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6772发布日期:2021-11-16 00: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2.在电力系统中,各类电气设备均需通过相应规格的电缆来实现对应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现有的电力电缆,一般由线芯和若干层护套组成,护套的材质特性通常包括绝缘、防水、阻燃、抗震、耐磨等,但在实际生产时,护套的选材通常较为单一,导致某一层发生破裂后,相应的防护功能也随之大幅降低;另外,在各类电气故障或事故中,大多是由电缆漏电所引起,其中,微量漏电会导致供配电末端电压抬升,影响电气设备正常使用,随着漏电量的增大,可能引发电缆短路、熔毁等危险事故,而由于现有的电力电缆上缺乏方便插接的定位组件,难以将检测单元有效地附着于电力电缆上,也就难以实现实时定点且可持续的监测功能。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电缆本体中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线芯组件、缓冲组件以及外护组件,所述线芯组件包括导电芯线、皱纹铝隔离套以及无碱玻璃纤维带,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柔性硅胶套和通孔,所述外护组件包括阻水纱带和聚乙烯护套,所述电缆本体的外侧壁上间隔套装有若干个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皆包括橡胶夹爪、缺口、凸台、阶梯通槽以及内螺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芯线的外侧壁上包裹有所述皱纹铝隔离套,所述皱纹铝隔离套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带,用于形成紧密贴合的双层绝缘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硅胶套包裹于所述无碱玻璃纤维带的外侧壁上,所述柔性硅胶套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若干个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皆呈椭圆形结构,用于留出较大的弹性形变空间,从而提升缓冲保护效果,所述通孔的内部皆填充有阻水粉,利用其吸水膨胀的特性来阻断外部进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水纱带缠绕于所述柔性硅胶套的外侧壁上,所述阻水纱带的外侧壁上包裹有所述聚乙烯护套,用于形成双层防水防腐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夹爪皆呈“c”型结构,所述橡胶夹爪皆套装于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外侧壁上,所述橡胶夹爪开口处的内侧壁上皆对称开设有所述缺口,便于手动撑开所述橡胶夹爪,以便于其在所述电缆本体上的定点拆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夹爪中部的外侧壁上皆设置有所述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皆对称开设有两个所述阶梯通槽,所述阶梯通槽的内部皆轴向镶嵌有所述内螺管,便于所述内螺管的定位拆装,所述内螺管的底端皆与所述橡胶夹爪的内侧壁共面,用于与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外侧壁相互契合,避免划伤。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皱纹铝隔离套和无碱玻璃纤维带在导电芯线的外侧形成紧密贴合的双层绝缘结构,通过开设有通孔的柔性硅胶套对线芯组件形成缓冲保护,通过聚乙烯护套、阻水纱带以及通孔内部填充的阻水粉形成三层防水防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本体的绝缘、抗震及防水性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14.2、通过缺口将“c”型结构的橡胶夹爪掰开并套接于电缆本体上的指定位点,然后在可拆卸的内螺管中安插电力计等检测单元,即可实现实时定点的漏电检测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中电缆本体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中定位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电缆本体;2、线芯组件;201、导电芯线;202、皱纹铝隔离套;203、无碱玻璃纤维带;3、缓冲组件;301、柔性硅胶套;302、通孔;4、外护组件;401、阻水纱带;402、聚乙烯护套;5、定位组件;501、橡胶夹爪;502、缺口;503、凸台;504、阶梯通槽;505、内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定点检测的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和定位组件5,电缆本体1中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线芯组件2、缓冲组件3以及外护组件4,线芯组件2包括导电芯线201、皱纹铝隔离套202以及无碱玻璃纤维带203,缓冲组件3包括柔性硅胶套301和通孔302,外护组件4包括阻水纱带401和聚乙烯护套402,电缆本体1的外侧壁上间隔套装有若干个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皆包括橡胶夹爪501、缺口502、凸台503、阶梯通槽504以及内螺管505。
20.在图1和图2中:导电芯线201的外侧壁上包裹有皱纹铝隔离套202,皱纹铝隔离套202的外侧壁上均匀缠绕有无碱玻璃纤维带203,用于形成紧密贴合的双层绝缘结构;柔性硅胶套301包裹于无碱玻璃纤维带203的外侧壁上,柔性硅胶套301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十八个通孔302,且通孔302皆呈椭圆形结构,用于留出较大的弹性形变空间,从而提升缓冲保护效果,通孔302的内部皆填充有阻水粉,利用其吸水膨胀的特性来阻断外部进水;阻水纱带401缠绕于柔性硅胶套301的外侧壁上,阻水纱带401的外侧壁上包裹有聚乙烯护套402,用于形成双层防水防腐结构。
21.在图1和图3中:橡胶夹爪501皆呈“c”型结构,橡胶夹爪501皆套装于聚乙烯护套402的外侧壁上,橡胶夹爪501开口处的内侧壁上皆对称开设有缺口502,便于手动撑开橡胶夹爪501,以便于其在电缆本体1上的定点拆装;橡胶夹爪501中部的外侧壁上皆设置有凸台503,凸台503的内部皆对称开设有两个阶梯通槽504,阶梯通槽504的内部皆轴向镶嵌有内螺管505,便于内螺管505的定位拆装,内螺管505的底端皆与橡胶夹爪501的内侧壁共面,用
于与聚乙烯护套402的外侧壁相互契合,避免划伤。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皱纹铝隔离套202和无碱玻璃纤维带203在导电芯线201的外侧形成紧密贴合的双层绝缘结构,再通过柔性硅胶套301对线芯组件2形成缓冲保护,由于柔性硅胶套301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十八个椭圆形结构的通孔302,留出了较大的弹性形变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缓冲保护效果,然后通过聚乙烯护套402、阻水纱带401以及通孔302内部填充的阻水粉形成三层防水防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本体1的绝缘、抗震及防水性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在铺设好电缆本体1后,通过缺口502将多个“c”型结构的橡胶夹爪501间隔套接于电缆本体1上的各个指定位点,然后在可拆卸的内螺管505中安插电力计等检测单元,即可实现实时定点且可持续的漏电检测功能,无需人工进行频繁的检测工作。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