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型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8853发布日期:2021-08-03 13:1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防护型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护型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有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在电力基础设备中尤为重要。干式变压器在电力基础建设中被广泛运用。

传统的干式变压器通常安放在保护外箱内,在安装的过程中,经常有碎屑、安装工具等金属异物掉落或遗留在变压器上。若在变压器运行前,没有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些金属异物,那么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会在金属异物的位置容易发生局部放电,加速变压器内绝缘材料的老化,直到绝缘材料失效,最终引起变压器匝间短路等问题,甚至导致变压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护型干式变压器,有效避免异物掉落或遗留至变压器本体上,保证变压器本体稳定运行;同时也方便变压器的安装操作。

一种防护型干式变压器,所述防护型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防护箱,所述变压器本体装设于所述防护箱内,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均伸出所述防护箱外;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均装设于所述防护箱上,并分别对应覆盖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框架上设有第一操作口,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第二操作口。

上述的防护型干式变压器,在组装过程中,将变压器本体装入防护箱内,并将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分别从防护箱内伸出,使得变压器本体的接线端子暴露在防护箱外。由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分别对应覆盖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因此,作业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只需通过第一操作口和第二操作口,分别对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进行接线操作即可,无需钻入防护箱内,有效避免将异物掉落或遗留至变压器本体上,保证变压器本体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也方便变压器的安装操作。此外,在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前分别罩设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误撞击或者误接触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保护干式变压器的接线端子不受到来自外部的损害;同时也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型干式变压器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装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或者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供外接电气设备的线缆穿入的引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座及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梁,所述底座装设于所述第一框架或者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固定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孔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引线孔沿着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孔在所述固定梁上沿着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梁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固定梁上的固定件穿入所述安装孔中,并能在所述安装孔内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架与所述第二侧架之间的第一防护架,所述第一侧架与所述第二侧架均装设于所述防护箱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操作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三侧架、第四侧架及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架与所述第四侧架之间的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三侧架与所述第四侧架均装设于所述防护箱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操作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箱包括主架及面板,所述变压器本体装设于所述主架内,所述面板可拆卸装设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均装设于所述主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箱上设有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型干式变压器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装设于所述防护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型干式变压器还包括基座,所述防护箱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变压器本体位于所述防护箱内,并装设于所述基座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型干式变压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圈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护型干式变压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变压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100、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10、防护箱;111、主架;112、面板;120、第一框架;121、第一防护架;1211、第一支杆;1212、第一连接杆;122、第一侧架;123、第二侧架;124、第一操作口;125、第一加强杆;130、第二框架;131、第二防护架;1311、第二支杆;1312、第二连接杆;132、第三侧架;133、第四侧架;134、第二操作口;135、第二加强杆;140、变压器本体;141、第一接线端子;142、第二接线端子;150、基座;160、吊环;170、固定结构;171、底座;1711、底板;1712、支撑板;1713、翻边;1714、减重槽;172、固定梁;173、引线孔;17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3,一种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包括:变压器本体140、防护箱110、第一框架120及第二框架130。变压器本体140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变压器本体140装设于防护箱110内。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均伸出防护箱110外。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130均装设于防护箱110上,并分别对应覆盖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第一框架120上设有第一操作口124,第二框架130上设有第二操作口134。

上述的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在组装过程中,将变压器本体140装入防护箱110内,并将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分别从防护箱110内伸出,使得变压器本体140的接线端子暴露在防护箱110外。由于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130分别对应覆盖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因此,作业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只需通过第一操作口124和第二操作口134,分别对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进行接线操作即可,无需钻入防护箱110内,有效避免将异物掉落或遗留至变压器本体140上,保证变压器本体140稳定、安全运行;同时也方便变压器的安装操作。此外,在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前分别罩设第一框架120和第二框架130,有效防止工作人员误撞击或者误接触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保护干式变压器的接线端子不受到来自外部的损害;同时也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直接暴露在外,可分别在第一框架120和第二框架130上安装窗体结构,使得第一框架120和第二框架130表面保持封闭状态。同时,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伸出防护箱110外的实现方式可为:预先在防护箱110上开设对应数量和尺寸的开口,当变压器本体140装入防护箱110内时,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可分别从对应的开口中伸出。

