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套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7256发布日期:2021-08-17 13:4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套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压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套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护套与电线电缆压接后,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在压接时,需要先将护套定位到压接位置,再在护套内插入电线,最后采用压接机构对护套进行压接处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辅助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压接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护套压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护套压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前侧设有输送轨,输送轨后侧设有压接机构,压接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底板上的两个边板,两个边板上部设有压接气缸定位板和盖板,压接气缸定位板位于盖板前侧,压接气缸定位板上部设有压接气缸,压接气缸定位板下部垂直连接有压接滑轨安装板,压接滑轨安装板前侧设有压接滑轨,压接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压接滑块,压接滑块上连接有压接板,压接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与压接板相连接,两个边板前侧连接有面板,两个边板下部之间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供压接板下端穿过的定位缺口;

输送轨包括安装于底板上的支撑条,支撑条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内开设有导料槽,第二导向条内的导料槽上端露出,第一导向条上与压接板下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压接缺口,第一导向条前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线缺口,过线缺口与导料槽连通;

底板上部位于输送轨右侧的位置设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气缸,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料杆,推料杆能够在导料槽内滑动。

作为优选,压接气缸定位板下部设有升降气缸,压接板前侧设有升降滑轨,升降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上连接有防倒退组件安装板,防倒退组件安装板下部设有防倒退组件,防倒退组件安装板前侧设有连接块,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相连,支撑条上位于压接缺口前侧的位置设有抬升缺口,底板下部设有抬升气缸,抬升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抬升块,抬升块位于抬升缺口内。

作为优选,防倒退组件包括防倒退块,防倒退块内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竖向槽,防倒退块内下部开设有贯通的横向槽,竖向槽与横向槽相连通,防倒退块内穿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防倒退齿,防倒退齿下部分位于横向槽内、上部分位于竖向槽内,防倒退齿上部分和竖向槽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优选,导料槽前侧上部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上开设有第一下料缺口,支撑条内位于第一下料缺口下方的位置设有固定块和排料块,固定块位于排料块前侧,固定块与支撑条相固定,排料块中间开设有排料缺口,支撑条后侧位于排料块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下料缺口,排料块前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前端穿出固定块且连接有把手,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固定块和排料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防倒退组件,通过防倒退齿防止插入的线后退,工作人员在将线插到护套内指定位置后不会因操作失误而回退,从而确保压接的质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辅助工作人员更快地完成护套的压接处理,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轨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倒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倒退组件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针与开关针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底板1;震动盘2;送料轨201;输送轨3;接料轨301;把手302;支撑条303;第一导向条304;第二导向条305;导料槽306;抬升缺口307;压接缺口308;过线缺口309;压线块3091;限位条310;第一下料缺口311;排料块312;固定块313;第二下料缺口314;连接杆315;第二弹簧316;检测缺口317;排料缺口318;压接机构4;边板401;盖板402;压接气缸定位板403;面板404;压接气缸405;压接滑轨安装板406;压接滑轨407;压接滑块408;压接板409;升降滑轨410;定位块411;升降滑块412;防倒退组件安装板413;升降气缸414;连接块415;抬升气缸416;抬升块417;防倒退组件418;防倒退块4181;竖向槽4182;防倒退齿4183;转轴4184;横向槽4185;第一弹簧4186;控制器5;触摸屏501;安装座502;转动臂503;电脑盒504;推料机构6;防护罩601;推料气缸602;推料杆603;检测机构7;检测滑轨701;检测滑块702;检测滑动板703;开关针安装块704;开关针705;检测器706;推针安装块707;推针708;推针本体7081;限位槽7082;推块7083;推针限位块709;护套8;电线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15所示,一种护套压接装置,包括底板1、震动盘2,底板1前侧设有输送轨3,输送轨3后侧设有压接机构4,震动盘2上连接有送料轨201,输送轨3右侧上部设有与送料轨201相连接的接料轨301,底板1上部位于输送轨3右侧的位置设有推料机构6;压接机构4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压接气缸405和压接滑轨407,压接滑轨407上滑动设置有压接滑块408,压接滑块408上连接有压接板409,压接气缸405的活塞杆前端与压接板409相连接;输送轨3包括安装于底板1上的支撑条303,支撑条303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条304和第二导向条305,第一导向条304和第二导向条305内开设有导料槽306,第二导向条305内的导料槽306上端露出,第一导向条304上与压接板409下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压接缺口308使该处的导料槽306露出,第一导向条304前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过线缺口309,过线缺口309与导料槽306连通,压接后电线801固定于护套8内,设置过线缺口309使电线801能随护套8一起移动,过线缺口309右端设有压线块3091,压线块3091将电线801压平整,使其能顺利进入过线缺口309,便于后续的输送;推料机构6包括推料气缸602,推料气缸60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料杆603,推料杆603能够在导料槽306内滑动,推料杆603的形状与护套8的形状相适配。

震动盘2内的护套8进入送料轨201内沿其前进,通过接料轨301进入导料槽306内,由推料气缸602的活塞杆带动推料杆603移动,推料杆603推动护套8在导料槽306内移动至压接缺口308处。在护套内插入电线801,压接气缸405的活塞杆带动压接板409下降,利用压接板409下端对护套8进行压接。压接后的护套8由后续的护套8推动,从另一侧下料。

