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性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8660发布日期:2022-03-19 19:2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容性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或低压输配电线路用电流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绕组为开路运行的电容性绕组的容性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高低压电网中所采用的电流互感器,都是用来供测量或保护装置使用的。其一、二次绕组都是绕制在闭合铁芯磁路上的感性元件,一次绕组通常只有一到两匝,直接串联在主电路中,通过电路大电流。二次绕组则设计成许多匝,通过低阻抗电路,感应出小电流,连接测量仪器或保护装置。这种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设计安匝数是相同的,二次绕组所感应出的磁通,基本上是同一次绕组感应出的磁通反向的,互相抵销的,其差值仅仅是维持磁路磁通所需要的很小的励磁电流。所以这种电流互感器的磁通密度很低,铁芯断面很小就够了。然而一旦二次回路开路,就没有反磁通了,一次电流全成了励磁电流,使铁芯迅速饱和,特性变坏,无法再使用。并且二次侧可能出现危险高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无论国内外各种电工理论教科书,或是技术规范,都明文规定,电流互感器运行中严防二次开路。而且其功能只是将一次电流变换成二次电流,供测量或保护用,不起任何节能效果。
3.人们习惯地把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视为无功电流,是因为在交流电路中其电流的相位角滞后或超前于电压的相位角90
°
。在电力系统中,总是把电力电容器和同步补偿器(或同步调相机)作为无功电源向电网输送容性无功电流,用来补偿负荷侧感性无功电流,以改善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损。从来没有人把电容器用来作为有功电流源使用,使其同时具有减少电源输入有功电流、抑制高次谐波和改善功率因数的多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打破传统观念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会出现危险空载电势的禁条,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设计成容性绕组。运用移相技术,特意利用二次绕组开路时产生的高空载电势加到电容两极,使其产生的二次电容电流反馈到一次侧,同一次侧负荷电流同相位或接近同相位,从而能起到对一次负荷电流的正反馈补偿作用。于是该电容电流就可以成为输送给负荷侧的有功电流,部分取代电源输入电流。而该电容器就可以成为有功电流源,不但能产生巨大的节能效果,还能抑制高次谐波电流,起到有源滤波和改善功率因数的作用。当只用一台容性电流互感器供给单相用电负荷,忽略互感器内部微小的有功损耗时,其一、二次绕组电流、铁芯磁通、二次空载电势向量图见图1。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或低压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环形铁芯。其一次绕组由一匝或两匝以匝间绝缘膜隔开的金属箔或绝缘金属导体缠绕而成。或直接由一次绝缘导线直接贯穿铁芯窗口而过。其二次绕组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容性绕组构成。每组容性绕组是采用以匝数相同的两层金属箔为两个线圈作极板,其间以绝缘膜隔开,一起缠绕
而成的电容器,既含有电容,也含有电感。按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一个开路运行的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用绝缘材料加以隔离。一、二次绕组的内侧、外侧和端部分别以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端绝缘层予以加强绝缘。
6.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可以合在一起绕成一个绕组套在环形铁芯的一个铁芯柱上;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组成两个或以上绕组,分别套在环形铁芯的两个铁芯柱上。
7.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的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端绝缘层表面是全部或部分包覆接地的、非闭环的导电屏蔽层,并同铁芯实行电气连接。这种导电屏蔽层的材料是金属箔、非金属导电膜、金属镀层、导电涂层。在导电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覆以浸涂防火涂料的玻璃丝带。
