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5066发布日期:2022-03-26 10:2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减少端子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习知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布多个薄片体,每一所述薄片体包括一绝缘框体和固定于所述绝缘框体的多个端子,每一所述薄片体的多个所述端子沿着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的竖直方向排布成一列。多个所述薄片体的端子排布基本一致,导致相邻两个所述薄片体的两列所述端子沿所述横向方向相邻设置且基本对齐,使得相邻两列所述端子距离较近且沿所述横向方向正对,两列所述端子相互受到对方发散较强的干扰攻击,容易造成信号失真,影响所述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第一列的多个第一端子与第二列的多个第二端子在第一方向上错开,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第二端子沿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能让拉开第一列的多个第一端子与第二列的多个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且减小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端子对沿第二方向正对面积,有效减少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端子对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同时,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对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能拉开同一列的相邻端子对之间的距离,减少同一列的端子对之间的信号干扰,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电性模组,所述电性模组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一列的多个第一收容槽和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二列的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收容槽自所述第一侧朝所述第二侧凹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槽自所述第二侧朝所述第一侧凹设形成;多个第一端子组件,分别侧向组装于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列排布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组件,分别侧向组装于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列排布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完全错开,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对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通过所述绝缘本体的一挡止墙相间隔,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还设有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端
子外周的一第一屏蔽壳,所述第一屏蔽壳包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外扩延伸的一扩大部,所述第一收容槽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设空间和第二凹设空间,所述第一凹设空间用于收容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凹设空间用于收容所述扩大部,所述第一凹设空间的凹设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设空间的凹设深度。
7.进一步的,所述扩大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外扩,所述电性模组还包括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从所述第一侧侧向嵌设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并与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主体部相接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在所述第一列中的所述扩大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面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多个第二辐条和至少一个第一辐条,多个所述第二辐条分别对应挡止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所述第一辐条与多个所述第二辐条交叉连接,所述第一辐条具有延伸超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辐条的侧缘并形成自由端的一延伸段,所述延伸段设有一通孔,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固定于所述通孔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子组件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绝缘本体自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面凹设形成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固定部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凹陷部。
10.为了达到相似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电性模组,所述电性模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一列,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一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一绝缘块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外部的一第一屏蔽壳,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用以与一基板相焊接的一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用以固定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一插孔式焊接部;多个第二端子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二列,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邻设置,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二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第二绝缘块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二端子外部的一第二屏蔽壳,每一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用以与所述基板相焊接的一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用以固定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孔式焊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完全错开,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对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对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对齐。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还设有用以与所述基板相焊接的至少一第一表面型焊接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同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中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对齐。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还设有用以与所述基板相焊接的至少一第一表面型焊接部,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和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沿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分别位于
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两侧的两个第一插孔式焊接部,定义在所述第一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沿着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最短中心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沿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两侧的两个第二插孔式焊接部,定义所述第二端子组件中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14.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组件中每一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与其最近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沿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中心距离为第三距离,定义所述第二端子组件中每一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和与其最近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沿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中心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相等。
15.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组件中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五距离相等。
16.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性模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性模组中的两列所述第一端子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对齐,至少一列所述第二屏蔽壳具有一屏蔽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相对齐的两列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
