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板、电池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1055发布日期:2021-10-09 10:2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保护板、电池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板及具有所述保护板的电池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在电子移动设备、电动工具及电动汽车等电子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一些便携式电子产品,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电池(包括电池中的保护板)的尺寸也需要相应减小。
3.然而,由于保护板越来越多功能化,保护板上设置的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多,导致焊盘数量也随之增多。若保护板长度较小,则未能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布置焊盘。换言之,保护板的长度需要随着焊盘数量的增多而增加,使得带有此类保护板的电池无法适用于一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以上不足之处,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板。
5.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保护板的电池及电子装置。
6.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板,包括硬板和焊接于所述硬板的软板。所述软板包括软板主体、多个第一焊盘和多个第二焊盘。所述软板主体包括焊接于所述硬板的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硬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
°
≤α≤90
°
。所述第一焊盘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硬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β满足:0
°
≤β≤5
°
。沿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之间的距离d满足:0.8mm≤d≤2mm。
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底边和连接所述底边的侧边。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底边。所述侧边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避空区。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避空区远离所述底边的边缘。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底边和连接所述底边的侧边。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底边。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侧边。
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底边和连接所述底边的侧边。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底边。所述第一部分开设有第二避空区。所述第二避空区与所述侧边和所述底边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避空区远离所述底边的边缘。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避空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焊盘分别设置于每一所述第二避空区远离所述底边的边缘。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软板主体包括绝缘基材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基材表面的布线层。所述布线层包括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所述第二导电线路靠近所述侧边设置。沿所述硬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电线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的宽
度。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焊盘,所述第二导电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焊盘。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材相对的两个表面。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硬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焊盘的宽度为0.8mm~2mm,所述第二焊盘的宽度为1mm~3mm。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池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位于所述电芯的头部。