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9431发布日期:2021-08-10 14: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带指示灯电路的按键开关中,为了便于连接导线等导电元件通常设置有筒型块状接线端子以及相配合的带头螺栓,用于将导电元件压紧在接线端子的筒腔内。这种结构的端子装配操作需要准确定位端子的螺孔方向,且很容易翻滚,使得精确装配效率很低,往往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同时,其本身的材料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型的按键开关定位,装配效率,自动化程度低,接线端子耗材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包括:按键开关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按键开关主体内的接线端子组件;

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导电夹片、第二导电夹片以及平头螺钉;

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开设有接线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接线腔内,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可相对靠近和远离;

所述平头螺钉固定在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上均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平头螺钉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螺接;

其中,所述接线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窗口的外沿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按键开关主体外壁的导向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槽整体呈u型。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限位凸棱,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分别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的主体上的导向限位凹槽卡嵌在所述限位凸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包括:夹持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凸棱将所述接线腔划分为夹持腔和导向槽腔;

所述夹持部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夹持腔内,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槽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夹片的夹持面上开设有夹紧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腔包括:地线接线腔、火线接线腔以及零线接线腔;

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包括:第一地线夹片、第一火线夹片以及第一零线夹片;

所述第二导电夹片包括:第二地线夹片、导电静触片以及第二零线夹片;

所述第一地线夹片和所述第二地线夹片相对布置在所述地线接线腔内;

所述第一火线夹片和所述导电静触片相对布置在所述火线接线腔;

所述第一零线夹片和所述第二零线夹片相对布置在所述零线接线腔。

进一步地,按键开关主体包括:上壳体、下端盖、棘轮开关以及导电动触片;

所述地线接线腔、所述火线接线腔以及所述零线接线腔布置在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内还开设有按压操作腔;

所述棘轮开关以及所述导电动触片固定在所述按压操作腔内,且所述棘轮开关抵靠在所述导电动触片的弹性动作部上;

所述导电静触片开设有按压接触导电部,且按压接触导电部设置在所述按压操作腔且位于所述弹性动作部的按压行程内;

所述下端盖扣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端口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第一插线豁口和第三插线豁口,且分别与所述地线接线腔和所述零线接线腔相连通;

所述地线接线腔的侧壁上对应衔接所述第一插线豁口处开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所述零线接线腔的侧壁上对应衔接所述第三插线豁口处开设有第三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地线夹片、所述导电静触片、所述导电动触片以及所述第二零线夹片搁置在所述上壳体的端口上并通过所述下端盖压紧。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针对按键开关主体及其内不得的接线端子组件进行结构优化;具体来说,采用第一导电夹片、第二导电夹片以及平头螺钉的拉紧和释放结构,能够极通过片状结构降低装配定位难度,使其更适合自动化装配,大幅提升装配精度和效率;同时,整体体积相对于块状端子更小,耗材也更低,相对应的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开设的接线腔也响应更小,更方便开关装配到排插,插座上之后的外接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夹片和第二导电夹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压结构和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灯电路的电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1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端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片释放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片压紧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片装配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型的按键开关定位,装配效率,自动化程度低,接线端子耗材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针对按键开关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按键开关主体内的接线端子组件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能够高精度定位,高效装配,适于自动化装配。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端子的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参见图1和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按键开关主体为典型的按键开关结构,即包括:上壳体300、下端盖800、棘轮开关400、导电动触片600和相配合的导电静触片。对于具备按键指示功能的开关,还设置有由指示灯电路210和导电弹簧220组成的指示灯电路组件200和有按压帽和导向支架120组成的按压组件100。通常,为了适应插座,排插等应用对象的需求,按键开关设置有零线接线端子,火线接线端子和地线接线端子;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筒型块配合压紧平头螺钉的结构装配受筒型块定位和装配精度的影响,经常需要人工参与,效率较低,无法适应高度自动化装配的需求;同时,涉及到的接线端子较多的时候,成本也就居高不下。

参见图1、图3、图4、图5、图8、图10、图11、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针对接线端子和上壳体的300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提升装配效率,使其适应高度自动化装配的需求并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导电夹片500、第二导电夹片700以及平头螺钉900;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开设有接线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接线腔内,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平头螺钉900固定在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且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上均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平头螺钉900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螺接;从而通过旋转所述平头螺钉900实现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的压紧和释放,从而拉紧导线和释放导线10。

