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3117发布日期:2021-11-03 13:5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柔性显示屏是近几年显示技术研究的焦点,由于柔性显示屏的屏幕尺寸的增大及亮度的激增导致柔性显示屏的耗电量激增,目前均采用增大电池容量的方法来应对耗电量激增的问题,但如此会增加柔性显示屏的重量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为了在不增加柔性显示屏重量的前提下实现电能自供给,有些柔性显示屏采用太阳能电池为柔性显示屏供电。比如将太阳能电池设置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层的显示侧,但是如此oled层发出的光部分会被太阳能电池吸收而影响显示效果;有些将太阳能电池设置在tft(薄膜晶体管)层,而tft层由多个半导体电路组成,如果在tft层增设太阳能电池会影响tft层的半导体电路中载流子的迁移稳定性,而影响tft层中器件的性能。并且,由于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屏的厚度增加,导致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下降而增加了oled层与tft层的器件的损坏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柔性显示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能够实现电能自供给,并且不影响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以及oled器件层与tft层的器件的工作性能。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oled器件层、tft层及太阳能电池层,其中,所述tft层包括弯折区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相对两侧的两个非弯折区,所述太阳能电池层设置于所述tft层的非弯折区以及弯折区中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的一侧。
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前述的柔性显示屏。
7.本技术提供的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能自供给,另外,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位于所述tft层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的一侧,在保证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的同时,不会对所述oled器件层与所述tft层的器件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侧视图。
10.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侧视图。
1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层的俯视图。
1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层的发光区11的侧视图。
1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14.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
1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
16.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
17.图9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
18.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框图。
19.附图标记:
20.oled器件层10;tft层20;太阳能电池层30;弯折区21;非弯折区22;太阳能电池31;正极311;活性层312;负极313;抗反射层314;第一隔离层315;第二隔离层316;柔性基底40;发光区11;可透光的非发光区12;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发光功能层110;空穴注入层111;空穴传输层112;发光层113;电子注入114;电子传输层115;柔性显示屏100;柔性显示屏200;电子装置30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另外,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为了清楚起见,本技术的各个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25.请参阅图1

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0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显示屏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oled器件层10、tft层20及太阳能电池层30,其中,所述tft层20包括弯折区21及位于所述弯折区21相对两侧的两个非弯折区22,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非弯折区22以及弯折区21中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通过在所述tft层20的非弯折区22以及弯折区21中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当太阳光经过oled器件层10以及tft层20照射到太阳能电池层30时,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而为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供电。另外,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位于所述tft层20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在保证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性能的同时,不会对所述oled器件层10与所述tft层20的器件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与所述
tft层20相邻设置。即,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直接层叠于所述tft层20的远离oled器件层10的一侧。
27.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基板上涂布一牺牲层,在所述牺牲层上蒸镀形成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的远离所述牺牲层的一侧形成所述tft层2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tft层20的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的一侧形成所述oled器件层10;使用激光照射所述牺牲层使其气化,而使得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与所述基板分离。其中,所述牺牲层的材料可为聚酰亚胺(pi),或者氧化铟锡(ito);所述基板可为玻璃板。
28.通过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与所述tft层20相邻设置可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厚度减小,从而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性能得到提升。
29.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200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显示屏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的柔性基底40,所述柔性基底40位于所述tft层2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之间。
30.其中,为了让太阳光能透过所述柔性基底40而照射到太阳能电池层30,所述柔性基底40为透明柔性基底,优选的,所述透明柔性基底的材料为cpi(透明聚酰亚胺)。
31.其中,所述柔性基底40通过粘接的方式或者涂布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上的方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贴合。
