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机构

文档序号:29792085发布日期:2022-04-23 17:5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机构

1.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2.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3.放在当前的工业发展上,静电已然成为高科技现代化工业的恐怖主义者,静电不仅会损害社会财产,降低产品可靠性,而且威胁人身安全,阻碍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努力控制和防止静电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4.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电池组组装应用已经显得愈发重要,比如新能源船舶,新能源汽车等,电池组的组装很考究,普通电池组首先要检验是否漏液,组装时要正立不可颠倒,通气的同时还要抗振抗压等等,但目前存在的大多数问题是,还是电池的抗振抗压不够完善,经常出现剧烈抖动,甚至撞击,部分厂家的电池组组装就上下简单的装两个缓冲装置,但这只可保证竖直方向的减振效果,而水平的方向的减振依然欠缺,依靠上下缓冲分力显然是不能够满足电池组需求的,而电池组组装的零部件都难免会产生静电,进而对人员和电池组产生威胁。
5.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装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6.1、该装置所述的底座与电池本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块,通过设置缓冲垫和减震块,能够减轻装置移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对电池本体进行保护,缓冲垫和减振块的设置使得电池本体无法固定了,很容易造成电池的颠簸,从而使得正负极偏移造成误差。
7.2、该装置所述的底座下移至组装壳体内腔的底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块弹出将电池本体顶紧,而底部两侧的弹块设置很容易使得底座脱离,造成电池本体上顶的情况。
8.因此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装置。
10.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1.提供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组装装置,包括底座、电池组、缓冲机构和抗静电机构,电池组设置于缓冲机构内部,缓冲机构为电池组提供了抗振作用,抗静电机构设置于缓冲机构的两侧,抗静电机构是为避免装置产生静电,其特征在于:
12.缓冲机构包括支载框、四组纵向抗振装置、四组横向抗振装置和四组水平抗振装置,四组横向抗振装置呈竖直方向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内部上下端,四组纵向抗振装置呈水平方向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四组横向抗振组件的端部,四组水平抗振装置呈水平状态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的外部相对两侧。
13.抗静电机构包括壳体和供风装置,壳体呈倒u形固定设置于底座上,且壳体的内部相对两侧与对应的四组水平抗振装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供风装置包括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两侧,且进风组件与出风组件与底座均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每组水平抗振装置包括导杆、滑动组件和两组第一缓冲组件,两组第一缓冲组件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的侧部两端,每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导座和安装座,安装座呈l型设置,且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支载框上,第一导座固定设置于壳体内部一侧,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并穿过安装座侧一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导杆上并与导杆焊接设置,且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对应第一导座上。
15.进一步的,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滑套,第一滑轨固定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滑套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支载框上,且滑套的另一侧限位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上。
16.进一步的,每组横向抗振装置包括第二滑轨和两组第二缓冲组件,第二滑轨固定设置于支载框内部顶端一侧,每组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导座、第二复位弹簧、挡杆、滑块、抵块和两个旋钮销,档杆可拆卸设置于支载框的一侧端部,两个旋钮销对称插设于档杆的两侧,且两个旋钮销与支载框螺纹连接,第二导座固定设置于档杆的一侧,抵块限位滑动设置于对应的第二滑轨的一端,且抵块的一侧固定设有缓冲垫,滑块限位滑动设置于第二滑轨上,且滑块与缓冲垫抵触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抵块的一侧,且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导座上。
