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9564发布日期:2022-02-08 00:0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插头、插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切换不同规格插头和插座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2.由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之间的插头插座系统没有统一,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旅行因此总是存在不方便,为了可以在跨国旅行时可以方便使用本国的插头设备,因此出现了可以随时切换不同规格插头和插座的转换器,适用于不同国家的插座系统。但是由于安全性和法规标准的要求,这种具有多种插脚的旅行用转换器在使用的时候同时只能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固定。
3.专利zl028153774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头,在一个侧面上具有用于一个或多个标准插头的插座,在对面一侧上的多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接点可以移出到有效位置中。这些插头接点可以通过滑移缝隙里的操作销移出来,没有移出的插头接点的滑移缝隙被制动体遮盖,因此只能使单个的插头接点移出来,一个将插头接点固定在有效位置中的保险体防止前移的插头接点无意地回移。专利zl028153774介绍的方案或类似方案,类似于滑块的设计会导致产品结构松垮,摇晃产品会有很大的异响,给人的感觉就是产品不可靠,质量不好,显得廉价不高档。
4.专利cn111969350a公开了一种可接地的简洁型旅行转换插头,具有壳体、插座(16)、及至少第一标准的第一插头(38)与第二标准的第二插头(28),每个插头被分配驱动滑块(22,24,26),于外部通过壳体上的滑槽对驱动滑块进行导引,且驱动滑块被设计成于待命位置与使用位置间移动所述插头,于待命位置插头基本置于壳体内,于使用位置插头可用地置于壳体外;第一插头包括插头本体(40)、第一触脚(42a)及第二触脚(42b),于使用位置,插头本体、第一触脚及第二触脚可用地置于壳体外;于待命位置,插头本体、第一触脚及第二触脚置于壳体内;第二插头包括第三触脚(30a)与第四触脚(30b),且第三触脚与第四触脚也在第一插头的插头本体内被导引。专利cn111969350a类似的设计则会导致产品设计非常复杂,内部零部件太多,对模具精度要求很高,加工和组装也很困难,产品开发费用高,周期长,也会导致产品不可靠,经常发生卡死,插脚无法推出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换器,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转换器在使用时多个插脚中只有一个插脚可以推出并固定。
7.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换器,包括壳体和多个插头组件,每个插头组件包括插脚和与所述插脚连接的按钮,所述按钮具有使插脚置于壳
体外的第一位置和使插脚置于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中轴以及多个限位组件,每个插头组件配置一个限位组件,每个限位组件包括与按钮连接的齿条、安装在所述中轴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设于所述中轴上与所述齿轮配合的滑块,所述齿轮转动推动与之配合的滑块或与之相邻的滑块沿中轴移动,所述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分别位于所述中轴两端的滑块和齿轮与所述支架抵紧。
8.所述齿轮一端的第一端面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一端面在所述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斜面的末端连接第一平面;所述滑块一端的第二端面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二端面在所述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二斜面的末端连接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所述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抵。
9.所述齿轮一端的第一端面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一端面在所述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所述滑块一端的第二端面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二端面在所述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配合,所述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抵。
10.所述滑块上设有凸台,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凸台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1.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和设于所述安装板两侧的挡板,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挡板上,所述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位于所述中轴一端的滑块与一侧的挡板抵紧,位于所述中轴另一端的齿轮与另一侧的挡板抵紧。
12.所述滑块上设有凸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凸台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3.所述中轴的长度与所述齿条的长度相等。
14.每个插头组件还包括连接块,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插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
15.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插槽,所述齿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插槽内。
