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4117发布日期:2022-01-15 03:4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继电器主体通常安装在底座上,继电器的底座与外界安装结构连接,然后再使继电器与底座整体与盒体完成连接固定,盒体的主要作用是紧固与保护继电器。
4.但在继电器主体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问题:仅靠盒体与底座之间配合来固定继电器主体时,继电器主体的安装稳定性较低,继电器主体在外界的振动冲击下较易出现松动或脱落,同时常见盒体、底座对于继电器主体尺寸变化的适应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包括底座、限位轴、底压机构和外固机构,所述的底座的四周侧端面均开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限位轴,底座上端设置有底压机构,底压机构的正上方布置有外固机构。
6.所述的底压机构包括圆环、推动板、夹板、连接板、转板和耳块,圆环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圆环的内环面上端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沿圆环周向均匀排布,底座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底座的上端面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夹板,夹板沿圆环周向均匀排布,且夹板位于圆环内,夹板面对圆环的内环面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面与推动板的上端面齐平,相邻的推动板之间布置有转板,转板位于圆环内且靠近圆环的内环面,转板的下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耳块,耳块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固定相连,转板的上端为外凸半圆结构,通过人工方式将继电器主体放在矩形凹槽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圆环,圆环带动推动板同步转动,推动板同步推动连接板,夹板在连接板的连带下逐渐靠近继电器主体,直至夹板夹紧继电器主体,因圆环与底座之间采取了螺纹连接方式,因而在操作人员停止转动圆环后,圆环自身不会回转,在继电器主体得到夹板的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板以使其上端抵于继电器主体上。
7.所述的外固机构包括罩盒、伸缩板和卡位轴,底压机构正对罩盒的内部,罩盒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通过卡接方式相连,罩盒的四周外侧面上端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矩形通槽,罩盒的四周侧端下端均开设有二号通孔,二号通孔位于与之位置对应的一号通孔的正上方,罩盒的四周内壁均安装有伸缩板,伸缩板的侧端面沿伸缩板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开设有三号通孔,距离罩盒内壁最近的三号通孔内卡接有卡位轴,卡位轴与伸缩板相垂直,事先通过人工方式拔出卡位轴,然后拉长伸缩板至一定长度后再次安装卡位轴以使伸缩板不可再伸缩,再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板以使其上端抵于继电器主体上后,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卡接在底座上,此时伸缩板紧紧抵于转板的侧端面,转板在伸缩板的作用下压紧继电器主
体的侧端,然后将限位轴插进一号通孔内并贯穿二号通孔以固定罩盒。
8.优选技术方案一:所述的矩形凹槽的内底壁左右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撑板,撑板相对侧的下端面与矩形凹槽的内底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通过人工方式将继电器主体放在撑板的上端,撑板在继电器主体的压动下向下转动,撑板同步压缩弹簧,然后再通过夹板夹固继电器主体,撑板和弹簧整体可在继电器主体受到外部力作用时对其进行缓冲减震。
9.优选技术方案二:所述的罩盒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伸缩板的正下方,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一号弹性板,一号弹性板位于转板与罩盒的内壁之间,固定板带动一号弹性板随罩盒同步运动,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卡接在底座上,此时的一号弹性板呈压缩状态并压紧于圆环的上端面,通过一号弹性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配合可给予圆环向下的压制力,以此来提高圆环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进而利于提高继电器主体的稳固度。
