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2144发布日期:2021-11-22 17:2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海洋超低温的环境中,常规的耐低温电缆只能达到

40℃,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并且这些极低温环境下的电缆还伴随着复杂的工作环境,如一些在户外使用的风机设备,使用时电缆大多处在重油污的环境下。极端的环境限制,对该类电缆要求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50℃)、防紫外线、耐臭氧、耐油等特点。如何在确保电缆基本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前提下,使电缆能够在上述极端环境下正常使用,这给电缆整体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要求有良好的电气性能、耐油性能、耐低温性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电缆的外径范围是18.5~25.4mm;其结构为:由包有绝缘层的导体构成线芯;由两根线芯对绞构成对绞线芯组;由多组对绞线芯组和填充绳(4)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聚酯带层、低烟无卤阻燃带层、复合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
5.所述导体是符合iec60228要求的第2类绞合铜导体;所述导体是由多根细铜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8~25倍;细铜丝的直径范围是φ0.15mm~φ0.30mm;导体的截面积范围是1.0mm2~2.5mm2;
6.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构成;绝缘层标称厚度范围是0.6~0.8mm;
7.所述绞线芯组的绞合节径比是20~25倍;
8.所述缆芯的绞合节径比是10~20倍;
9.所述聚酯带层是由重叠绕包的聚酯带构成,搭盖率不小于30%;
10.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带层是由重叠绕包的无卤阻燃带构成,搭盖率不小于30%;
11.所述复合金属屏蔽层是由在内的铝塑复合带层和在外的镀锡铜丝编织层构成;
12.铝塑复合带层是铝塑复合带绕包构成,铝塑复合带的铝面朝外、塑面朝内,搭盖率不小于30%;
13.镀锡铜丝编织层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标称直径是φ0.15mm~φ0.30mm;
14.所述外护套是由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构成;外护套的标称厚度范围是1.2~2.2mm。
15.作为优选:
16.所述外护套是由耐低温、防紫外线、耐臭氧、耐油、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构成,护套料的型号/牌号可选dw 9025c。所述填充绳是阻燃高温填充绳,直径1.5mm。
聚酯带的标称厚度是0.05mm;无卤阻燃带标称厚度0.2mm;铝塑复合带的标称厚度为0.1mm;镀锡铜丝编织层的镀锡铜丝直径是0.15mm。
17.对于对绞线芯组为2组、导体的截面积是1.5mm2的电缆,电缆的外径是19.3mm。缆芯的绞合节径比是16倍。构成导体的细铜丝的直径是φ0.15mm,导体的绞合节径比是20倍;绝缘层厚度是0.6mm;绞线芯组的绞合节径比是20倍。外护套的厚度是1.5mm。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电缆的对绞线芯组设计,使电缆具有良好的信号特性;采用铝塑复合带+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的复合屏蔽,具有抗信号衰减能力;
20.外护套采用耐低温、防紫外线、耐臭氧、耐油、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耐油性能、防紫外线性能,同时具有耐臭氧、低烟、无卤等性能。
21.电缆的导体、对绞线芯、缆芯的绞合设计,使电缆具有良好、均衡的的抗拉以及弯折性能。
22.电缆的绝缘层以及外护套设计,使电缆在具有绝缘以及防护性能的前提下,使电缆的厚度以及折弯性能得到保证。
23.采用上述结构的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可在零下50℃的极端天气和环境下使用,适用于海上风机用场合。本电缆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可在重油污环境安装,并且具有优异的耐臭氧型,可以耐臭氧环境的腐蚀。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对绞线芯组,4、填充绳,5、缆芯,6、聚酯带层,7、低烟无卤阻燃带层,8、铝塑复合带层,9、镀锡铜丝编织层,10、外护套,11、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7.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耐低温海上风机用仪表电缆,电缆的外径范围是18.5~25.4mm;其结构为:
28.由包有绝缘层2的导体1构成线芯11;
29.由两根线芯对绞构成对绞线芯组3;
30.由多组对绞线芯组3和填充绳4绞合构成缆芯5;
31.缆芯5外依次包覆聚酯带层6、低烟无卤阻燃带层7、复合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10;
32.所述导体是符合iec60228要求的第2类绞合铜导体;所述导体是由多根细铜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8~25倍;细铜丝的直径范围是φ0.15mm~φ0.30mm;导体的截面积范围是1.0mm2~2.5mm2;
33.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构成;绝缘层标称厚度范围是0.6~0.8mm;
34.所述绞线芯组3的绞合节径比是20~25倍;
35.所述缆芯5的绞合节径比是10~20倍;
36.所述聚酯带层6是由重叠绕包的聚酯带构成,搭盖率不小于30%;
37.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带层7是由重叠绕包的无卤阻燃带构成,搭盖率不小于30%;
38.所述复合金属屏蔽层是由在内的铝塑复合带层8和在外的镀锡铜丝编织层9构成;
39.铝塑复合带层是铝塑复合带绕包构成,铝塑复合带的铝面朝外、塑面朝内,搭盖率不小于30%;
40.镀锡铜丝编织层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标称直径是φ0.15mm~φ0.30mm;
41.所述外护套是由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构成;外护套的标称厚度范围是1.2~2.2mm。
42.具体到本例中:
43.本例电缆为2组对绞线芯组,导体的截面积是1.5mm2,该规格导体下,本电缆的外径一般是19.3mm。
44.本例采用的填充绳是阻燃高温填充绳,直径1.5mm,阻燃高温填充绳具有耐高温、柔软、阻燃性能号、强度高等特点。
45.本例的聚酯带标称厚度0.05mm,无卤阻燃带标称厚度0.2mm,铝塑复合带的标称厚度为0.1mm。
46.本例导体中,采用的细铜丝的直径是φ0.15mm;导体的绞合节径比是20倍;
47.本例的绝缘层厚度是0.6mm;
48.绞线芯组的绞合节径比是20倍;
49.缆芯的绞合节径比是16倍;
50.镀锡铜丝编织层的镀锡铜丝直径是φ0.15mm;
51.所述外护套是由耐低温、防紫外线、耐臭氧、耐油、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构成,护套料的牌号是dw 9025c,外护套的厚度是1.5mm。
52.对于本例的最常用规格电缆来说,为使效果最佳,采用上述结构,经检测:
53.本电缆具有优越的耐油性能,其外护套浸入70℃的irm902号油中4h。
54.本电缆具有优越的耐低温性能,其外护套在

50℃低温下12h,低温拉伸≥110%。
55.本电缆具有优越的防紫外线性能,外护套试样在干燥、辐照后,进行15次干燥

凝露循环(5
×
24h)后,不影响颜色识别。
56.本电缆具有优越的耐臭氧性能,外护套试样暴露在温度为(25
±
2)℃且具有臭氧浓度85%的干燥的循环空气中后不开裂。
57.本电缆所用材料不含卤素等有毒成分。
58.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