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刚度谐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0920发布日期:2021-08-10 14:3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刚度谐振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谐振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刚度谐振杆。



背景技术:

谐振杆是用在航天广电通信基站设备上必须的零件,又名振子、反射杆、谐振子、谐振柱等等,谐振杆可由多种材质制作而成,部分谐振杆具有一定的高刚度特性。

现有的腔体滤波器由于其腔体内部的深度的不同需要不同高度的谐振杆每一种不同高度的谐振杆为一个单独物料,随着不同腔体深度的滤波器的增加,则谐振杆的物料种类就会增加,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刚度谐振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不同腔体深度的滤波器的增加,则谐振杆的物料种类就会增加,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刚度谐振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本体,所述罩盖顶部的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三个调谐杆,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谐振杆本体,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内仓,所述内仓的设置有活动轴,所述内仓的后端开设有轴槽,所述活动轴的后端穿过内仓并延伸至轴槽的内部,所述活动轴的前端通过内嵌轴承与内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前端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有三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左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间位置皆通过转轴与内仓的内壁活动连接,最左侧与最右侧所述第二齿轮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板,所述内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齿板的顶部皆穿过对应位置处开口的内壁并延伸至腔体本体的内部,所述齿板的顶部皆固定连接有抵持板,所述抵持板的顶部皆与移动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轴槽的后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延伸至至轴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与活动轴的连接处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靠近螺纹杆的一侧与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底部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皆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仓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皆与对应位置处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后端的表面胶合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多组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以螺纹杆与活动轴连接处正面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置于螺纹杆与活动轴连接处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罩盖底部的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板靠近对应位置处连接块的位置皆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的底部皆延伸至对应位置处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槽的底部皆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皆螺纹连接有螺栓固定件,所述螺栓固定件的顶部与连接块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槽和螺栓固定件有六组,六组所述第二螺纹槽和螺栓固定件以底板正面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均匀分布于底板内部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活第一齿轮做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得齿板向上移动,使得抵持板向上移动,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内部的谐振杆本体的高度可以调节,满足不同的高度需要,从而降低谐振杆本体的种类,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际实用性,通过将罩盖设置为箱体结构,便于安装人员将谐振杆本体安装到腔体本体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罩盖;3、腔体本体;4、调谐杆;5、固定杆;6、移动板;7、谐振杆本体;8、弹簧;9、内仓;10、活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齿板;14、抵持板;15、开口;16、第一限位槽;17、第一限位块;18、轴槽;19、第一螺纹槽;20、螺纹杆;21、第二限位槽;22、第二限位块;23、连接槽;24、连接块;25、第二螺纹槽;26、螺栓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高刚度谐振杆,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罩盖2,所述罩盖2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本体3,所述罩盖2顶部的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三个调谐杆4,所述底板1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两个所述固定杆5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谐振杆本体7,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内仓9,所述内仓9的设置有活动轴10,所述内仓9的后端开设有轴槽18,所述活动轴10的后端穿过内仓9并延伸至轴槽18的内部,所述活动轴10的前端通过内嵌轴承与内仓9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10前端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有三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2位于第一齿轮11的左侧,另一个所述第二齿轮12位于第一齿轮11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中间位置皆通过转轴与内仓9的内壁活动连接,最左侧与最右侧所述第二齿轮12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齿板13,所述内仓9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开口15,所述齿板13的顶部皆穿过对应位置处开口15的内壁并延伸至腔体本体3的内部,所述齿板13的顶部皆固定连接有抵持板14,所述抵持板14的顶部皆与移动板6的底部相贴合,所述轴槽18的后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9,所述第一螺纹槽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前端延伸至至轴槽18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0与活动轴10的连接处的内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1,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2,所述第二限位块22靠近螺纹杆20的一侧与螺纹杆20的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5表面的底部皆套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部皆与移动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当抵持板14向上移动抵触并使得移动板6向上移动时,使得弹簧8发生形变,当抵持板14向下移动时,在弹簧8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便于移动板6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仓9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6,所述第一限位槽16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7,所述第一限位块17相互靠近的一侧皆与对应位置处齿板13的表面固定连接,当齿板13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限位槽16和第一限位块17的限位作用,使得齿板13在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20后端的表面胶合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开设有多组防滑纹,当人员手部握持住螺纹杆20的后端表面时,通过螺纹杆20表面的橡胶垫,增大了人员手部与螺纹杆20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人员将螺纹杆20握持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块22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槽21与第二限位块22以螺纹杆20与活动轴10连接处正面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置于螺纹杆20与活动轴10连接处的左右两侧,通过两组第二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块22可以限制螺纹杆20在活动轴10内部的运动轨迹,并使得螺纹杆20在转动时,在两个第二限位槽21和第二限位块22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轴1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罩盖2底部的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底板1靠近对应位置处连接块24的位置皆开设有连接槽23,所述连接块24的底部皆延伸至对应位置处连接槽23的内部,所述连接槽23的底部皆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5,所述第二螺纹槽25的内部皆螺纹连接有螺栓固定件26,所述螺栓固定件26的顶部与连接块24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槽25和螺栓固定件26有六组,六组所述第二螺纹槽25和螺栓固定件26以底板1正面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均匀分布与底板1内部的左右两侧,通过将连接块24放置到连接槽23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件26使其固定。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将谐振杆本体7安装到移动板6的顶部时,将罩盖2移动至底板1的顶部,通过将连接块24插入连接槽23的内部,随后通过螺栓固定件26固定住连接块24,使得底板1与罩盖2之间连接固定,当人员需要调节谐振杆本体7的高度时,手握持住螺纹杆20,并将螺纹杆20转动,使得螺纹杆20做圆周运动,在螺纹杆20表面和第一螺纹槽19内壁的螺纹结构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20便边做圆周运动,并向轴槽18的内部做水平运动,并使得第二限位块22做圆周运动,在第二限位块22与第二限位槽21的抵触作用下,使得活动轴10做圆周运动,并使得第一齿轮11做圆周运动,在第一齿轮11表面的齿块以及其相靠近第二齿轮12表面的齿块的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齿轮12做圆周运动,在活动轴10左侧的第二齿轮12表面的齿块以及其最左侧第二齿轮12表面的齿块的啮合作用下,使得最左侧的第二齿轮12做圆周运动,由于最左侧以及最右侧第二齿轮12做圆周运动,在其表面的齿块以及齿板13相互靠近一侧表面的齿块的啮合作用下,以及第一限位槽16和第一限位块17的限位作用下,使得齿板13向上移动,使得齿板13带动抵持板14向上移动,与移动板6的底部相互抵触,使得移动板6向上移动并带动谐振杆本体7向上移动,使得弹簧8发生形变,当人员反向转动螺纹杆20时,抵持板14向下移动,不再与移动板6的底部相互抵触,在弹簧8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板6向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谐振杆本体7的高度,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随着不同腔体深度的滤波器的增加,则谐振杆的物料种类就会增加,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