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8512发布日期:2022-03-01 23:2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2.有载分接开关是指能够在变压器励磁或负载下进行开关切换的、可以用来改变变压器绕组分接连接位置的调压装置。现有市场上的有载分接开关通常为圆筒型有载分接开关,圆筒型有载分接开关中的切换装置为动触头装置,动触头装置的传动机构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旋转主轴以带动触头移动,从而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切换。此种圆筒型有载分接开关和动触头装置的体积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切换速度慢、灭弧时间长,长期使用会使触点烧蚀严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结构简单,切换稳定,能够满足高效切换和低成本的要求。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用于切换两个工位的分接头,包括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驱动组件、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动触头组件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在所述基座上水平滑动。
5.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直线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或者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组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与两个工位的分接头连接。
6.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线耳,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大小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动触头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二动触头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水平滑动。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动触头包括第一触头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触头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动触头包括第二触头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触头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直径,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上。
9.所述第一触头端的朝向与所述第二触头端的朝向相反。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端和所述第一导向孔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触头端和所述第二导向孔之间。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对应设有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上对应设有外螺纹。
12.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相互固定连接。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弹垫,所述弹垫和所述线耳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侧部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侧部端面能够压紧所述线耳和所述弹垫。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的接触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静触头的接触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能够与所述第一触头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凸台能够与所述第二触头端电连接。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驱动杆上。
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双稳态永磁直线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杆上设置3组所述动触头组件。
18.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设有驱动组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和静触头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直线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与所述静触头的两端电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工位切换的功能,而且直线驱动比旋转驱动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所述动触头还包括线耳,所述线耳能够用于与外部导电件电连接,从而形成双工位电气系统。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线耳固定于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从而使所述线耳得到固定,同时提高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结构强度,使所述动触头组件能够切换稳定。本发明使用较少的零部件和较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不同工位之间的快速切换和稳定切换,能够满足高效切换和低成本的要求。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动触头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静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24.图5是本发明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26.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用于切换两个工位的分接头,包括基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的驱动组件2、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4,所述静触头组件4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基座1为绝缘件。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不
同的工位电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3与外部导电件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杆22,所述动触头组件3与所述驱动杆22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能够通过所述驱动杆22驱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在所述基座1上水平滑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在水平滑动过程中,所述动触头组件3的不同端会接触到所述静触头的两端,从而使外部导电件能够与不同工位的分接头电连接,实现切换不同工位的功能。
27.参见图2,为了能够实现双工位切换,所述动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动触头31和第二动触头32,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动触头31与所述第二动触头3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能够直线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31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一端电连接,或者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32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另一端电连接。直线驱动的方式比旋转驱动的方式速度更快,响应更及时,能够实现快速切换的效果。另外,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线耳33,所述线耳33固定于所述第一动触头31与所述第二动触头32之间,所述线耳33的一端压接软导线后能够与外部导电件电连接,由于所述线耳33为固定连接,能够保证所述线耳33在切换工位过程中保持稳定,保证所述线耳33与外部导电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使工位切换稳定。