还需说明的是,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产品而定,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比如: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的数量均可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等。同时,第一接线端子141和第二接线端子142均可为铜排或者铜棒结构等。其中,第一接线端子141与第二接线端子142可理解为变压器本体140的输入端与输出端。

可选地,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130分别在防护箱110上的安装方式均可为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一体成型方式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还包括固定结构170。固定结构170装设于第一框架120或者第二框架130内,固定结构170上设有供外接电气设备的线缆穿入的引线孔173。由此可知,当外接电气设备(比如温控器)需连接于变压器本体140上时,外接电气设备的线缆可通过穿入引线孔173中连接于变压器本体140上,使得线缆稳定支撑在固定结构170上,避免线缆因悬空放置状态而容易与变压器本体140发生连接脱离,保证外界电气设备与变压器本体140之间稳定连接,从而使得外接电气设备稳定运行。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固定结构170包括底座171及装设于底座171上的固定梁172。底座171装设于第一框架120或者第二框架130内。引线孔173设置于固定梁172上,如此,在外接电气设备过程中,将线缆穿入固定梁172上的引线孔173中,使得线缆稳定支撑在固定梁172上。本实施例将固定结构170设计为底座171和固定梁172组合结构,不仅保证线缆支撑稳定,而且还有利于抬高引线孔173的高度位置,使得穿入引线孔173中的线缆更容易连接于变压器本体140上,保证外接电气设备上的接线操作更加便利。

可选地,底座171在第一框架120或者第二框架130内的安装方式可为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一体成型方式等。同样固定梁172在底座171上的安装方式也可为螺栓连接、焊接、卡接、铆接、一体成型方式等。

具体地,底座171以焊接方式装设于第一框架120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底座171的数量,只需满足能稳定支撑固定梁172即可。比如:底座171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等。当底座17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底座171间隔设置于第一框架120内,固定梁172装设于两个底座171上,如此,使得固定梁172上的支撑更加均衡,有利于增强固定结构170的整体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引线孔173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引线孔173沿着固定梁17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外接电气设备数量为两个以上,或者同一外接电气设备上的线缆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可将各个线缆分别穿入各自对应的引线孔173中,这样不仅使得各个线缆稳定支撑在固定梁172上,而且还保证各个线缆分隔开,避免各个线缆相互交织而导致变压器本体140上的线路管理混乱,如此,有利于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有序管理。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固定梁172的长度方向,以图2为例,固定梁172的长度方向为图2中s1任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引线孔173在固定梁172上沿着固定梁17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引线孔173为条形孔或者腰型孔状,这样有效扩大引线孔173的孔径,以使不同尺寸的线缆能够方便穿入,提高固定结构170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缆穿入引线孔173中时,可将螺栓或者螺钉也穿入引线孔173中,左右移动螺栓或者螺钉,使得螺栓或者螺钉将线缆压紧在引线孔173的孔壁上;压紧后,旋紧螺母,使得线缆稳定固定在引线孔173中,避免线缆来回晃动而导致接线不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固定梁172在底座171上的安装位置可调,如此,通过调节固定梁172在底座171上的安装位置,使得固定梁172与变压器本体140之间保持合理距离,从而使得外接电气设备上的线缆能更好地连接于变压器本体140上。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梁172在底座171上可调实现方式有多种,比如:固定梁172与底座171之间采用滑块和导轨方式配合,并在固定梁172上螺接有丝杆结构;或者,底座17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孔状结构,通过将固定梁172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孔中,以实现位置调节;又或者,在底座171上开设腰型孔或者条形孔,使得固定梁172上的固定件能在孔内前后移动等。