16.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按钮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端部,所述插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17.本发明中当某个插头组件的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会使得位于中轴左右两端的滑块和齿轮分别与支架抵紧,由于已经抵紧,此时若再拨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齿轮无法再转动,滑块无法再移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被限位而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插头无法下移而置于壳体外,这样使得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至于壳体外。这样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齿轮与滑块的配合,并通过按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就可以实现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置于壳体外,其结构简单,利于生产组装。
附图说明
18.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器的外部结构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器的内部结构图一;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器的内部结构图二;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中轴、齿轮和滑块组装在一起的结构图一;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中轴、齿轮和滑块拆分开的结构图一;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中轴、齿轮和滑块拆分开的结构图二;
2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的结构图;
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的侧面图;
27.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图;
2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块的侧面图;
29.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插头组件的按钮位于使用位置时的结构图;
30.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插头组件的按钮位于使用位置时支架、中轴、齿轮和滑块组装的结构图;
31.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插头组件的按钮位于使用位置时支架、中轴、齿轮和滑块拆分开的结构图;
32.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块的结构图;
33.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块拆分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转换器,包括壳体100和多个插头组件,每个插头组件包括按钮201和插脚202,按钮201与插脚202连接,按钮201位于壳体外,按钮201可在壳体上上下移动,拨动按钮201会带动插脚202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插脚202置于壳体外或置于壳体内。
35.按钮20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使用位置,第二位置为初始位置,使用位置时按钮201位于壳体下部,初始位置时按钮201位于壳体上部。按钮201位于第一位置时,插脚202置于壳体100外,按钮201位于第二位置时,插脚202置于壳体内。按钮201位于第一位置时,按钮201会被限制卡死,按钮201被限制卡死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即可,从而无法自行上移,需要通过手拨动才能上移。
36.如图2至图6所示,转换器还包括支架203、中轴204和多个限位组件,支架203固定在壳体内,中轴204安装在支架203上,每个插头组件配置一个限位组件,即每个插头组件由一个对应的限位组件来限制该插头组件中的按钮下移,进而限制插头至于壳体外。
37.每个限位组件包括齿条205、齿轮206和滑块207,齿条205与按钮201连接,齿轮206安装在中轴204上并与齿条205啮合,按钮201上下移动带动齿条20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齿轮206在中轴204上转动。滑块207安装在中轴204上并与齿轮接触配合,齿轮206转动推动与之配合的滑块207或与之相邻的滑块(其它限位组件中的滑块)沿中轴移动,按钮201位于第一位置时分别位于中轴204左右两端的滑块和齿轮与支架203抵紧。
38.当某个插头组件的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会使得分别位于中轴左右两端的滑块和齿轮与支架抵紧,由于已经抵紧,此时若再拨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齿轮无法再转动,滑块无法再移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被限位而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插头无法下移到壳体外,这样使得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至于
壳体外。而本发明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齿轮与滑块的配合,并通过按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就可以实现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置于壳体外,其结构简单,利于生产组装;插脚推出顺滑,零件移动流畅,摇动产品不会有异响。
39.如图5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齿轮在转动时会推动滑块移动的效果,齿轮206和滑块207结构设置如下。
40.齿轮206一端的第一端面2061(第一端面与中轴的轴向垂直)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一斜面2062,且第一斜面2062与第一端面2061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从第一斜面2062的前端20621(与第一端面2061连接的一端)到末端20622逐渐增大,第一斜面在周向的部分上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绕中轴设置。第一斜面2062的末端20622连接第一平面2063,第一平面2063绕周向设置,第一平面2063与第一端面2061平行,使得第一平面2063与第一端面2061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第一平面2063与第一端面2061之间形成第一垂直面2065。齿轮206的中间设有第一安装通孔2064,齿轮206通过第一安装通孔2064安装在中轴上。