8.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只有一组容性绕组,其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二线圈的首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合成电容电流与一次侧负荷电流基本上同相位的正反馈电路。
9.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三个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分别串接在三相电路的每一不同相上。每个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有两组容性绕组,其第一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二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二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二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二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一相第二线圈的首端相连接;第二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三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三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三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三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二相第二线圈的首端相连接;第三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一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一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一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一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三相第二线圈的首端相连接,形成一个二次侧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合成电容电流的相位角比一次侧负荷电流的相位角略为超前的正反馈电路。二次侧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参数构成一个单谐振频率的滤波电路。
10.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三个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分别串接在三相电路的每一不同相上。每个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有两组容性绕组,其第一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二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二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二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二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一相第二线圈的尾端相连接;其第二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三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三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三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三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二相第二线圈的尾端相连接;其第三相第一线圈的尾端同第一相第三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一相第三线圈的首端同第一相第四线圈的尾端相连接,第一相第四线圈的首端同第三相第二线圈的尾端相连接;形成一个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合成电容电流的相位角比一次侧负荷电流的相位角略为超前的正反馈电路。二次侧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参数构成一个宽谐振频带的滤波电路。
11.前述的串接在三相电路中的容性电流互感器,是由三个单相容性电流互感器构成,或是由一个三柱铁芯上分别套装三相一二次绕组;当为三相四线线路时,则采用四个单相容性电流互感器分别串接在a,b,c,n各相中,或采用四柱铁芯分别套装a,b,c,n各相一二次绕组。
12.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各相二次绕组的两组绕组,是匝数相同的,或者是匝数不同的。
13.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所有一、二次绕组的首端和尾端同时加以互换来进行连接。
14.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也可以是用绝缘金属导体缠绕而成,在二次绕组开口接线端外接容抗大于二次绕组感抗的电容器。
15.权利要求1和10所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输出回路中,采取防止一次主回路短路或二次回路一旦开路出现危险高电压的保护措施。
16.前述的电流互感器可同时具有连接测量或保护装置专用的电感性二次绕组。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当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二次绕组不产生反磁通,一次电流全部成为励磁电流,该互感器就成了带铁芯的电抗器。只要合理设计,就可以控制其额定感抗压降达到预期值,同时控制其有功损耗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该一次侧励磁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同一次电流是同相位的。当单台互感器二次容性绕组按一定的接线方式连接,并令其整条电路开路时,在各个电感线圈中感应出很高的空载电势加到各个电容的两极,该电势的相位角滞后于磁通和一次电流90
°
,而电容器产生的电容电流超前于电势90
°
,于是,此电容电流感应到一次侧成了同一次电流同相位或接近同相位的有功反馈补偿电流,我们可以称其为二次电容正反馈有功补偿电流,其数值随一次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接近二次侧平均电容电流的n(n为一、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倍。当一次侧负荷电流为一定,又忽略很微小的互感器内部损耗时,电源输入电流就只有负荷电流减去二次电容正反馈补偿电流,取得巨大的节能效果,保守测算,平均可以节电60%以上,轻载时甚至可以向附近用户反送有功电流。我们把这种二次侧为容性绕组的容性电流互感器的功能称之为有功电流源。修正了人们从来把接在交流电路中工作的电容器认定为纯属无功电源的片面观念,附图1是单台容性电流互感器接在单相配电线路开路运行时,一、二次电流、电势、磁通工作原理向量图。这是一种依据崭新的理念,研制出的一种崭新的多功能节电装置。2、二次容性绕组中既有电容又有电感,容抗和感抗二者是互相抵销的。只有容抗大于感抗,使电路呈容性才能产生二次电容正反馈补偿电流,起到有功电流源作用。如果二次电路呈感性,则适得其反了。二次开路运行的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电路的感抗是很大的,必须使容抗大于感抗,而容抗越大,电容值越小,所需的电容极板面积也越小。所以二次绕组要达到容性节能效果,材料消耗是很有限的。于是这种容性电流互感器可以达到很高的节电效果,而制造成本可以很低。3、如果一次负荷电流中含有较高的高次谐波电流,则二次电容反馈补偿电流中同样含有高次谐波电流,兼负起抑制高次谐波的有源滤波装置的功能。由于各次谐波的频率不同,二次绕组对于不同频率呈现出不同的容抗和感抗。各个不同用户的各次谐波电流含量不同,可以根据需要按图4-图10采取不同的接线方式和结构进行个体化或系列化设计,实现多频道宽带滤波或重点单频道滤波,有效地抑制高次谐波。同现有市场供应的电子式有源滤波装置相比,本互感器没有任何电子元器件,可靠性高,寿命长,体积小,损耗低,成本低。4、单个容性电流互感器产生的二次电容正反馈补偿电流同一次负荷电流是同相位的,无法改善一次负荷电流的功率因数,本发明可以采用如图7-图10的移相电路,使三相电路中各相二次电容正反馈补偿电流的相位角略为超前于负荷电流,使之具有改善电网功
率因数的功能。5、互感器一次负荷电流越大,二次电容反馈的补偿电流也越大,只要合理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三相负荷不平衡程度。6、本容性电流互感器还具有降低电动机启动电流和电网短路电流,抑制变压器励磁涌流等众多附加功能。7、本容性电流互感器可同时具有连接测量或保护装置的专用二次绕组。大大扩展了电流互感器的功能和价值。8、本电流互感器可同时具有连接测量或保护装置专用的电感性二次绕组。9、本容性电流互感器如能结合水冷变压器在全国得到普及推广,预期能淘汰全部燃煤、燃油采暖锅炉房和大部火力发电厂,基本解决二氧化碳和pm-2.5排放对环境污染问题。今后进一步推向全球,则人类面临南北极冰盖融化造成的大灾难也可不必担忧了。
附图说明
18.图1为单个容性电流互感器接入单相相线电路中电流、电势、磁通向量图;
19.图2为二次单容性绕组接线图;
20.图3为二次口字型铁芯单容性绕组组装剖面示意图;
