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0612发布日期:2021-08-20 16:5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线圈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线材缠绕到磁环上,因此,需要比较长的线材采用完成磁环的绕线,而目前市面上传统的线圈生产设备,采用的绕线方式是通过先将线材拉直,再一圈一圈的绕到磁环上,这使得传统的生产设备具有较长的拉线装置,导致设备体积庞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厂房空间利用率低,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送出线材的放线模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卷绕成弹簧线的卷线模组、设置于所述卷线模组旁侧并用于将所述弹簧线定长向绕线机构排出转移的排线模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排线模组和所述卷线模组向所述绕线机构靠拢或远离的前后移动模组及设置于所述卷线模组旁侧并用定长剪断所述线材的剪切模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线模组包括有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卷成所述弹簧线的卷线轴及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卷线轴旋转的第七驱动装置,所述卷线轴一端成型有用于卡紧定位所述线材的夹线槽,所述卷线轴另一端安装有感应片,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安装有与所述感应片匹配对应的感应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线模组包括有以可水平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导送至所述卷线轴上的导线滑台模组及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导线滑台模组移动将所述弹簧线从所述卷线轴上推出的第八驱动装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后移动模组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四导轨、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四导轨上的第四移动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带动所述第四移动架沿所述第四导轨移动的第四丝杆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丝杆组件带动所述第四移动架移动的第四电机及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第四丝杆组件的第四皮带轮组,所述排线模组和所述卷线模组均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八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上端的第五导轨、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五导轨上的第五移动架、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上端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五移动架沿所述第五导轨移动的第五丝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五丝杆组件两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五移动架支撑导向的导向杆、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丝杆组件带动所述第五移动架移动的第五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五电机与所述第五移动架的第五皮带轮组,所述导线滑台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滑台模组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一端上部的第一排线过线导轮和防跳轮、设置有所述防跳轮下方的第二排线过线导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过线导轮下方并用于定位导向所述线材的穿线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过线导轮与所述穿线套筒之间并用于将所述线材穿过所述穿线套筒插入所述夹线槽内的穿线夹及套设于所述卷线轴上并用于滑动推出所述弹簧线的滑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线轴并列设置有两根,并由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带动同步旋转;所述第五移动架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导线滑台模组,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线轴对应;所述放线模组同步放出两根所述线材,所述剪切模组对称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两根所述卷线轴对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线模组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排线模组后方的第一支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中第一支撑轴上并用于安装线材卷筒的线盘座、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排线模组上方的第二支撑轴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并与所述线盘座对应的导线导轮,所述线盘座和所述导线导轮并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线导轮位于两根所述卷线轴上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上的第七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七电机上的第二主动轮、安装于两根所述卷线轴上的第三从动轮、套设于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上的第二皮带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从动轮之间并配合定位所述第二皮带的第二皮带压轮和第三皮带压轮,所述第二皮带压轮和所述第三皮带压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一侧并使所述第二皮带抱住所述第二主动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卷线模组将线材卷绕成弹簧线,由剪切模组定长剪短后再通过排线模组将弹簧线送至绕线机构,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线材的长度,还方便后续绕线机构将弹簧线缠绕到磁环上,使得设备整体结构更紧凑,减少设备占用空间,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线滑台模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绕拉钩模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绕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翻线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线板模组和第二排线板模组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排线板模组和第二排线板模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多圈数磁环机的弹簧线成型机构,其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并用于送出线材101的放线模组3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101卷绕成弹簧线10的卷线模组4、设置于所述卷线模组4旁侧并用于将所述弹簧线10定长向绕线机构2排出转移的排线模组5、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排线模组5和所述卷线模组4向所述绕线机构2靠拢或远离的前后移动模组31及设置于所述卷线模组4旁侧并用定长剪断所述线材101的剪切模组33。所述剪切模组33为气动剪刀,该气动剪刀对应着穿线套筒514与穿线夹515之间的线材101;通过卷线模组4将线材101卷绕成弹簧线10,由剪切模组33定长剪短后再通过排线模组5将弹簧线10送至绕线机构2,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线材10的长度,还方便后续绕线机构2将弹簧线10缠绕到磁环100上,使得设备整体结构更紧凑,减少设备占用空间,节省生产成本。

