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及塑壳端子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56706发布日期:2021-12-03 22:2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及塑壳端子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连接器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及塑壳端子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塑壳与元器件的接地端子(多片晶片叠加形成该元器件)的组装在连接器行业广泛应用。连接器手动生产过程中,可随时观察塑壳和端子在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相应调整塑壳和端子角度完成组装,或者终止当前组装动作。在产品大量生产的过程中,为提高组装速度及保证塑壳与端子组装的一致性,都会要求自动组装。常用的塑壳与端子组装机构通常可以实现在端子与塑壳之间组装间距预留很大情况下端子与塑壳的组装,组装过程中,端子与塑壳之间不会有干涉,或者端子变形的情况下仍能完成组装。
3.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很多元器件1待组装的端子(包括a形态端子11a或/和b形态端子11b)与待组装塑壳2之间组装间距预留很小(端子根部与待组装塑壳2之间的预留间隙大于头部与待组装塑壳2之间的预留间隙);该类型元器件1上的端子在与塑壳2进行组装时,端子与塑壳2容易发生干涉造成组装尺寸不良,严重时会造成产品损坏引起停机,或者组装过程塑壳2和端子造成损伤(无法检测)、影响产品品质。目前这种元器件上端子与塑壳2的组装是人工参与半自动组装或手动组装,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及塑壳端子组装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尤其适合在端子与塑壳间预留组装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5.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元器件的载物工装;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载物工装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6.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二驱动机构和整形梳理机构;
7.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整形梳理机构的梳理部运动至所述元器件上待与塑壳装组装的端子的根部,随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整形梳理机构的梳理部由所述端子的根部向头部方向运动以实现对所述端子的整形梳理。
8.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上设置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整形梳理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9.所述整形梳理机构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一排竖向延伸的梳齿;每个所述梳齿可选择地对其一侧或两侧的所述端子进行整形梳理。
10.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滑座结构、位于所述滑座结构上方的梳齿导向座和位
于所述滑座结构一侧的滑轨滑块导向结构;
11.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座结构上,所述梳齿的一端穿出所述梳齿导向座外,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轨滑块导向结构中的滑动部件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随动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旋转部上安装有第一偏心旋转组件,所述第一偏心旋转组件转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随动件进行水平往复运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随动件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竖向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竖向驱动件的竖向动力部连接的推拉块,所述推拉块与所述整形梳理机构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承载所述载物工装的放置座、用于与所述放置座配合对所述载物工装进行侧定位的侧定位机构和用于对所述载物工装进行竖向定位的下压定位机构。
15.进一步,所述侧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水平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件的水平驱动部连接的推板;
16.所述下压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水平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水平驱动件的水平驱动部连接的第二竖向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竖向驱动件的竖向驱动部连接的下压块;
17.所述第二水平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一致、且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在水平面内相垂直。
18.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塑壳端子组装设备,包括塑壳搬运装置、塑壳压紧推送装置和所述的端子整形梳理装置;
19.所述塑壳搬运装置用于将待组装的塑壳搬运到所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上;
20.所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用于对搬运到位的所述塑壳进行压紧定位,并用于向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方向推送经压紧定位的所述塑壳、实现所述塑壳与整形梳理后的所述端子的组装。
21.进一步,所述塑壳搬运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相一致的水平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的水平驱动部上的竖向动力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竖向动力机构上的夹爪机构。
22.进一步,所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相一致的水平推送机构,所述水平推送机构的推送部上依次设有联动压紧定位机构和塑壳放置座,所述塑壳放置座临近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
23.所述联动压紧定位机构用于与所述塑壳放置座相配合、同时对所述塑壳的侧部和顶部进行压紧定位。