32.其中,所述柔性基底4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通过胶水粘接而贴合,所述胶水可为psa(压敏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2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蒸镀法,在所述柔性基底40上形成所述tft层2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tft层20上形成所述oled器件层10;在所述柔性基底40的远离所述tft层20的一侧涂布胶水形成一胶水层;将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粘贴于所述胶水层的远离所述柔性基底40的一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2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上涂布胶水形成一胶水层;使用蒸镀法,在所述柔性基底40上形成所述tft层2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tft层20上形成所述oled器件层10;将所述柔性基底40的远离所述tft层的一侧粘贴于所述胶水层的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的一侧。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2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基板上涂布一牺牲层,在所述牺牲层上蒸镀形成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将透明聚酰亚胺浆料涂布在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上,所述透明聚酰亚胺浆料干燥后形成所述柔性基底4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柔性基底40的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的一侧形成所述tft层20;使用蒸镀法,在所述tft层20的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的一侧形成所述oled层10;使用激光照射所述牺牲层使其气化,而使得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与所述基板分离。其中,所述牺牲层的材料可为聚酰亚胺(pi),或者氧化铟锡(ito);所述基板可为玻璃板。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柔性显示屏200在所述tft层20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之间设置有所述柔性基底40,所述柔性基底40可透过太阳光使太阳光照射至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通过增加一柔性基底40,可提升所述柔性显示屏200的强度使其更结实。
36.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31在弯折区的分布密度小于在非弯折区的分布密度。通过将弯折区的太阳能电池31以相对非弯折区低的分布密度进行分布,可确保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不受影响或得到提升。
37.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层10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oled器件层10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发光区11以及围设于所述多个阵列分布的发光区11的可透光的非发光区12,所述太阳能电池31在弯折区避开所述发光区11设置。
38.请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层10的发光区11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所述发光区11包括发光功能层110,所述发光功能层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111、空穴传输层112、发光层113、电子传输层114、电子注入层115。所述空穴注入层111用于降低所述oled器件层的阳极的空穴注入所述发光层113的势垒,所述空穴传输层112用于将所述空穴传输至所述发光层113,所述电子注入层115用于降低所述oled器件层的阴极的电子注入所述发光层113的势垒,所述电子传输层114用于将所述电子传输至所述发光层113。所述空穴及所述电子在所述发光层113中相遇并复合而形成高能态的激子,所述激子激发所述发光层113的材料的电子使其跃迁至激发态,所述电子由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可发出可见光。其中,所述可见光的颜色由所述发光层113的材料的带宽决定。
39.其中,所述发光层113的材料包括红色发光材料、绿色发光材料以及蓝色发光材料。所述红色发光材料可选自dcm、dcjtb、tpp、acy、bzta2、(ppa)(psa)p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绿色发光材料可选自alq3、coumarin 6、c

545t、qa、qd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蓝色发光材料可为芳烃类化合物,例如,perylenen、tbpe、adn、tfdpyfl01、dpvbi等;或者咔唑类化合物,例如,czoxa等。
40.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111的材料可选自moo3、wo3、v2o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穴传输层112的材料可为咔唑类化合物,例如tcta、mcp、fpcc、fpca;或者芳胺类化合物,例如,tpd、npb、tapc、m

mtdata、btpd。所述电子传输层114的材料可选自alq3、tbpi、bcp、taz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子注入层115的材料可选自lif、cs2o3、al2o3、tio
x
、mno中的至少一种。
41.通过在弯折区设置太阳能电池31避开所述发光区11,不仅使得所述太阳能电池31能接收到从非发光区12透过的太阳光,并且优化了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
42.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中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
43.具体的,请参阅图5中的a,图5中的a示意出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中的其中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的整个区域。如图5中a所示,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包括一个太阳能电池31,所述太阳能电池31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中的其中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的整个区域。
44.请参阅图5中的b,图5中的b示意出了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的整个区域。如图5中的b所示,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层32包括两个太阳能电池,所述两个太阳能电池分别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的整个区域。
45.请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包括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
46.具体的,请参阅图6中的a,示意出了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设置于所述tft层20
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所述可透光的非发光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排布成多排太阳能电池,所述多排太阳能电池沿垂直于所述两个非弯折区22的排列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之间以串联,或者并联,或者部分串联结合部分并联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形状包括椭圆形柱、腰圆形柱及多边形柱中的至少一种。此种排列方式可有效分散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在弯折时所承受的应力,从而提升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另外,由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分散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所述可透光的非发光区的一侧,可提升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