17.进一步的,每组纵向抗振装置包括支撑杆和两组第三缓冲组件,支撑杆呈l形设置,且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避让槽,每组第三缓冲组件包括第三导座、第三复位弹簧、卡接柱、锁止销和支载板,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滑腔,第三导座固定设置于滑腔的顶部,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焊接设置于第三导座上,且第三复位弹簧焊接设置于卡接柱的一端,支载板的顶部四角均设有插接孔,且支载板的每侧均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与对应的插接孔连通设置,卡接柱的另一端插设于插接孔内,且卡接柱的另一端设有锁孔,锁止销穿过对应的避让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且锁止销插设于锁孔内,锁止销的外部与避让槽滑动设置。
18.进一步的,位于顶部的支载板对称并固定设有两个抬手,每个抬手上均固定设有防滑管,电池组固定设置于两个支载板之间。
19.进一步的,进风组件包括第一外接板、离子风机和两个立座,外接板呈倒l形设置,第一外接板固定设置于底座上,且第一外接板的顶部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外接板的中部一侧设有导风孔,两个立座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导风孔的内部两侧,离子风机固定设置于两个立座上,第一外接板与壳体之间两侧均设有第一通风孔。
20.进一步的,出风组件包括第二外接板和通风网,第二外接板固定设置相对于第一外接板的底座另一侧,第二外接板的中部设有排风口,通风网固定设置于排风口内,第二外接板与壳体之间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孔。
21.进一步的,第一外接板和第二外接板的外缘均固定粘贴有第一防静电pvc膜,壳体的外缘固定粘贴有第二防静电pvc膜。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首先将电池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两个支载板之间,当壳体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的四角沿着四个支撑杆的避让槽滑动,支载板带动卡接柱上下移动,卡接柱带动第三复位弹簧拉伸和压缩,此时锁止销在对应的避让槽内上下滑动,从而对电池组起到一级缓冲抗振效果,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手动拧出锁止销,从而卡接柱从插接孔内脱离,进而使得支撑杆、支载板和第三复位弹簧分离完成拆卸,两支载板带动电池组进行缓冲振动,避免了电池组本体的直接接触,通过锁止销与支载板的螺纹连接,卡接柱与插接孔的插接设置,卡接柱与锁止销的插接设置,保证电池组缓冲的同时还方便对电池组的拆卸。
24.2、当壳体受到横向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通过锁止销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带动滑块在第二滑轨上限位滑动,从而滑块抵触至缓冲垫时带动抵块滑动,从而抵块压缩和拉伸第二复位弹簧,当需要拆卸时,手动拧出旋钮销,从而完成对档杆的拆卸,进而对电池组起到二级缓冲抗振效果,滑块在撞击抵块时,缓冲垫起到有效缓冲作用,保护滑块和抵块延长了使用寿命,在横向抗振装置缓冲的同时带动纵向抗振装置移动,增加了装置的协调性。
25.3、当壳体受到外缘另一方向水平振动撞击时,支载板通过锁止销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通过滑块和第二滑轨带动支载框移动,从而支载框带动滑套在第一滑轨上往复滑动,与此同时,支载框带动两个安装座移动,两个安装座带动导杆拉伸和压缩第一复位弹簧,从而对电池组起到了三级缓冲抗振效果,导杆在压缩第一复位弹簧时,带动横向抗振装置和纵向抗振装置移动,极大提高了装置的协调性,且对电池组起到了有效全方位的缓冲保护,在受到冲击振动时,达到分力效果减少应力集中。
26.4、壳体侧部的两个第一通风孔和两个第二通风孔是预防电池组形成的气体聚集在电池箱内,第二放静电pvc膜和两个第一防静电pvc膜可有效避免静电的产生,当离子风机开启后,可有效对壳体内部角落防止静电的污染及破坏,支载框和防滑管均是由内加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混合材料所制,有效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
27.本发明通过纵向抗振装置、横向抗振装置和水平抗振装置,对电池组起到了有效全方位的缓冲保护,在受到冲击振动时,达到分力效果减少应力集中,同时在壳体和第一外接板与第二外接板上固定加装防静电pvc膜,支载框和防滑管均是由内加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混合材料所制,提高了装置的防静电效果,拆装快捷,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电池组组装装置的安全效能。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侧视图;
31.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主视图;
32.图4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拆分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的纵向抗振装置局部拆分示意图;
34.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的横向抗振装置局部拆分示意图;
36.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7.图9为本发明的水平抗振装置和支载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0为图9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9.图11为本发明的壳体与防静电pvc膜拆分示意图;
40.图12为本发明的进风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3为本发明的出风组件拆分示意图;