24.进一步,所述水平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二随动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旋转部上安装有第二偏心旋转组件,所述第二偏心旋转组件转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二随动件进行水平往复运动;所述联动压紧定位机构和所述塑壳放置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随动件上。
25.进一步,所述联动压紧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水平推送机构的推送方向一致,所述驱动部件上设有上定位压板和侧定位联动板;所述侧定位联动板朝向所述塑壳放置座的一侧面设置有凹面区和凸面
区,所述凸面区临近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
26.进一步,所述塑壳放置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背离所述侧定位联动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与所述本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
27.还包括沿与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穿出所述本体且朝向所述侧定位联动板的一端设有滚轮,穿出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侧定位压板,所述侧定位压板与所述限位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侧定位压板具有向所述侧定位联动板运动趋势的弹性力;所述滚轮与所述凹面区或所述凸面区抵接。
28.进一步,所述塑壳放置座下方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上设有限位挡板,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限位挡板用于对所述塑壳放置座朝向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一侧的开口部进行封闭或打开。
29.进一步,所述塑壳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上游的塑壳精定位装置;
30.所述塑壳精定位装置用于在压紧推送前预先对所述塑壳进行精定位;所述塑壳搬运装置用于将精定位后的所述塑壳被搬运到所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上。
31.进一步,所述塑壳精定位装置包括架台、滑动安装在所述架台上的滑动板和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板运动的位置调整机构;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塑壳的塑壳放置座、第一浮动定位机构和第二浮动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浮动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塑壳进行沿长度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二浮动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塑壳进行沿厚度方向的定位;
32.所述位置调整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塑壳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33.进一步,所述塑壳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组装产品移送机构;所述端子整形梳理装置设置于所述组装产品移送机构上。
3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35.本发明中的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元器件的载物工装;还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载物工装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机架上还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二驱动机构和整形梳理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整形梳理机构的梳理部运动至元器件上待与塑壳组装的端子的根部,随后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整形梳理机构的梳理部由端子的根部向头部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端子的整形梳理、确保后续与塑壳的无干涉组装。本发明中的塑壳端子组装设备,包括塑壳搬运装置、塑壳压紧推送装置和端子整形梳理装置;塑壳搬运装置用于将待组装的塑壳搬运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上;塑壳压紧推送装置用于对搬运到位的塑壳进行压紧定位,并用于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方向推送压紧定位后的塑壳、实现与整形梳理后端子的组装。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在组装前对端子进行整形梳理,确保了端子与塑壳组装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6.综上所述,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尤其适合端子与塑壳之间预留的组装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37.图1是元器件的端子与塑壳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元器件的端子与塑壳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是本发明端子整形梳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是图3的侧视图;
41.图5是图3的俯视图;
42.图6是图5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43.图7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
44.图8是图3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1是梳齿穿入第一组装间隙中的状态图;
46.图9.2是梳齿对端子进行梳理时的某一状态图;
47.图9.3是塑壳与端子组装时的状态图;
48.图10是本发明塑壳端子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1是图10中塑壳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2是图10中塑壳精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3是图12中第一浮动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4是图10中塑壳压紧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5是图14的结构分解图;
54.图16是图14中联动压紧定位机构初始状态下的状态参考图;
55.图17是图14中联动压紧定位机构压紧定位状态下的状态参考图;
56.图中:1