21.图4a为接入相线的单相容性电流互感器输入正向电流时一二次绕组工作原理向量图;
22.图4b为接入零线的单相容性电流互感器输入反向电流时一二次绕组工作原理向量图;
23.图5为两个分别接入相线和零线的单相容性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接线图;
24.图6为单相口字型铁芯双容性绕组组装剖面示意图;
25.图7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单谐振频率移相电路接线图;
26.图8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单谐振频率工作原理向量图;
28.图9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宽谐振频带移相电路接线图;
29.图10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宽谐振频带工作原理向量图。子后的接线图;
24.图6为单相口字型铁芯双容性绕组组装剖面示意图;
25.图7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单谐振频率移相电路接线图;
26.图8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单谐振频率工作原理向量图;
28.图9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宽谐振频带移相电路接线图;
29.图10为二次双容性绕组三相宽谐振频带工作原理向量图。《附图中文字符号说明》
30.tx——铁芯,zt——柱铁,et——轭铁,djy——端绝缘,njy——内绝缘,wjy——外绝缘,rjjy——绕组间绝缘,pb——导电屏蔽层,1r——.一次绕组,1r
x
——.一次相绕组,1rn——.一次零绕组,1r
xs
——.一次相绕组首端端子,1r
xw
——.一次相绕组尾端端子,e
2c
——二次绕组电容极间空载电势,1ra——.一次a相绕组,1rb——.一次b相绕组,
1rc——.一次c相绕组,2r——.二次绕组,2r1——.二次绕组第一线圈,2r2——.二次绕组第二线圈,2r
a1
——.二次a相第一绕组第一线圈,2r
a2
——.二次a相第一绕组第二线圈,2r
a3
——.二次a相第二绕组第三线圈,2r
a4
——.二次a相第二绕组第四线圈,2r
b1
——.二次b相第一绕组第一线圈,2r
b2
——.二次b相第一绕组第二线圈,2r
b3
——.二次b相第二绕组第三线圈,2r
b4
——.二次b相第二绕组第四线圈,2r
c1
——二次c相第一绕组第一线圈,2r
c2
——.二次c相第一绕组第二线圈,2r
c3
——.二次c相第二绕组第三线圈,2r
c4
——.二次c相第二绕组第四线圈,1rs——.一次绕组首端端子,1rw——.一次绕组尾端端子,1r
as
——.一次a相绕组首端端子,1r
aw
——.一次a相绕组尾端端子,1r
bs
——.一次b相绕组首端端子,1r
bw
——.一次b相绕组尾端端子,1r
cs
——.一次c相绕组首端端子,1r
cw
——.一次c相绕组尾端端子,2r
1s-.二次绕组第一线圈首端端子,2r
1w
——.二次绕组第一线圈尾端端子,2r
2s
——.二次绕组第二线圈首端端子2r
2w
——.二次绕组第二线圈尾端端子,2r
3s
——.二次绕组第三线圈首端端子,2r
3w
——.二次绕组第三线圈尾端端子,2r
4s
——.二次绕组第4线圈首端端子,]2r
4w
——.二次绕组第4线圈尾端端子,2r
a1s
——.二次a相第一线圈首端端,2r
a1w
——.二次a相第一线圈尾端端子,2r
a2s
——.二次a相第二线圈首端端子 2r
a2w
——.二次a相第二线圈尾端端子,2r
a3s
——.二次a相第三线圈首端端子 2r
a3w
——.二次a相第三线圈尾端端子,2r
a4s
——.二次a相第四线圈首端端 2r
a4w
——.二次a相第四线圈尾端端子,2r
b1s
——.二次b相第一线圈首端端 2r
b1w
——.二次b相第一线圈尾端端子,2r
b2s
——.二次b相第二线圈首端端子 2r
b2w
——.二次b相第二线圈尾端端子,2r
b3s
——.二次b相第三线圈首端端子 2r
b3w
——.二次b相第三线圈尾端端子,2r
b4s
——.二次b相第四线圈首端端子 2r
b4w
——.二次b相第四线圈尾端端子,2r
c1s
——.二次c相第一线圈首端端子,2r
c1w
——.二次c相第一线圈尾端端子,2r
c2s
——.二次c相第二线圈首端端子,2r
c2w
——.二次c相第二线圈尾端端子,2r
c3s
——.二次c相第三线圈首端端子,2r
c3w
——.二次c相第三线圈尾端端子,2r
c4s
——.二次c相第四线圈首端端子,2r
c4w
——.二次c相第四线圈尾端端子,fh——.一次负荷,2c——.二次绕组电容,i
1sr
——.一次输入电流,i
1fh
——.一次负荷电流,i
1xsr
——.一次相线输入电流,i
1nsc
——.一次零线输出电流,i
a1sr
——.a相一次输入电流,i
a1fh
——.a相一次负荷电流,i
b1sr
——.b相一次输入电流,i
b1fh
——.b相一次负荷电流,i
c1sr
——.c相一次输入电流,i
c1fh
——.c相一次负荷电流,io——.铁芯励磁电流,i
1c
——.一次侧电容电流,i
2c
——.二次侧电容电流,i
a0
——.a相一次侧励磁电流,i
b0
——.b相一次侧励磁电流,i
c0