参见图2,根据接线种类,所述接线腔包括:地线接线腔340、火线接线腔320以及零线接线腔330。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插线,所述接线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窗口,用于导线10的嵌入。所述接线窗口的外沿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按键开关主体外壁的导向滑槽;用于所述导向滑槽整体呈u型。

以所述地线接线腔340为例,设置有地线接线窗口341,外边沿设置有地线导向滑槽343。相类似的,所述火线接线腔320设置有火线接线窗口321,所述零线接线腔330设置有零线接线窗口331。

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包括:第一地线夹片510、第一火线夹片520以及第一零线夹片530;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包括:第二地线夹片710、导电静触片720以及第二零线夹片730。

所述第一地线夹片510和所述第二地线夹片710相对布置在所述地线接线腔340内;所述第一火线夹片520和所述导电静触片720相对布置在所述火线接线腔320;所述第一零线夹片530和所述第二零线夹片730相对布置在所述零线接线腔330。

为了便于自动装配定位和限位固定,所述接线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限位凸棱,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分别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700的主体上的导向限位凹槽卡嵌在所述限位凸棱上。

所述第一导电夹片500包括:夹持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凸棱将所述接线腔划分为夹持腔和导向槽腔;所述夹持部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夹持腔内,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槽腔内。所述第一导电夹片的夹持面上开设有夹紧凸起。

以所述地线接线腔340和第一地线夹片510、第二地线夹片710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2和图10,所述地线接线腔340以所述限位凸棱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即地线夹持腔和地线夹片导向槽腔342。

参见图3,所述第一地线夹片510上开设有第一螺孔511和导向部512,所述导向部512可滑动地嵌于所述地线夹片导向槽腔342内。相对的,所述第二地线夹片710上,开设有第二螺孔711,从而通过所述平头螺钉900固定。所述第二地线夹片710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限位凸棱的固定卡槽713,以及支撑外延部712。所述地线接线腔340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地线夹片支撑台344,从而能够稳定搁置在所述地线接线腔340端口,以便于所述下端盖800压紧在所述上壳体300端口;相应的,所述第一地线夹片510直接嵌于所述地线接线腔340内,并可自由通过;从而在装配时,能够按照相同装配方向,逐层安置,最后扣合所述下端盖800,从而能够便捷,顺利的完整自动化装配。

所述地线接线腔340、所述火线接线腔320以及所述零线接线腔330布置在所述上壳体300内,所述上壳体300内还开设有按压操作腔310;所述棘轮开关400以及所述导电动触片600固定在所述按压操作腔310内,且所述棘轮开关400抵靠在所述导电动触片600的弹性动作部610上;所述导电静触片720开设有按压接触导电部,且按压接触导电部设置在所述按压操作腔310且位于所述弹性动作部610的按压行程内;所述下端盖800扣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300的端口部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线夹片710、所述导电静触片720、所述导电动触片600以及所述第二零线夹片730搁置在所述上壳体300的端口上并通过所述下端盖800压紧;也就是说,所述下端盖800仅用作压紧之用,所有内置元件皆固定在所述上壳体300内。

参见图4和图9,为了便于配合插线板或者插座等的导电簧片的插入,所述下端盖800上开设有第一插线豁口840和第三插线豁口830,且分别与所述地线接线腔340和所述零线接线腔330相连通。

所述地线接线腔340的侧壁上对应衔接所述第一插线豁口840处开设有第一导向斜面345;所述零线接线腔330的侧壁上对应衔接所述第三插线豁口830处开设有第三导向斜面;从而便于引导导电簧片顺利通过。

参见图7,为了适应所述指示灯电路210的可靠接触导电。所述导电弹簧220分别抵靠在所述弹性按压部610和所述第二零线夹片730上。所述第二零线夹片730上开设有导电立板734,并在所述导电立板734的顶端上设置限位凸台735,所述导电弹簧220的零线连接弹簧底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凸台735外。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接线夹片型按键开关,针对按键开关主体及其内不得的接线端子组件进行结构优化;具体来说,采用第一导电夹片、第二导电夹片以及平头螺钉的拉紧和释放结构,能够极通过片状结构降低装配定位难度,使其更适合自动化装配,大幅提升装配精度和效率;同时,整体体积相对于块状端子更小,耗材也更低,相对应的所述按键开关主体上开设的接线腔也响应更小,更方便开关装配到排插,插座上之后的外接先操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