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3773发布日期:2022-04-23 18:1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磁性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


背景技术:

2.20世纪20年代,诞生了永磁材料铝镍钴(alnico),随后,铁氧体,1:5型钐钴材料(smco5),2:17型钐钴永磁材料(sm2co17),钕铁硼永磁材料陆续被发明(nd-fe-b)被陆续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磁电行业的发展。永磁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高铁、新能源汽车电机、水泵、传感器,空间卫星、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白色家电,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能够解决永磁体断裂导致的磁性组件报废的问题。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包括永磁体、套体和基体。永磁体包括至少四个,各永磁体平行设置,且阵列排布。套体包括与各永磁体一一对应的至少四个,各套体均具有固定孔,各套体的固定孔分别供各永磁体分别插入并固定。基体供各套体连接。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均设置在各永磁体的第一侧,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s极均设置在各永磁体的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或者,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n极分别设置在各永磁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s极分别设置在各永磁体的第二侧和第一侧。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永磁体在磁极设置方向上的两端平齐设置。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永磁体在磁极设置方向上的一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套体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均设置在各套体的固定孔外。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套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基体。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具有装配孔,各装配孔包括与各套体一一对应的至少四个。各套体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装配孔内。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套体在固定孔的轴向上的一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装配孔内,另一端均设置在基体的同一侧。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套体的外周壁均具有定位台阶,各套体的定位台阶分别与各装配孔的外周面抵触。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基体为板状结构,各装配孔的轴线均垂直于基体。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套体在固定孔的轴向上的两端均平齐设置。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包括永磁体、套体和基体。永磁体包括至少四个,各永磁体平行设置,且阵列排布。套体包括与各永磁体一一对应的至少四个,各套体均具有固定孔,各套体的固定孔分别供各永磁体分别插入并固定。基体供各套体
连接。本技术的强磁场磁性组件中,永磁体被套体保护,套体与基体连接,金属材质的套体具有优异的延展性能,解决了永磁体断裂的问题。本技术的强磁场磁性组件中,永磁体损坏时,更换单根永磁体和金属套即可,节约的磁性组件的维修成本和时间,解决了磁性组件维修费时,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对永磁体阵列排布的优化,实现了整体磁性能的加强。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强磁场磁性组件在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强磁场磁性组件在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部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9.参阅图1、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磁场磁性组件1,包括永磁体10、套体11和基体12。
20.永磁体10用于实现强磁场。永磁体10可以包括至少4个,如16、24、32、48、96个。各永磁体1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圆锥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各永磁体10可以为钕铁硼永磁、钐钴永磁、铝镍钴永磁、铁氧体或其他永磁体10,优选钕铁硼永磁。各永磁体10的表面可以均具有镀层,镀层可以为镍镀层、镍铜镍镀层、铬镀层、镍铜+环氧复合镀层、镍铜+特氟龙复合镀层、镍铜+派瑞林复合镀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1.各永磁体10平行设置,且阵列排布。
22.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0的n极均设置在各永磁体10的第一侧(如图1中的上侧、图2中的后侧),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0的s极均设置在各永磁体10的与第一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如图1中的下侧、图2中的前侧)。
23.例如,如图1所示,所有永磁体10的n极均设置上侧,s极均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或者,所有永磁体10的s极均设置在上侧,n极均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如图2所示,所有永磁体10的n极均设置后侧,s极均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或者,所有永磁体10的s极均设置在后侧,n极均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
24.还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0的n极分别设置在各永磁体10的第一侧(如图1中的上侧、图2中的后侧)和第二侧(如图1中的下侧、图2中的前侧),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0的s极分别设置在各永磁体10的第二侧(如图1中的下侧、图2中的前侧)和第一侧(如图1中的上侧、图2中的后侧)。
25.例如,如图1所示,一个永磁体10的n极设置在上侧,s极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时,相邻的永磁体10的s极设置在上侧,n极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以及,一个永磁体10的s极设置在上侧,n极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时,相邻的永磁体10的n极
设置在上侧,s极设置在下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如图2所示,一个永磁体10的n极设置在后侧,s极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时,相邻的永磁体10的s极设置在后侧,n极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以及,一个永磁体10的s极设置在后侧,n极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时,相邻的永磁体10的n极设置在后侧,s极设置在前侧,并连接在基体12上。
26.各永磁体10在磁极设置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平齐设置。
