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1756发布日期:2022-01-19 15: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type-c电连接器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子产品,诸如移动电源、蓝牙耳机、手机等,用于给电子产品充电或者信号传输。
3.现有的电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特别是由于用于传输电能或者电信号的端子较多,由多层端子和中钢片组成,没有较好的定位基准,容易造成加工困难,结构稳定性较差,产品加工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ype-c母端电连接器。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和镶嵌于所述绝缘主体的若干端子,所述若干端子都设有对接部、固定部和焊脚,所述若干端子包括两个接地端子、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其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并且该接地端子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
6.优选地,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都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两个接地端子都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
7.优选地,每个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两个支撑部,所述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设置于其两个支撑部之间,所述卡持部设置于该接地端子的对接部外侧的支撑部上。
8.优选地,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中至少一个端子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与对接部的其中一端都与其固定部连接,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之间设有通孔。
9.优选地,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之间的通孔延伸至所述固定部。
10.优选地,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中至少一个端子还设有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在同一平面的基板部,该端子的对接部自所述基板部撕破成型。
11.优选地,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中至少一个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的一端折弯成型从而使对接部与固定部不在同一基准平面。
12.优选地,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同一侧。
13.优选地,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主体的不同侧。
14.优选地,其中一个接地端子还设有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的基板部,该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基板部撕破成型,该接地端子的基板部上设有卡持部。
15.通过将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此平面即为基准平面,使这些端子的对接部无需相对于其固定部做折弯或者撕破成型处理,便于
这些端子一体成型,这些端子的定位也更加精准,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端子的对接部不易翻转,生产质量更加可控。通过在接地端子上设置支撑部,可以提高接地端子的刚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爆炸图;
17.图2是图1中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绝缘主体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绝缘主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19.图4是图1中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端子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20.图5是图1中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实施例2的端子的示意图;
22.图7是图6中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实施例3的端子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实施例4的端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主体800、镶嵌于所述绝缘主体800的若干端子以及金属外壳900。所述若干端子都设有对接部、固定部和焊脚,所述若干端子包括两个接地端子、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具体地,接地端子1具有固定部11、对接部12、焊脚13,接地端子6具有固定部61、对接部62、焊脚63,电源正极端子2具有固定部21、对接部22、焊脚23,电源正极端子5具有固定部51、对接部52、焊脚53,信号端子3具有固定部31、对接部32、焊脚33,信号端子4具有固定部41、对接部42、焊脚4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两个接地端子都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具体地,接地端子1的对接部12自其固定部11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11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接地端子1设有自其对接部12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接地端子1设有支撑部15和支撑部16,所述接地端子1的对接部12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部之间,所述支撑部15上设有卡持部19。接地端子6的对接部62自其固定部61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61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接地端子6设有自其对接部62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接地端子6设有支撑部65和支撑部66,所述接地端子6的对接部62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撑部之间,所述支撑部65上设有卡持部69。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都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与对接部的其中一端都与其固定部连接,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之间设有通孔,所述平板部和对接部之间的通孔延伸至所述固定部。具体地,所述信号端子3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35,所述平板部35与对接部32的其中一端都与其固定部31连接,所述平板部35和对接部3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35和对接部32之间设有通孔38,所述通孔38延伸至所述固定部31;所述信号端子4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45,所述平板部45与对接部42的其中一
端都与其固定部41连接,所述平板部45和对接部4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45和对接部42之间设有通孔48,所述通孔48延伸至所述固定部41;所述电源正极端子2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25,所述平板部25与对接部22的其中一端都与其固定部21连接,所述平板部25和对接部2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25和对接部22之间设有通孔28,所述通孔28延伸至所述固定部11;所述电源正极端子5还设有用于增强该端子刚性的平板部55,所述平板部55与对接部52的其中一端都与其固定部51连接,所述平板部55和对接部5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平板部55和对接部52之间设有通孔58,所述通孔58延伸至所述固定部51。通过在信号端子和电源正极端子上设置平板部,可以提高该端子的刚性,使产品更加可靠、耐用。通过在信号端子和电源正极端子的对接部和平板部之间设置通孔,可以增强塑胶成型时的流动性,便于成型,使该端子镶嵌更加容易和更加牢固。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同一侧,即接地端子1的对接部12和接地端子6的对接部62位于所述绝缘主体800的上侧801。作为本实施例的简单变形,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可以设置于所述绝缘主体800的不同侧,即其中一个设置在上侧801,另一个设置于下侧802。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都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两个接地端子都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简单变形,仅有一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并且这个接地端子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另外一个接地端子采用实施例1中的电源正极端子或者信号端子的端子结构即可。
31.通过将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此平面即为基准平面,使这些端子的对接部无需相对于其固定部做折弯或者撕破成型处理,便于这些端子一体成型,这些端子的定位也更加精准,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端子的对接部不易翻转,生产质量更加可控。通过在接地端子上设置支撑部,可以提高接地端子的刚性和强度。
32.实施例2:
33.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地端子71和接地端子76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接地端子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设有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在同一平面的基板部,该端子的对接部自所述基板部撕破成型。例如,电源正极端子72设有自其固定部721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721在同一基准平面的基板部725,对接部722自所述基板部725撕破成型。电源正极端子75、信号端子73和信号端子74结构都与电源正极端子72相同,在此不赘述。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都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所述两个接地端子都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简单变形,仅有一个接地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位于同一基准平面,并且这个接地端子设有自其对接部撕破成型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卡持部;另外一个接地端子采用实施例2中的电源正极端子或者信号端子的端子结构即可。
35.实施例3:
36.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地端子81和接地端子86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接地端子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两个信号端子和两个电源正极端子的对接部自其固定部的一端折弯成型从而使对接部与固定部不在同一基准平面。具体地,例如电源正极端子82的对接部822自其固定部821的一端折弯成型从而使对接部822与固定部821不在同一基准平面。电源正极端子85、信号端子84、信号端子83的结构与电源正极端子82相同,在此不赘述。
37.实施例4:
38.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type-c母端电连接器包括接地端子91、接地端子96、电源正极端子92、电源正极端子95、信号端子93和信号端子94。其中接地端子96的对接部962自其固定部961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961位于同一基准平面,并且该接地端子96设有自其对接部962撕破成型的支撑部965和支撑部966,所述支撑部965设有卡持部969。另一个接地端子91包括固定部911、自其固定部911延伸并且与其固定部911在同一基准平面的基板部915,对接部912自所述基板部915撕破成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91的对接部912和接地端子96的对接部962设置在绝缘主体的不同侧。
39.当然,本实用新型的type-c母端电连接器的各电源正极端子和信号端子的结构各不相同,可以分别选用前述实施例中的电源正极端子及信号端子的结构。
40.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