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周期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952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对数周期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侦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数周期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数周期天线结构多以馈电双线上排列振子为主。馈电双线采用双矩形管结构,垂直安装于底板上;天线采用相同的直径尺寸的振子,均布于矩形馈电双线两侧。该类型的测向对数周期天线一般能有3至5倍频程,很少能有10倍频程。但由于整体结构的局限性,导致天线方向图在高频处会出现凹坑形变化,影响测向精度,无法用于超宽带比幅测向天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对数周期天线,其解决了方向图在高频段出现凹坑影响侧向精度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的频程提高至15倍,且有带宽覆盖广,在整个频段内方向图好的特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数周期天线包括安装座、馈电双线、吸收电阻、对数周期的振子序列和馈电电缆;

所述馈电双线包括两根横截面为矩形的锥体管,两根所述椎体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两根所述椎体管之间的间隔沿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到所述安装座的顶端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振子序列包括多组振子对,多组所述振子对沿所述锥体管的长度方向顺序间隔安装在所述锥体管上;

每组所述振子对均包括有两个振子单体,两个所述振子单体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锥体管上,并与所述锥体管呈预设角度;

其中,每个所述振子单体的直径随两根所述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所述吸收电阻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用于吸收反向电磁信号;

所述馈电电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所述电磁信号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根所述锥体管的横截面均随两根所述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振子对中的两个所述振子单体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的长度均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减小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振子对中的所述振子单体的直径随两根所述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呈阶梯性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振子对中,两个所述振子单体在所述锥体管上的安装位置具有预设距离;

其中,所述预设距离随两根所述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振子对设有二十三组,二十三组所述振子对沿所述馈电双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振子对中的所述振子单体均与所述锥体管均垂直设置;

每相邻两组所述振子对之间的间隔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呈板状,所述馈电双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板面上;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馈电双线同侧设置;

所述馈电电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近所述安装座的两组以上的所述振子对中的所述振子单体均呈“l”型设置;

且所述振子单体的一侧端面与所述锥体管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在接收信号时,首先由不同谐振区的振子对接收相应频段的电磁波信号,电磁波由对数周期的振子序列接收后,传入馈电双线的两根矩形主体管中,且由于矩形锥体管之间的间隔沿安装座的底端到安装座的顶端逐渐减小,使得天线方形图的稳定性提升。电磁波由两根锥体管传向底座,经由吸收电阻吸收方向电磁波信号,用于改善天线性能。最后,电磁波信号传输至馈电电缆中,由馈电电缆输出至输出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通过设置为上述的结构解决了方向图在高频段出现凹坑影响侧向精度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的频程提高至15倍,且有带宽覆盖广,在整个频段内方向图好的特点。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数周期天线的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对数周期天线的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对数周期天线包括:安装座100、馈电双线200、吸收电阻300、对数周期的振子序列400和馈电电缆500,其中,安装座100为介质座,馈电双线200包括两根横截面为矩形的锥体管,两根锥体管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0上,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沿安装座100的底端到安装座100的顶端逐渐减小。振子序列400包括多组振子对,多组振子对顺序安装在锥体管上,每组振子对均包括有两个振子单体,两个振子单体分别安装在两根锥体管上,并于锥体管呈预设角度。其中,每个振子单体的直径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减小而减小。吸收电阻30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0上,用于吸收反向电磁信号,馈电电缆500管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0上,用于信号的传输。此处,应当指出的是,不同组的振子对的谐振区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在接收信号时,首先由不同谐振区的振子对接收相应频段的电磁波信号,电磁波由对数周期的振子序列400接收后,传入馈电双线200的两根矩形主体管中,且由于矩形锥体管之间的间隔沿安装座100的底端到安装座100的顶端逐渐减小,使得天线方形图的稳定性提升。电磁波由两根锥体管传向底座,经由吸收电阻300吸收方向电磁波信号,用于改善天线性能。最后,电磁波信号传输至馈电电缆500中,由馈电电缆500输出至输出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通过设置为上述的结构解决了方向图在高频段出现凹坑影响侧向精度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的频程提高至15倍,且有带宽覆盖广,在整个频段内方向图好的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根锥体管的横截面随着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锥体管包括第一锥形管210和第二锥形管220,第一锥形管210的水平方式上的截面和第二锥形管220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横截面)均为矩形。两根锥体管的横截面均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减小而减小。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锥形管210和第二锥形管220的大小相同。每组振子对中的两个振子单体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锥形管210和第二锥形管220上,两个振子单体未处于同一侧,一个振子单体安装侧背离另一个振子单体的安装侧。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锥形管210安装振子单体的一侧面与第二锥形管220处于同一侧的侧面平齐设置。第二锥形管220安装振子单体的一侧端面与第一锥形管210处于同一侧的侧面平齐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振子对中的两个振子单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此处,应当指出的时,同一平面为,每组振子对中的两个振子单体在高度上处于同一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的长度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的直径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呈阶梯性减小。即,不同组中的振子单体的直径不同,且振子单体的长度随着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减小而阶梯性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振子对中,两个振子单体在锥体管上的安装位置具有预设距离。其中,预设距离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每组振子对中的两根振子单体的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均与锥体管均垂直设置。每相邻两组所述振子对之间的间隔随两根锥体管之间的间隔的减小而减小。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子单体均呈杆状,且振子单体与锥体管垂直设置。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根锥体管与所述安装座100垂直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子对设有二十三组,二十三组振子对沿馈电双线2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座100呈板状,馈电双线20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0的一侧板面上。安装座100上设有安装块110,安装块110与馈电双线200同侧设置,且安装座100设置在馈电双线200的旁侧。馈电电缆500固定安装在安装块110上。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安装块110可以为介质块。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近安装座100的两组以上的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均呈“l”型设置,且振子单体的一侧端面与锥体管固定连接。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邻近安装座100的两组振子单体呈“l”型的圆杆状。且振子单体未与馈电双线200连接的一端朝上设置。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此处的上为振子单体未与馈电双线200连接的一端背离安装座100设置。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其余的振子对中的振子单体可以呈圆杆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解决了方向图在高频段出现凹坑影响侧向精度的问题,同时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对数周期天线的频程提高至15倍,且有带宽覆盖广,在整个频段内方向图好的特点。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