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T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1456发布日期:2021-11-16 00:4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WT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wtb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tb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电连接器在各元器件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其中,wtb连接器作为一种连接排线和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在电气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目前,现有的wtb连接器的引脚为非对称设置,当连接器受到外力时,整体受力不平衡,会偏向单边歪斜,从而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4.因此,亟需一种wtb连接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wtb连接器,其整体受力能够保持平衡,避免单边歪斜,保证正常使用。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wtb连接器,包括:
8.本体,其底部具有对称面;
9.多个引脚,所述引脚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底部伸出,多个所述引脚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布设。
10.作为优选,还包括开关端子组件,所述开关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为第一端头,另一端为第一抵接端,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为第二端头,另一端为第二抵接端,所述第一抵接端和所述第二抵接端相互抵接且均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从所述本体的所述底部伸出。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操纵件,所述操纵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抵接端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二抵接端上设置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从所述本体的前端伸出,所述操纵件能够抵压所述按压部,以带动所述第二抵接端远离所述第一抵接端。
12.作为优选,所述操纵件包括手柄部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手柄部两端的转接部,两个所述转接部背离所述手柄部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手柄部位于所述前端,所述转接部沿着第一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手柄部朝向所述本体内部抵压所述按压部,所述转接部沿着第二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手柄部松开所述按压部。
13.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多个所述引脚位于所述本体内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1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v字型弹片,所述v字型弹片包括第一片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片部的第二片部,所述引脚连接于所述第一片部,所述第一片部固定嵌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第二片部连接于所述转接部,所述操纵件沿着所述第一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片部从自由状态朝向所述第一片部转动。
15.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的表面为圆柱形曲面,所述圆柱形曲面的中心轴与所述转接部的转轴共线。
16.作为优选,所述前端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本体内的按压口,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按压口伸出,所述手柄部遮挡于所述按压口外。
17.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均贯通所述本体的顶部和所述底部,所述第一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端头从所述底部穿出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端头从所述底部穿出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抵接端从所述顶部穿出所述第二插槽并弯折穿入所述第一插槽内。
18.作为优选,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顶部,且封盖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wtb连接器,其上的多个引脚从本体的底部伸出,且关于底部的对称面对称分布,因此,该wtb连接器在受到外力时,对称设置的引脚使得受力均匀,从而保持平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wtb连接器,其整体受力能够保持平衡,避免单边歪斜,保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端子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剖视图一;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剖视图二;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wtb连接器的剖视图三;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本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31.图中:
32.1、本体;2、开关端子组件;3、操纵件;4、连接件;5、引脚;6、顶盖;
33.10、前端;11、第一插槽;12、第二插槽;13、卡接槽;14、定位孔;15、连接轴;16、按压口;21、第一端子;22、第二端子;31、手柄部;32、转接部;41、第一片部;42、第二片部;61、卡接头;62、定位柱;