——.c相一次侧励磁电流,φ——.铁芯磁通,φ1——.一次电容电流产生的磁通,φa——.a相铁芯磁通,φb——.b相铁芯磁通,
φc——.c相铁芯磁通,e
2c
——.二次绕组电容极间空载电势,e
a2
——.二次a相绕组空载电势 e
b2
——.二次b相绕组空载电势,e
c2
——.二次c相绕组空载电势,i
ca1
——.二次a1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b1
——.二次b1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c1
——.二次c1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a2
——.二次a2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b2
——.二次b2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c2
——.二次c2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a3
——.二次a3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b3
——.二次b3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
cc3
——.二次c3线圈正向电容电流,i-ca4
——二次a4线圈反向电容电流 i-cb4
——二次b4线圈反向电容电流i
cc4
——二次c4线圈反向电容电流 i
ca
——二次a相绕组合成电容电流i
cb
——二次b相绕组合成电容电流 i
cc
——二次c相绕组合成电容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31.本发明打破传统观念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会出现危险空载电势的禁条,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设计成容性绕组。运用移相技术,特意利用二次绕组开路时产生的高空载电势加到电容两极,使其产生的二次电容电流反馈到一次侧,基本上同一次侧负荷电流同相位或接近同相位,从而能起到对一次负荷电流的正反馈补偿作用。于是该电容电流就可以成为输送给负荷侧的有功电流,部分取代电源输入电流。试验数据已经证实了其原理的正确性。因而该电容器就可以成为有功电流源,不但能产生巨大的节能效果,还能抑制高次谐波,起到有源滤波和改善功率因数的作用。当单相用电户只在相线进户端装设一台容性电流互感器,忽略互感器内部微小的有功损耗时,其一、二次绕组电流、铁芯磁通、二次空载电势向量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用户负荷电流是根据电网额定电压和负荷特性来决定的,相线电源端的容性电流互感器的正反馈补偿电流,减少了相线电源输入电流。而零线输出电流大小与负荷电流是相等的,会大大超过相线输入电流。当电网输送容量较大、三相负荷不平衡程度较大时,很有可能出现零线过载而导致严重故障。所以图1的接线方式只适合单相进线额定电流小于15a的小用电户。绝大多数情况下,单相相零电源回路,应在相线和零线电源端各装设一台特性数据和接线方式相同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电流、铁芯磁通、二次绕组电容极间电势工作向量图以及接线图分别见图4a、4b和图5。图4a是相线输入电流时的工作向量图,图4b是零线n为输出电流时的工作向量图,可以将零线输出电流看作负的反向输入电流,就可以得到与相线输入电流向量图图4a相似的分析结果,即得到相线输入电流与零线输出电流是相等的。
32.图2所示的高压或低压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包括:一次绕组1r、二次绕组2r和以柱铁zt和轭铁et构成的环形铁芯。其一次绕组由一匝或两匝以匝间绝缘膜隔开的金属箔或绝缘金属导体缠绕而成,或者直接由一次绝缘导体贯穿铁芯窗口而过。其二次绕组由一组或一组以上的容性绕组构成。每组容性绕组是采用以匝数相同的两层金属箔为两个线圈作极板,其间以绝缘膜隔开,一起缠绕而成的电容器。按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一个开路运行的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用绝缘材料rjjy加以隔离。一、二次绕组的内侧、外侧和端部分别以内绝缘层njy、外绝缘层wjy和端绝缘层djy予以加强绝缘。图2为其绕组、铁芯组装剖面示意图。
33.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可以合在一起绕成一个线包套在环形铁芯的一个铁芯柱上,如图2;也可以将相线和零线的一二次绕组,组成两个线包,分别套在环形铁芯的两个铁芯柱上,其工作原理向量图如图4a、图4b,接线图如图5,结构图如图6。
34.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的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端绝缘层表面是全部或部分包覆接地的、非闭环的导电屏蔽层pb,并同铁芯实行电气连接。这种导电屏蔽层的材料是金属箔、非金属导电膜、金属镀层、导电涂层。
