外壳体9内而没有设置盖11的状态下,如图3等所示,第一接片部51和基板47形成为从外壳体9的第一开口部13露出的结构。另外,在端子43和内壳体41设置于外壳体9内的状态下,如图1等所示,成为第二接片部53从外壳体9的第二开口部21露出的结构。
60.在此,对基板内置连接器3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61.如上所述,外壳体9构成为具备第一筒状部17、第二筒状部19以及外壳体主体部15。第一筒状部17从外壳体主体部15向前侧突出,第二筒状部19从外壳体主体部15向后侧突出。第一筒状部17的中心轴与第二筒状部19的中心轴彼此一致。
62.从盖11位于比外壳体9靠前侧且盖11相对于外壳体9的姿势和位置适当的状态,将盖11相对于外壳体9向前后方向后侧移动。由此,盖11与第一筒状部17卡合而设置于第一筒状部17,盖11封闭第一开口部13。
63.当在前后方向上观察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时,盖11(盖主体部31和盖突出部33、35、37)落在外壳体9(第一筒状部17)的内侧。
64.当在横向或纵向对未设置盖突起39的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盖11落在外壳体9(第一筒状部17)的内侧。此外,当在横向或纵向上对设置有盖突起39的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进行观察时,如图4等所示,盖突起39比第一筒状部17向前侧稍微突出。
65.在此,对外壳体9的外形面进行说明。外壳体9的外形面是在将外壳体9的凹陷的部位全部填平时形成的外壳体9(包括被填平的部位)的表面的形状。
66.使用图13进行说明。以如图13a所示的四边形状(长方体状)的斗57(外壳体9的简略形状)为例。在斗57的内部形成有长方体状的凹部59。通过填平该凹部59,得到图13d所示
那样的长方体61。该长方体61的全部表面(6个矩形状的平面)成为斗57的外形面。
67.在图13b所示的长方体状的斗57中,以在侧壁部设置有缺口部63的结构为例进行列举。缺口部63也是凹部。通过填平该缺口部63和凹部59,得到图13d所示那样的长方体61。该长方体61的全部表面成为斗57的外形面。
68.在图13c所示那样的长方体状的斗57中,以在侧壁部设置有缺口部63和突部65的结构为例。通过填平缺口部63和凹部59,得到图13e所示那样的具备突部67的长方体61。具备该突部67的长方体61的全部表面成为斗57的外形面。
69.换一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3f所示,在热收缩性树脂等可收缩的容器(内部为空洞的膜状的容器)69的内部放入图13c所示的斗57。之后,使容器69收缩,直至容器69与斗57接触而将斗57全部覆盖并且在容器69的表面不形成凹部为止。通过该收缩而得到的容器69的形状(参照图13g)成为图13c所示的斗57的外形面的形状。另外,在该情况下,假设不存在容器69的厚度。
70.另外,虽然图13e所示的外形面与图13g所示的外形面的形状彼此稍微不同,但作为外形面的形状,可以采用图13e所示的外形面、图13g所示的外形面中的任一个。
71.如上所述,盖11由盖主体部31和从盖主体部31突出的盖突出部33、35、37构成。并且,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盖主体部31和盖突出部33、35、37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在设置有盖突起39的情况下,盖突起39从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前端向前侧稍微突出。
72.如已经理解的那样,基板47经由端子43(第一接片部51)与内壳体41一体地设置。
73.进一步说明,由外壳体9、内壳体41和盖11形成封闭空间。端子43的第一接片部51在该封闭空间内突出。该突出的第一接片部51与外壳体9和盖11分离。基板47与第一接片部51接合,并且与外壳体9和盖11分离。
74.由此,即使对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外侧的表面施加力,该力也不会传递到基板47。
75.另外,在基板内置连接器3中,外壳体9与内壳体41相互接合而一体化,内壳体41与端子43相互接合而一体化,端子43与基板47相互接合而一体化。
76.当在前后方向上观察外壳体9的第一筒状部17时,由平板状的侧壁部71、平板状的侧壁部73、平板状的侧壁部75和平板状的侧壁部77形成矩形的环状的第一筒状部17。当在前后方向观察时,平板状的侧壁部71与平板状的侧壁部75相互平行地沿横向延伸,平板状的侧壁部73与平板状的侧壁部77相互平行地沿纵向延伸。
77.凹部(缺口)27形成在平板状的侧壁部71和平板状的侧壁部75,凹部(缺口)29形成在平板状的侧壁部73和平板状的侧壁部77。另外,缺口27、缺口29形成为矩形状。
78.如图6所示,盖卡止部23构成为具备悬臂梁状的盖卡止部主体部79和在盖卡止部主体部79的末端部设置的卡止部81。卡止部81在盖卡止部主体部79的末端部向第一筒状部17的中心侧稍微突出。
79.如图7、图8所示,盖11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格子形状,矩形的平板状的底板部位于前侧,4个矩形的平板状的侧板部从底板部向后侧突出。当在前后方向上观察盖11时,盖主体部31形成为被4条边83、85、87、89包围的矩形状。边83和边87相互平行地沿横向延伸,边85和边89相互平行地沿纵向延伸。
80.盖突出部33形成为四棱柱状,从边83和边87突出。盖突出部35形成为宽度宽的四
棱柱状,从边85和边89突出。盖突出部37形成为四棱柱状,在彼此相邻的盖突出部33之间从边83和边87突出。盖突出部37的突出量比盖突出部33的突出量少。另外,盖突出部37在彼此相邻的盖突出部33之间的全长上在横向上变长。