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气缸414,压接板409前侧设有升降滑轨410,升降滑轨410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412,升降滑块412上连接有防倒退组件安装板413,防倒退组件安装板413下部设有防倒退组件418,防倒退组件安装板413前侧设有连接块415,升降气缸414的活塞杆与连接块415相连,支撑条303上位于压接缺口308前侧的位置设有抬升缺口307,底板1下部设有抬升气缸416,抬升气缸416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抬升块417,抬升块417位于抬升缺口307内,抬升块417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宽度与插入的电线8总宽度相适配,从而对电线801进行限位的。

插线前,抬升气缸416推动抬升块417上升,使其上部从抬升缺口307处露出,凹槽与支撑条303上表面齐平。升降气缸414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块415带动防倒退组件安装板413向下移动,使防倒退组件418下降,抬升块417与防倒退组件418配合对电线801的进行防倒退处理。

防倒退组件418包括防倒退块4181,防倒退块4181内开设有若干贯通的竖向槽4182,防倒退块4181内下部开设有贯通的横向槽4185,竖向槽4182与横向槽4185相连通,防倒退块4181内穿设有转轴4184,转轴4184上套设有防倒退齿4183,防倒退齿4183下部分位于横向槽4185内、上部分位于竖向槽4182内,防倒退齿4183上部分和竖向槽418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防倒退齿4183数量根据电线801的数量设置,一个防倒退齿4183对应一个电线801。电线801插入时,防倒退齿4183沿转轴4184逆时针转动,防倒退齿4183下端与抬升块之间距离增加,不影响电线801的插入;电线801后退时,防倒退齿4183沿转轴4184顺时针转动,防倒退齿4183下端与抬升块之间的距离减小,两者将电线801夹住使其无法后退。

机架包括竖直安装于底板1上的两个边板401,两个边板401上部设有压接气缸定位板403和盖板402,压接气缸定位板403位于盖板402前侧,压接气缸405安装于压接气缸定位板403上部,升降气缸414安装于压接气缸定位板403下部,压接气缸定位板403下部垂直连接有压接滑轨安装板406,压接滑轨407安装于压接滑轨安装板406前侧,两个边板401前侧连接有面板404,两个边板401下部之间连接有定位块411,定位块411上开设有供压接板409下端穿过的定位缺口。

压接机构4后侧设有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包括检测滑轨701,检测滑轨701上设有检测滑块702,检测滑块702上部设有检测滑动板703,检测滑动板703上部后侧设有开关针安装块704,开关针安装块704内穿设有若干开关针705,检测滑动板703上位于开关针安装块704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检测器706,开关针705后端位于检测器706内,检测滑动板703上部前侧设有推针安装块707,推针安装块707内穿设有若干推针708,推针708后端与相应的开关针相抵接,第一导向条304后侧开设有供推针安装块707插入的检测缺口317,检测缺口317与导料槽306连通,检测机构7还包括能够带动检测滑动板703前后移动的气缸。

插线时,气缸推动检测滑动板703向前移动,使推针安装块707插入的检测缺口317内,电线801插入护套8内时触碰推针708,进而触发开关针705,检测器706检测开关针705即可检测电线801是否插到标准位置。

若干开关针705呈两排且交错设置,推针708为一排设置,推针708包括推针本体7081,推针本体7081后端连接有推块7083,相邻推针本体7081上推块7083的安装位置相反,分别位于推针本体7081后端的上侧或下侧。

护套8内的电线801为一排设置,推针708配合电线801同样采用一排的设置,且推针708的位置与电线801的位置前后对应,开关针705规格较大,无法和电线801采用相同的排布方式,只能采用双排方式设置,故在推针本体7081尾部加装推块,使得推针708能够与开关针705一一对应,实现了护套8单排孔的插线检测。

推针安装块707上部中间开口,开口处安装有推针限位块709,推针本体7081上开设有限位槽7082,限位槽7082的长度大于推针限位块709的宽度,推针限位块709底部位于限位槽7082内。限位槽7082既能限制推针708的移动范围,防止电线插入过头而产生不良产品;还能防止推针708旋转,确保其与开关针705配合工作完成检测。

底板1右侧设有防护罩601,推料气缸602位于防护罩601内部,防护罩601对推料气缸602进行遮挡,防止外部杂质危害推料气缸602。

导料槽306前侧上部设有限位条310,限位条310上位于接料轨301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下料缺口311,支撑条303内位于第一下料缺口311下方的位置设有固定块313和排料块312,固定块313位于排料块312前侧,固定块313与支撑条303相固定,排料块312中间开设有排料缺口318,支撑条303后侧位于排料块312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下料缺口314,排料块312前端连接有连接杆315,连接杆315前端穿出固定块313且连接有把手302,连接杆315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16,第二弹簧316两端分别抵接固定块313和排料块312。

护套8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的后侧齐平,上部的厚度小于下部的厚度,限位条310的设置使得导料槽306与护套8的形状一致。

通过送料轨201、接料轨301输送的护套8会出现错位,在限位条310上设置第一下料缺口311,使得正向、反向的护套8能通过该第一下料缺口311进入到导料槽306内。正向的护套8能够被推料杆603推着沿导料槽306移动。反向的护套8则会被限位条310挡住而无法移动,此时通过把手302拉动排料块312向前移动,导料槽306内反向的护套8落入排料缺口318内,再松开把手302内,在第二弹簧316的作用下排料块312复位,排料缺口318内的护套8从第二下料缺口314内掉落。

还包括控制器5,控制器5包括安装于左侧边板401上的安装座502,安装座50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503,转动臂503上设有电脑盒504,电脑盒504前侧设有触摸屏5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