10.优选技术方案三:所述的固定板远离一号弹性板的侧端与罩盒的侧端之间相插接,固定板远离一号弹性板的侧端开设有卡接通槽,卡接通槽内卡接有矩形板,矩形板与固定板相垂直,且矩形板的侧端面与罩盒的外表面接触,通过人工方式拔出矩形板,然后向罩盒内部拉动固定板以使固定板脱离罩盒,随后卸除一号弹性板并进行更换,以避免一号弹性板在长时间使用后损坏或失去较多的弹性而无法起到压制作用。
11.优选技术方案四:所述的罩盒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连接通槽,连接通槽内左右对称放置有竖板,竖板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弹性板,二号弹性板呈下凹圆弧状结构,二号弹性板位于伸缩板的上方,罩盒卡接在底座上后,二号弹性板压制于继电器主体的上端,二号弹性板既可对继电器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继电器主体于竖直方向的活动度。
12.优选技术方案五:所述的竖板的侧端面与连接通槽的侧壁之间滑动接触,竖板的上端之间滑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侧端与罩盒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竖直板相连,竖板上端的相背侧安装有延伸板,延伸板远离竖板的一端安装有环板,环板套设在圆杆上,环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卡扣,卡扣套设在圆杆上,卡扣位于延伸板的下方,通过人工方式拧松卡扣自带的螺栓,然后移动卡扣和环板整体,环板带动延伸板同步运动,延伸板带动竖板同步运动,当竖板相向运动时,二号弹性板在竖板的挤动下,其弯曲幅度增大,二号弹性板最下端与罩盒上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以此适应高度较低的继电器主体,当竖板相对运动时,二号弹性板在竖板的拉动下,其弯曲幅度减小,二号弹性板最下端与罩盒上端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适应高度较高的继电器主体。
13.优选技术方案六:所述的撑板的上端面、矩形凹槽的内底壁以及夹板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通气槽,设置通气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继电器主体工作产生的热量可及时发散出去。
14.优选技术方案七:所述的竖直板的下端与罩盒的上端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卸下连接螺栓,然后取下竖直板与圆杆整体,然后卸除二号弹性板并进行更换,以避免二号弹性板在长时间使用后损坏或失去较多的弹性而无法起到压制作用。
15.优选技术方案八:所述的底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回型橡胶垫,回型橡胶垫可对装置整体起到底部缓冲减震的作用。
16.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采用了多
重压紧固定的设计理念,本发明中的底压机构和外固机构两者之间配合可给予继电器主体双重全方位的夹固,进而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主体的稳固度,且二者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继电器主体的夹固,进而扩大了装置整体的适用范围。
17.2、本发明中的二号弹性板既可对继电器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继电器主体于竖直方向的活动度,同时二号弹性板与罩盒上端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卡扣、延伸板、环板、竖板和圆杆之间的配合进行调节,以此来适应继电器主体高度的变化。
18.3、本发明通过一号弹性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配合可给予圆环向下的压制力,以此来提高圆环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进而利于提高继电器主体的稳固度。
19.4、本发明中的撑板和弹簧整体可在继电器主体受到外部力作用时对其进行缓冲减震,撑板的上端面、矩形凹槽的内底壁以及夹板的侧端面均布的通气槽可利于及时散热。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3.图3为图1的正视图。
24.图4为圆环以及圆环内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26.图6为图5中附图标记为x的放大图。
27.图7为伸缩板、卡位轴、固定板、矩形板和一号弹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竖直板以及竖直板之间所连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9.图9为底座、限位轴、底压机构、外固机构和继电器主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30.图10为图9的半剖视图(从前往后看)。