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16.本技术设置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沿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的距离,即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呈两排排列,因此在焊盘总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相较于所有焊盘呈一排排列,本技术能够减小所有焊盘沿硬板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总长度,使得保护板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布置数量更多的焊盘,提高保护板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了保护板多功能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能够减小所有焊盘排列的总长度,因此能够减小保护板同时布置该些焊盘所需的长度,使得带有该保护板的电池能够适用于一些小型化的电子装置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保护板的软板(去掉防焊层后)于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保护板的软板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保护板的软板于又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软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软板于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所示的软板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技术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7.电池
ꢀꢀꢀꢀꢀꢀꢀꢀꢀꢀꢀꢀꢀꢀꢀꢀꢀꢀꢀꢀꢀꢀꢀꢀꢀꢀꢀꢀꢀꢀ128.电子装置
ꢀꢀꢀꢀꢀꢀꢀꢀꢀꢀꢀꢀꢀꢀꢀꢀꢀꢀꢀꢀꢀꢀꢀꢀꢀꢀ229.硬板
ꢀꢀꢀꢀꢀꢀꢀꢀꢀꢀꢀꢀꢀꢀꢀꢀꢀꢀꢀꢀꢀꢀꢀꢀꢀꢀꢀꢀꢀꢀ
10
30.硬板主体
ꢀꢀꢀꢀꢀꢀꢀꢀꢀꢀꢀꢀꢀꢀꢀꢀꢀꢀꢀꢀꢀꢀꢀꢀꢀꢀ
11
31.软板
ꢀꢀꢀꢀꢀꢀꢀꢀꢀꢀꢀꢀꢀꢀꢀꢀꢀꢀꢀꢀꢀꢀꢀꢀꢀꢀꢀꢀꢀꢀ
20a、20b、20c
32.软板主体
ꢀꢀꢀꢀꢀꢀꢀꢀꢀꢀꢀꢀꢀꢀꢀꢀꢀꢀꢀꢀꢀꢀꢀꢀꢀꢀ
21
33.第一焊盘
ꢀꢀꢀꢀꢀꢀꢀꢀꢀꢀꢀꢀꢀꢀꢀꢀꢀꢀꢀꢀꢀꢀꢀꢀꢀꢀ
22
34.电芯
ꢀꢀꢀꢀꢀꢀꢀꢀꢀꢀꢀꢀꢀꢀꢀꢀꢀꢀꢀꢀꢀꢀꢀꢀꢀꢀꢀꢀꢀꢀ
30
35.外壳
ꢀꢀꢀꢀꢀꢀꢀꢀꢀꢀꢀꢀꢀꢀꢀꢀꢀꢀꢀꢀꢀꢀꢀꢀꢀꢀꢀꢀꢀꢀ
31
36.极耳
ꢀꢀꢀꢀꢀꢀꢀꢀꢀꢀꢀꢀꢀꢀꢀꢀꢀꢀꢀꢀꢀꢀꢀꢀꢀꢀꢀꢀꢀꢀ
32
37.保护板
ꢀꢀꢀꢀꢀꢀꢀꢀꢀꢀꢀꢀꢀꢀꢀꢀꢀꢀꢀꢀꢀꢀꢀꢀꢀꢀꢀꢀ
100
38.第一部分
ꢀꢀꢀꢀꢀꢀꢀꢀꢀꢀꢀꢀꢀꢀꢀꢀꢀꢀꢀꢀꢀꢀꢀꢀꢀꢀ
211
39.第二部分
ꢀꢀꢀꢀꢀꢀꢀꢀꢀꢀꢀꢀꢀꢀꢀꢀꢀꢀꢀꢀꢀꢀꢀꢀꢀꢀ
212
40.绝缘基材
ꢀꢀꢀꢀꢀꢀꢀꢀꢀꢀꢀꢀꢀꢀꢀꢀꢀꢀꢀꢀꢀꢀꢀꢀꢀꢀ
213
41.布线层
ꢀꢀꢀꢀꢀꢀꢀꢀꢀꢀꢀꢀꢀꢀꢀꢀꢀꢀꢀꢀꢀꢀꢀꢀꢀꢀꢀꢀ
214
42.外壳本体
ꢀꢀꢀꢀꢀꢀꢀꢀꢀꢀꢀꢀꢀꢀꢀꢀꢀꢀꢀꢀꢀꢀꢀꢀꢀꢀ
310
43.顶封边
ꢀꢀꢀꢀꢀꢀꢀꢀꢀꢀꢀꢀꢀꢀꢀꢀꢀꢀꢀꢀꢀꢀꢀꢀꢀꢀꢀꢀ
311
44.侧封边
ꢀꢀꢀꢀꢀꢀꢀꢀꢀꢀꢀꢀꢀꢀꢀꢀꢀꢀꢀꢀꢀꢀꢀꢀꢀꢀꢀꢀ
312
45.底边
ꢀꢀꢀꢀꢀꢀꢀꢀꢀꢀꢀꢀꢀꢀꢀꢀꢀꢀꢀꢀꢀꢀꢀꢀꢀꢀꢀꢀꢀꢀ
2111
46.侧边
ꢀꢀꢀꢀꢀꢀꢀꢀꢀꢀꢀꢀꢀꢀꢀꢀꢀꢀꢀꢀꢀꢀꢀꢀꢀꢀꢀꢀꢀꢀ
2112
47.第一避空区
ꢀꢀꢀꢀꢀꢀꢀꢀꢀꢀꢀꢀꢀꢀꢀꢀꢀꢀꢀꢀꢀꢀꢀꢀ
2113
48.边缘
ꢀꢀꢀꢀꢀꢀꢀꢀꢀꢀꢀꢀꢀꢀꢀꢀꢀꢀꢀꢀꢀꢀꢀꢀꢀꢀꢀꢀꢀꢀ
2114
49.第二避空区
ꢀꢀꢀꢀꢀꢀꢀꢀꢀꢀꢀꢀꢀꢀꢀꢀꢀꢀꢀꢀꢀꢀꢀꢀ
2115
50.连接器
ꢀꢀꢀꢀꢀꢀꢀꢀꢀꢀꢀꢀꢀꢀꢀꢀꢀꢀꢀꢀꢀꢀꢀꢀꢀꢀꢀꢀ
2121
51.第一导电线路
ꢀꢀꢀꢀꢀꢀꢀꢀꢀꢀꢀꢀꢀꢀꢀꢀꢀꢀꢀꢀꢀꢀ
2141
52.第二导电线路
ꢀꢀꢀꢀꢀꢀꢀꢀꢀꢀꢀꢀꢀꢀꢀꢀꢀꢀꢀꢀꢀꢀ
2142
53.宽度
ꢀꢀꢀꢀꢀꢀꢀꢀꢀꢀꢀꢀꢀꢀꢀꢀꢀꢀꢀꢀꢀꢀꢀꢀꢀꢀꢀꢀꢀꢀ
w1、w2、w3、w454.夹角
ꢀꢀꢀꢀꢀꢀꢀꢀꢀꢀꢀꢀꢀꢀꢀꢀꢀꢀꢀꢀꢀꢀꢀꢀꢀꢀꢀꢀꢀꢀ
α、β
55.延伸方向
ꢀꢀꢀꢀꢀꢀꢀꢀꢀꢀꢀꢀꢀꢀꢀꢀꢀꢀꢀꢀꢀꢀꢀꢀꢀꢀ
e1、e256.第一方向
ꢀꢀꢀꢀꢀꢀꢀꢀꢀꢀꢀꢀꢀꢀꢀꢀꢀꢀꢀꢀꢀꢀꢀꢀꢀꢀ
d
57.垂直距离
ꢀꢀꢀꢀꢀꢀꢀꢀꢀꢀꢀꢀꢀꢀꢀꢀꢀꢀꢀꢀꢀꢀꢀꢀꢀꢀ
d
58.距离
ꢀꢀꢀꢀꢀꢀꢀꢀꢀꢀꢀꢀꢀꢀꢀꢀꢀꢀꢀꢀꢀꢀꢀꢀꢀꢀꢀꢀꢀꢀ
d1、d2、d35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6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6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6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3.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护板100,包括硬板10和焊接于硬板10的软板20a。软板20a包括软板主体21、多个第一焊盘22和多个第二焊盘23。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设置于软板主体21上。硬板10包括硬板主体11、多个第三焊盘(图未示)和多个第四焊盘(图未示)。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设置于硬板主体11上。其中,第一焊盘22与第三焊盘焊接,第二焊盘23与第四焊盘焊接,使得软板20a焊接于硬板10上。