47.请参阅图6中的b,示意出了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所述可透光的非发光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呈离散型排布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所述可透光的非发光区的一侧,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之间以串联,或者并联,或者部分串联结合部分并联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形状包括椭圆形柱、腰圆形柱及多边形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个太阳能电池在对应于所述oled器件层10的所述可透光的非发光区的区域离散分布,从而提升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
48.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设置于所述tft层20的所述弯折区21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与所述弯折区21的整个区域对应。由于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对应设置于所述弯折区21的整个区域,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层33能为所述柔性显示屏提供更多的电能。
49.请参阅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如图7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3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311、活性层312以及负极313。其中,所述活性层312根据光伏效应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能由所述正极311和所述负极312输出至所述柔性显示屏,从而为所述柔性显示屏供电。其中,至少设置于所述活性层312靠近所述tft层20一侧的结构可透光。具体的,当所述正极311、活性层312以及负极313沿靠近tft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至少所述负极313可透光,其中,所述可透光的负极313可由第一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透明导电材料可为钒酸锶与钒酸钙的混合物,或者厚度非常小以至于光可透过的金属,例如铝;当所述负极313、活性层312以及正极311沿靠近tft层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至少所述正极311可透光,其中,所述可透光的正极311可由第二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材料可为ito(氧化铟锡)、azo(铝掺杂的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50.其中,所述活性层312的材料可选自非晶硅、微晶硅、cuinse2(cis)、cuingase2(cigs)、cu2znsns4(czts)、sb2se3、cdte、gaas、inp、gan、蓝钛、氯化铅与甲基碘化铵的络合物、rul’(ncs)2中的至少一种。
51.请参阅图8,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31还包括抗反射层314,用于减少入射光的反射,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31的光电转化效率。当所述正极311、活性层312以及负极313沿靠近tft层2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所述抗反射层314设置于所述负极313靠近tft层20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314位于所述负极313与所述tft层20之间;当所述负极313、活性
层312以及正极311沿靠近tft层2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所述抗反射层314设置于所述正极311靠近tft层20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314位于所述正极311与所述tft层20之间。其中,所述抗反射层314可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透明绝缘材料可为氮化硅、氟化镁、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52.请参阅图9,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31包括第一隔离层315和第二隔离层316,当所述正极311、活性层312以及负极313沿靠近tft层2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所述第一隔离层315设置于所述负极313的靠近所述tft层20的一侧,所述第一隔离层315位于所述负极313与所述tft层20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层316设置于所述正极311的远离所述活性层312的一侧,所述正极311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316与所述活性层312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层315用于保护所述活性层312,防止所述活性层312中的电路与所述tft层20中的电路连通而引起短路,所述第二隔离层316用于防止所述负极313被化学物质腐蚀或者磨损;当所述负极313、活性层312以及正极311沿靠近tft层2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时,所述第一隔离层315设置于所述正极311的靠近所述tft层20的一侧,所述第一隔离层315位于所述正极311与所述tft层20之间,所述第二隔离层316设置于所述负极313的远离所述活性层312的一侧,所述负极313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316与所述活性层312之间。所述第一隔离层315用于保护所述活性层312,防止所述活性层312中的电路与所述tft层20中的电路连通而引起短路,所述第二隔离层316用于防止所述正极311被化学物质腐蚀或者磨损。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层315以及所述第二隔离层316均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透明绝缘材料可为二氧化硅、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53.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31可包括所述第一隔离层315、所述第二隔离层316中的其中一种。
54.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300的结构框图,所述电子装置300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55.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装置300,通过在所述tft层20的非弯折区22以及弯折区21中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当太阳光经过oled器件层10以及tft层20照射到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时,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中的太阳能电池31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电能,而为所述柔性显示屏供电。另外,由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0位于所述tft层20的远离所述oled器件层10的一侧,在保证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的同时,不会对所述oled器件层10与所述tft层20的器件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56.以上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