41.滑块207一端的第二端面2071(第二端面与中轴的轴向垂直)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二斜面2072,且第二斜面2072与第二端面2071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该高度差从第二斜面2072的前端20721(与第二端面2071连接的一端)到末端20722逐渐增大,第二斜面在周向的部分上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绕中轴设置。第二斜面2072的末端连接第二平面2073,第二平面2073绕周向设置,第二平面2073与第二端面2071平行,使得第二平面2073与第二端面2071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第二平面2073与第二端面2071之间形成第二垂直面2075。滑块207的中间设有第二安装通孔2074,滑块207通过第二安装通孔2074安装在中轴上。
42.按钮在初始位置时,齿轮上的第一端面2061与滑块上的第二平面2073贴合,齿轮上的第一斜面2062与滑块上的第二斜面2072贴合,齿轮上的第一平面2063与滑块上的第二端面2071贴合,齿轮上的第一垂直面2065与滑块上的第二垂直面2075贴合,从而使得齿轮206与滑块207贴合。
43.支架203包括安装板2031和设于安装板2031左右两侧的挡板2032,中轴20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的挡板2032上,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位于中轴左端的滑块与左侧的挡板2032抵紧,位于中轴右端的齿轮与右侧的挡板2032抵紧。
44.为了限制滑块207转动,滑块207上设有凸台2076,安装板2031上设有导向槽2033,凸台2076配置于导向槽2033内,使得滑块207只能沿中轴左右移动,而无法转动。
45.如图2和图4所示,按钮在初始位置时,每个插头组件中的齿轮206与滑块207贴合在一起,相邻两个插头组件中的齿轮206与滑块207贴合在一起,此时位于中轴左端的滑块207与左侧挡板之间具有移动间距h,位于中轴右端的齿轮206与右侧挡板贴合。
46.本实施例中共有三个插头组件,共有三个齿轮、三个滑块和三个齿条,三个滑块和三个齿轮从左至右交替安装在支架上
47.以中间插头组件的插头伸出壳体外为例说明,初始位置时,按钮位于壳体上部,拨动按钮向下移动,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向下移动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以图4视角从左向右看),从而带动齿轮上的第一斜面转动,第一斜面转动就会向左挤压滑块上的第二斜面,由于滑块只能在中轴上移动,且存在移动间距h,因此第一斜面向左挤压第二斜面会推
动该中间插头组件中的滑块向左移动,进而会推动位于中轴左端的滑块向左移动,直至按钮下移到壳体下部被限制,中间插头组件的插脚移到壳体外,此时中轴左端的滑块会与支架左侧挡板抵紧,而中轴右端的齿轮会与右侧挡板抵紧(参考图11和图12),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齿轮无法再转动,滑块无法再移动,从而其它插头组件中的插脚无法下移到壳体外。
48.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使用位置时,按钮201位于壳体下部,此时按钮被限制,从而无法自行上移,需要通过手拨动才能上移。此时中轴左端的滑块207会与支架左侧的挡板2032抵紧,而中轴右端的齿轮206会与支架右侧的挡板2032抵紧,中间插头组件的齿轮206的第一平面2063位置由初始位置位于齿轮下部而转动到位于齿轮上部,从而与滑块的第二平面抵紧,滑块207与挡板之间,齿轮206与挡板之间,以及相邻的滑块207与齿轮206之间均被挤死,没有了移动距离,这样其它插头组件中的齿轮被挤死,滑块没有移动距离,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齿轮无法再转动,滑块无法再移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被限位而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插头无法下移伸出壳体外,这样使得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至于壳体外。
49.如果其它插脚需要移到壳体外,则需要先将中间插头组件的按钮向上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拨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
50.本实施例中,中轴的长度与齿条的长度相等。
51.如图14和图15所示,每个插头组件还包括连接块,按钮安装在连接块上,插脚安装在连接块上。本实施例中,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301和第二连接块302,第一连接块301和第二连接块302固定连接,按钮201一体成型于第一连接块301的端部,插脚安装在第二连接块302上。壳体上设有与按钮配合的滑槽,以便于按钮上下移动。
52.第二连接块302上设有插槽303,齿条205的下端安装在插槽303内。
53.在另一实施例中,齿轮一端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与中轴的轴向垂直)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一斜面,且第一斜面与第一端面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第一斜面在周向的部分上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绕中轴设置。滑块一端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中轴的轴向垂直)设有绕周向设置的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二端面在中轴的轴向上具有高度差,第二斜面在周向的部分上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斜面绕中轴设置。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抵,此时中轴左端的滑块会与支架左侧的挡板抵紧,而中轴右端的齿轮会与支架右侧的挡板抵紧,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齿轮无法再转动,滑块无法再移动,其它插头组件的按钮被限位而无法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其它插头组件中的插头无法下移到壳体外,这样使得转换器在使用过程中,只会有一个插头可以推出并至于壳体外。
54.本发明中,齿条的规格和对应的齿轮相符。
55.为满足不同插脚伸出壳体长度的要求,可以通过改变斜面的斜度来调整滑块的移动距离,进而改变插脚伸出壳体的长度。斜面的斜度增大,挤紧的距离就更短,插脚伸出壳体的长度越短;斜度减小,挤紧的距离就更长,插脚伸出壳体的长度越长。
56.为满足不同插脚伸出壳体长度的要求,还可以通过改变齿轮大小来解决,齿轮越大,在斜面的斜度不变的情况下,斜面长度更长,插脚伸出壳体的长度越长;齿轮越小,在斜面的斜度不变的情况下,斜面长度更短,插脚伸出壳体的长度越短。
57.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