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8506发布日期:2021-12-11 06:5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丝,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


背景技术:

2.温度保险丝(热熔断体)是一种装有热元件(易熔合金元件成型成规定尺寸,也叫感温体)的不可复位的电路热保护器件,当它暴露在超过所设计的温度(即温度保险丝的额定动作温度:使温度保险丝导电状态改变的温度,详见国标gb9816

2009 3.10的额定动作温度定义)下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会将电路断开,避免其他器件过温而导致的着火等风险,其中在电路中温度保险丝与被保护元件通过串联来使用。
3.一般温度保险丝包括电极、外壳、助熔断剂元件和易熔合金元件,外壳包裹着涂覆有助熔断剂元件的易熔合金元件,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连接,然后通过电极与外部电路实现电气热互联。其中,易熔合金元件和电极通过在助焊剂作用下钎焊形成整体。当外电路的温度高于温度保险丝的额定温度时,易熔合金元件将快速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促进下断开并收缩至电极两端实现断路,从而切断被保护的外部电路。
4.温度保险丝目前的结构主要有轴向型和径向型两类,便于用户插板安装使用,其电极均为圆形线状电极(如镀锡铜线)。但是,由于现有温度保险丝结构存在局限性,如果温度保险丝仅通过温度保险丝电极感应外界温度,而其电极为圆形铜线,温度保险丝与被保护元件的接触是线接触,传热面小,传热慢;如果温度保险丝通过温度保险丝的外壳感应外界温度,因为外壳材质主要为塑料,其导热性能较差,被保护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保险丝会存在一定的滞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
6.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包括外壳、助熔断剂元件、易熔合金元件、第一电极、第一端盖、第二电极和第二端盖,所述外壳包覆于所述助熔断剂元件,所述助熔断剂元件包覆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易熔合金元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穿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抵顶所述外壳和助熔断剂元件;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片状基体、端盖安装槽、连接孔和引脚,所述端盖安装槽开设在片状基体中部,所述连接孔穿过所述端盖安装槽底部贯通片状基体,所述引脚由所述片状基体边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孔内与所述第二电极固定,所述第二端盖装设在所述端盖安装槽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为线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圆形片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垂直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所述第二电极的直径与所述外壳直径相同。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片状基体包括基片和由基片中央凸设的嵌入部,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嵌入部中央;所述壳体为中空筒状,所述助熔断剂元件一端中部开设有
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基片抵接所述壳体端面,所述嵌入部插入到所述嵌入槽内,所述易熔合金元件插入所述固定孔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的左端设有一限位块,所述易熔合金元件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限位块抵顶所述端盖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第二端盖抵接所述限位块。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左端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端盖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包覆于所述连接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质为铜、银、镍、锡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塑胶、陶瓷、陶瓷玻璃中一种或者组合,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或者硅胶。
15.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片状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为面接触,增大了第二电极与易熔合金元件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在助熔断剂元件的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将易熔合金元件熔断,保证被保护器件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图2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的剖视图;
20.图5本发明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该混合电极温度保险丝包括外壳1、助熔断剂元件2、易熔合金元件3、第一电极4、第一端盖5、第二电极6和第二端盖
7。其中,所述外壳1为非导电层,其材质为塑胶、陶瓷、陶瓷玻璃中一种或者两种组合或者三种组合,所述外壳1包覆于所述助熔断剂元件2,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中空筒状,该外壳的形状有可以采取其他形状,不限于圆筒形。所述助熔断剂元件2可以通过液体形式注入在外壳1内冷却成固体,具体为易熔合金元件3与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6焊接固定后,将液态的助熔断剂元件2注入,最后通过第一端盖5与第二端盖7封口;此外,也可以之间通过固态方式插入到外壳1内。
25.所述助熔断剂元件2包覆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其中所述助熔断剂元件2对易熔合金元件3起到助熔作用,从而将易熔合金元件3收缩成圆球切断导电回路,对被保护器件达到过热保护功能。其中,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的材质为铅、锑、锡的合金或者混合物。
26.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一电极4为线状电极,所述第一端盖5中部开设有通孔51,所述第一电极4穿过所述通孔51和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盖5抵顶所述外壳1和助熔断剂元件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电极4穿过第一端盖5与易熔合金元件3一端焊接,然后将第一端盖5固定在外壳1上,第一端盖5与外壳1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螺丝固定、硅胶密封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固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
27.更具体地,由于第一电极4与易熔合金元件3为线接触,为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增大传热面,提高传热速度,所述第一电极4的直径大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的直径。
28.更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第二电极6为圆形片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6的直径与所述外壳1直径相同;第二电极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之外的其他形状,根据外壳1的形状来决定,主要在于第二电极6为片状,用于增大与易熔合金元件3接触面积。所述第二电极6包括片状基体61、端盖安装槽62、连接孔63和引脚64,所述端盖安装槽62开设在片状基体61中部,所述连接孔63穿过所述端盖安装槽62底部贯通片状基体61,所述引脚64由所述片状基体61边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电极6安装在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孔63内与所述第二电极6固定,所述第二端盖7装设在所述端盖安装槽62内。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极6的片状基体61环绕易熔合金元件3,相比线性接触而言,此种接触的接触面更大,传热效率更高,而第二电极6与易熔合金元件3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焊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
29.更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片状基体61包括基片611和由基片611中央凸设的嵌入部612,所述连接孔63开设在所述嵌入部612中央;所述助熔断剂元件2一端中部开设有嵌入槽21,所述嵌入槽2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22;所述基片611抵接所述壳体1端面,所述嵌入部612插入到所述嵌入槽21内,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插入所述固定孔22内。通过嵌入槽21与嵌入部612的配合,使得片状基体61与助熔断剂元件2贴合更紧密,增大固定性能,同时可以提供安装定位作用。
30.更具体地,其中,所述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6的材质为铜、银、镍、锡中的一种或者组合。所述第一端盖5和第二端盖7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或者硅胶。
31.更具体地,请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安装实施例,其中,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的左端设有一限位块31,该限位块31为圆环状,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穿过所述连接孔63,所述限位块31抵顶所述端盖安装槽62的底部,所述第二端盖7抵接所述限位块31。通过限位块31将易熔合金元件3与第二电极6固定,同时限位块31与片状基体6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
导热的效率,而且提高易熔合金元件3与第二电极6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与连接孔63之间属于过渡或者过盈配合,两者之间需要更紧密的接触,保证足够的导热接触面。
32.更具体地,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电极4的左端设有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51的面积,使得第一电极4与第一端盖5之间不出现位移,保证了第一电极4与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的连接性能,所述易熔合金元件3包覆于所述连接部41,相比于焊接固定而言,增减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更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极4上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连接部41为该环状凹槽的一端,主要在于增加第一电极4与第一端盖5之间的结合力。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