元器件,11a

a形态端子,11b

b形态端子,2

塑壳,3

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1

机架,311

底板,312

顶板,313

立板,32

载物工装,33

定位机构,331

放置座,332

侧定位机构,3321

第一水平驱动件,3322

推板,333

下压定位机构,3331

第二水平驱动件,3332

第二竖向驱动件,3333

下压块,34

整形梳理机构,341

安装座,342

梳齿,35

第一驱动机构,351

第一旋转驱动件,352

第一随动件,353

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6

安装板,361

滑座结构,362

梳齿导向座,363

滑轨滑块导向结构,37

第二驱动机构,371

第一竖向驱动件,372

推拉块,4

塑壳搬运装置,41

水平驱动机构,42

竖向动力机构,43

夹爪机构,5

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1

支撑架,52

水平推送机构,521

第二旋转驱动件,522

第二随动件,523

第二偏心旋转组件,53

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1

固定座,532

驱动部件,533

上定位压板,534

侧定位联动板,5341

凹面区,5342

凸面区,54

塑壳放置座,541

本体,542

限位安装座,543

滑动块,544

滚轮,545

侧定位压板,546

弹性件,55

升降驱动机构,56

限位挡板,6

塑壳精定位装置,61

架台,62

滑动板,63

位置调整机构,64

塑壳放置座,65

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1

立柱,652

驱动件,653

连接板,654

定位块,655

固定块,656

浮动弹簧,66

第二浮动定位机构,7

组装产品移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8.由图1和图2所示,待组装元器件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塑壳2组装的端子。本实施例中,元器件1包括8个叠加在一起的晶片,每个晶片两侧对应成型有一列多个a形态端
子11a和一列多个b形态端子11b,同一晶片上的a形态端子11a和b形态端子11b的间距较大;而相邻两个晶片之间的b形态端子11b和a形态端子11a临近且间距较小;a形态端子11a和b形态端子11b为对称结构。
59.一些实施例中,元器件1上仅设有多列a形态端子11a;另一些实施例中,元器件1上仅设有多列b形态端子11a,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元器件1上仅设有多列异形端子(其根部与塑壳2的组装间隙小于头部与塑壳2的组装间隙)。
60.实施例一:
6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可对元器件1中的待组装端子1进行梳理,尤其适用于类似图1和图2所示的这种紧密排布类型的端子(a形态端子11a或b形态端子11b)的整形梳理,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一些根部与塑壳2的组装间隙小于头部与塑壳2的组装间隙的异形端子。
62.由图3至图5共同所示,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具体包括用于承载元器件1的载物工装32;还包括机架31,机架31上设置有用于对载物工装32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33;机架31上还设有第一驱动机构35,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部上设置有安装板36,安装板36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方向相垂直的第二驱动机构37和整形梳理机构34;在第二驱动机构37的驱动下、整形梳理机构34的梳理部由下方(有的实施例可从侧方)运动至端子(a形态端子11a或b形态端子11b)的根部一侧,随后在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下、整形梳理机构34的梳理部由端子(a形态端子11a或b形态端子11b)的根部向头部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端子的整形梳理。
63.为了便于理解和下文的描述,定义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方向为横向,第二驱动机构37的方向为纵向。
64.由图6至图8共同所示,为了使装置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机构35为旋转变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351(优选电机)、水平滑动安装在机架31上的第一随动件352(相连接的随动板和滑板);第一旋转驱动件351的旋转部上安装有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53,其中,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53包括驱动轴套和偏心设置在驱动轴套端部的滚动件;第一随动件352中随动板上设有与滚动件相适配、且纵向延伸的驱动槽;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53转动的同时驱动第一随动件352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安装板36与第一随动件352固定连接。
65.第二驱动机构37包括第一竖向驱动件371(优选气缸)和与第一竖向驱动件371的竖向动力部连接的推拉块372,推拉块372与整形梳理机构34连接,且推拉块372上设有避让口。气缸由精密减压阀控制,在梳齿342向上运动过程中如遇到端子变形等阻力大的情况,梳齿342向上运动会受阻,不会造成梳齿342变形或者折断。
66.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33包括设置于机架31上用于承载载物工装32的放置座331(包括底板和两个设置于底板上且相邻的侧板)、用于与放置座331配合对载物工装32进行侧定位的侧定位机构332和用于对载物工装32进行竖向定位的下压定位机构333。
67.其中,侧定位机构332包括第一水平驱动件3321和与第一水平驱动件3321的水平驱动部连接的推板3322;推板3322与一侧板相对;下压定位机构333包括第二水平驱动件3331、与第二水平驱动件3331的水平驱动部连接的第二竖向驱动件3332以及与第二竖向驱动件3332的竖向驱动部连接的下压块3333;第二水平驱动件3331的驱动方向与第一驱动机
