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0728发布日期:2022-02-08 02: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


背景技术:

2.电池活化仪,是专门用于日常维护中对落后单体蓄电池处理的便携式产品,它具有三种独立的使用方式:电池放电方式,电池充电方式和电池活化方式。可以针对不同落后电池的实际情况,对落后电池进行容量试验,低压恒流充电,或设置多个循环周期对最小容量的电池作循环多次充(放)电,以激化电池极板失效的活性物质使电池活化,提升落后电池的容量。
3.目前使用的活化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缺点:
4.目前的活化仪大多结构简单,不便于使用者存放相应的使用工具,且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活化仪本体后面的后板,所述活化仪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所述活化仪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存物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风机和吸附板。
7.可选的,所述活化仪本体的内部设置的是所述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所述活化仪本体的前面有led显示屏和轻触按键,所述控制器为 32bbitarm控制器,其中各部件的位置合适,以保证整个活化仪本体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同时保证活化仪本体内部的尺寸合适,以便于使用者对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进行固定安装。
8.可选的,所述活化仪本体底面的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帽和第二紧固帽,四个所述第一紧固帽和第二紧固帽分别位于存物板的底面和顶面,其中第一紧固帽和第二紧固帽的设置,以便于使用者调整存物板的位置,且第一紧固帽和第二紧固帽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存物板的位置高度进行固定。
9.可选的,所述活化仪本体靠近所述固定柱顶面的四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车轮,四个所述车轮的高度均大于四个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其中车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移动整个活化仪本体的位置,并且保证车轮的高度合适,以保证存物板的设置不会对其使用产生位置干涉,同时车轮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能够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10.可选的,所述存物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存物板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分别套接在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其中固定筒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放置相关物品,同时固定柱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限制存物板位置的目的,避
免出现存物板位置晃动的情况,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满足机械设计要求。
11.可选的,所述存物板靠近通孔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通槽,四个所述通槽的位置分别与四个所述车轮的位置相对应,且四个所述车轮分别贯穿四个所述通槽,以保证存物板的使用不影响车轮的使用,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满足机械设计要求。
12.可选的,所述后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贯通所述后板,所述安装筒的顶面开设有卡装槽,所述卡装槽的内部卡接的是多个所述吸附板,所述安装筒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的是所述风机,可以对活化仪本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并且卡接的吸附板,能够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且在活化仪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换气槽,以便于实现空气流动。
13.可选的,多个所述吸附板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卡装槽的宽度相等,所述风机的尺寸与所述卡装槽内壁的尺寸相适配,使吸附板可以卡装在卡装槽的内部,避免出现位置晃动,并且多个吸附板的设置,可以达到对空气进行多层过滤的目的。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该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通过在活化仪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柱,在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滑动有存物板,其中在固定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紧固帽,紧固帽分别位于存物板的顶面和底面,以便于使用者调整存物板的位置,并且在存物板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以保证存物板的使用不影响车轮的使用,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满足机械设计要求。
16.2、该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通过在活化仪本体的后面设置后板,在后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在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卡装槽,在卡装槽的内部卡接有吸附板,同时在安装筒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机,可以对活化仪本体的内部进行散热,并且卡接的吸附板,能够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且在活化仪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换气槽,以便于实现空气流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存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活化仪本体,2-存物板,3-车轮,4-固定柱,5-第一紧固帽,6
‑ꢀ
第二紧固帽,7-后板,8-吸附板,9-风机,10-安装筒,11-卡装槽,12-固定筒,13-通孔,1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4.如图1至图5所示,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它包括活化仪本体1以及位于活化仪本体1后面的后板7,活化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活化仪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存物板2,后板7的外表面设置有风机9和吸附板8。