17.为了实现相似的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至少一电性模组,所述电性模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一列,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包括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一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第一绝缘块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外部的一第一屏蔽壳,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的一第一接触部、用以与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的一第一导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一导接部的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距离;多个第二端子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二列,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包括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二端子、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第二绝缘块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块和两个所述第二端子外部的一第二屏蔽壳,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对接的一第二接触部、用以与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的一第二导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完全错开,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对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壳具有一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的一尾部,所述主体部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围,所述尾部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四周,所述第一导接部用以通过锡球与所述电性元件的表面相焊接;所述尾部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导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以相对靠近于所述尾部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并相对远离于所述尾部的另一个所述侧壁,所述第
一导接部和所远离的所述尾部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预固定所述锡球的空间。
19.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外扩,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到预固定后的所述锡球的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相等。
20.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中,所述对接连接器设有至少两个对接端子和包覆固定两个所述对接端子的一绝缘包覆件,所述绝缘包覆件设有用支撑所述对接端子的至少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外围且凹设有一避让槽,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朝远离于所述避让部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接触表面朝向所述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以避让所述支撑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通过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错开,且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的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能让拉开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距离,且减小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正对面积,有效减少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的端子对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同时,多个第一端子组件的端子对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能拉开同一列的相邻端子对之间的距离,减少同一列的端子对之间的信号干扰,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侧向组装到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能缩小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且便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的组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对齐,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对齐,能让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分别为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提供固持力,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处的焊料分裂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均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且两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接部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加所述第一导接部和所述第二导接部的弹性,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降低所述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受到外力后发生偏转而与所述基板电性传输断开的风险。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对接侧的平面图;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邻两个电性模组的安装侧的平面图;
27.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列的第一端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第一端子组件的剖视平面图;
32.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33.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电性模组的另一个局部分解示意图;
34.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列的第二端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35.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同一个电性模组中的第一列的多个第一端子和第二列的多个第二端子沿第二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36.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37.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的对接侧的平面图;
38.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的安装侧的平面图;
39.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组件与对接组件对接完成后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40.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端子组件与对接组件对接完成后的局部剖视平面图。
41.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0042][0043]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5]
请参阅图1,此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一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相对接的一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性元件以及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是第一基板8,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第二基板9。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性元件也可以都为线缆等,或者,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所述第一基板8且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线缆,又或者,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线缆且所述第二电性元件是所述第二基板9。当然,所述第一电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性元件还可以是其它元件,只要有能与对应的所述电连接器100或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电性导通以传输相应的信号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0046]
请参阅图2,此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100,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性元件。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壳体1、多个电性模组2和两个固持片3。所述绝缘壳体1还包括两个导向插接孔11,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并列排布并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1,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还通过两个所述固持片3相互固定定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对接侧用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安装侧用于所述第一电性元件相连接。
[0047]
请参阅图3、图7和图11,每一所述电性模组2包括一绝缘本体21、多个第一端子组件22、多个第二端子组件23、一第一固定件24和一第二固定件25。具体的,所述绝缘本体21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一列的多个第一收容槽213、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成第二列的多个第二收容槽214。所述绝缘本体21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侧211和第二侧212,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13自所述第一侧211朝所述第二侧212凹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槽214自所述第二侧212朝所述第一侧211凹设形成,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213和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214通过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一挡止墙215相间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22分别侧向组装于多个所述第一收容槽213并沿所述第一列排布,多个第二端子组件23分别侧向组装于多个所述第二收容槽214并沿所述第二列排布,所述第一列与所述第二列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24从所述第一侧211侧向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所述第二固定件25从所述第二侧212侧向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子组件22、多个第二端子组件23分别从所述绝缘本体21的第一侧211、第二侧212组装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1,使得一个所述绝缘本体21能固定两列的端子组件,且便于第一端子组件22和第二端子组件23侧向组装到所述绝缘本体21,安装简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列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列的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通过所述绝缘本体21中间的挡止墙215进行限位挡止。相比于每一个所述绝缘本体21仅固定对应一列的端子组件,本实施例的两列的端子组件能分别被一个挡止墙215的两侧进行挡止,而不是两个所述绝缘本体21的两个挡止墙215来分别挡止两列的端子组件,本发明能够减少一个挡止墙215的厚度,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地减少所述电连接器100在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5可以是绝缘材料,也可以是导电材料;当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5为导电材料时,还可以进一步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的屏蔽接地结构、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屏蔽接地结构相接触。
