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1382发布日期:2022-04-16 11:4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快充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快充锂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工具上,但是目前的锂电池仍然存在充电时间长,较耗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充锂电池,通过改进浆料层的组成,提高导电性,以及提高充电速率,降低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从而实现锂电池的快充功能。
5.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活快充锂电池,包括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
6.多孔铜箔;
7.浆料层,其设置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两侧面,所述浆料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负极层、第二负极层和第三负极层;
8.其中,所述浆料层的涂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s1、取石墨颗粒、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混合制成第一浆料,将制备好的所述第一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两侧面,烘干,压实,形成所述第一负极层;
10.s2、取石墨-硬碳颗粒、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混合制成第二浆料,将制备好的所述第二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所述第一负极层的外侧,形成所述第二负极层;
11.s3、取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粘结剂、导电剂和溶剂,混合制成第三浆料,将制备好的所述第三浆料均匀的涂敷在所述第二负极层的外侧,形成所述第三负极层,即得到所述浆料层。
12.优选的是,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所述溶剂为水,所述导电剂为聚苯胺和导电炭黑。
13.优选的是,步骤s1中所述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4.s1a、取碳纳米管,将所述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15.s1b、取苯胺,将所述苯胺分散在水中,得到苯胺分散液;
16.s1c、向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加入过硫酸铵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苯胺分散液,充分反应,得反应液;
17.s1d、将所述反应液依次用乙醇和水清洗,得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干燥,得到所需的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
1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负极层的厚度为5μm。
19.优选的是,步骤s2中所述石墨-硬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0.s2a、取微晶石墨,将所述微晶石墨球磨处理,得到微晶石墨粉末;
21.s2c、将所述微晶石墨粉末经过化学插层处理后,进行膨胀处理,得到膨胀微晶石墨;
22.s2d、将所述膨胀微晶石墨采用树脂碳源包覆后,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需的石墨-硬碳颗粒。
2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负极层的厚度为15μm。
24.优选的是,步骤s3中,所述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在制备时,取石墨-硬碳颗粒和碳纳米管颗粒放入球磨机中,球磨10-12小时,得到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即为所述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
25.其中,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石墨-硬碳颗粒的重量比为4:6。
26.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负极层的厚度为10μm。
27.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在第一负极层内加入了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加入的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提高了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由于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具有很好的粘附性,增强了第一负极层与铜箔之间的粘结性,同时也提高了第二负极层与第一负极层之间的粘结性;第二负极层中含有石墨-硬碳颗粒,石墨-硬碳颗粒相比于石墨具有快速嵌入锂离子的能力,能够提高锂电池的快充能力;第三负极层中含有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在石墨-硬碳外面包覆的碳纳米管颗粒对内部的石墨-硬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其内部石墨-硬碳的稳定性,同时将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放置在最外层,能够对第二负极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在多次充放电后石墨-硬碳被损害的程度,即本发明通过改进浆料层的组成,提高导电性,以及提高充电速率,降低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从而实现锂电池的快充功能。
29.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31.《实施例1》
32.快充锂电池包括负极片,负极片包括:
33.多孔铜箔;
34.浆料层,其设置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两侧面,所述浆料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负极层、第二负极层和第三负极层;
35.其中,所述浆料层的涂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6.s1、取石墨颗粒、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聚苯胺和导电炭黑、水混合制成第一浆料,将制备好的第一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两侧面,烘干、压实,形成厚度为5μm的第一负极层;
37.s2、取石墨-硬碳颗粒、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聚苯胺和导电炭黑、水混合制成第二浆料,将制备好的所述第二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所述第一负极层的外侧,形成厚度为
15μm的第二负极层;
38.s3、取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聚苯胺和导电炭、水混合制成第三浆料,将制备好的所述第三浆料均匀的涂敷在所述第二负极层的外侧,形成厚度10μm第三负极层,即得到所述浆料层。
39.《实施例2》
40.快充锂电池包括负极片,负极片包括:
41.多孔铜箔;
42.浆料层,其设置在所述多孔铜箔的两侧面,所述浆料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负极层、第二负极层和第三负极层;
43.所述浆料层的涂覆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石墨-硬碳颗粒和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44.1、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45.s1a、取碳纳米管,将所述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
46.s1b、取苯胺,将所述苯胺分散在水中,得到苯胺分散液;
47.s1c、向所述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加入过硫酸铵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苯胺分散液,充分反应,得反应液;
48.s1d、将所述反应液依次用乙醇和水清洗,得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干燥,得到所需的聚苯胺-碳纳米管颗粒。
49.2、石墨-硬碳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50.s2a、取微晶石墨,将所述微晶石墨球磨处理,得到微晶石墨粉末;
51.s2c、将所述微晶石墨粉末经过化学插层处理后,进行膨胀处理,得到膨胀微晶石墨;
52.s2d、将所述膨胀微晶石墨采用树脂碳源包覆后,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需的石墨-硬碳颗粒。
53.3、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在制备时,取石墨-硬碳颗粒和碳纳米管颗粒放入球磨机中,球磨10-12小时,得到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即为所述石墨-硬碳-碳纳米管颗粒;
54.《对比例1》
55.浆料层不包括第二负极层和第三负极层,第一负极层的厚度为30μm,其余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56.《对比例2》
57.浆料层不包括第三负极层,第二负极层的厚度为25μm,其余与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58.《对比例3》
59.浆料层不包括第二负极层,第三负极层的厚度为25μm,其余与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工艺过程也完全相同。
60.使用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方法分别制得负极片,将lini
x
coymnzo2、导电炭黑、聚偏氟乙烯、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制得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布于集流体铝箔上,干燥,压实,制得正极片。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采用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电芯,将电芯放入电池壳内,在真空条件下烘烤30小时,装配、注三元电解液、化成、
分容,形成锂电池,标称容量为20000mah。对锂电池分别采用2c,5c及10c充电倍率(1c放电)进行循环寿命测试,记录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结果见表1。
61.表1
[0062][0063]
由表1可知,在2c充电倍率循环100次,实施例2相比于对比例1﹑对比例2及对比例3,容量保持率虽高,但差距不大;随着充电倍率增大至5c及10c,100次循环后,实施例2相比于对比例1﹑对比例2及对比例3,容量保持率明显更高且差距越来越大。实施例2表现出更优异的大倍率快充性能。
[006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