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1001发布日期:2021-12-22 16:3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互感器校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2.按照检定规程规定,测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需采用比较测差法,要求标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小于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1/5,这样可以基本忽略标准电流互感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通过互感器校验仪读出被检互感器的误差。无论是高压和低压状态下使用的标准电流互感器均需按照jjg313

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规程要求在低压状态下进行误差测定。
3.随着jjg1165

2019《三相组合互感器》检定规程的发布,组合互感器中电流互感器的校验需要在高压下进行。由于标准电流互感器或者电力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存在泄漏电流,低压下泄漏电流较小,可以忽略,但泄漏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高压下的泄露电流不可忽略。泄露电流将对误差带来较大影响。而标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测量工作是在低压进行,无法准确反映高压状态下的实际误差。两种状态下的测量数据存在偏差,测量效果差,使用效果不佳。
4.为了减少试验设备的数量以及试验接线的工作量,电流互感器校验时,提出将升流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集成一体化设计。但这样集成设计结构,使得升流器输入绕组端对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泄露电流大幅增加,也会对误差校验产生较大影响。
5.因此,如何减少高压下标准电流互感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以及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是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面临的共性难题。
6.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201410682159.6主要针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误差影响展开研究;中国专利201811408333.2通过测量并分析待测高压电流互感器的泄露电流并建立试验模型、在待测高压电流互感器中设置电磁屏蔽层,以实现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测量。
7.上述技术提出了泄露电流的测量方法以及泄露电流对校验误差的影响,但并未解决如何减小标准器以及升流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线包组件和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未提及的如何减小标准器以及升流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的问题。
9.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线包组件,其包括:双线包本体,其包括升流器线包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所述升流器线包包括第一环形铁芯,以及沿所述第一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环形铁芯上的第一二次绕组;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包括第二环形铁芯,以及沿所述第二环形铁芯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环形铁芯上的第二二次绕组;所述第二环形铁芯与所述第一环形
铁芯同轴设置;屏蔽层,其沿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所述双线包本体上;且所述屏蔽层的一端接地;一次绕组,其沿所述屏蔽层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所述屏蔽层上。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还将所述第一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全包裹。
11.一些实施例中,该双线包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双线包本体和所述屏蔽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绕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所述双线包本体上。
12.一些实施例中,该双线包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屏蔽层和所述一次绕组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层绕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敷设于所述屏蔽层上。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上沿所述双线包本体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断点。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其包括:筒体,其内具有收容空间;以及,上述所述的双线包组件,所述双线包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一次绕组的出线端从所述筒体的顶端引出,并用于与被测电流互感器串联;所述第一二次绕组和所述第二二次绕组的出线端从所述筒体的侧壁引出,并分别用于与调压器和互感器校验仪连接。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次绕组的出线端引出有多个抽头,其中一个所述抽头为公用端,剩余的所述抽头对应了不同的载流能力,并用于与该公用端配合,以产生不同电流变比。
16.一些实施例中,该标准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从所述筒体的顶端伸入所述筒体内,且所述套管内设有多个铜杆,每个所述铜杆对应一个所述抽头,且所述铜杆的一端与所述抽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用于连接被测电流互感器。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线包组件的底端通过底座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用于引出所述第一二次绕组和所述第二二次绕组的出线端。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该筒体的操作孔。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屏蔽层为一个整体,一端接地,将泄漏电流导入大地,防止泄漏电流对误差校验产生影响;且屏蔽层包裹住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的第二二次绕组及升流器线包的第一二次绕组,在实际进行误差测量时,可减小高压下一次绕组与第一二次绕组和第二二次绕组之间存在的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包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层的屏蔽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全剖视图。
22.图中:1、双线包本体;10、升流器线包;100、第一环形铁芯;101、第一二次绕组;102、输入端;11、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0、第二环形铁芯;111、第二二次绕组;2、屏蔽层;3、一次绕组;4、第一绝缘层;5、第二绝缘层;6、筒体;60、底座;61、操作孔;7、被试电流互感器;8、互感器校验仪;9、套管;90、铜杆;91、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1提供了一种双线包组件,其包括双线包本体1、屏蔽层2和一次绕组3,双线包本体1包括升流器线包10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升流器线包10包括第一环形铁芯100,以及沿第一环形铁芯100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第一环形铁芯100上的第一二次绕组101;第一环形铁芯100为硅钢片环形铁芯;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包括第二环形铁芯110,以及沿第二环形铁芯110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第二环形铁芯110上的第二二次绕组111,第二环形铁芯110为超微晶环形铁芯;第二环形铁芯110与第一环形铁芯100同轴设置;屏蔽层2沿双线包本体1的圆周方向敷设于双线包本体1上,屏蔽层2为一个整体,材质柔软,导磁导流能力好,包裹住第一二次绕组101和第二二次绕组111以及第一二次绕组101的输入端102,以减少高压下标准电流互感器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且屏蔽层2的一端接地,将泄漏电流导入大地,防止泄漏电流对误差校验产生影响;一次绕组3沿屏蔽层2的圆周方向螺旋缠绕于屏蔽层2上,升流器线包10和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共用一次绕组3,使得一次绕组3缠绕的更紧,漏磁更小,进一步提高导磁能力。
25.参见图2所示,其中,互感器校验仪8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升流器为sl,标准电流互感器为cto,被试电流互感器为ctx。实际进行误差测量时,一次绕组3的出线端与被测电流互感器7串联;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引出抽头,外接调压器,为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提供输入信号;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一端引出抽头与互感器校验仪8连接,另一端与被试电流互感器7连接;被试电流互感器7的另一端与互感器校验仪8连接,得到测试数据;其中,第一接口用以接入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二次电流信号to,第二接口用以接入被试电流互感器7的二次电流信号tx,第三接口用以接入由二次电流信号to和二次电流信号tx形成的差流信号k,并由差流信号k与二次电流信号to的比值来判断被试电流互感器7当前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26.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屏蔽原理图。屏蔽层2为一个整体,一端接地,将泄漏电流导入大地,防止泄漏电流对误差校验产生影响;且屏蔽层2包裹住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及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在实际进行误差
测量时,可减小高压下一次绕组3与第一二次绕组101和第二二次绕组111之间存在的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
27.参见图3所示,优选的,屏蔽层2还将第一二次绕组101的输入端102全包裹。
28.屏蔽层2还包裹在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的输入端102上,减小由于升流器sl和标准电流互感器ct0集成一体化设计,升流器线包10的输入端子对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产生的泄露电流的影响。
29.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的输入端进行双绞处理,以减少干扰。
30.可选的,参见图1所示,该双线包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4,第一绝缘层4位于双线包本体1和屏蔽层2之间,且第一绝缘层4绕双线包本体1的圆周方向敷设于双线包本体1上。
31.为了防止屏蔽层2与双线包本体1导电,在双线包本体1与屏蔽层2之间敷设第一绝缘层4,以隔绝屏蔽层2与双线包本体1。
32.可选的,参见图1所示,该双线包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层5,第二绝缘层5位于屏蔽层2和一次绕组3之间,且第二绝缘层5绕双线包本体1的圆周方向敷设于屏蔽层2上。
33.通过设置第二绝缘层5,增大一次绕组3与二次绕组之间的层间距离,减小层间电容,减小一次绕组3与二次绕组之间耦合的影响,对一次绕组3与二次绕组之间的高压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34.可选的,屏蔽层2上沿双线包本体1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断点,防止形成环路。
35.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实施例1可工作在高压状态下,解决了在高压状态下进行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时标准电压互感器泄露电流大且汇入测差回路,进而无法准确测量实际误差的问题,符合检定规程jjg1165