[0048]
请参阅图7和图11,所述绝缘本体21设有多个嵌设槽218,多个嵌设槽218分别自所
述第一侧211和所述第二侧212凹设形成。自每一所述嵌设槽218的槽面向外凸设形成突出部21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4的部分嵌设到对应的所述嵌设槽218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5的部分嵌设到对应的所述嵌设槽218中,可以增加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5与所述绝缘本体2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且能减少所述电性模组2的厚度尺寸。
[0049]
请参阅图7和图8,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包括沿所述第一列排布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一端子221、固定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的一第一绝缘块222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一绝缘块222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外部的一第一屏蔽壳223,形成所述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窄边相对。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包括沿所述第二列排布形成一个端子对的两个第二端子231、固定两个所述第二端子231的一第二绝缘块232以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绝缘块232和两个所述第二端子231外部的一第二屏蔽壳233,形成所述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231窄边相对。其中,如图3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21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3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完全错开,且多个第一端子组件22的所述第一端子221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23的所述第二端子23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的端子对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由此,能让拉开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21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第二端子231之间的距离,且减小第一列的端子对和第二列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对面积,有效减少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端子对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同时,多个第一端子组件22的端子对与多个第二端子组件23的端子对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交替排布,能拉开同一列的相邻两个端子对之间的距离,减少同一列的所述端子对之间的信号干扰,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信号传输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5是导电材料时,所述第一固定件24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相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25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列的多个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相电性连接,由此将多个所述第一屏蔽壳223连通成一个整体的接地屏蔽结构,将多个所述第二屏蔽壳233连通成一个整体的接地屏蔽结构,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
[0050]
请参阅图8、图12和图13,每一所述第一端子22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211、一第一导接部2213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的一第一连接部2212,所述第二端子231具有一第二接触部2311、一第二导接部2313和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2311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的一第二连接部2312。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311均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相对接,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均用以与一所述第一电性元件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性元件为所述第一基板8,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为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为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均用于通过锡球10焊接至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0中的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的共面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也可以是鱼眼形端部(未图示)或者插孔式导接部(未图示),以插接到所述第一基板8的插孔(未图示)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中,可选择配置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内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为排布形成差分对的两个信号端子,选择配置另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内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为传输电源的两个电源端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端
子组件22中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所传输的信号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在此不作限定。同理,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中,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中两个所述第二端子231所传输的信号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例如排布形成差分对的两个信号端子,或者用于传输电源的两个电源端子,又或传输其它信号的端子,在此不作限定。
[0051]
请参阅图8、图12和图13,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端子对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子231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之间的距离。由此,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之间沿排布方向的距离能相对增大,降低焊接焊料后相互短接的风险;同时,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能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在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排布方向上弯折,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能具有较大的弹性,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降低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受到外力后发生偏转而与所述第一基板8电性传输断开的风险;同理,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能具有较大的弹性,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降低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受到外力后发生偏转而与所述第一基板8电性传输断开的风险。
[0052]
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第一收容槽213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凹设空间2131和第二凹设空间2132,所述第一凹设空间2131的凹设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设空间2132的凹设深度。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包括一主体部2231和自所述主体部2231沿所述第二方向外扩延伸的一扩大部2232,所述第一凹设空间2131用于收容所述主体部2231,所述第二凹设空间2132用于收容所述扩大部2232。如此,通过凹设深度不同的所述第一凹设空间2131和所述第二凹设空间2132,能沿所述第一收容槽213的长度方向限制所述扩大部2232的移动,能防止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发生位移;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凹设空间2131的凹设深度较小,能为所述绝缘本体21的挡止墙215提供成型空间,能在较小厚度的所述绝缘本体21上成型出较厚的所述挡止墙215,来为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进行挡止,并且能避免所述挡止墙215太薄而容易造成所述绝缘本体21被折断。进一步的,所述扩大部223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231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外扩。所述第一固定件24从所述第一侧211侧向嵌设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1,并与所述第一列的多个所述主体部2231相接触,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在所述第一列中的所述扩大部223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完全错开,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第一收容槽213的槽面之间。由此,能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24挡止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避免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从所述第一收容槽213脱离出所述绝缘本体21;同时,所述第一固定件24和所述扩大部2232的投影错开,使得所述扩大部2232的厚度不会继续叠加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4的厚度,有利于减小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厚度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24设有多个第二辐条242和多个第一辐条241,多个所述第二辐条242分别对应挡止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所述第一辐条241与多个所述第二辐条242交叉连接,每一所述第一辐条241具有延伸超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辐条242的侧缘并形成自由端的一延伸段2411,所述延伸段2411设有一通孔2412,所述绝缘本体21设有一突出部217,所述突出部217固定于所述通孔2412内。通过在所述延伸段2411形成所述通孔2412并和所述突出部217相配合固定,能防止所述第一固定件24的最靠近所述延伸段2411的所述第二辐条
