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955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测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侦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向天线。



背景技术:

国外0.4ghz~6ghz比幅测向天线采用16个印刷对数周期天线,分成上下两层。下层8个天线单元在方位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单元最大辐射方向指向圆周外,侧仰角0°方向;上层8个天线单元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单元最大辐射方向指向圆周外侧,侧仰角约30°方向。该天线由于印刷对数周期天线单元尺寸很大,使得整个测向天线直径大于1m,且低频段有效辐射单元的间距小于1/4波长,因此单元间的互耦强,导致天线方向图急剧恶化,影响测角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测向天线,其减小了天线的尺寸、体积,解决了对小体积、超宽频带、高性能测向天线的需求,且采用了隔离措施,抑制了天线之间的互耦,极大的改善了测角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向天线,包括安装座、隔离墙、安装壳体、单极子天线和双脊喇叭天线;

所述隔离墙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壳体安装在所述隔离墙的顶部;

所述隔离墙的外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隔腔,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设有凹槽;

所述单极子天线设有多个,其中,一个所述隔腔对应固定有一个所述单极子天线,所述凹槽处固定有一个单极子天线;

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上分层设置有多个放置孔,每层的所述放置孔沿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间隔分布,所述放置孔与相邻两个所述隔腔之间的间隔相对应;

所述双脊喇叭天线设有多个,各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均对应安装在所述放置孔内,且呈预设仰角与所述安装壳体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腔呈向所述隔离墙的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

多个所述隔腔沿所述隔离墙的外壁均匀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腔设有五个,对应五个所述隔腔内的所述单极子天线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边沿;

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凹槽处的所述单极子天线位于所述凹槽的中心位置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放置孔设有两层,每层的所述放置孔的个数相同;

邻近所述凹槽的所述放置孔中的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的预设仰角,与远离所述凹槽的所述放置孔中的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的预设仰角不同;

其中,所述预设仰角为所述双脊喇叭天线的喇叭口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夹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层的所述放置孔均设有五个;

每层的五个所述放置孔均沿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均匀排布;

邻近所述凹槽的所述放置孔中的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的预设仰角为10°;

远离所述凹槽的所述放置孔中的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安装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时的预设仰角为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层所述放置孔的方位安装角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单极子天线均错开第一预设夹角a;

所述双脊喇叭天线的喇叭口均高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外表面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夹角a为3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吸波板,所述吸波板为橡胶型吸波板,所述吸波板粘接在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吸波板覆盖所述安装壳体;

所述隔离墙呈中空的柱状,所述隔离墙为铝金属隔离墙;

所述安装壳体为半个椭圆旋转而成,所述安装壳体罩设在所述隔离墙的顶部,所述安装壳体为铝金属材质;

所述安装座呈圆形的铝金属板状,所述安装座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650mm,所述安装座、所述隔离墙和所述安装壳体的高度和小于或者等于45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单极子天线包括安装板、介质板和接收板;

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座或者安装壳体固定;

所述介质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介质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呈向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凸起的圆弧状;

所述接收板呈圆片状,所述接收板固定在所述介质板的一侧板面上,所述接收板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馈电微带线,所述馈电微带线延伸至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介质板连接的板面上;

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介质板的板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号接头,用于信号的输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双脊喇叭天线包括喇叭外壳、内腔座和二号接头,所述放置孔呈矩形孔状;

所述喇叭外壳呈与所述放置孔相匹配的矩形壳体状,所述喇叭外壳中空且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喇叭外壳的上设有第一脊和第二脊,所述第一脊和所述第二脊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喇叭外壳的一侧开口为喇叭口,另一侧所述喇叭外壳的开口为底口;

所述喇叭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穿孔,用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壳体;

所述内腔座内有空腔内一端设有开口的矩形状结构,所述内腔座的开口侧逐渐增大,所述喇叭外壳的底口侧固定,且所述内腔座的开口与所述喇叭外壳的底口相匹配;

