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7930发布日期:2021-12-08 15:4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2.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由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电线电缆在我国的基础建设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链接作用,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对于动力电缆行业来说,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需求,传统的行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行业的转变刻不容缓。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电力电缆的防潮防火和柔韧性能较差,水分容易浸入电缆内部,容易出现电缆传输异常和短路现象,在安装电缆的时候,电缆若韧性差容易发生断裂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通过对电力电缆内部设有高强防护结构,使电力电缆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潮和防火特点,以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以解决电力电缆的防潮防火和柔韧性能较差,水分容易浸入电缆内部,容易出现电缆传输异常和短路现象,电缆若韧性差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外护套内侧,还包括:高强防护结构,所述高强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内侧;
7.所述高强防护结构包括隔水层,所述隔水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内侧,所述隔水层上端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卡接阻水板,所述阻水板上端设置加强筋,所述隔水层下端设置阻燃棉层,所述阻燃棉层内侧缠绕阻水带,所述阻水带内侧固定安装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内壁安装电缆皮,所述电缆皮内侧设有导线。
8.优选的,所述电缆皮和所述导线内侧安装橡胶层。
9.优选的,所述弹簧内侧插接橡胶杆。
10.优选的,所述橡胶层呈七边形。
11.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合成。
12.优选的,所述隔水层呈波浪形。
13.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呈波浪形。
14.优选的,所述阻水带缠绕两层。
15.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厚度为2mm

4mm。
16.优选的,所述弹簧内侧插接钢丝。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高强防护结构包括隔水层,隔水层具有阻止水分潮气渗入电缆内部的作用,隔水层设置在绝缘层内侧,隔水层上端设置弹簧,弹簧具有增加电缆弯曲柔韧性的作用,避免电缆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被拉扯断,弹簧上端卡接阻水板,阻水板具有对电缆内部阻水的作用,阻水板还具有安装加强筋的作用,阻水板上端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具有增加电缆拉伸强度的作用,隔水层下端设置阻燃棉层,阻燃棉层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烧,且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不会再复燃的防火材料,阻燃棉层内侧缠绕阻水带,阻水带是用粘合剂将吸水树脂粘附在两层聚酯纤维无纺布里,可以直接缠绕在包覆层外壁,对电力电缆起到阻水作用,阻水带内侧固定安装包覆层,包覆层具有包覆电缆皮和导线的作用,对电缆皮和导线进行保护固定的作用,包覆层内壁安装电缆皮,电缆皮具有包覆导线的作用,保护导线不收损伤,电缆皮内侧设有导线,导线具有传输电能和信号传输的作用,通过对电力电缆内部设有高强防护结构,使电力电缆内部具有较好的防潮和防火特点,以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提高电缆的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截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a区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阻水带的平面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a区结构图。
23.图中:外护套1、绝缘层11、橡胶层12、阻水带13、包覆层14、电缆皮15、导线16、高强防护结构2、隔水层21、阻燃棉层22、弹簧23、橡胶杆24、阻水板25、加强筋26、钢丝27。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参照附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和绝缘层11;
2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11设置在所述外护套1内侧,还包括:高强防护结构2,所述高强防护结构2设置在所述绝缘层11内侧,具体的,绝缘层11具有保护内护层不受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不接触水蒸汽受潮、防止接触导体触电的作用,可增强机械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外护套1起保护和防水的作用,高强防护结构2具有增加电力电缆的柔韧性和防潮、防火的性能;