35.图2所示的容性电流互感器接线图,其二次绕组只有一组容性绕组2r,其第一线圈2r1的尾端2w1同第二线圈的首端2s2相连接,形成一个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合成电容电流与一次侧负荷电流基本上同相位的正反馈电路。其工作原理向量图见图1,结构示意图见图3。
36.图7所示的容性电流互感器,三个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分别串接在三相电路的每一不同相上。每个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有两组容性绕组,其第一相第一线圈2r
a1
的尾端l
x1
同第二相第三线圈2r
b3
的尾端l
y3
相连接,第二相第三线圈2r
b3
的首端l
b3
同第二相第四线圈2r
b4
的尾端l
y4
相连接,第二相第四线圈2r
b4
的首端l
b4
同第一相第二线圈2r
a2
的首端l
a2
相连接;第二相第一线圈2r
b1
的尾端l
y1
同第三相第三线圈2r
c3
的尾端l
z3
相连接,第三相第三线圈2r
c3
的首端l
c3
同第三相第四线圈2r
c4
的尾端l
z4
相连接,第三相第四线圈2r
c4
的首端l
c4
同第二相第二线圈2r
b2
的首端l
b2
相连接;第三相第一线圈2r
c1
的尾端l
z1
同第一相第三线圈2r
a3
的尾端l
x3
相连接,第一相第三线圈2r
a3
的首端l
a3
同第一相第四线圈2r
a4
的尾端l
x4
相连接,第一相第四线圈2r
a4
的首端l
a4
同第三相第二线圈2r
c2
的首端l
c2
相连接。由于各相第一、第二线圈中通过的都是正向电容电流,第三、第四线圈中通过的都是反向电容电流,形成一个二次侧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各相合成电容电流ia,ib,ic的相位角分别比一次侧各相负荷电流ia,ib,ic的相位角略为超前的正反馈电路,其工作原理向量图见图8。二次侧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参数构成一个单谐振频率的滤波电路,其原理在本发明人另一项发明专利201110199851.x“防雷消谐无功功率补偿容性变压器”的说明书中已有详细论述,本专利不再细述。
37.图9所示的容性电流互感器,三个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分别串接在三相电路的每一不同相上。每个互感器的二次绕组有两组容性绕组,其第一相第一线圈2r
a1
的尾端l
x1
同第二相第三线圈2r
b3
的尾端l
y3
相连接,第二相第三线圈2r
b3
的首端l
b3
同第二相第四线圈2r
b4
的尾端l
y4
相连接,第二相第四线圈2r
b4
的首端l
b4
同第一相第二线圈2r
a2
的尾端l
x2
相连接;第二相第一线圈2r
b1
的尾端l
y1
同第三相第三线圈2r
c3
的尾端l
z3
相连接,第三相第三线圈2r
c3
的首端l
c3
同第三相第四线圈2r
c4
的尾端l
z4
相连接,第三相第四线圈2r
c4
的首端l
c4
同第二相第二线圈2r
b2
的尾端l
y2
相连接;第三相第一线圈2r
c1
的尾端l
z1
同第一相第三线圈2r
a3
的尾端l
x3
相连接,第一相第三线圈2r
a3
的首端l
a3
同第一相第四线圈2r
a4
的尾端l
x4
相连接,第一相第四线圈2r
a4
的首端l
a4
同第三相第二线圈2r
c2
的首端l
z2
相连接。由于各相第一线圈中通过的都是正向电容电流,第二、第三、第四线圈中通过的都是反向电容电流,形成一个二次侧开路运行的,二次侧各相合成电容电流ia,ib,ic的相位角分别比一次侧各相负荷电流ia,ib,ic的相位角略为超前的正反馈电路,其工作原理向量图见图10。二次侧电路中电感和电容参数构成一个宽谐振频带的滤波电路,其原理在本发明人另一项发明专利201110199851.x“防雷消谐无功功率补偿容性变压器”的说明书中已有详细论述,本专利不再细述。
38.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的两组绕组,是匝数相同的,或者是匝数不同的。每个二次容性绕组也可以分成更多段进行连接。
39.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所有一、二次绕组的首端和尾端可以同时加以互换来进行连接。
40.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的两组绕组,是匝数相同的,或者是匝数不同的。
41.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也可以是用绝缘金属导体缠绕而成,在二次绕组开口接线端外接容抗大于二次绕组感抗的电容器。但是其体积和成本均会高于容性绕组。
42.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输出回路中,采取防止二次回路一旦开路出现危险高电压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保护措施种类繁多,本专利不予特殊规定。
43.前述的容性电流互感器可同时具有连接测量或保护装置专用的电感性二次绕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