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5253发布日期:2021-10-16 10:2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线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力端子,连接端子等,是电路中的连接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端子都未使用防尘结构,在不使用时,端子主体完全裸露与空气接触,这种结构的端子极易进入灰尘、杂物或者潮湿生锈,进而影响端子主体连接的灵敏性。
3.因此,发明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其能够通过防尘结构,避免端子主体外露,防止了端子主体进入灰尘、 杂物,保证端子主体使用时连接的灵敏性,达到防尘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若干单元区,所述单元区内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防尘盖底部长边位置均设有若干压杆,所述壳体两端均插接有限位杆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限位杆位于壳体内部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杆一端设有副杆,所述插杆上设有与副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压杆相匹配的压线装置,所述壳体两侧设有与接线柱相对应的穿线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插杆相对应的插槽。
6.进一步的,所述压线装置包括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内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压板,所述滑杆位于压板下方套接有第二弹簧。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位于壳体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副杆,所述副杆顶部一端呈弧形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有螺纹设置,固定杆与接线柱顶部啮合贯穿,且接线柱与穿线孔对应一侧设有容腔。
9.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为立方形设置,安置槽顶部贯通设有与压杆相匹配的通槽,且压板底部中间为凹弧状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宽度小于壳体侧面厚度,且安置槽底线位于穿线孔1/2处。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防尘盖装置,使用时:将导线一端穿过穿线孔,进入壳体与接线柱固定,按压防尘板,插杆与压杆和壳体完成插接,防尘盖隔绝壳体内外部的联通,实现了通过防尘结构,避免端子主体外露,防止了端子主体进入灰尘、 杂物,保证
端子主体使用时连接的灵敏性,达到防尘的目的;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压线装置,当压杆与壳体安置槽顶部贯穿槽对准后,按压防尘盖,压杆推动压板向下运动,第二弹簧压缩蓄力,压板底部凹槽位置压在导线上,完成了导线与壳体的固定作用,分散接线端子上的受力荷载;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杆上设置有限位槽装置,固定时:防尘盖上的插杆底部推动副杆回缩进壳体内,第一弹簧开始蓄力,当插杆上限位槽运动到副杆对应位置时,限位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推动副杆卡入限位槽内,避免防尘盖与壳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分离。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侧面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俯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部放大图。
22.图中:1、壳体;2、单元区;3、接线柱;4、固定杆;5、防尘盖;6、插杆;7、压杆;8、限位杆;9、第一弹簧;10、副杆;11、限位槽;12、安置槽;13、滑杆;14、压板;15、第二弹簧;16、穿线孔;17、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避免积尘接触不良的防尘式接线端子,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若干单元区2,所述单元区2内设有接线柱3,所述接线柱3顶部设有固定杆4,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防尘盖5,所述防尘盖5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6,所述防尘盖5底部长边位置均设有若干压杆7,所述壳体1两端均插接有限位杆8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限位杆8位于壳体1内部一段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限位杆8一端设有副杆10,所述插杆6上设有与副杆10相匹配的限位槽11,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压杆7相匹配的压线装置,所述壳体1两侧设有与接线柱3相对应的穿线孔16,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插杆6相对应的
插槽17,实现了通过防尘结构,避免端子主体外露的目的,防止端子主体进入灰尘、 杂物,保证端子主体使用时连接的灵敏性,达到防尘的效果。
25.如图4所示,所述压线装置包括安置槽12,所述安置槽12内插接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上滑动套接有压板14,所述滑杆13位于压板14下方套接有第二弹簧15,实现了对导线压紧固定的目的,避免导线松动发生接触不良。
26.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杆8位于壳体1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副杆10,所述副杆10顶部一端呈弧形设置,当插杆6与壳体1插接时,保证副杆10顺利插接入壳体1并完成固定工作。
27.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4上有螺纹设置,固定杆4与接线柱3顶部啮合贯穿,且接线柱3与穿线孔16对应一侧设有容腔,当导线与接线柱3连接时,固定杆4向下螺旋,完成对导线与接线柱3的固定工作。
28.如图4所示,所述安置槽12为立方形设置,安置槽12顶部贯通设有与压杆7相匹配的通槽,且压板14底部中间为凹弧状设置,当防尘盖5与壳体1闭合时,保证压杆7顺利推动压板14向下运动压紧导线。
29.如图3

4所示,所述安置槽12宽度小于壳体1侧面厚度,且安置槽12底线位于穿线孔161/2处,当导线穿进导线孔时,保证壳体1和压板14顺利完成对导线的固定。
30.工作原理:由于现有的市场上大多数端子都未使用防尘结构,在不使用时,端子主体完全裸露与空气接触,这种结构的端子极易进入灰尘、杂物或者潮湿生锈,进而影响端子主体连接的灵敏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防尘结构,避免端子主体外露,防止端子主体进入灰尘、 杂物,保证端子主体使用时连接的灵敏性,达到防尘的目的;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有防尘盖5装置,使用时:将导线一端穿过穿线孔16,进入壳体1接线柱3容腔内,拧动固定柱,固定住旋转向下运动,固定柱底部将导线固定在接线柱3内,将防尘板上的插杆6和压杆7与壳体1上的插槽17与贯穿孔相对应,按压防尘板,插杆6与压杆7和壳体1完成插接,防尘盖5隔绝壳体1内外部的联通,实现了通过防尘结构,避免端子主体外露,防止了端子主体进入灰尘、 杂物,保证端子主体使用时连接的灵敏性,达到防尘的目的。
31.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有压线装置,当压杆7与壳体1安置槽12顶部贯穿槽对准后,按压防尘盖5,压杆7推动压板14向下运动,第二弹簧15压缩蓄力,压板14底部凹槽位置压在导线上,完成了导线与壳体1的固定作用,分散接线端子上的受力荷载。
32.通过在插杆6上设置有限位槽11装置,固定时:防尘盖5上的插杆6底部推动副杆10回缩进壳体1内,第一弹簧9开始蓄力,当插杆6上限位槽11运动到副杆10对应位置时,限位杆8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推动副杆10卡入限位槽11内,避免防尘盖5与壳体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分离。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