所述卷线模组4包括有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101卷成所述弹簧线10的卷线轴41及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卷线轴41旋转的第七驱动装置42,所述卷线轴41一端成型有用于卡紧定位所述线材101的夹线槽411,所述卷线轴41另一端安装有感应片412,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安装有与所述感应片412匹配对应的感应器43。

所述排线模组5包括有以可水平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并用于将所述线材101导送至所述卷线轴41上的导线滑台模组51及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导线滑台模组51移动将所述弹簧线10从所述卷线轴41上推出的第八驱动装置52。

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第四导轨31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四导轨311上的第四移动架31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所述第四移动架312沿所述第四导轨311移动的第四丝杆组件313、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丝杆组件313带动所述第四移动架312移动的第四电机314及连接所述第四电机314与所述第四丝杆组件313的第四皮带轮组315,所述排线模组5和所述卷线模组4均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312上。

所述第八驱动装置5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312上端的第五导轨52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五导轨521上的第五移动架522、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312上端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五移动架522沿所述第五导轨521移动的第五丝杆组件523、设置于所述第五丝杆组件523两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五移动架522支撑导向的导向杆524、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312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丝杆组件523带动所述第五移动架522移动的第五电机525及连接所述第五电机525与所述第五移动架522的第五皮带轮组526,所述导线滑台模组51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522上。

所述导线滑台模组51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522一端上部的第一排线过线导轮511和防跳轮512、设置有所述防跳轮512下方的第二排线过线导轮513、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过线导轮513下方并用于定位导向所述线材101的穿线套筒514、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线过线导轮513与所述穿线套筒514之间并用于将所述线材101穿过所述穿线套筒514插入所述夹线槽411内的穿线夹515及套设于所述卷线轴41上并用于滑动推出所述弹簧线10的滑套516。所述穿线夹515包括有用于夹紧所述线材101的夹紧气缸5151及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522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气缸5151升降拉伸所述线材101的第二直线气缸5152;所述穿线套514旁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簧线10定型的压线气缸44。

所述卷线轴41并列设置有两根,并由所述第七驱动装置42带动同步旋转;所述第五移动架522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导线滑台模组51,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线轴41对应;所述放线模组32同步放出两根所述线材101,所述剪切模组33对称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两根所述卷线轴41对应。

所述放线模组3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排线模组5后方的第一支架32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321中第一支撑轴325上并用于安装线材卷筒的线盘座32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排线模组5上方的第二支撑轴323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轴323上并与所述线盘座322对应的导线导轮324,所述线盘座322和所述导线导轮324并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线导轮324位于两根所述卷线轴41上方。

所述第七驱动装置4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模组31上的第七电机421、安装于所述第七电机421上的第二主动轮422、安装于两根所述卷线轴41上的第三从动轮423、套设于在所述第二主动轮422和所述第三从动轮423上的第二皮带424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从动轮423之间并配合定位所述第二皮带424的第二皮带压轮425和第三皮带压轮426,所述第二皮带压轮425和所述第三皮带压轮426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动轮422一侧并使所述第二皮带424抱住所述第二主动轮4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步,先将线材101从线盘座322送出经导向导轮324到达导线滑台模组51处,线材101从第一排线过线导轮511与防跳轮512之间穿过并经第二排线过线导轮511后穿过穿线套筒514固定到卷线轴41的夹线槽411中;第二步,由第七驱动装置42驱动卷线轴41旋转,并在卷线轴41旋转时第八驱动装置52推动导线滑台模组51逐渐向卷线轴41另一端移动,进而将线材101卷绕到卷线轴41上形成弹簧线10,而在线材101卷绕到卷线轴41形成弹簧线10后,压线气缸44将弹簧线10夹紧在卷线轴41并随导线滑台模组51移动,进而将弹簧线10定型住;第三步,当导线滑台模组51移动到剪切模组33处时,卷线轴41停止旋转,此时穿线夹515夹住线材101,然后剪切模组33在将线材101剪断;第四步,由前后移动模组31将卷线模组4和排线模组5移动到绕线机构2处,再由第八驱动装置52推动导线滑台模组51向绕线机构2移动,由第一滑套5221将弹簧线10从卷线轴41上推出至绕线机构2,并使弹簧线10的端部被夹线模组21夹住,即完成弹簧线10的送出;第五步,前后移动模组31将卷线模组4和排线模组5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再由穿线夹515将线材101穿过穿线套筒514插入到卷线轴41的夹线槽411中,然后重复第二步到第五步,即实现弹簧线10的不断生成和送出。其次,由卷线轴41和导线滑台模组41均有两组,并且分别可由第七驱动装置42和第八驱动装置52同步驱动,使得生产效率更高。

