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3376发布日期:2021-10-27 19:5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传统继电器中控制继电器开关的通断机构通常是由多个簧片构成,但是传统的簧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弹性不足导致继电器中各个触点接触不良,导致电路通断不稳定,影响继电器使用;而通断机构的动作则是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其进行动作,而常规的继电器内联动机构、通断机构等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且占用面积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继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新型继电器。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盖、安装在壳体内的骨架、安装在骨架内的铁芯、缠绕在骨架上的电磁线圈、安装在壳体内的通断机构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联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联动机构包含安装在壳体内的轭铁、活动安装在轭铁上且与铁芯接触的衔铁、滑动安装在壳体上且联动衔铁和通断机构的推动板以及安装在推动板上的防抖动推动片;所述通断机构包含安装在壳体上的静簧片、动簧片以及安装在壳体上且连接静簧片和动簧片的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上安装有若干弹片。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静簧片、动簧片和导通组件均安装在相对应的卡槽上;所述导通组件包含安装在壳体上的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以及连接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触点连接片;所述推动板上设有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相对应的推动槽,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一端卡在推动槽中。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上均安装有若干弹片,其中一个弹片的一端也随之卡在推动槽中;所述推动板上安装有防抖动推动片,所述防抖动推动片上设有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相对应的推动块,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上安装的另一弹片分别与相对应的推动块接触。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动板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防抖动推动片上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触点连接片上均设有动触点,所述第二簧片一端与与动簧片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点与触点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簧片一端与触点连接片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点与静簧片连接;所述动簧片和静簧片上均安装有引出脚。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动板上还设有与衔铁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衔铁上安装有与铁芯相对应的磁钢。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通组件上安装若干弹片,通过弹片的设置,补充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弹性,使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通过推动板带动其动作时位置移动能够到位,从而使动触点与动触点之间能够保证接触,避免因位置移动不到位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在推动板上安装防抖动推动片,增加推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联动机构和通断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例说明:1、壳体;11、卡槽;2、盖;3、骨架;4、铁芯;5、电磁线圈;6、通断机构;61、静簧片;62、动簧片;63、导通组件;64、弹片;65、第二簧片;66、触点连接片;67、推动槽;68、引出脚;69、第一簧片;7、联动机构;71、轭铁;72、衔铁;73、推动板;74、防抖动推动片;75、推动块;76、凸起;77、凹槽;78、动触点;79、限位槽;710、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继电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参阅图1

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盖2、安装在壳体1内的骨架3、安装在骨架3内的铁芯4、缠绕在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5、安装在壳体1内的通断机构6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联动机构7;其特征是所述联动机构7包含安装在壳体1内的轭铁71、活动安装在轭铁71上且与铁芯4接触的衔铁72、滑动安装在壳体1上且联动衔铁72和通断机构6的推动板73以及安装在推动板73上的防抖动推动片74;所述通断机构6包含安装在壳体1上的静簧片61、动簧片62以及安装在壳体1上且连接静簧片61和动簧片62的导通组件63,所述导通组件63上安装有若干弹片64;通过在导通组件63上安装若干弹片64,通过弹片64的设置,补充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的弹性,使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在通过推动板73带动其动作时位置移动能够到位,从而使动触点78与动触点78之间能够保证接触,避免因位置移动不到位而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在推动板73上安装防抖动推动片74,增加推动板73移动时的稳定性。
17.进一步,参阅图2

3中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卡槽11,所述静簧片61、动簧片62和导通组件63均安装在相对应的卡槽11上;所述导通组件63包含安装在壳体1上的第一簧片69、第二簧片65以及连接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的触点连接片66;所述推动板73上设有与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相对应的推动槽67,所述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一端卡在推动槽67中;通过若干卡槽11的设置,将静簧片61、动簧片62以及导通组件63安装在相应的卡槽11中,从而对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且便于安装,安装位置稳定不易移位,通过推动槽67的设置,使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一端卡在推动槽67中,从而使推动板73在移动时,通过推动槽67带动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进行动作。
18.进一步,参阅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上均安装有若干弹片64,其中一个弹片64的一端也随之卡在推动槽67中;所述推动板73上安装有防抖动推动片74,
所述防抖动推动片74上设有与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相对应的推动块75,所述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上安装的另一弹片64分别与相对应的推动块75接触;通过若干弹片64的设置,其中一个一端随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卡在推动槽67中,从而通过弹片64的复位力使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分别紧密卡在推动槽67中,从而使推动板73通过推动槽67带动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随之进行动作且移动到位,避免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防抖动推动片74的设置,一是增加推动板73移动时的稳定性,二是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上的另一弹片64与防抖动推动片74上的推动块弹性接触,通过弹片64与推动块的弹性接触,也增加了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动作时的稳定性,防止起在动作时抖动。
19.进一步,参阅图3中所示,所述推动板73上设有若干凸起76,所述防抖动推动片74上设有与凸起76相对应的凹槽77;通过凸起76和凹槽77的设置,对防抖动推动片74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且便于安装。
20.进一步,参阅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簧片69、第二簧片65和触点连接片66上均设有动触点78,所述第二簧片65一端与与动簧片62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点78与触点连接片66连接;所述第一簧片69一端与触点连接片66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点78与静簧片61连接;所述动簧片62和静簧片61上均安装有引出脚68;通过引出脚68的设置,便于动簧片62和静簧片61与线路连接。
21.进一步,参阅图2

3中所示,所述推动板73上还设有与衔铁72相适配的限位槽79,所述衔铁72上安装有与铁芯4相对应的磁钢710;通过限位槽79的设置,使衔铁72一端卡在限位槽79中,从而使衔铁72通过磁钢动作时通过限位槽79带动推动板73进行动作。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参阅图1

3中所示,电磁线圈5连接电源,通过电源供电后,通过电磁线圈5产生不同极性的磁场,通过磁场对相应位置的磁钢710作相吸或相斥的动作,从而带动衔铁72动作,衔铁72通过限位槽79带动推动板73动作,推动板73同步带动防抖动推动片74随之动作,推动板73通过推动槽67带动第一簧片69和第二簧片65进行动作,从而控制继电器的通电和断电。
2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