所述二号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座的侧壁上,用于传输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在接收方位角辐射来的0.4ghz~1.5ghz频段内的垂直极化目标来波,由该方位角附近的两个单极子天线单元接收信号,用于方位比幅测向。安装壳体顶部的单极子天线单元接收信号与隔离墙处的所在方位的单极子天线单元接收信号一起进行俯仰测角。且隔离墙的设置能够抑制单极子天线之间的互耦,保证单元所在方位角域内接收来波信号的单调性。在接收某一方向角辐射来的1.5ghz~6ghz频段内的垂直极化目标来波,由该方向角附近的双脊喇叭天线单元接收信号,用于俯仰和方位比幅测向。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通过设置呈上述的结构减小了天线的尺寸、体积,解决了对小体积、超宽频带、高性能测向天线的需求,且采用了隔离措施,抑制了天线之间的互耦,极大的改善了测角精度。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测向天线的主体结构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单极子天线的主体结构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脊喇叭天线的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测向天线的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测向天线包括:安装座100、隔离墙200、安装壳体300、单极子天线400和双脊喇叭天线500,其中,隔离墙200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0的一侧,安装壳体300按照在隔离墙200的顶部。隔离墙200的外壁上开设有隔腔,隔腔沿隔离墙200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壳体300的顶部设有凹槽。上述的单极子天线400设有多个,其中,一个隔腔对应固定有一个单极子天线400,凹槽处固定有一个单极子天线400。安装壳体300的侧壁上分层设有多个放置孔,每层的放置孔沿安装壳体300的侧壁间隔分布,放置孔与相邻两个隔腔之间的间隔相对应。双脊喇叭天线500设有多个,各双脊喇叭天线500均对应安装在放置孔内,且呈预设仰角与安装壳体300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在接收方位角辐射来的0.4ghz~1.5ghz频段内的垂直极化目标来波,由该方位角附近的两个单极子天线400单元接收信号,用于方位比幅测向。安装壳体300顶部的单极子天线400单元接收信号与隔离墙200处的所在方位的单极子天线400单元接收信号一起进行俯仰测角。且隔离墙200的设置能够抑制单极子天线400之间的互耦,保证单元所在方位角域内接收来波信号的单调性。在接收某一方向角辐射来的1.5ghz~6ghz频段内的垂直极化目标来波,由该方向角附近的双脊喇叭天线500单元接收信号,用于俯仰和方位比幅测向。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通过设置呈上述的结构减小了天线的尺寸、体积,解决了对小体积、超宽频带、高性能测向天线的需求,且采用了隔离措施,抑制了天线之间的互耦,极大的改善了测角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腔呈向隔离墙200的内部凹陷的弧形结构,多个隔腔沿隔离墙200的外壁均匀间隔分布。由此,优化了结构的设计。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隔腔的单极子天线400均与安装座100固定。隔腔设有五个,对应五个隔腔内的单极子天线400均安装在安装座100的边沿,凹槽开设在安装壳体300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凹槽处的单极子天线400位于凹槽的中心位置处。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为圆台状(即,凹槽的侧壁成斜面设置)且凹槽越邻近安装板的一侧,凹槽的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的越小(即,凹槽沿远离安装座100的一侧到邻近安装座100的一侧切削设置)。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是实现方式中,隔离墙200、安装壳体300和安装座100均为一体成型。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腔呈向隔离墙200内部凸起的弧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放置孔设有两层,每层的放置孔的个数相同,邻近凹槽的放置孔中的双脊喇叭天线500安装在安装壳体300时的预设仰角,与远离凹槽的放置孔中的双脊喇叭天线500安装在安装壳体300上时的预设仰角不同。其中,预设仰角为双脊喇叭天线500的喇叭口轴线与安装座100的夹角。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层的放置孔均设有五个,每层的五个放置孔均在方位方向均匀排布(即,每层的五个放置孔均沿安装壳体300的侧壁均匀排布)。邻近凹槽的放置孔中的双脊喇叭天线500安装在安装壳体300上时的预设仰角为10°。远离凹槽的放置孔中的双脊喇叭天线500安装在安装壳体300上时的预设仰角为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层放置孔德方位安装角与相邻德两个单极子天线400均错开第一预设夹角a,双脊喇叭天线500的喇叭口均高于安装壳体300的外表面设置。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夹角a为3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吸波板600,吸波板600为橡胶型吸波板600,吸波板600粘接在安装壳体300上,且吸波板600覆盖安装壳体300设置。