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71737发布日期:2021-11-29 23:5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机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4.2018年9月份,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hsc)第62次会议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5.目前,我国无人机通信系统中频段使用的天线为刀形天线或直杆天线。刀形天线由于物理尺寸受限,天线增益较低,不能满足无人机机载平台中继通信需要,直杆天线又由于长度太长,在很多中小型无人机上没有安装位置,在军事领域,无人机作战效能明显,因此需要解决中小型无人机天线安装问题,改善无人机机载系统的战术通信效果。
6.由于直杆天线又由于长度太长,在很多中小型无人机上没有安装位置,因此还存在无人机天线难以安装,且收纳入无人机内部信号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天线难以安装,且收纳入无人机内部信号弱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包括:
10.无人机机架,所述无人机机架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展杆,四个所述伸展杆均活动铰接有飞行模块,所述无人机机架的上端开凿有空槽;
11.天线机构,所述天线机构设置于无人机机架的内部,所述天线机构由转向组件、往复组件和伸展组件组成;
12.转向组件包括转筒、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框、固定块、第一转杆、第三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无人机机架的下内壁,所述转筒固定连接于无人机机架的下内壁,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的上端,所述第二转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的一端并向内延伸,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
连接于第二转杆的一端,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杆活动贯穿于固定块的上端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上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的下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滑块、滑槽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二转杆的一端,所述第五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的内壁,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于第四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第五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一处,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所述滑槽开凿于第一固定框的上端,所述第一限位槽开凿于滑槽的上端,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所述滑块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上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伸展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框、第二限位槽、第二电机、第六齿轮、第七齿轮、天线和第三转杆,所述第二固定框固定连接于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二限位槽开凿于第二固定框的上端,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的内壁,所述第六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三转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的内壁,所述第七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天线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天线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无人机机架的前后两端开凿有多个通风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无人机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活动铰接有摄像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天线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同。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空槽的面积大于天线机构的占地面积。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中,转向组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在转筒的上端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转杆的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转动连接,此设置通过一个第一电机分别带动转向组件与往复组件的运作,节约耗能,通过第三齿轮的设置使得本装置
°
全景旋转,扩大天线的发射范围,增强无人机的作战范围。
21.2、本实用新型中,往复组件配合转向组件运作,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的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接处转动连接,滑块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因此当第四齿轮转动后,滑块可沿第一限位槽的行程往复滑动,固定连接在滑块上端的伸展组件可随之往复运动,提高发射范围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线机构剖面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线机构俯视图。
26.图中:1、无人机机架;2、伸展杆;3、飞行模块;4、通风槽;5、空槽;6、连接杆;7、摄像头;8、第一电机;801、第一齿轮;9、转筒;10、第二齿轮;11、第一固定框;12、固定块;13、第一转杆;14、第三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6、第二锥形齿轮;17、第二转杆;18、第四齿轮;19、第五齿轮;20、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滑块;24、滑槽;25、第一限位槽;26、第二固定框;2601、第二限位槽;27、第二电机;28、第六齿轮;29、第七齿轮;2901、第三转杆;3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2.一种无人机机载ku频段通信系统,包括:
33.无人机机架1,无人机机架1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展杆2,四个伸展杆2均活动铰接有飞行模块3,无人机机架1的上端开凿有空槽5;
34.天线机构,天线机构设置于无人机机架1的内部,天线机构由转向组件、往复组件和伸展组件组成;
35.转向组件包括转筒9、第一电机8、第一齿轮801、第二齿轮10、第一固定框11、固定块12、第一转杆13、第三齿轮14、第一锥形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16和第二转杆17,第一电机8固定连接于无人机机架1的下内壁,转筒9固定连接于无人机机架1的下内壁,第一齿轮801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801啮合连接,第一固定框11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10的上端,第二转杆17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11的一端并向内延伸,第二锥形齿轮16固定连接于第二转杆17的一端,固定块12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11的一端,第一转杆13活动贯穿于固定块12的上端并向下延伸,第一锥形齿轮15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13