28.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29.本发明实施例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设有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4,所述动触头组件3分为第一动触头31和第二动触头32,在所述驱动组件2的直线驱动作用下,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能够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不同端相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之间固定有线耳33,所述线耳33能够与外部导电件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动触头31或所述第二动触头32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接触时,外部导电件通过所述线耳33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形成电连接。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不同端与不同的工位连接,因此当所述第一动触头31与所述第二动触头32接触所述接触头组件的不同端时,即完成对不同工位的切换。由于采用直线驱动的方式,因此工位的切换比旋转驱动的方式更加快速,而且在切换过程中,由于所述线耳33、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均为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工位切换时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较少的零部件和较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工位之间的快速切换和稳定切换,能够满足高效切换和低成本的要求。
30.为了进一步固定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固定座34,所述固定座34与所述驱动杆22连接,从而使所述驱动组件2能够驱动所述固定座34活动,从而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所述固定座34上设有第一导向孔341和第二导向孔342,所述第一导向孔341和所述第二导向孔342的大小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动触头31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孔341内水平滑动,所述第二动触头32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孔342内水平滑动。又由于所述第一动触头31与所述第二动触头32固定连接,因此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能够保持稳定的同轴滑动,能够准确地与所述静触头组件4接触,实现与不同工位的稳定的电连接
31.具体地,所述第一动触头31包括第一触头端311和第一连接端312,所述第一触头端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2的直径,所述第二动触头32包括第二触头端321和第二连接端322,所述第二触头端3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端322的直径。为了使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在接触所述静触头组件4时能够得到缓冲,而且能够施加压
紧力,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36,所述第一弹簧35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2上,所述第一弹簧35的端部抵在所述第一触头端311的端部上,从而能够卡住所述第一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6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所述第二弹簧36的端部抵在所述第二触头端321的端部上,从而能够卡住所述第二弹簧36。所述第一弹簧35和所述第二弹簧36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341和所述第二导向孔342的孔径因此,所述第一弹簧35设于所述第一触头端311和所述第一导向孔341之间,所述第二弹簧36设于所述第二触头端321和所述第二导向孔342之间。所述第一触头端311的朝向与所述第二触头端321的朝向相反,因此所述驱动组件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触头端311和所述第二触头端321水平往复移动并完成不同接触点的切换。
32.在所述第一动触头31受到所述驱动组件2的驱动抵在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一端时,所述驱动组件2会继续施加驱动力,使所述第一弹簧35压缩,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动触头31的缓冲和压紧。同样,在所述第二动触头32受到所述驱动组件2的驱动抵在所述静触头组件4的另一端时,所述驱动组件2会继续施加驱动力,使所述第二弹簧36压缩,从而实现所述第二动触头32的缓冲和压紧。将所述第一弹簧35和所述第二弹簧36分开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的同轴效果,而且也为所述线耳33的固定让出了空间。
33.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的固定连接效果,所述第一连接端31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对应设有内螺纹;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端31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对应设有外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31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3还包括弹垫37,所述弹垫37和所述线耳33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端31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进行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连接端312的侧部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的侧部端面能够压紧所述线耳33和所述弹垫37,从而使所述线耳33和所述弹垫37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之间,进一步保证所述线耳33的固定效果。
34.在安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连接端31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分别套入所述第一弹簧35和所述第二弹簧36,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端31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322穿过所述固定座34上的所述第一导向孔341和所述第二导向孔342,紧接着再向带有外螺纹的动触头的连接端上在套入所述线耳33和所述弹垫37,最后通过螺纹配合将所述第一动触头31和所述第二动触头32拧紧在一起,并将所述线耳33固定。
35.参见图3,所述静触头组件4包括第一静触头41和第二静触头42,所述第一静触头41的接触端设有第一凸台411,所述第二静触头42的接触端设有第二凸台421,所述第一凸台411能够与所述第一触头端311电连接,所述第二凸台421能够与所述第二触头端321电连接。所述第一凸台411和所述第二凸台421能够保证与所述第一触头端311和所述第二触头端321的接触效果。
36.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机构21和驱动杆22,所述驱动机构21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杆22在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固定座34固定于所述驱动杆22上,所述驱动杆22为绝缘件。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21为双稳态永磁直线驱动机构21,所述驱动机构21固定于所述基座1上,双稳态永磁直线驱动机构21具有响应快速、运行稳定的优点,能够保证高效、稳定的切
换工位的效果。优选地,所述驱动杆22上设置3组所述动触头组件3,3组所述动触头组件3均在同一移动轴上。
37.参见图4和图5,在图4中,所述第一触头端311正紧密压在所述第一静触头41的第一凸台411上,形成电气连接,此时所述驱动机构21为静止状态;当所述驱动机构21收到通电指令后,其会快速带动所述驱动杆22进行向右滑动,所述驱动杆22会带动所述固定座34向右运动,所述固定座34会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向右运动;当所述第二触头端321顶到所述第二静触头42的第二凸台421时,所述驱动机构21继续带动所述驱动杆22向右运动并使所述第二弹簧36压缩一定的距离,此时所述驱动杆22运动到设定的行程位置并停止继续向右运动,通电停止,所述第二触头端321和所述第二凸台421紧密压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保持在图5工位状态。当再次给所述驱动机构21触发通电时,其又会快速带动所述驱动杆22进行向左滑动,所述驱动杆22带动所述固定座34向左运动,所述固定座34又会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向左运动;当所述第一触头端311顶到所述第二凸台421时,所述驱动结构继续带动所述驱动杆22向左运动并使所述第二弹簧36压缩一定的距离,此时所述驱动机构21运动到设定的行程位置并停止继续左右运动,通电停止,所述第一触头端311和所述第一凸台411紧密压接在一起,形成电气连接,双工位直动触头装置保持在图4工位状态。以上运动反复进行,以实现双工位直动触头系统的接通和断开功能。
38.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