81.另外,盖突出部33、35从盖主体部31的前端面向后侧延伸,盖突出部37从盖主体部31的前端面向后侧离开。
82.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盖突出部37与盖卡止部23的卡止部81抵接,盖卡止部23的盖卡止部主体部79被盖突出部37推动。由此,盖卡止部主体部79向第一筒状部17的外侧挠曲。
83.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的状态下,盖卡止部23的卡止部81越过盖突出部37,如图6所示,盖卡止部主体部79复原。并且,盖突出部37钩挂于卡止部81,防止盖11从外壳体9脱落(向前侧的移动)。
84.将盖11相对于外壳体9向后侧移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此时,如图5所示,例如,盖突出部33的末端(后端)与在外壳体9的第一筒状部17设置的凹部27的底面28抵接。由此,盖11无法进一步相对于外壳体9向后侧移动。
85.接着,参照图9a~图9c、图10a~图10c对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86.首先,如图9a所示,在内壳体41设置端子43。该端子43的设置通过使端子43相对于内壳体41向前侧移动来实现。接着,如图9b所示,在端子43设置基板47。该基板47的设置通过使基板47相对于端子43向后侧移动来实现。接着,如图9c所示,在内壳体41设置铁氧体91。该铁氧体91的设置通过使铁氧体91相对于内壳体41(端子43)向前侧移动来设置。
87.接着,如图10a所示,将内壳体41设置于外壳体9。该内壳体41的设置通过使内壳体41相对于外壳体9向后侧移动来实现。接着,如图10b所示,通过在外壳体9设置盖11,如图10c所示,能够得到基板内置连接器3。盖11的设置通过将盖11相对于外壳体9向后侧移动来设置。
88.接着,参照图12对基板内置连接器3向线束93的设置进行说明。
89.首先,在基板内置连接器3设置对侧连接器7。电线等配线95从对侧连接器7延伸出。接着,对基板内置连接器3使用带97等基板内置连接器设置体,将基板内置连接器3设置于线束93等被设置件。另外,基板内置连接器3向线束93的设置例如通过将带97卷绕于线束93和与线束93接触的基板内置连接器3来实现。
90.另外,在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外壳体9设置有例如形成为环状(矩形的筒状)的外壳体设置部99。也可以通过将带状的设置部件(未图示)穿过该环状的外壳体设置部99,进而将上述设置部件捆绑或卷绕于线束93,从而将基板内置连接器3设置于线束93。
91.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使基板内置连接器3与其他物体抵接。于是,构成为呈现外壳体9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中的至少任一种情形。
92.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使盖11与其他物体抵接。于是,成为盖11从其他物体受到对外壳体9的将盖11向外壳体9侧按压的力、与该力正交的方向的力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力的结构。
93.通过这样构成,成为盖11不容易因外力、冲击而从外壳体9脱离的结构。另外,即使基板内置连接器3与其他部件碰撞,盖11脱离的方向的外力也不会施加于盖11,因此盖11所
需的锁定保持力(盖卡止部23和被卡止部25)可以是最低限度的力。由于盖11只要具有最低限度的锁定保持力即可,因此能够使用小型的锁定结构实现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小型化。
94.接着,对比较例进行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具备壳体、基板、端子以及盖。
95.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的壳体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端子设置于壳体,并且作为端子的一个端部的第一端部在第一凹部内从壳体突出。作为端子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端部在第二凹部内从壳体突出。
96.基板配置在第一凹部内并且与端子的第一端部连接。盖封闭壳体的第一凹部的开口部,以使在第一凹部内配置的基板和端子的第一端部不露出。
97.另外,在壳体上设置有盖的状态下,盖的一部分露出,并且该露出的部位的一部分进一步从壳体突出。
98.由此,若比较例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与其他的部件接触而与其他的物体碰撞而受到冲击,则存在盖从壳体脱离的担忧。
99.另外,在从制造到组装到车辆为止的过程等中,在比较例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与其他部件接触时,盖有可能钩挂于其他部件而使得盖从壳体脱离。
100.盖由于上述的接触等而受到的外力、冲击力不是定量的,也不是定性的,因此难以设想将盖向壳体的固定所需的锁定保持力设为何种程度。
101.另外,由于比较例所涉及的基板内置连接器被小型化,因此也难以确保在盖设定牢固的锁定结构的空间。进而,为了形成能够承受外力、冲击的盖,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但这导致了高成本。
102.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的中途的状态下,外壳体9的规定的部位与盖11的规定的部位相互抵接。并且,外壳体9的一部分、盖11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任一者弹性变形。