31.图中1、底座;2、限位轴;3、底压机构;4、外固机构;30、圆环;31、推动板;32、夹板;33、连接板;34、转板;35、耳块;36、矩形凹槽;360、耳板;361、撑板;362、弹簧;40、罩盒;400、一号弹性板;401、固定板;402、矩形板;403、竖板;404、二号弹性板;405、圆杆;406、竖直板;407、延伸板;408、环板;409、卡扣;430、连接螺栓;41、伸缩板;42、卡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参阅图1和图9,一种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包括底座1、限位轴2、底压机构3和外固机构4,所述的底座1的四周侧端面均开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限位轴2,底座1上端设置有底压机构3,底压机构3的正上方布置有外固机构4。
34.参阅图1、图4、图5和图9,所述的底压机构3包括圆环30、推动板31、夹板32、连接板33、转板34和耳块35,圆环30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圆环30的内环面上端安装有推动板31,推动板31沿圆环30周向均匀排布,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
凹槽36,底座1的上端面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夹板32,夹板32沿圆环30周向均匀排布,且夹板32位于圆环30内,夹板32面对圆环30的内环面的侧端面安装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的上端面与推动板31的上端面齐平,相邻的推动板31之间布置有转板34,转板34位于圆环30内且靠近圆环30的内环面,转板34的下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耳块35,耳块35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端固定相连,转板34的上端为外凸半圆结构,通过人工方式将继电器主体放在矩形凹槽36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圆环30,圆环30带动推动板31同步转动,推动板31同步推动连接板33,夹板32在连接板33的连带下逐渐靠近继电器主体,直至夹板32夹紧继电器主体,因圆环30与底座1之间采取了螺纹连接方式,因而在操作人员停止转动圆环30后,圆环30自身不会回转,在继电器主体得到夹板32的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板34以使其上端抵于继电器主体上。
35.参阅图5和图6,所述的矩形凹槽36的内底壁左右对称安装有耳板360,耳板360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撑板361,撑板361相对侧的下端面与矩形凹槽36的内底壁之间连接有弹簧362,弹簧362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通过人工方式将继电器主体放在撑板361的上端,撑板361在继电器主体的压动下向下转动,撑板361同步压缩弹簧362,然后再通过夹板32夹固继电器主体,撑板361和弹簧362整体可在继电器主体受到外部力作用时对其进行缓冲减震。
36.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的撑板361的上端面、矩形凹槽36的内底壁以及夹板32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通气槽,设置通气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继电器主体工作产生的热量可及时发散出去。
37.参阅图5、图7、图9和图10,所述的外固机构4包括罩盒40、伸缩板41和卡位轴42,底压机构3正对罩盒40的内部,罩盒40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端通过卡接方式相连,罩盒40的四周外侧面上端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矩形通槽,罩盒40的四周侧端下端均开设有二号通孔,二号通孔位于与之位置对应的一号通孔的正上方,罩盒40的四周内壁均安装有伸缩板41,伸缩板41的侧端面沿伸缩板41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开设有三号通孔,距离罩盒40内壁最近的三号通孔内卡接有卡位轴42,卡位轴42与伸缩板41相垂直,事先通过人工方式拔出卡位轴42,然后拉长伸缩板41至一定长度后再次安装卡位轴42以使伸缩板41不可再伸缩,再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板34以使其上端抵于继电器主体上,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40卡接在底座1上,此时伸缩板41紧紧抵于转板34的侧端面,转板34在伸缩板41的作用下压紧继电器主体的侧端,然后将限位轴2插进一号通孔内并使其贯穿二号通孔以固定罩盒40,底压机构3和外固机构4两者之间配合可给予继电器主体双重全方位的夹固,进而大大提高了继电器主体的稳固度,且二者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继电器主体的夹固,进而扩大了装置整体的适用范围,罩盒40表面开设矩形通槽的目的是为了利于散热。