构35的驱动方向一致(横向)、且与第一水平驱动件3321的驱动方向在水平面内相垂直(即第一水平驱动件3321的驱动方向为纵向)。侧定位时,侧定位机构332中的第一水平驱动件3321驱动推板3322向相对的侧板方向运动,推板3322与相对的侧板配合对载物工装32进行侧定位,之后下压定位机构333中的第二水平驱动件3331带动第二竖向驱动件3332横向运动,横向运动到位后第二竖向驱动件3332带动下压块3333下压,与底板配合对载物工装32进行竖向定位。
68.本实施例中,整形梳理机构34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板36上的安装座341(推拉块372与安装座341连接),安装座341上安装有一排多个竖向延伸的梳齿342;每个梳齿342可选择地对其一侧或两侧的一整列端子(a形态端子11a或b形态端子11b)进行整形梳理。针对图1和图2所示的待组装的塑壳2和元器件1的特定结构,本实施例中,梳齿342设置有九个,两侧的梳齿342仅对其一侧的一整列端子进行整形梳理,由于相邻两个晶片之间的b形态端子11b和a形态端子11a临近且间距较小且为对称结构,因此可利用一个梳齿342对两侧的两整列端子同时进行整形梳理。
69.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相邻两个晶片之间的b形态端子11b和a形态端子11a之间的间距较大,或有大有小时;根据塑壳2的结构合理设置梳齿342的数量,但需保证梳齿342可至少对一侧待组装的端子进行整形梳理。由此可见,梳齿342的数量可根据待组装的端子的排布形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此不做赘述。
70.为了确保梳齿342竖向运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针对上述结构作了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安装板36上设有滑座结构361(避让口用于对滑座结构361的一侧部进行避让)、位于滑座结构361上方的梳齿导向座362和位于滑座结构361一侧的滑轨滑块导向结构363;安装座341滑动安装在滑座结构361上,梳齿342的一端穿出梳齿导向座362外,且安装座341与滑轨滑块导向结构363中的滑动部件连接。
71.下面基于上述结构对端子(a形态端子11a、b形态端子11b)的梳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72.首先,对载物工装32进行定位。随后,第二驱动机构37中的第一竖向驱动件371带动推拉块372向上运动,同时,安装座341与其上的梳齿342同步向上运动,确保每个梳齿342均位于对应列端子根部的一侧(此时中间的梳齿342对应穿设在相邻两列端子之间,即相邻一列a形态端子11a或一列b形态端子11b之间),由图9.1所示。随后,第一驱动机构35中的第一旋转驱动件351及其上的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53转动,同时驱动第一随动件352带动安装板36进行横向运动;进而带动梳齿342由对应列端子的根部向头部方向运动,对其进行整形梳理(整形梳理后,端子处于头部被梳齿342撑开的状态,可暂时增大头部与塑壳2的组装间隙,便于塑壳2的无干涉插入),由图9.2所示。
73.此时可向元器件1方向推动塑壳2,塑壳2前端的导引部运动到对应列端子的头部(此时处于撑开状态)一侧,完成初步组装,随后塑壳2前端的导引部继续由对应列端子的头部向根部方向运动,同时梳齿342由对应列端子的头部向根部方向做避让性的复位运动,运动到根部后,端子恢复原始状态,然后梳齿342向下运动退回初始位,为组装预留出空间。
74.实施例二:
75.由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塑壳端子组装设备,包括塑壳搬运装置4、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和上述实施例一公开的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塑壳搬运装置4用于将待组装
的塑壳2搬运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上;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用于对搬运到位的塑壳2进行压紧定位,并用于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方向推送经压紧定位的塑壳2、实现塑壳2与整形梳理后的端子的组装。
76.为了进一步提高组装的精确性,本实施例中的塑壳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位于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上游的塑壳精定位装置6;塑壳精定位装置6用于在压紧推送前预先对塑壳2进行精定位;塑壳搬运装置4用于将精定位后的塑壳2被搬运到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上。
77.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与下游设备的衔接性,本实施例中的塑壳端子组装设备还包括组装产品移送机构7;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设置于组装产品移送机构7上,组装产品移送机构7沿纵向进行移送。
78.由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塑壳搬运装置4包括与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方向(横向)相一致的水平驱动机构41(优选电缸)、设置于水平驱动机构41的水平驱动部上的竖向动力机构42(优选气缸)以及设置于竖向动力机构42上的夹爪机构43。
79.由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塑壳精定位装置6包括架台61、滑动安装在架台61上的滑动板62和用于驱动滑动板62运动的位置调整机构63;滑动板6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塑壳2的塑壳放置座64、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和第二浮动定位机构66,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用于对塑壳2进行沿长度方向的定位,第二浮动定位机构66用于对塑壳2进行沿厚度方向的定位;位置调整机构63的驱动方向与塑壳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以适配不同长度的塑壳2的夹取上料。其中,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和第二浮动定位机构66的结构基本相同,下面以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为例进行阐述:第一浮动定位机构65包括固定在滑动板62上的立柱651、设置于立柱651上的驱动件652(优选电缸)和与驱动件652的动力部连接的连接板653,连接板653上设有固定块655,且连接板653滑动安装有定位块654,定位块654和固定块655之间设有浮动弹簧656、可有效防止定位块654与塑壳2接触定位时,硬性碰撞造成塑壳2变形或损伤。
