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6233发布日期:2022-03-16 14:2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2.普通的空气净化只能降低pm2.5,在去除异味的时候,主要采用炭包,或者采用清香剂进行异味的掩盖。对于杀毒则主要采用喷药和臭氧灭菌。喷药主要用于一些对杀毒要求很高的场合,一般需要处于无人的时候进行作业。而臭氧杀毒,也用于无人的场合,比如冰箱中的去味,或一些无人的工厂车间等。而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空气中互相湮灭时,会释放能量,可以分解大多数空气中的有机物,可以达到去味、灭杀细菌病毒的作用。这个正、负离子我们称为等离子。
3.目前普遍采用交流高压电产生等离子,高压两端采用金属丝或者金属针作为电极,通过介质(一般为玻璃或者空气)放电,在放电端交替释放正、负离子,从而产生等离子。采用交流高压电的方式,由于同时释放正、负离子,正、负离子的距离非常短,极易产生湮灭,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去味和灭菌的效率,但同时因为高压两端距离近,介质的击穿效应,会产生较大的击穿电流,从而产生大量臭氧,高浓度臭氧对人体有害。同时,现有的等离子发生器也不能根据环境参数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其净化效果也较差。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净化效果好的等离子发生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包括:
8.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上电路板、下电路板、两块主侧板和两块副侧板;所述外壳体内部至少包括一块将内部空间进行隔离,且与所述副侧板平行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壳体内部均分为多个发生腔体;所述主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发生腔体对应的通过孔;
9.离子发生板;所述离子发生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分别布置在多个所述发生腔体内;每个所述发生腔体内的所述离子发生板均与所述主侧板平行且等间距排放;所述离子发生板上开设有多个条形镂空孔;所述离子发生板上具有分别与所述上电路板和所述下电路板集成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交错位于所述条形镂空孔之间;
10.智能检测单元;所述智能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上电路板上,且用于对所在环境的温湿度和风速进行监测;
11.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安装在所述上电路板上;所述总控制器包括高频交流电
源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高频交流电源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智能检测单元和所述高频交流电源电性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能够根据对环境的参数检测进行电压自动调整,智能化程度更高;采用具有镂空孔的离子发生板,能够减少灰尘积聚,降低发生电压,降低臭氧浓度,延长发生器寿命;采用离子发生板矩阵排放方式,使得电离空气的效率更高,多列排布的发生反应效果更好。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上电路板和所述下电路板上具有多个插孔;所述离子发生板的顶端和底端具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块。插孔和插块的配合使得离子发生板和上电路板与下电路板的连接更方便稳定。
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两块,将所述外壳体内部均分为三个容积相等的所述发生腔体。多列离子发生板排布的方式使得发生反应效果更好。
15.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均具有多个分叉端点。增加了离子的产出点。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的线径为0.02-0.15

。采用金属材质降低线径。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智能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温度感应探头、湿度感应探头和风速感应探头。能够实时对环境状态进行监控。
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湿度感应探头和所述风速感应探头的信号接收芯片,以及与所述信号接收芯片电性连接的cpu芯片;所述cpu芯片与所述高频交流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调整输出电压。具有更好的智能信息采集和智能控制效果,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电压。
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高频交流电源的正负交替频率在25-45khz。极大增加正负离子湮没几率,提高杀菌消毒效率。
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主侧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副侧板的尺寸。便于结构的安装,以及分隔板的布置。
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通过孔的尺寸覆盖每个所述离子发生板的所述条形镂空孔。能够提高反应效果。
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发生器能够根据对环境的参数检测进行电压自动调整,智能化程度更高。
24.2、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镂空孔的离子发生板,能够减少灰尘积聚,降低发生电压,降低臭氧浓度,延长发生器寿命。
25.3、本实用新型的离子发生板采用矩阵排放方式,使得电离空气的效率更高,多列排布的发生反应效果更好。
26.4、本实用新型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均具有多个分叉端点,增加了离子的产出点。
27.5、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交流电源的正负交替频率在25-45khz,极大增加正负离子湮没几率,提高杀菌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分解图。
30.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发生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的框架图。
33.其中:
34.1-外壳体;
35.11-上电路板;12-下电路板;13-主侧板;131-通过孔;14-副侧板;15-分隔板;16-发生腔体;
36.2-离子发生板;
37.21-条形镂空孔;22-正电极;23-负电极;24-插块;
38.3-智能检测单元;
39.31-温度感应探头;32-湿度感应探头;33-风速感应探头;
40.4-总控制器;
41.41-高频交流电源;42-智能控制系统;421-信号接收芯片;422-cpu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等离子发生器,包括:
44.外壳体1;外壳体1包括上电路板11、下电路板12、两块主侧板13和两块副侧板14;外壳体1内部至少包括一块将内部空间进行隔离,且与副侧板14平行的分隔板15,分隔板15将外壳体1内部均分为多个发生腔体16;主侧板13上开设有与发生腔体16对应的通过孔131;
45.离子发生板2;离子发生板2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分别布置在多个发生腔体16内;每个发生腔体16内的离子发生板2均与主侧板13平行且等间距排放;离子发生板2上开设有多个条形镂空孔21;离子发生板2上具有分别与上电路板11和下电路板12集成的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交错位于条形镂空孔21之间;
46.智能检测单元3;智能检测单元3安装在上电路板11上,且用于对所在环境的温湿度和风速进行监测;
47.总控制器4;总控制器4安装在上电路板11上;总控制器4包括高频交流电源41和智能控制系统42;高频交流电源41与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电性连接,智能控制系统42分别与智能检测单元3和高频交流电源41电性连接。
48.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电路板11和下电路板12上具有多个插孔;离子发生板2的顶端和底端具有与插孔配合的插块24。
49.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15的数量为两块,将外壳体1内部均分为三个容积相等的发生腔体16。
5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均具有多个分叉端点。
5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正电极22和负电极23的线径为0.02-0.15


5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智能检测单元3包括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42电性连接的温度感应探头31、湿度感应探头32和风速感应探头33。
5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智能控制系统42包括用于接收温度感应探头31、湿度感应探头32和风速感应探头33的信号接收芯片421,以及与信号接收芯片421电性连接的cpu芯片422;cpu芯片422与高频交流电源41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调整输出电压。
5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高频交流电源41的正负交替频率在25-45khz。
5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侧板13的尺寸大于副侧板14的尺寸。
5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孔131的尺寸覆盖每个离子发生板2的条形镂空孔21。
5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