的上端,第二锥形齿轮16与第一锥形齿轮15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4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13的下端,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齿轮801带动第二齿轮10在转筒9的上端转动,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5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5与第二锥形齿轮16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16带动第二转杆17的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18转动连接,此设置通过一个第一电机8分别带动转向组件与往复组件的运作,节约耗能,通过第三齿轮14的设置使得本装置360
°
全景旋转,扩大天线30的发射范围,增强无人机的作战范围,第一电机8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yy5034,第一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第一电机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7.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3,往复组件包括第四齿轮18、第五齿轮19、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21、第三连杆22、滑块23、滑槽24和第一限位槽25,第四齿轮18转动连接于第二转杆17的一端,第五齿轮19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11的内壁,第四齿轮18与第五齿轮19啮合连接,第一连杆20转动连接于第四齿轮18的一端,第二连杆21转动连接于第五齿轮19的一端,第一连杆20与第二连杆21转动连接于一处,第三连杆22的下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20与第二连杆21的连接处,滑槽24开凿于第一固定框11的上端,第一限位槽25开凿于滑槽24的上端,滑块23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25的内壁,滑块23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第三连杆22的上端。
38.本实施例中:往复组件配合转向组件运作,第四齿轮18与第五齿轮1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8和第五齿轮19的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1,第一连杆20与第二连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22与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1相连接处转动连接,滑块23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滑块23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24与第一限位槽25的内壁,因此当第四齿轮18转动后,滑块23可沿第一限位槽25的行程往复滑动,固定连接在滑块23上端的伸展组件可随之往复运动,提高发射范围。
39.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3,伸展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框26、第二限位槽2601、第二电机27、第六齿轮28、第七齿轮29、天线30和第三转杆2901,第二固定框26固定连接于滑块23的上端,第二限位槽2601开凿于第二固定框26的上端,第二电机27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框26的内壁,第六齿轮28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第三转杆2901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26的内壁,第七齿轮29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天线30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第六齿轮28与第七齿轮29啮合连接,天线30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2601的内壁。
40.本实施例中:伸展组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带动第六齿轮28转动,第三转杆2901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26的内壁,第七齿轮29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第七齿轮29与第六齿轮28啮合连接,天线30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因此第二电机27的启动即可带动天线30在第二限位槽2601的内壁中滑动,使得天线30的角度可随时变换,配合转向组件和往复组件使得天线30的接收信号更加广泛。
41.具体的请参阅图1,无人机机架1的前后两端开凿有多个通风槽4。
42.本实施例中:多个通风槽4的设置使得无人机机架1内部的热空气可以流通。
43.具体的请参阅图1,无人机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活动铰接有
摄像头7。
44.本实施例中:摄像头7的设置使得无人机可观察周围环境。
45.具体的请参阅图2和图3,天线30的长度与滑槽24的长度相同。
46.本实施例中:天线30的长度与滑槽24的长度相同,方便天线30收纳在滑槽24的内壁。
47.具体的请参阅图1,空槽5的面积大于天线机构的占地面积。
48.本实施例中:空槽5的面积大于天线机构的占地面积,使得天线机构在运作时不会触碰到无人机机架1,且使得天线30可伸出无人机机架1的内部,使得接收信号的效率更高。
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驱动无人机升空后,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齿轮801带动第二齿轮10在转筒9的上端转动,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5转动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5与第二锥形齿轮16啮合连接,第二锥形齿轮16带动第二转杆17的转动从而使得第四齿轮18转动连接,此设置通过一个第一电机8分别带动转向组件与往复组件的运作,节约耗能,通过第三齿轮14的设置使得本装置360
°
全景旋转,往复组件配合转向组件运作,第四齿轮18与第五齿轮19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8和第五齿轮19的后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1,第一连杆20与第二连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22与第一连杆20和第二连杆21相连接处转动连接,滑块23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滑块23分别滑动连接于滑槽24与第一限位槽25的内壁,因此当第四齿轮18转动后,滑块23可沿第一限位槽25的行程往复滑动,固定连接在滑块23上端的伸展组件可随之往复运动,启动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带动第六齿轮28转动,第三转杆2901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框26的内壁,第七齿轮29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第七齿轮29与第六齿轮28啮合连接,天线30固定连接于第三转杆2901的圆周表面,因此第二电机27的启动即可带动天线30在第二限位槽2601的内壁中滑动,使得天线30的角度可随时变换,配合转向组件和往复组件使得天线30的接收信号更加广泛。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