42.图中:底座1、电池组2、缓冲机构3、支载框30、纵向抗振装置31、支撑杆310、避让槽3100、滑腔3101、第三缓冲组件311、第三导座3110、第三复位弹簧3111、卡接柱3112、锁止销3113、支载板3114、插接孔3115、螺纹孔3116、锁孔3117、抬手3118、防滑管3119、横向抗振装置32、第二滑轨320、第二缓冲组件321、第二导座3210、第二复位弹簧3211、挡杆3212、滑块3213、抵块3214、旋钮销3215、缓冲垫3216、水平抗振装置33、导杆330、滑动组件331、第一滑轨3310、滑套3311、第一缓冲组件332、第一复位弹簧3320、第一导座3321、安装座3322、抗静电机构4、壳体40、第一通风孔400、第二通风孔401、第二防静电pvc膜402、供风装置41、进风组件410、第一外接板4100、离子风机4101、立座4102、导风孔4103、出风组件411、第二外接板4110、通风网4111、排风口4112、第一防静电pvc膜4113。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4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4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电池组2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电池组2、缓冲机构3和抗静电机构4,电池组2设置于缓冲机构3内部,缓冲机构3为电池组2提供了抗振作用,抗静电机构4设置于缓冲机构3的两侧,抗静电机构4是为避免装置产生静电,其特征在于:
46.缓冲机构3包括支载框30、四组纵向抗振装置31、四组横向抗振装置32和四组水平抗振装置33,四组横向抗振装置32呈竖直方向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内部上下端,四组纵向抗振装置31呈水平方向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四组横向抗振组件的端部,四组水平抗振装置33呈水平状态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的外部相对两侧。
47.抗静电机构4包括壳体40和供风装置41,壳体40呈倒u形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且壳体40的内部相对两侧与对应的四组水平抗振装置3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供风装置41包括进风组件410和出风组件411,进风组件410和出风组件411对称设置于壳体40的两侧,且进风组件410与出风组件411与底座1均固定连接。
48.本发明中,参照图4至图6所示的纵向抗振装置31包括支撑杆310和两组第三缓冲组件311,支撑杆310呈l形设置,且支撑杆310的上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滑块3213固定连
接,支撑杆310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避让槽3100,支撑杆310上设有的避让槽3100,是当锁止销3113上下移动时提供避让空间,每组第三缓冲组件311包括第三导座3110、第三复位弹簧3111、卡接柱3112、锁止销3113和支载板3114,第三导座3110为第三复位弹簧3111起到了限位作用,支撑杆310的一侧设有滑腔3101,支撑杆310内部设有的滑腔3101对两个支载板3114起到了限位滑动的作用,第三导座3110固定设置于滑腔3101的顶部,第三复位弹簧3111的一端焊接设置于第三导座3110上,且第三复位弹簧3111焊接设置于卡接柱3112的一端,支载板3114的顶部四角均设有插接孔3115,插接孔3115是便于卡接柱3112插入时与锁止销3113插接,从而对支载板3114锁死,支载板3114的每侧均对称设有两个螺纹孔3116,锁止销3113与支载板3114一侧螺纹孔3116螺纹连接,保证了两个支载板3114的稳固性,每个螺纹孔3116与对应的插接孔3115连通设置,卡接柱3112的另一端插设于插接孔3115内,且卡接柱3112的另一端设有锁孔3117,锁止销3113穿过对应的避让槽3100与螺纹孔3116螺纹连接,且锁止销3113插设于锁孔3117内,锁止销3113的外部与避让槽3100滑动设置,当壳体40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3114的四角沿着四个支撑杆310的避让槽3100滑动,支载板3114带动卡接柱3112上下移动,卡接柱3112带动第三复位弹簧3111拉伸和压缩,此时锁止销3113在对应的避让槽3100内上下滑动,从而对电池组2起到一级缓冲抗振效果,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手动拧出锁止销3113,从而卡接柱3112从插接孔3115内脱离,进而使得支撑杆310、支载板3114和第三复位弹簧3111分离完成拆卸,顶部的支载板3114对称并固定设有两个抬手3118,每个抬手3118上均固定设有防滑管3119,电池组2固定设置于两个支载板3114之间,抬手3118是便于人们通过支载板3114取出电池组2,防滑管3119是由内加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混合材料所制,提高了装置的防静电效果。
49.参照图7至图8所示的横向抗振装置32包括第二滑轨320和两组第二缓冲组件321,第二滑轨320是为滑块3213和抵块3214提供滑动载体,第二滑轨320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内部顶端一侧,每组第二缓冲组件321包括第二导座3210、第二复位弹簧3211、挡杆、滑块3213、抵块3214和两个旋钮销3215,第二导座3210为第二复位弹簧321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二复位弹簧3211弯曲偏移,档杆3212是对第二滑轨320起到限位作用,档杆3212可拆卸设置于支载框30的一侧端部,两个旋钮销3215对称插设于档杆3212的两侧,两个旋钮销3215与支载框30螺纹连接,第二导座3210固定设置于档杆3212的一侧,抵块3214限位滑动设置于对应的第二滑轨320的一端,且抵块3214的一侧固定设有缓冲垫3216,滑块3213限位滑动设置于第二滑轨320上,且滑块3213与缓冲垫3216抵触设置,第二复位弹簧3211的一端焊接于抵块3214的一侧,且第二复位弹簧3211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导座3210上,当壳体40受到横向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3114通过锁止销3113带动支撑杆310移动,支撑杆310带动滑块3213在第二滑轨320上限位滑动,从而滑块3213抵触至缓冲垫3216时带动抵块3214滑动,从而抵块3214压缩和拉伸第二复位弹簧3211,当需要拆卸时,手动拧出旋钮销3215,从而完成对档杆3212的拆卸,进而对电池组2起到二级缓冲抗振效果,滑块3213在撞击抵块3214时,缓冲垫3216起到有效缓冲作用,保护滑块3213和抵块3214延长了使用寿命