27.套体11用于将永磁体10连接在基体12上。套体11可以包括与各永磁体10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4个。各套体11可以为铝、不锈钢、不锈铁、铜、钛、镍、镁、铌、钼、锡等金属材质,优选铝。
28.各套体11均具有固定孔,各套体11的固定孔可以为盲孔,也可以为通孔。各套体11的固定孔分别供各永磁体10分别插入并固定,各永磁体10固定在各套体11的固定孔内的方式可以为胶水粘接,也可以为铆接,也可以为过盈配合。其中,各永磁体10在磁极设置方向上的一端可以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套体11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均设置在各套体11的固定孔外。
29.各套体11均连接在基体12上。各套体11在固定孔的轴向上的两端可以均平齐设置。
30.各套体1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基体12上。基体12可以具有装配孔,各装配孔可以包括与各套体11一一对应的至少4个,各装配孔之间的间距可以为9mm,也可以为18mm。各套体11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装配孔内,各套体11固定在装配孔内的方式可以为在套体11加工出螺纹后采用螺丝13固定,也可以为胶水粘接,也可为过盈配合。其中,各套体11在固定孔的轴向上的一端可以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装配孔内,另一端可以均设置在基体12的同一侧。各套体11的外周壁均可以具有定位台阶,各套体11的定位台阶可以分别与各装配孔的外周面抵触。
31.基体12用于承载各部件。基体12可以为铝、不锈钢、不锈铁、铜、钛、镍、镁、铌、钼、锡等金属材质。基体12可以为板状结构,此时,各装配孔的轴线可以均垂直于基体12。
32.本技术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1、永磁体10韧性不佳,如果永磁体10直接与基体12连接,连接部分最容易受力,永磁体10非常容易断裂。本技术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中,永磁体10被套体11保护,套体11与基体12连接,金属材质的套体11具有优异的延展性能,解决了永磁体10断裂的问题。
34.2、永磁体10与基体12使用胶水粘接。永磁体10数量较多情况下,单根损坏导致整个组件1磁性报废。本技术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中,永磁体10损坏时,更换单根永磁体10和金属套即可,节约的磁性组件1的维修成本和时间,解决了磁性组件1维修费时,成本高的问题。
35.3、通过对永磁体10阵列排布的优化,实现了整体磁性能的加强。
36.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一、连接永磁体10和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38.上述步骤中,可以采用铆接工艺、胶水粘接工艺,过盈配合连接等方式连接永磁体10和套体11。
39.步骤二、将套体11插入金属板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和平
面度。
40.步骤三、固定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41.上述步骤中,可以采用螺丝固定套体11,也可以使用胶水粘接固定套体11,也可以使用一块盖板压牢固定套体11。
42.具体地,
43.实施例1
44.(1)使用铆接工艺连接d3.8*50的钕铁硼永磁体10和铝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45.(2)将套体11插入铝板构成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46.(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47.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5000gs,合格率≥99%。
48.实施例2
49.(1)使用胶水粘接工艺连接d3.8*50的钕铁硼永磁体10和铝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50.(2)将套体11插入不锈钢板构成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51.(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52.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5000gs,合格率≥99%。
53.实施例3
54.(1)使用过盈配合工艺连接d3.8*50的钕铁硼永磁体10和铝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55.(2)将套体11插入铜板构成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56.(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57.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5000gs,合格率≥99%。
58.实施例4
59.(1)使用铆接工艺连接d3.8*50的钕铁硼永磁体10和不锈钢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60.(2)将套体11插入铝板构成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61.(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62.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5000gs,合格率≥99%。
63.实施例5
64.(1)使用铆接工艺连接d3.8*50的钐钴永磁体10和铜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65.(2)将套体11插入铝板构成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66.(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67.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3800gs,合格率≥99%。
68.实施例6
69.(1)使用铆接工艺连接d3.8*50的铝镍钴永磁体10和铜材质的套体11,永磁体10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70.(2)将套体11插入铝板状的基体12的装配孔内,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
71.(3)使用螺丝13锁紧套体11,得到强磁场磁性组件1。
72.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强磁场磁性组件1的表磁≥1500gs,合格率≥99%。
73.对比例1
74.(1)d3.8*67的钕铁硼永磁体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75.(2)将钕铁硼永磁体连接在铝板上,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得到磁性组件。
76.经检测,本对比例得到的磁性组件的表磁≥5000gs,合格率≥85%。
77.对比例2
78.(1)d3.8*50的钐钴永磁体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79.(2)将钐钴永磁体连接在铝板上,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得到磁性组件。
80.经检测,本对比例得到的磁性组件的表磁≥3800gs,合格率≥65%。
81.对比例3
82.(1)d3.8*50的钐钴永磁体按照设计的磁路进行排列。
83.(2)将钐钴永磁体连接在铝板上,使用特制工装和设备保证垂直度为0.05mm和平面度为0.05mm,得到磁性组件。
84.经检测,本对比例得到的磁性组件的表磁≥3800gs,合格率≥80%。
85.由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合格率可以看出,采用套体11的磁性组件的合格率可达到99%,而不采用套体11的磁性组件的合格率非常低,原因是:一旦损坏其中一根永磁体后,整个磁性组件就会报废。
86.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部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部含义。
8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