242翘起,能确保所述第一固定件24对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有效限位挡止。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辐条241设有沿其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通孔2412,多个所述通孔2412分别收容固定对应的所述突出部217,以在更多位置增加所述第一辐条241和所述绝缘本体2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0053]
请参阅图7、图8和图11,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一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周围并凹设有一避让槽2233;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一部分围设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311周围并凹设有一避让槽2233。所述避让槽2233用以避让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某些元件。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均包括相互组装并围设形成屏蔽空间的两个屏蔽件,为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的端子对提供周向屏蔽,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信号屏蔽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不同于本实施例,例如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可以是通过一个片材一体弯折成型的管状结构。
[0054]
请参阅图7和图8,每一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具有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8的两个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用以与所述第一基板8相焊接的多个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主体部2231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和第一接触部2211的外周,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扩大部2232围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的四周,此时所述扩大部2232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末尾,所述扩大部2232作为所述第一屏蔽壳223中与所述主体部2231相连接的一尾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具有四个侧壁,多个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分别设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分别设于沿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排布方向相对设置的另外两个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相同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和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例如,在一个侧壁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并在该侧壁的中间部分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所包含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的数量、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是插设到所述第一基板8的插孔(未图示)内的,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是焊接于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与所述第一基板8的固持力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较强,增加所述第一屏蔽壳223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除了能增加所述第一屏蔽壳223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的接地传输路径,还能减少对所述第一基板8内部空间的占用,便于所述第一基板8内部的信号路径布局;同时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能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为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提供支撑力,降低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歪斜偏移的风险。
[0055]
请参阅图8和图9,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用以通过锡球10与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相焊接,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所述尾部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以相对靠近于所述尾部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并相对远离于所述尾部的另一个所述侧壁,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和所远离的所述尾部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预固定所述锡球10的空间。通过所述尾部能为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屏蔽干扰信号,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通过锡球10焊接,能提高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的共面度,同时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沿所述第二
方向弯折为所述锡球10提供让位空间,避免了所述锡球10与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接触后导致所述第一端子221短路。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23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外扩,所述尾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到预固定后的所述锡球10的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主体部223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分别到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尾部外扩,为所述锡球10提供了更多空间,避免所述锡球10与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接触而导致所述第一端子221短路;且能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到所述主体部2231之间的距离,减少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的阻抗,减少第一端子221的损耗;同时,所述锡球10的中心到所述尾部的两个侧壁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到所述主体部2231的两个侧壁的距离相等,能够平衡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焊接所述锡球10后的阻抗、平衡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两侧的阻抗,减少所述第一端子221的信号波动。
[0056]
请参阅图10至图12,每一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具有用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8的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用以与所述第一基板8相焊接的多个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具有四个侧壁,多个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分别设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分别设于沿两个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排布方向相对设置的另外两个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相同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和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例如,在一个侧壁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并在该侧壁的中间部分设置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所述第二屏蔽壳233所包含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的数量、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和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具有相类似的特征,所述第二屏蔽壳233也对应设置有相连接的主体部2231和扩大部2232,所述扩大部2232作为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尾部围设在所述第二导接部2313的外周,也具有类似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与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类似的,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能增加所述第二屏蔽壳233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能为所述第二屏蔽壳233提供更多支撑力且便于所述第一基板8的内部的信号路径布局。
[0057]