2019《三相组合互感器》的要求。
36.2、本技术实施例1解决了升流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集成一体化设计带来的升流器产生的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实现了升流器和标准电流互感器一体化设计,减小了试验设备数量、接线数量以及试验占用空间,并设置有接线柱和接线板,操作更加方便。
37.3、本技术实施例1的屏蔽层2包裹住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以及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的输入端102;且屏蔽层2的一端接地,可减小高压下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之间存在的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以及升流器线包的输入端子与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二次绕组耦合产生的泄露电流的影响,提高了互感器校验的准确度,保证了计量性能的公平公正。
38.4、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次绕组3设置有多个抽头,可满足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时的多变比需求,解决变比切换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39.实施例2:参见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高压自升流标准电流互感器,其包括筒体6和双线包组件,筒体6内具有收容空间;双线包组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一次绕组3的出线端从筒体6的顶端引出,并用于与被测电流互感器7串联;第一二次绕组101和第二二次绕组111的出线端从筒体6的侧壁引出,并分别用于与调压器和互感器校验仪8连接。
40.参见图2所示,其中,互感器校验仪8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升流器为sl,标准电流互感器为cto,被试电流互感器为ctx。实际进行误差测量时,一次绕组3的出线端从筒体6的顶端引出,并用于与被测电流互感器7串联;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
101从筒体6的侧壁上的面板引出抽头,外接调压器,为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提供输入信号;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一端从侧壁上的面板引出抽头与互感器校验仪8连接,另一端与被试电流互感器7连接;被试电流互感器7的另一端与互感器校验仪8连接,得到测试数据;其中,第一接口用以接入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二次电流信号to,第二接口用以接入被试电流互感器7的二次电流信号tx,第三接口用以接入由二次电流信号to和二次电流信号tx形成的差流信号k,并由差流信号k与二次电流信号to的比值来判断被试电流互感器7当前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41.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屏蔽原理图。屏蔽层2为一个整体,一端接地,包裹住标准电流互感器线包11的第二二次绕组111及升流器线包10的第一二次绕组101,在实际进行误差测量时,可减小高压下一次绕组3与第一二次绕组101和第二二次绕组111之间存在的泄露电流对误差校验的影响。
42.可选的,一次绕组3的出线端引出有多个抽头,其中一个抽头为公用端,剩余的抽头对应了不同的载流能力,并用于与该公用端配合,以产生不同电流变比。
43.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次绕组3设置有多个抽头,可满足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时的多变比需求,解决变比切换不方便、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44.进一步的,该标准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套管9,套管9从筒体6的顶端伸入筒体6内,且套管9内设有多个铜杆90,每个铜杆90对应一个抽头,且铜杆90的一端与抽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接线柱91,接线柱91用于连接被测电流互感器。
45.进一步的,双线包组件的底端通过底座60固定于筒体6内,底座60的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用于引出第一二次绕组101和第二二次绕组111的出线端。
46.本技术实施例2的底座60为环氧底座,双线包组件与环氧底座之间形成的空隙填充绝缘树脂。
47.进一步的,筒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该筒体6的操作孔61。
48.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孔61实现筒体6内各部件的安装与连接。
4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
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