103.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构成为在将盖11向外壳体9设置完成时,弹性变形的部位复原,盖11嵌入外壳体9而一体地设置于外壳体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复原的部位是弹性变形的外壳体9的一部分、弹性变形的盖11的一部分。
104.并且,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外壳体9的规定的部位和盖11的规定的部位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
105.通过这样构成,能够通过所谓的一键式操作容易地将盖11设置于外壳体9。而且,即使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之后基板内置连接器3与其他物体碰撞,外壳体9的规定部位(盖卡止部23的卡止部81)与盖11的规定部位(被卡止部25;盖突出部37)也不会与其他物体抵接。因此,能够防止盖11从外壳体9脱落。
106.另外,即使盖卡止部23的盖卡止部主体部79与其他物体碰撞,盖卡止部主体部79也仅向盖11的中心侧挠曲,因此能够防止盖11从外壳体9脱落。
107.另外,在基板内置连接器3中,端子43的第二接片部53以从外壳体9的第二开口部21露出的方式配置于外壳体9内。通过这样构成,通过将对侧连接器7从第二开口部21插入到外壳体9的第二筒状部19内,能够将对侧连接器7设置于基板内置连接器3。
108.若对侧连接器7与基板内置连接器3连接,则电线等布线95从对侧连接器7延伸出,因此成为布线95从基板内置连接器3延伸出的情形。在该方式中,若基板内置连接器3被组
装于车辆,则在具有配线95时,基板内置连接器3成为会稍微摆动的情形,有可能由基板内置连接器3的盖11施加较大的冲击力。
109.但是,由于从外壳体9拔出的方向的力不会作用于盖11,因此能够防止从盖11的外壳体9脱落。
110.另外,根据盖的防脱离结构1,盖11构成为设置于外壳体9的第一筒状部17的内侧,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形状的盖11封闭第一筒状部17的第一开口部13。
111.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外壳体9的盖卡止部23形成于第一筒状部17的多个凹部27中的彼此相邻的2个凹部27之间的部位。
112.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外壳体9的盖卡止部23(悬臂梁状的卡止部)容易弹性变形,能够减小将盖11设置于外壳体9时所需要的力。
113.另外,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盖突起39比第一开口部13向前侧突出。由此,在将盖11设置于外壳体9时,仅按压盖突起39即可,能够防止将盖11设置于外壳体9时的盖主体部31的损伤等。
114.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在盖11设置于外壳体9的状态下,若未设置盖突起39,则盖11落在外壳体9的外形面的内侧。即,在盖的防脱离结构1中,不是使盖11覆盖外壳体9的结构,而是盖的包含锁定结构(被卡止部25等)在内的全部结构落在外壳体9的内侧。
115.通过这样构成,不会发生其他部件钩挂于盖11的现象,盖11从外壳体9脱离的方向的载荷不会施加于盖11。
116.另外,由于盖11受到直接的外力、冲击的情况较少,因此能够使用通用且廉价的材料作为盖11的材料。
117.另外,上述的盖的防脱离结构1是如下所示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例子。盖的防脱离结构具备壳体和盖。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凹部。所述盖仅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向规定的方向移动而嵌入所述壳体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壳体。通过该设置,所述盖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部。另外,在所述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盖落在所述壳体的外形面的内侧。
118.另外,上述的盖的防脱离结构1是如下所示的盖的防脱离结构的例子。盖的防脱离结构具备壳体和盖。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凹部。所述盖仅通过相对于所述壳体向规定的方向移动而嵌入所述壳体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壳体。通过该设置,所述盖封闭所述凹部的开口部。而且,构成为若在所述盖设置于壳体的状态下与其他物体抵接,则呈现所述壳体与所述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所述盖与所述其他物体抵接的情形中的至少任一情形。另外,构成为,在所述盖与所述其他物体抵接时,所述盖从所述其他物体受到相对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壳体朝向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中的至少任一个力。
119.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