请参阅图7、图10至图12,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表面设有多个固定部2331,所述绝缘本体21自所述第二收容槽214的槽面凹设形成多个凹陷部216,每一所述固定部2331收容于对应一个所述凹陷部216。由此,能让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组装到所述第二收容槽214后,更好地将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定位,降低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位移脱离出所述绝缘本体21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均包括两个屏蔽件,且其中一个屏蔽件设有所述固定部2331,两个屏蔽件还通过固定部2331相互固定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所述固定部2331既能将两个屏蔽件相互固定,又能将所述第二屏蔽壳233与所述绝缘本体21相互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壳233通过所述固定部2331定位到所述绝缘本体21,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两个屏蔽件之间通过其它结构相互固定组装,例如,所述固定部2331可以是额外固定在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表面并收容于所述凹陷部216的其它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可以不设有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则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所述固定部2331可以是固定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其它结构的表面,例如,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所述第二绝缘块232的表面凸设
形成固定部2331。只要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表面设有所述固定部2331并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1的凹陷部216即可。
[0058]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所述电性模组2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对齐,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对齐。由于所述第一端子221的第一导接部2213作为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端子231的第二导接部2313作为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当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焊接至所述第一基板8的表面后,容易在所述第一端子221和所述第二端子231收到外界作用力时,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发生偏转而造成焊料分裂,容易造成所述第一端子221和所述第二端子231与所述第一基板8接触不良,进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信号传输。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较强的固持作用,来在所述第二方向降低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的焊料分裂的风险;通过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较强的固持作用,来在所述第二方向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的焊料分裂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避免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在收到第二方向的偏转力时发生焊料分裂,确保所述电连接器100能进行正常的信号传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大于两个,每一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大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可以是通过所述绝缘本体21相互定位隔离,由此能通过所述绝缘本体21实现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的固持力分别传输作用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也可能是直接是相邻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相互接触,同样也实现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的固持力分别传输作用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之间可以是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
[0059]
请参阅图4和图5,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同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中对应的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对齐。当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受力有晃动偏转的趋势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支撑在所述第一基板8上,能进一步为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提供防偏转的支撑力,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偏转而锡裂的风险;而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能为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提供支撑力,降低了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歪斜而锡裂的风险。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和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之间。如此,相比于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不设在中间,本实施例还能减小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与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处锡裂的风险,进一步改善所述第一屏蔽壳223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0060]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屏蔽壳223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沿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两侧,能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的焊料沿其排布方向分裂的风险;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两个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沿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
接部两侧,能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的焊料沿其排布方向分裂的风险。如此,多方位地预防所述第一端子221、所述第二端子231与所述第一基板8之间接触不良。定义在所述第一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沿着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最短中心距离为第一距离d1,定义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中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为第二距离d2,其中,所述第一距离d1等于所述第二距离d2,能够让更多的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对齐,充分利用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来降低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第二基板9接触不良的风险。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中每一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和与其最近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沿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中心距离为第三距离d3,定义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中每一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和与其最近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沿两个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排列方向的中心距离为第四距离d4,所述第三距离d3与所述第四距离d4相等,使得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周围有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和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一起多方位地支撑力、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周围有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和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一起多方位地支撑力,更有效地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的焊料分裂的风险。定义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中两个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之间的中心距离为第五距离d5,所述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三距离d3和所述第五距离d5相等。如此,使得第一距离d1至第五距离d5均相等,能在尽可能多的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与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对齐、尽可能多的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对齐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沿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的排布方向上的尺寸最小,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小型化设计。
[0061]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多个所述电性模组2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对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任意两个所述电性模组2,两列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对齐,其中一列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具有一屏蔽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相对齐的两列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的所述第一端子2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部分是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侧壁,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其它部分。所述屏蔽部分有助于屏蔽相对齐的两列的所述第一端子221之间的干扰信号,进一步改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电性能。