见图1至图11所示,为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其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一侧并用于将弹簧线10缠绕到磁环100上的绕线机构2、设置于所述绕线机构2旁侧并用于提供所述弹簧线10的弹簧线成型机构3、设置于所述绕线机构2旁侧并用于将所述磁环100转移至所述绕线机构2的磁环转移机构11及设置于所述磁环转移机构11两端的磁环上料机构12和成品下料机构13,所述弹簧线成型机构3包括有用于将线材101卷绕成所述弹簧线10的卷线模组4及用于将所述弹簧线10定长向所述绕线机构2排出转移的排线模组5。采用弹簧线成型机构3将线材101卷绕成弹簧线10,进而缩短线材101的长度,通过绕线机构2将弹簧线10卷绕在磁环100上,完成线圈的加工,由于在绕线之前先将线材101卷绕成了弹簧线10,大大缩短了绕线的长度,不仅使得设备整体结构更紧凑,而且更便于绕线。

所述绕线机构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配合定位旋转所述磁环100的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线板模组6旁侧并用于夹紧所述弹簧线10端部的夹线模组21、以可升降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将所述弹簧线10穿过所述磁环100的拉钩模组7及设置用于所述拉钩模组7旁侧并用于将所述弹簧线10由所述磁环100下方翻转到上方的翻线模组8,所述拉钩模组7中钩针71可穿过所述磁环100中心并来回穿梭。采用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配合将磁环100夹紧,通过翻线模组8模拟人手弹簧线10翻转缠绕到磁环100上,替代人工手动绕线,生产效率高,并且不易出现卡线。

所述翻线模组8包括有用于带动所述弹簧线10翻转的绕线夹8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绕线夹81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82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2上并驱动用于所述绕线夹81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83,所述绕线夹81端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线10的定位导线轮84,所述绕线夹81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上。

所述绕线夹81的第一夹臂811与第二夹臂81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供所述弹簧线10穿过的间距的间隙块813,所述定位导线轮84安装于所述第一夹臂811和所述第二夹臂812端部并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弹簧线10的线槽814,且所述定位导线轮84随所述第一夹臂811或所述第二夹臂812开合移动。所述定位导向轮84和所述钩针71均为塑胶材质。采用塑胶材质的导向轮84和钩针71可以避免对弹簧线10造成损伤。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8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导轨82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821上的第一移动架82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822沿所述第一导轨821移动的第一电机82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823与所述第一移动架822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82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822上。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24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821下方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移动架822移动的第一丝杆组件8241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23与所述第一丝杆组件8241之间的第一皮带轮组8242。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3包括有竖直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822上的第二导轨83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831上的第二移动架832、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822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832沿所述第二导轨831移动的第二电机833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833与所述第二移动架832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834,所述绕线夹81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832上。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34包括有安装于两根所述第二导轨831之间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架832移动的第二丝杆组件8341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33与所述第二丝杆组件8341之间的第二皮带组件8342;所述绕线夹81还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832上的夹爪气缸815,所述第一夹臂811和所述第二夹臂812安装于所述夹爪气缸815上并由该夹爪气缸815驱动实现夹紧和松开。

所述第一排线板模组6包括有与所述第二排线板模组60配合支撑定位所述磁环100并带动所述磁环100旋转的第一磁环排线轮61和第二磁环排线轮6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和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移动抵压或松开所述磁环100的第三驱动装置63、设置于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和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下方并带动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和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同步转动的第一皮带轮组64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皮带轮组64工作的第四驱动装置65,所述第二排线板模组60与所述第一排线板模组6结构一样。