28.所述高强防护结构2包括隔水层21,所述隔水层21设置在所述绝缘层11内侧,所述隔水层21上端设置弹簧23,所述弹簧23上端卡接阻水板25,所述阻水板25上端设置加强筋26,所述隔水层21下端设置阻燃棉层22,所述阻燃棉层22内侧缠绕阻水带13,所述阻水带13内侧固定安装包覆层14,所述包覆层14内壁安装电缆皮15,所述电缆皮15内侧设有导线16,具体的,隔水层21具有阻止水分潮气渗入电缆内部的作用,弹簧23具有增加电缆弯曲柔韧
性的作用,避免电缆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被拉扯断,阻水板25具有对电缆内部阻水的作用,阻水板25还具有安装加强筋26的作用,加强筋26具有增加电缆拉伸强度的作用,阻燃棉层22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烧,且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不会再复燃的防火材料,阻水带13是用粘合剂将吸水树脂粘附在两层聚酯纤维无纺布里,可以直接缠绕在包覆层14外壁,对电力电缆起到阻水作用,包覆层14具有包覆电缆皮15和导线16的作用,对电缆皮15和导线16进行保护固定的作用,电缆皮15具有包覆导线16的作用,保护导线16不收损伤,导线16具有传输电能和信号传输的作用;
29.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皮15和所述导线16内侧安装橡胶层12,具体的,橡胶层12具有使电缆皮15和导线16有柔韧性的作用,增加电力电缆的强度;
30.进一步地,所述弹簧23内侧插接橡胶杆24,具体的,橡胶杆24配合弹簧23具有增加电力电缆柔韧性的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层12呈七边形,具体的,方便对不同方位的电缆皮15和导线16起到保护作用;
32.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11采用交联聚乙烯合成,具体的,交联聚乙烯具有很好的电气性能和耐热性能,提高了耐热变形性,改善了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改进了耐环境应力龟裂与耐热老化的性能;
33.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层21呈波浪形,具体的,增加隔水效果;
34.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26呈波浪形,具体的,增加电缆的柔韧性;
35.进一步地,所述阻水带13缠绕两层,具体的,增加对电力电缆的阻水性;
3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26厚度为2mm

4mm,具体的,满足电缆的柔韧性。
3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绝缘层11设置在外护套1内侧,还包括:高强防护结构2,高强防护结构2设置在绝缘层11内侧,高强防护结构2包括隔水层21,隔水层21设置在绝缘层11内侧,隔水层21具有阻止水分潮气渗入电缆内部的作用,隔水层21上端设置弹簧23,弹簧23具有增加电缆弯曲柔韧性的作用,避免电缆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被拉扯断,弹簧23上端卡接阻水板25,阻水板25具有对电缆内部阻水的作用,阻水板25还具有安装加强筋26的作用,阻水板25上端设置加强筋26,加强筋26具有增加电缆拉伸强度的作用,隔水层21下端设置阻燃棉层22,阻燃棉层22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烧,且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不会再复燃的防火材料,阻燃棉层22内侧缠绕阻水带13,阻水带13是用粘合剂将吸水树脂粘附在两层聚酯纤维无纺布里,可以直接缠绕在包覆层14外壁,对电力电缆起到阻水作用,阻水带13内侧固定安装包覆层14,包覆层14具有包覆电缆皮15和导线16的作用,对电缆皮15和导线16进行保护固定的作用,包覆层14内壁安装电缆皮15,电缆皮15具有包覆导线16的作用,保护导线16不收损伤,电缆皮15内侧设有导线16,导线16具有传输电能和信号传输的作用,电缆皮15和导线16内侧安装橡胶层12,所述弹簧23内侧插接橡胶杆24,橡胶层12呈七边形,绝缘层11采用交联聚乙烯合成,隔水层21和加强筋26呈波浪形。
38.实施例2:
39.参照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型高强防潮防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和绝缘层11;
40.进一步地,所述弹簧23内侧插接钢丝27,具体的,钢丝27具有增加电缆的柔韧性的
作用。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高强防护结构2包括隔水层21,隔水层21设置在绝缘层11内侧,隔水层21具有阻止水分潮气渗入电缆内部的作用,隔水层21上端设置弹簧23,弹簧23具有增加电缆弯曲柔韧性的作用,避免电缆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被拉扯断,弹簧23上端卡接阻水板25,阻水板25具有对电缆内部阻水的作用,阻水板25还具有安装加强筋26的作用,阻水板25上端设置加强筋26,加强筋26具有增加电缆拉伸强度的作用,隔水层21下端设置阻燃棉层22,阻燃棉层22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烧,且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不会再复燃的防火材料,阻燃棉层22内侧缠绕阻水带13,阻水带13是用粘合剂将吸水树脂粘附在两层聚酯纤维无纺布里,可以直接缠绕在包覆层14外壁,对电力电缆起到阻水作用,弹簧23内侧插接钢丝27,钢丝27具有增加电缆的柔韧性的作用。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