[0062]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绝缘块222包括第一次注塑件2221和第二次注塑件2222,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21先成型包覆在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的外周,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22再成型包覆在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21和两个所述第一端子221的外周,其中,在注塑成型所述第二次注塑件2222时,所述第一次注塑件2221为模具提供了固定位置,由此,在移除模具后,能避免在所述第一绝缘块222留下不必要的凹口将所述第一端子221不需要显露的部分暴露在空气介质中,减少所述第一端子221的阻抗波动。同理,所述第二绝缘块232也可以通过两次成型的注塑件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块222和所述第二绝缘块232还可以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0063]
请参阅图14、图15和图16,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一绝缘座体4、多个对接组件5、多个导通件6和两个导向柱,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4并排布成多列,每一列的所述对接组件5共同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导通件6相接触,两个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绝
缘座体4,每一所述导向柱用于插入对应一个所述导向插接孔11中。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绝缘座体4与所述绝缘壳体1相对接,每一所述对接组件5与对应一个所述端子组件相对接,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固定于两个所述导向插接孔11内。
[0064]
具体的,两个所述导向柱中包括一个第一导向柱7a和一个第二导向柱7b,所述第一导向柱7a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长度,在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过程中,先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7a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插接孔11配合,以进行初始导向定位,再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7b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插接孔11配合,以进行准确定位。由于所述第一导向柱7a是为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进行初始定位,所述第一导向柱7a存在较大的损坏风险,例如被折断或变形,而所述第二导向柱7b是在所述第一导向柱7a已经初始定位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定位,所述第二导向柱7b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柱7a存在较低的损坏风险,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7a的材料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材料强度,例如所述第一导向柱7a为金属材料,所述第二导向柱7b为塑胶材料,由此在确保两个所述导向柱不易受损的前提下,还能降低所述第二导向柱7b的生产成本。
[0065]
请参阅图14和图16,每一所述对接组件5中包括一绝缘包覆件52、固定于所述绝缘包覆件52的两个对接端子51、以及一对接屏蔽体53,两个所述对接端子51排布组成端子对,所述对接屏蔽体53包覆在所述绝缘包覆件52、两个所述对接端子51的外部。所述对接端子51具有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对接的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基板9电性连接的导接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端子51的导接部通过锡球10焊接于所述第二基板9的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端子51的导接部可以是其它形态或其它方式来与对应的第二电性元件电性连接。如图15和图16所示,和所述电连接器100对应的,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也对应排布形成多列,每一列的多个所述对接组件5的所述对接屏蔽体53与对应一个所述导通件6相接触。相邻两列的对接端子51在列方向上相互错开,以减少相邻两列所述对接端子51之间的信号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221的第一接触部2211或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231的第二接触部2311相对接。所述第一屏蔽壳223和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对接屏蔽体53相对接并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对接屏蔽体53内。所述对接屏蔽体53的对接边缘处设有外翻的导引部531,起到导引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对接屏蔽体53收容到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或所述第二屏蔽壳233内。
[0066]
进一步的,如图14、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绝缘包覆件52还包括两个支撑部521,所述支撑部521用于支撑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为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提供支撑力,使得所述对接端子51能和所述第一端子221或所述第二端子231稳定接触,并减少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弹性疲乏。所述避让槽2233用于避让所述支撑部521,即,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支撑部521位于所述避让槽2233。由此,通过所述避让槽2233,无需扩大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的尺寸即可有效让位于所述支撑部521,能防止所述支撑部521和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或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相抵撞,且能减小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体积。本实施例的所述绝缘包覆件52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对接端子51设置两个所述支撑部52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包覆件52也可以是设置一个所述支撑部521,通过一个所述支撑部521同时支撑两个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进一步
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沿所述第二方向朝远离于所述避让部的方向弯折延伸,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对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能居中分布在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或所述对接屏蔽体53的中间,平衡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和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的阻抗,减少阻抗波动。
[0067]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端子51的导接部用于焊接于所述第二基板9的表面,所述对接组件5的对接屏蔽体53设有两个插孔式焊脚532和四个表面型焊脚533,所述插孔式焊脚532用以和所述第二基板9的插孔(未图示)相焊接,所述表面型焊脚533用以焊接于所述第二基板9的表面。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中相互错开的多列所述对接组件5中,所述对接端子51的导接部以及所述对接屏蔽体53的插孔式焊脚532、表面型焊脚533之间的对齐方式类似于所述电连接器100中的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所述第一表面型焊接部2235、所述第二表面型焊接部2333之间的对齐方式,具有类似的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弯折延伸,使得第一列的第一端子22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211的排布方向和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的排布方向不同;而所述对接连接器200中,每一列的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的排布方向和导接部的排布方向相同。
[0068]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9]
1、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分别侧向组装到所述绝缘本体21的第一侧211和第二侧212,能缩小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厚度且便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22和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的组装。
[0070]
2、所述第一插孔式焊接部2234、所述第二插孔式焊接部2332能分别为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提供固持力,降低所述第一表面型导接部、所述第二表面型导接部处的焊料分裂的风险。
[0071]
3、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能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2212在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两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排布方向上弯折,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能具有较大的弹性,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降低所述第一导接部2213受到外力后发生偏转而与所述第一基板8电性传输断开的风险。
[0072]
4、每一所述固定部2331收容于对应一个所述凹陷部216,能让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组装到所述第二收容槽214后,更好地将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定位,降低所述第二端子组件23位移脱离出所述绝缘本体21的风险。
[0073]
5、所述支撑部521能为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提供支撑力,减少所述对接端子51的接触部弹性疲乏,且通过所述避让槽2233能防止所述支撑部521和所述第一屏蔽壳223或所述第二屏蔽壳233相抵撞,且能减小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体积。
[0074]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