38.参阅图2、图5、图7和图10,所述的罩盒40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401,固定板401位于伸缩板41的正下方,固定板401的下端安装有一号弹性板400,一号弹性板400位于转板34与罩盒40的内壁之间,固定板401带动一号弹性板400随罩盒40同步运动,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40卡接在底座1上,此时的一号弹性板400呈压缩状态并压紧于圆环30的上端面,通过一号弹性板400和固定板401之间的配合可给予圆环30向下的压制力,以此来提高圆环30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进而利于提高继电器主体的稳固度。
39.参阅图1、图3和图9,所述的固定板401远离一号弹性板400的侧端与罩盒40的侧端
之间相插接,固定板401远离一号弹性板400的侧端开设有卡接通槽,卡接通槽内卡接有矩形板402,矩形板402与固定板401相垂直,且矩形板402的侧端面与罩盒40的外表面接触,通过人工方式拔出矩形板402,然后向罩盒40内部拉动固定板401以使固定板401脱离罩盒40,随后卸除一号弹性板400并进行更换,以避免一号弹性板400在长时间使用后损坏或失去较多的弹性而无法起到压制作用。
40.参阅图5、图8和图9,所述的罩盒40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连接通槽,连接通槽内左右对称放置有竖板403,竖板40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二号弹性板404,二号弹性板404呈下凹圆弧状结构,二号弹性板404位于伸缩板41的上方,罩盒40卡接在底座1上后,二号弹性板404压制于继电器主体的上端,二号弹性板404既可对继电器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继电器主体于竖直方向的活动度。
41.参阅图8和图9,所述的竖板403的侧端面与连接通槽的侧壁之间滑动接触,竖板403的上端之间滑动连接有圆杆405,圆杆405的侧端与罩盒40的外表面之间通过竖直板406相连,竖板403上端的相背侧安装有延伸板407,延伸板407远离竖板403的一端安装有环板408,环板408套设在圆杆405上,环板408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有卡扣409,卡扣409套设在圆杆405上,卡扣409位于延伸板407的下方,通过人工方式拧松卡扣409自带的螺栓,然后移动卡扣409和环板408整体,环板408带动延伸板407同步运动,延伸板407带动竖板403同步运动,当竖板403相向运动时,二号弹性板404在竖板403的挤动下,其弯曲幅度增大,二号弹性板404最下端与罩盒40上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以此适应高度较低的继电器主体,当竖板403相对运动时,二号弹性板404在竖板403的拉动下,其弯曲幅度减小,二号弹性板404最下端与罩盒40上端之间的距离减小,以此适应高度较高的继电器主体。
42.参阅图9,所述的竖直板406的下端与罩盒40的上端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30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卸下连接螺栓430,然后取下竖直板406与圆杆405整体,然后卸除二号弹性板404并进行更换,以避免二号弹性板404在长时间使用后损坏或失去较多的弹性而无法起到压制作用。
43.参阅图5和图9,所述的底座1的下端面安装有回型橡胶垫,回型橡胶垫可对装置整体起到底部缓冲减震的作用。
44.继电器安全压紧装置工作时,第一步,通过人工方式将继电器主体放在撑板361的上端,撑板361在继电器主体的压动下向下转动,撑板361同步压缩弹簧362,然后通过人工方式转动圆环30,圆环30带动推动板31同步转动,推动板31同步推动连接板33,夹板32在连接板33的连带下逐渐靠近继电器主体,直至夹板32夹紧继电器主体。
45.第二步,事先通过人工方式拔出卡位轴42,然后拉长伸缩板41至一定长度后再次安装卡位轴42以使伸缩板41不可再伸缩。
46.第三步,通过人工方式拧松卡扣409自带的螺栓,然后移动卡扣409和环板408整体,环板408带动延伸板407同步运动,延伸板407带动竖板403同步运动,根据继电器主体的高度使竖板403相向或相对运动,以此来调整二号弹性板404的弯曲幅度,即调整二号弹性板404的最下端与壳罩上端之间的距离,使得二号弹性板404可压制于继电器主体上端。
47.第四步,通过人工方式转动转板34以使其上端抵于继电器主体上,然后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40卡接在底座1上,此时伸缩板41紧紧抵于转板34的侧端面,转板34在伸缩板41的作用下压紧继电器主体的侧端,然后将限位轴2插进一号通孔内并使其贯穿二号通孔以
固定罩盒40,在上述过程中,固定板401带动一号弹性板400随罩盒40同步运动,通过人工方式使罩盒40卡接在底座1上,此时的一号弹性板400呈压缩状态并压紧于圆环30的上端面,通过一号弹性板400和固定板401之间的配合可给予圆环30向下的压制力,至此继电器主体得到压紧固定。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