64.软板主体21可大致为l型,包括焊接于硬板10的第一部分211和连接第一部分211的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e1与硬板10的延伸方向e2不平行,具体地,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与硬板10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
°
≤α≤90
°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硬板10的延伸方向,第二部分212的延伸方向平
行于硬板10的延伸方向,即α=90
°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相较于硬板10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即5
°
≤α<90
°

65.请一并参照图2,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设置于第一部分211。多个第一焊盘22沿第一方向d排列。第一方向d与硬板10的延伸方向e2的夹角β满足:0
°
≤β≤5
°
。其中,第一焊盘22沿第一方向d排列指的是第一焊盘22排列于沿第一方向d延伸的直线上,或者位于该直线两侧且距离该直线小于0.5mm的范围内,而非限定所有第一焊盘22均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66.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之间的垂直距离d(即沿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e1上的距离)满足:0.8mm≤d≤2mm。
67.本技术设置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沿第一部分211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定的距离,即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呈两排排列。因此,在焊盘总数量一定的情况下,相较于所有焊盘呈一排排列,本技术能够减小所有焊盘沿硬板1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总长度,使得保护板100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布置数量更多的焊盘,提高保护板100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了保护板100多功能化的发展需求;同时,垂直距离d的设置可使得第一焊盘22和第二焊盘23的焊点不会连接在一起而造成外观及功能不良,即避免产生连锡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能够减小所有焊盘排列的总长度,因此能够减小保护板100同时布置该些焊盘所需的长度,使得带有该保护板100的电池能够适用于一些小型化的电子装置中。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硬板10的延伸方向,第一焊盘22的宽度w1为0.8mm~2mm,第二焊盘23的宽度w2为1mm~3mm。而且,第二焊盘23的宽度w2大于第一焊盘22的宽度w1。因此,第二焊盘23可用于供大电流流通,使得保护板100满足通过大电流的需求。第一焊盘22可用于传输信号。
69.沿硬板10的延伸方向,相邻两个第一焊盘22之间的距离d1为0.4mm~1mm。距离d1的设置可避免相邻两个第一焊盘22之间产生连锡现象。
70.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1包括远离第二部分212的底边2111和连接底边2111的两个侧边2112。侧边2112可垂直于底边2111设置。第一焊盘22设置于底边2111。侧边2112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避空区2113。第二焊盘23设置于第一避空区2113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如图2所示,第一焊盘22的总数量为三个。第一避空区211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侧边2112上。每一第一避空区2113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均设有一个第二焊盘23,即第二焊盘23的总数量为两个。
71.其中,定义两个第一避空区2113之间的距离为d2,第二焊盘23的最外延与侧边2112之间的距离为d3,则d2、w2和d3满足以下条件:d2≥2w2+2d3。
72.其中,如图2所示,沿软板主体21的厚度方向,软板主体21包括绝缘基材213和设置于绝缘基材213表面的布线层214。布线层214包括第一导电线路2141和第二导电线路2142。第二导电线路2142靠近侧边2112设置。第一导电线路2141连接于第一焊盘22,第二导电线路2142连接于第二焊盘23。由于第二焊盘23用于供大电流流通,连接于第二焊盘23的第二导电线路2142也需具有相对较大的线宽,因此沿硬板10的延伸方向,可设置第二导电线路2142的宽度w4大于第一导电线路2141的宽度w3。
73.其中,绝缘基材213的材质可以选自环氧树脂(epoxy resin)、聚丙烯(polypropylene,pp)、bt树脂、聚苯醚(polyphenylene oxide,ppo)、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等树脂中的一种。
74.在一些实施例中,软板主体21还可包括设置于布线层214表面的防焊层(图未标出)。防焊层用于覆盖布线层214,防止布线层214氧化或焊接短路。其中,防焊层的材质可以为防焊油墨。