80.由图14至图17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包括支撑架51,支撑架51上设有与第一驱动机构35的驱动方向(横向)相一致的水平推送机构52,水平推送机构52的推送部上依次设有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和塑壳放置座54,塑壳放置座54临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用于与塑壳放置座54相配合、同时对其上塑壳2的侧部和顶部进行压紧定位。塑壳2压紧定位完成后,在塑壳2与端子组装的过程中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可始终确保塑壳2位置不动,有效避免了因塑壳2位置变动造成与端子相对位置变化而引起的组装不良现象。
81.本实施例中,水平推送机构52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521、水平滑动安装在支撑架51上的第二随动件522;第二旋转驱动件521的旋转部上安装有第二偏心旋转组件523(与第一偏心旋转组件35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第二偏心旋转组件523转动的同时驱动第二随动件522进行水平往复运动;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和塑壳放置座54均设置在第二随动件522上。
82.本实施例中,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包括设置在第二随动件522上的固定座531;固定座531上设有驱动部件532,驱动部件532的驱动方向与水平推送机构52的推送方向(横向)一致,驱动部件532上设有上定位压板533和侧定位联动板534;侧定位联动板534朝向塑壳放置座54的一侧面设置有凹面区5341和凸面区5342,凸面区5342临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
3。
83.本实施例中,塑壳放置座54包括本体541,本体541背离侧定位联动板534的一侧设有限位安装座542,限位安装座542与本体54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本体541朝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的一侧设有放置槽。还包括沿与驱动部件532的驱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穿设在本体541上的滑动块543;滑动块543穿出本体541且朝向侧定位联动板534的一端设有滚轮544,穿出本体541的另一端设有侧定位压板545,侧定位压板545与限位安装座54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546(优选弹簧),弹性件546用于提供使侧定位压板545具有向侧定位联动板534运动趋势的弹性力;滚轮544与凹面区5341或凸面区5342抵接。为了防止弹性件546发生扭曲变形,本实施例在限位安装座542上设置有导向轴(位于限位安装座542与本体541的侧壁之间形成的安装间隙内),导向轴的一端与滑动块543滑动连接,弹性件546套设在导向轴上,一端与滑动块543抵接,另一端与限位安装座542的内侧壁抵接。
84.塑壳搬运装置4向塑壳放置座54上放置塑壳2时,为了防止塑壳2发生脱落;本实施例对上述结构作了进一步优化,塑壳放置座54下方的支撑架51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55,升降驱动机构55的驱动部上设有限位挡板56,在升降驱动机构55的驱动下、限位挡板56用于对塑壳放置座54(放置槽)朝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一侧的开口部进行封闭或打开。即,塑壳搬运装置4向塑壳放置座54上放置塑壳2时,限位挡板56在升降驱动机构55的驱动下升起,封闭塑壳放置座54的开口部,当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与塑壳放置座54相配合、对其上塑壳2的侧部和顶部进行压紧定位后,限位挡板56在升降驱动机构55的驱动下下降至初始状态。
85.下面基于上述结构对塑壳压紧推送装置5的原理进行阐述:
86.联动压紧定位机构53先动作:驱动部件532驱动上定位压板533和侧定位联动板534同时向塑壳放置座54方向运动,上定位压板533运动到本体541上放置槽的上方对塑壳2的顶部进行压紧定位,侧定位联动板534的凹面区5341运动至滚轮544对应的位置,同时在弹性件546的弹力下,滑动块543向侧定位联动板534方向运动、滚轮544滚入凹面区5341、侧定位压板545向侧定位联动板534运动,与放置槽的一侧槽壁配合对塑壳2的侧部进行压紧定位。
87.水平推送机构52动作,向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方向推送压紧定位的塑壳2,参见图9.3;塑壳2前端的导引部运动到对应列端子的头部(此时处于撑开状态)一侧,完成初步组装,随后水平推送机构52和端子整形梳理装置3中的整形梳理机构34协调动作;塑壳2前端的导引部继续由对应列端子的头部向根部方向运动,同时梳齿342由对应列端子的头部向根部方向做避让性的复位运动,运动到根部后,端子恢复原始状态,然后梳齿342向下运动退回初始位,为二者组装预留出空间。
88.整个组装过程无需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在组装前对端子进行整形梳理,确保了端子与塑壳组装的精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89.综上所述,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尤其适合端子与塑壳之间预留的组装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9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