隔离墙200呈中空的柱状,隔离墙200为铝金属隔离墙200。安装壳体300为半个椭圆旋转而成,安装壳体300罩设在隔离墙200的顶部,安装壳体300为铝金属材质。安装座100呈圆形板状,且隔离墙200完全置于安装座100的板面设置,安装座100为铝金属材质。安装座100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650mm,安装座100、隔离墙200和安装壳体300的高度和小于或者等于450mm。吸波板600抑制相邻双脊喇叭天线500之间的互耦,保证单元所在方向角域内接收来波信号的单调性将隔离墙200和安装壳体300均设置为铝金属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的可靠性。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极子天线400为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400,其中,单极子天线400包括安装板410、介质板420和接收板430,安装板410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00或者安装壳体300固定。介质板420竖直固定在安装板410上,介质板420远离安装板410的一端呈向远离安装板410的一侧凸起的圆弧状。接收板430呈圆片状,接收板430固定在介质板420的一侧板面上,接收板430朝向安装板410的一侧设有馈电微带线431,馈电微带线431延伸至安装板410与介质板420连接的板面上。安装座100背离介质板420的板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号接头440,用于信号的输出。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板410呈“l”的板状。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安装座100上的馈电微带线431的面积大于位于介质板420上馈电微带线431的面积,安装座100为铝金属板。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号接头440的插针贯穿安装座100和馈电微带线431设置。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是实现方式中,接收板430朝向隔离墙200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双脊喇叭天线500为超宽带双脊喇叭天线500,双脊喇叭天线500包括喇叭外壳510、内腔座520和二号接头530,放置孔呈矩形孔状,喇叭外壳510呈与放置孔相匹配的矩形壳体状,喇叭外壳510中空且两端设有开口,喇叭外壳510的上设有第一脊和第二脊,第一脊和第二脊相对设置。其中,喇叭外壳510的一侧开口为喇叭口,另一侧喇叭外壳510的开口为底口。喇叭外壳510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穿孔,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壳体300。内腔座520内有空腔内一端设有开口的矩形状结构,内腔座520的开口侧逐渐增大,喇叭外壳510的底口侧固定,且内腔座520的开口与喇叭外壳510的底口相匹配。二号接头530固定安装在内腔座520的侧壁上,用于传输信号。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喇叭外壳510邻近内腔座520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围挡,第一安装围分别设置在喇叭外壳5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内腔座520邻近喇叭外壳510上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围挡,第二安装围挡与第一安装围挡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围挡和第二安装围挡上均开设有通孔,以使喇叭外壳510和内腔座520通过螺栓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分为4层,其中,底层为固定在安装座100上的五个单极子天线400,第二层为邻近隔离墙200的双脊喇叭天线500,第三层为远离隔离墙200的双脊喇叭天线500,顶层为位于安装壳体300顶部的单极子天线400。安装座100为圆形的铝金属板,单极子天线400为6个工作在0.4ghz~1.5ghz频段的单极子天线400,其中,位于本申请实施例测向天线底层的五个单极子天线400在方位方向均为分布并用螺栓(螺钉)安装在安装座100的边缘位置处。第六个单极子台南县位于顶层中心位置处,并与安装壳体300的顶部凹槽固定。隔离墙200(单极子天线400互耦抑制隔离墙200)为铝金属结构并通过螺栓(螺钉)安装在天线安装座100上,其有五个隔腔,将五个单极子天线400隔开。安装壳体300为半个椭圆旋转成得到金属铝壳,并同螺栓(螺钉)安装在隔离墙200上。双脊喇叭天线500工作在1.5ghz~6ghz频段,并设有十个。十个双脊喇叭天线500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用螺栓(螺钉)安装在安装壳体300上,其辐射口(喇叭口)面稍高于安装壳体300外表面,第二、第三层各包含五个双脊喇叭天线500,在方位方向均匀排列,并与相邻的两个单极子天线400均错开36°,下层五个双脊喇叭天线500设有10°的第一预设仰角安装,上层五个双脊喇叭天线500单元成60°的第二预设仰角安装。吸波板600(喇叭天线互耦抑制吸波板600)为橡胶型吸波材料板粘贴在安装壳体300的外表面。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