具体地,请参考图2,底座171上设有安装孔174。安装孔174沿着底座17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固定梁172上的固定件穿入安装孔174中,并能在安装孔174内移动。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安装孔174为腰型孔或者条形孔。因此,在调节过程中,将固定件在安装孔174内沿着底座17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固定梁172与变压器本体140之间保持所需距离;移动后,锁定固定件,使得固定梁172稳定在调节后的位置上。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底座171的长度方向,以图2为例,底座171的长度方向为图2中s2任一箭头所指的方向。另外,固定件可为螺栓、螺钉或者螺杆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底座171包括底板1711、支撑板1712及翻边1713,翻边1713通过支撑板1712装设于底板1711上,安装孔174开设于翻边1713上。其中,翻边1713在支撑板1712上的安装方式可为螺栓连接、卡接、铆接、销接等组合式连接方式;也可为一体成型方式。当翻边1713与支撑板1712为一体成型方式连接时,翻边1713可由支撑板1712远离底板1711的一端折弯形成。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支撑板1712上设有减重槽1714,如此,不仅有利于节省底座171的制作材料,而且还有利于减轻底座171重量,便于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整体实现轻量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第一框架120包括第一侧架122、第二侧架123及连接于第一侧架122与第二侧架123之间的第一防护架121。第一侧架122与第二侧架123均装设于防护箱110上,并分别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41的相对两侧。第一操作口124设置于第一防护架121上。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框架120结构,使得第一接线端子141更好地防护在第一框架120内;同时也使得作业人员通过第一防护架121上的第一操作口124更好地对第一接线端子141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一防护架121包括两个第一支杆1211和两个第一连接杆1212,两个第一支杆1211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架122和第二侧架123上,两个第一连接杆1212间隔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杆1211之间。两个第一连接杆1212及两个第一支杆1211之间围成第一操作口124,如此,在保证第一防护架121的结构强度前提下,有利于减少第一防护架121的结构数量。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一防护架121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25,第一加强杆125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杆1211之间,以增强第一防护架121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第二框架130包括第三侧架132、第四侧架133及连接于第三侧架132与第四侧架133之间的第二防护架131,第三侧架132与第四侧架133均装设于防护箱110上,并分别位于第二接线端子142的相对两侧,第二操作口134设置于第二防护架131上。同样,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第二框架130结构,使得第二接线端子142更好地防护在第二框架130内;同时也使得作业人员通过第二防护架131上的第二操作口134更好地对第二接线端子142操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第二防护架131包括两个第二支杆1311和两个第二连接杆1312,两个第二支杆1311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三侧架132和第四侧架133上,两个第二连接杆1312间隔连接于两个第二支杆1311之间。两个第二连接杆1312及两个第二支杆1311之间围成第二操作口134,如此,在保证第二防护架131的结构强度前提下,有利于减少第二防护架131的结构数量。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第二防护架131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35,第二加强杆135连接于两个第二支杆1311之间,以增强第二防护架131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防护箱110包括主架111及面板112。变压器本体140装设于主架111内。面板112可拆卸装设于主架111上。第一框架120与第二框架130均装设于主架111上,如此,通过可拆卸设计,使得作业人员方便将面板112从主架111上拆除,便于作业人员对变压器本体140设备进行观察和维护。

可选地,面板112在主架111上的安装方式可为螺栓连接、销接、卡接或者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箱110上设有散热孔(未示出),如此,通过散热孔改善防护箱110内的散热性能,保证变压器本体140稳定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还包括吊环160。吊环160装设于防护箱110上。如此,在搬运过程中,将起吊机钩在吊环160上,即可实现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整机搬运。

具体地,吊环160设置于防护箱110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还包括基座150。防护箱110装设于基座150上。变压器本体140位于防护箱110内,并装设于基座150上,如此,通过基座150抬高防护箱110和变压器本体140的高度,便于叉车能够插入防护箱110底部,使得防护型干式变压器100整机更容易搬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