25.在本实施例中,本活化仪内置独立的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由微电脑控制,中文菜单显示,用户通过操作键盘,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活化、内阻测试等操作;界面友好,每一步都有操作提示,系统还设定了默认值。
26.本设备用作电池活化时,主要用全充全放模式激活活性物质,减轻电池硫化,恢复电池容量,这是一种对电池完全无损的最安全的活化方法,活化后效果根本、持久;活化循环数可根据电池落后的具体情况设定,在每个放、充电循环中都可以动态看到放出、充入的容量值(ah数),每个循环中看到容量数在增加的过程就证明了电池活化的有效性;也可以在活化前后测试电池内阻,内阻减小也说明了电池活化的效果。
27.初次活化建议可设定2个循环,按照0.1c充放电,根据活化效果决定是否继续,直到电池容量达到90%以上或更高;对于缺水的电池可以先用本机充电,经过恒流-恒压后进入浮充状态后,对电池适当加纯水,静置10小时候后再启动活化,效果更佳。
28.本活化仪采用了10位高速a/d、d/a,使得测量与控制更为迅速、精确,更好地满足充放电时实时测控的需要。
29.活化仪使用128kbytes的eeprom作为存贮器,能够有效地存贮数据;可以保存200组电池充放电活化的电压、电流、容量、时间曲线数据,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30.本活化仪带有usb通讯接口,用户可将数据写入u盘,通过随机的数据管理软件读入pc,对电池操作数据进行回放和打印分析;本机还可以通过串口或者网口(选配),将数据传给pc,有管理软件进行处理。
31.活化仪随机配备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可以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数据和内阻测试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分析、打印等,以实现对电池质量进行长期的监测,通过对电池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电池质量的各类问题。
32.活化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的是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活化仪本体1的前面设置有led显示屏和轻触按键,控制器为32bbitarm控制器。
33.活化仪本体1底面的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四个固定柱 4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帽5和第二紧固帽6,四个第一紧固帽5和第二紧固帽6分别位于存物板2的底面和顶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一紧固帽5的使用起到支撑存物板2的作用,第二紧固帽6 起到固定存物板2位置的作用。
34.活化仪本体1靠近固定柱4顶面的四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车轮3,四个车轮3的高度均大于四个固定柱4的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相关技术人员依据实际使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车轮3,如车轮3可以选用福马轮,一方面便于固定装置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移动位置,同时车轮3还能选用万向轮,本技术中,并未对车轮的结构进行限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35.存物板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2,存物板2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通孔13,四个通孔13分别套接在四个固定柱4的外表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保证固定筒12的高度合适,在使用时,调整存物板 2的位置高度,使固定筒12与活化仪本体1的底面形成封闭和开启两种状态,以便于使用者取用相关的工具。
36.存物板2靠近通孔13顶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通槽14,四个通槽14的位置分别与四个车轮3的位置相对应,且四个车轮3分别贯穿四个通槽14。
37.后板7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10,安装筒10贯通后板7,安装筒10的顶面
开设有卡装槽11,卡装槽11的内部卡接的是多个吸附板8,安装筒10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的是风机9。
38.多个吸附板8的厚度之和与卡装槽11的宽度相等,风机9的尺寸与卡装槽11内壁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相关技术人员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吸附板8,并且可以通过螺栓对风机9进行位置固定,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同时使吸附板8与卡装槽11形成卡接结构,便于使用者对吸附板8进行拆卸更换。
39.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具体有以下使用步骤:
40.1)由充放电模块在控制器的编程控制下,对蓄电池进行活化、充电、放电电阻检测等;
41.2)调整存物板2的位置高度,并将吸附板8以及风机9等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在活化仪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柱4,在固定柱4的外表面套接滑动有存物板2,其中在固定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紧固帽,紧固帽分别位于存物板2的顶面和底面,以便于使用者调整存物板2的位置,并且在存物板2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4,以保证存物板2的使用不影响车轮3的使用,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满足机械设计要求,在实际使用时,相关技术人员依据实际使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车轮3,如车轮3可以选用福马轮,一方面便于固定装置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移动位置,同时车轮3还能选用万向轮,本技术中,并未对车轮3的结构进行限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并且保证车轮3的高度合适,以保证存物板2的设置不会对其使用产生位置干涉,同时车轮3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能够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通过在活化仪本体1的后面设置后板7,在后板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10,在安装筒10的内部设置有卡装槽11,在卡装槽11的内部卡接有吸附板8,并且多个吸附板8的设置,可以达到对空气进行多层过滤的目的,同时在安装筒10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机9,可以对活化仪本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并且卡接的吸附板8,能够达到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且在活化仪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换气槽,以便于实现空气流动,其中各部件的位置合适,以保证整个活化仪本体1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同时保证活化仪本体1内部的尺寸合适,以便于使用者对控制器、充电模块以及放电模块进行固定安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