7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盘22的总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更。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焊盘22的总数量还可以为四个。随着第一焊盘22数量的增加,为提供足够的布线空间,可以设置第一导电线路2141分别位于绝缘基材213相对的两个表面。
76.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焊盘23的总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更。请一并参阅图4,第二焊盘23的总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其中,两个第二焊盘23设置于一个第一避空区2113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一个第二焊盘23设置于另一第一避空区2113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
77.请参阅图5,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软板20b。第一焊盘22同样设置于软板主体21的第一部分211包括远离第二部分212的底边2111。与上述软板20a不同之处在于,软板主体21的侧边2112并未设有第一避空区2113。此时,第二焊盘23直接设置于侧边2112。
78.请参阅图6,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软板20c。与上述软板20a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焊盘23设置于软板主体21的第一部分211的底边2111。第一部分211开设有第二避空区2115,第二避空区2115与侧边2112和底边2111均间隔设置。第一焊盘22设置于第二避空区2115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如图6所示,第二避空区2115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避空区2115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设置有三个第一焊盘22。
7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避空区2115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请一并参阅图7,第二避空区211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第二避空区2115不连通。第一焊盘22分别设置于每一第二避空区2115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如,每一第二避空区2115远离底边2111的边缘2114均设有一个第一焊盘22。
80.请参阅图8,本技术再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池1,包括电芯30和位于电芯30的头部的保护板100。
81.其中,电芯30包括外壳31、容置于外壳31内的电极组件(图未示)和电解液(图未示)、以及电连接于电极组件的极耳32。极耳32伸出外壳31且电连接于保护板100。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1可以是采用铝塑膜封装得到的包装袋,即电芯30可以为软包电芯。此时,外壳31包括用于容置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的外壳本体310、以及连接于外壳本体310的顶封边311和侧封边312。极耳32自顶封边311伸出。外壳本体310连接于顶封边311的表面为外壳本体310的上表面。顶封边311和外壳本体310的上表面之间围设形成收容空间(图未标出),保护板100设置于收容空间内。可以理解,电芯10并不限于软包电芯,还可以为钢壳电芯或铝壳电芯等,本技术并不作限制。
83.请一并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板100的软板20a的第二部分212可设有连接器2121。软板20通过连接器2121使电芯10与外部元件电连接。
84.本技术所述的电池1可以是锂二次电池,包括锂金属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1也可以是所有种类
的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或太阳能电池。
85.请参阅图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电子装置包括如上的电池1。在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电子装置2可以是,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笔输入型计算机、移动电脑、电子书播放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传真机、便携式复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头戴式立体声耳机、录像机、液晶电视、手提式清洁器、便携cd机、迷你光盘、收发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存储卡、便携式录音机、收音机、备用电源、电机、汽车、摩托车、助力自行车、自行车、照明器具、玩具、游戏机、钟表、电动工具、闪光灯、照相机、家庭用大型蓄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
8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