50.参照图9至图10所示的水平抗振装置33包括导杆330、滑动组件331和两组第一缓冲组件332,导杆330是为两组第一缓冲组件332中的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320提供压应力,两组第一缓冲组件332对称并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的侧部两端,每组第一缓冲组件332包括第一复位弹簧3320、第一导座3321和安装座3322,第一导座3321对第一复位弹簧3320起到限
位效果,使得第一复位弹簧3320不弯曲偏移,安装座3322呈l型设置,且安装座3322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上,第一导座3321固定设置于壳体40内部一侧,导杆33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安装座3322上并穿过安装座3322侧一侧,第一复位弹簧3320的一端套设于导杆330上并与导杆330焊接设置,且第一复位弹簧3320的另一端套设于对应第一导座3321上,滑动组件331包括第一滑轨3310和滑套3311,第一滑轨3310是为滑套3311提供滑动载体,第一滑轨3310固定设置于壳体40的内壁上,滑套3311的一侧固定设置于支载框30上,且滑套3311的另一侧限位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3310上,当支载框30带动滑套3311在第一滑轨3310上往复滑动时,支载框30带动两个安装座3322移动,两个安装座3322带动导杆330拉伸和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320,从而对电池组2起到了三级缓冲抗振效果。
51.在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的第一外接板4100和第二外接板4110的外缘均固定粘贴有第一防静电pvc膜4113,壳体40的外缘固定粘贴有第二防静电pvc膜402,加装防静电pvc膜,提高了装置的防静电效果。
52.参照图12所示的进风组件410包括第一外接板4100、离子风机4101和两个立座4102,两个立座4102是为离子风机4101提供固定安装载体,外接板呈倒l形设置,第一外接板4100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且第一外接板4100的顶部一侧与壳体40固定连接,第一外接板4100的中部一侧设有导风孔4103,导风孔4103是便于离子风机4101开启后,外部空气进入,两个立座4102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导风孔4103的内部两侧,离子风机4101固定设置于两个立座4102上,第一外接板4100与壳体40之间两侧均设有第一通风孔400,当离子风机4101开启后,可有效对壳体40内部角落防止静电的污染及破坏,第一通风孔400是预防电池组2形成的气体聚集在电池箱内。
53.参照图13所示的出风组件411包括第二外接板4110和通风网4111,第二外接板4110固定设置相对于第一外接板4100的底座1另一侧,第二外接板4110的中部设有排风口4112,排风口4112是便于内部的气体排出,通风网4111固定设置于排风口4112内,第二外接板4110与壳体40之间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孔401,通风网4111是便于进入的空心排出达到循环的目的,同时排气更加均匀不会聚集,第一通风孔400与第一通风孔400作用一样,是为预防电池组2形成的气体聚集在电池箱内,第一通风孔400与第二通风孔401位于壳体40的两侧。
54.工作原理:
55.将电池组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两个支载板3114之间,当壳体40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3114的四角沿着四个支撑杆310的避让槽3100滑动,支载板3114带动卡接柱3112上下移动,卡接柱3112带动第三复位弹簧3111拉伸和压缩,此时锁止销3113在对应的避让槽3100内上下滑动,从而对电池组2起到一级缓冲抗振效果,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手动拧出锁止销3113,从而卡接柱3112从插接孔3115内脱离,进而使得支撑杆310、支载板3114和第三复位弹簧3111分离完成拆卸,当壳体40受到横向的振动撞击时,两个支载板3114通过锁止销3113带动支撑杆310移动,支撑杆310带动滑块3213在第二滑轨320上限位滑动,从而滑块3213抵触至缓冲垫3216时带动抵块3214滑动,从而抵块3214压缩和拉伸第二复位弹簧3211,当需要拆卸时,手动拧出旋钮销3215,从而完成对档杆3212的拆卸,进而对电池组2起到二级缓冲抗振效果,当壳体40受到外缘另一方向水平振动撞击时,支载板3114通过锁止销3113带动支撑杆310移动,支撑杆310通过滑块3213和第二滑轨320带动
支载框30移动,从而支载框30带动滑套3311在第一滑轨3310上往复滑动,与此同时,支载框30带动两个安装座3322移动,两个安装座3322带动导杆330拉伸和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320,从而对电池组2起到了三级缓冲抗振效果,壳体40侧部的两个第一通风孔400和两个第二通风孔401是预防电池组2形成的气体聚集在电池箱内,第二放静电pvc膜和两个第一防静电pvc膜4113可有效避免静电的产生,当离子风机4101开启后,可有效对壳体40内部角落防止静电的污染及破坏,支载框30和防滑管3119均是由内加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混合材料所制,有效起到防止静电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