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包括有用于抵压夹紧所述磁环100并用于带动所述磁环100旋转的夹紧转动轮611及安装于所述夹紧转动轮611下端并用于支撑所述磁环100的磁环限位片612,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与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结构一样。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65为电机,所述第三皮带轮组64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下方并用于带动该第一磁环排线轮61旋转的第一从动轮641、安装于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下方并用于带动该第二磁环排线轮62旋转的第二从动轮642、安装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65上的第一主动轮643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轮643和所述第一从动轮641及所述第二从动轮642上的第一皮带644,所述第一从动轮641与所述第一主动轮643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皮带644的皮带压轮645。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63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三导轨63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三导轨631上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磁环排线轮61和所述第二磁环排线轮62的第三移动架63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架632沿所述第三导轨631移动的第一直线气缸63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气缸633旁侧并用于对所述第三移动架632移动行程限位的限位螺栓634,所述第三皮带轮组64和所述第四驱动装置65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架632上;所述定位导线轮84为塑胶件。

所述拉钩模组7包括有贯穿所述磁环100中心的钩针71、用于驱动所述钩针71在所述磁环100内穿梭的第五驱动装置72及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72上下移动的第六驱动装置73,所述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所述第二排线板模组60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簧线10穿梭定位导向的排线弹簧保护罩66。所述第六驱动装置73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六导轨73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六导轨731上的第六滑动座73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座732沿第六导轨731移动的第六丝杆模组733、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六丝杆模组733移动的第六电机734及连接第六电机734与第六丝杆模组733的第六皮带轮组734,所述第五驱动装置72包括有安装于所述第六滑动座732上的第五直线气缸721及安装于所述第五直线气缸721上并带动所述钩针71移动的第五活塞座722。

综上,绕线机构2工作时,首先由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相互靠拢将磁环100夹住固定,下一步,由绕线夹81移动到磁环100的下方并靠拢抱住弹簧线10,然后由绕线夹81带动弹簧线10向后移开磁环100下方,并向上翻转到磁环100上方,再由钩针71穿过磁环100将弹簧线10拉到磁环100下方,即完成一次绕线,后续重复该步骤,将弹簧线10依次缠绕到磁环100上,同时由第一排线过线磁环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配合带动磁环100旋转,使弹簧线10均匀的绕在磁环100上。

所述绕线机构2并列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对应两根所述卷线轴41,所述磁环转移机构11也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绕线机构2旁侧。所述磁环转移机构11的磁环夹111上套设有塑胶管。通过在磁环转移机构11的磁环夹111上套设塑胶管,以避免在夹持磁环100时夹伤磁环100。

综上所述,该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工作时,由磁环上料机构12将磁环100排列逐个送至磁环转移机构11一端,由磁环转移机构11抓取磁环100移动到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之间,并由第一排线板模组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相互靠拢将磁环100夹住固定;下一步,由前后移动模组31将卷线模组4和排线模组5移动到绕线机构2处,再由排线模组5将卷绕在卷线轴41上的弹簧线10推送至磁环100上方并使弹簧线10的端部送到夹线模组21处,由夹线模组21将弹簧线21的端部夹住;下一步,前后移动模组31将卷线模组4和排线模组5退回到原来的位置,由钩针71穿过磁环100钩住弹簧线10,并拉动弹簧线10穿过磁环100中心移到磁环100下方,同时将弹簧线10绕环的一段拉直;下一步,绕线夹81移动到磁环100的下方并靠拢抱住弹簧线10,此时钩针71脱离弹簧线10,然后由绕线夹81带动弹簧线10向后移开磁环100下方,并向上翻转到磁环100上方,再由钩针71穿过磁环100将弹簧线10再次拉到磁环100下方,即完成一次绕线,后续重复该步骤,将弹簧线10依次缠绕到磁环100上,同时由第一排线过线磁环6和第二排线板模组60配合带动磁环100旋转,使弹簧线10均匀的绕在磁环100上,并在磁环100缠绕了几圈后,夹线模组21松开弹簧线10端部,以便于磁环100转动;下一步,在弹簧线10完全缠绕到磁环100上制成成品后,由磁环转移机构11将成品磁环100转移至成品下料机构13,再由成品下料机构13将成品磁环100送出。由于卷线轴41并列设置有两根,因此两个绕线机构2可同时将两根弹簧线10绕线到两个磁环100,提高生产效率,结构更紧凑,进一步节省空间。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