34.211、第一端头;212、第一抵接端;221、第二端头;222、第二抵接端;223、按压部;321、连接槽;322、连接孔;42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tb连接器,其包括本体1及多个引脚5,以图2所示方位,本体1的上部为顶部,下部为底部,左侧端部为前端10,右侧端部为后端,如图1所示,本体1的底部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对称面;引脚5的一端连接于本体1内,另一端从底部伸出,多个引脚5关于对称面对称布设。
40.本实施例提出的wtb连接器,多个引脚5关于底部的对称面对称分布,因此,该wtb连接器在受到外力时,对称设置的引脚5使得受力均匀,从而保持平衡,避免单边歪斜,保证正常使用。
4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引脚5设置有两个,两个引脚5分别设置于本体1的底部的相对两边。
42.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wtb连接器还包括开关端子组件2,开关端子组件2包括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第一端子21的一端为第一端头211,另一端为第一抵接端212,第二端子22的一端为第二端头221,另一端为第二抵接端222,第一抵接端212和第二抵接端222相互抵接且均位于本体1内,第一端头211和第二端头221从本体1的底部伸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均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端头211关于对称面对称分布,三个第二端头221关于对称面对称分布。
43.本实施例提出的wtb连接器还包括操纵件3,操纵件3活动设置于本体1,第二抵接端222具有弹性,且第二抵接端222上设置有按压部223,按压部223从本体1的前端10伸出,操纵件3能够按压按压部223,以带动第二抵接端222远离第一抵接端212。第一端子21的第一抵接端212和第二端子22的第二抵接端222相互抵接时,wtb连接器处于闭合状态,能够实现电气或信号的传输;通过操纵件3按压按压部223带动第二抵接端222远离第一抵接端212后,wtb连接器处于打开状态,断开电气或者信号的传输。
4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22的部分朝向前端10弯折凸出形成按压部223。
45.具体地,操纵件3包括手柄部31和两个分别连接于手柄部31两端的转接部32,两个转接部32背离手柄部3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本体1,手柄部31位于前端10,转接部32沿着第一时针方向转动时,手柄部31朝向本体1内部按压按压部223,转接部32沿着第二时针方向转动时,手柄部31松开按压部223。
46.如图4所示,本体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连接轴15,两个连接轴15共中心线,每个转接部32背离手柄部3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322,两个连接轴15分别转动穿设于两个转接部32的连接孔322内,即操纵件3能够绕着连接轴15转动。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手柄部31朝向前端10的表面包括有倾斜面,从上往下按压手柄部31,倾斜面向本体1内按压按压部223,以使第二抵接端222远离第一抵接端212。手柄部31从下向上转动时,倾斜面逐渐远离按压部223,第二抵接端222恢复原形,再次抵接第一抵接端212。
48.本实施例提出的wtb连接器还包括连接件4,连接件4设置于本体1内,多个引脚5位于本体1内的一端均连接于连接件4。连接件4将多个引脚5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与引脚5一体成型。
49.如图6所示,连接件4为v字型弹片,v字型弹片包括第一片部41和连接于第一片部41的第二片部42,引脚5连接于第一片部41,第一片部41固定嵌设于本体1内,第二片部42连接于转接部32,操纵件3沿着第一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二片部42从自由状态朝向第一片部41转动。操纵件3带动v字型弹片发生形变,在对手柄部31施加的驱动力撤去时,v字型弹片恢复原形带动操纵件3复位,实现了操纵件3的自动复位,此时,第二抵接端222恢复原形,再次抵接第一抵接端212。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片部4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片部41的一端,第二片部42的另一端绕过连接轴15倾斜向上延伸且其两侧设置有连接部421,对应地,转接部32上开设有连接槽321,连接部41插接于连接槽321内,以实现第二片部42和转接部32的连接。
51.具体地,前端10的表面为圆柱形曲面,圆柱形曲面的中心轴与转接部32的转轴共线。在本实施例中,圆柱形曲面的中心轴即为连接轴15。该种设置既能够保证操纵件3顺利转动,又使得外形美观。
52.具体地,本体1的前端10上开设有连通于本体1内的按压口16,按压部223通过按压口16伸出,手柄部31遮挡于按压口16外。手柄部31遮挡按压部223,使得整个开关端子组件2在本体1的顶部及侧面均没有外露的情况。避免了端子与外来金属物质接触,杜绝短路风险,且提升外形的美观度。
53.如图4至图6所示,本体1上开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均贯通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第一端子21穿设于第一插槽11,第一端头211从底部穿出第一插槽11,第二端头221从底部穿出第二插槽12,第二抵接端222从顶部穿出第二插槽12并弯折伸入第一插槽11内,按压口16从本体1的前端10连通于第一插槽11。该种设置使得开关端子组件2从顶部向底部装入本体1内,在操纵件3的手柄部31受到向上的力时,不会由于向上顶靠本体1而使本体1与开关端子组件2分离,提高了该连接器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54.如图7所示,第一端子21的第一端头211的宽度小于第一抵接端212的宽度,相应地,第一插槽11的底端宽度小于顶端的宽度,因此,在手柄部31向上推动本体1时,本体1会同时对第一端子21施加向上的力,因此,进一步避免了手柄部31受到向上的力时驱使本体1与开关端子组件2分离的现象发生。同样地,如图8所示,第二端子22的第二端头221的宽度小于第二抵接端222,第二插槽12的底端宽度小于顶端的宽度,同样避免了手柄部31受到向
上的力时驱使本体1与开关端子组件2分离的现象发生。
55.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wtb连接器还包括顶盖6,顶盖6设置于本体1的顶部,且封盖第一插槽11和第二插槽12。顶盖6将开关端子组件2固定在本体1上。
56.可选地,顶盖6和本体1二者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头61,另一个上开设有卡接槽13,卡接头61卡接于卡接槽13。具体地,顶盖6上设置有卡接头61,本体1上开设有卡接槽13,卡接头61和卡接槽13的配合使得顶盖6牢固地卡接于本体1上。
57.可选地,顶盖6和本体1二者中,一个上设置有定位柱62,另一个上设置有定位孔14,定位柱62插装于定位孔14内。具体地,顶盖6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柱62,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4,在卡接头61卡接于卡接槽13时,两个定位柱62分别插装于两个定位孔14中,定位柱62和定位孔14的配合实现了顶盖6和本体1对位。
5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