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9749发布日期:2021-12-25 02:3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以其小巧轻便并搭载健康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定位功能已经逐渐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配功能。我们现在常用的定位技术,主要是卫星定位(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基站定位,但是这些定位技术的定位信号通常都无法穿透建筑物,不能实现室内定位。随着室内定位的业务场景越来越多,例如地下车库导航、商场寻找店铺和商品,甚至儿童走失等,都对室内定位有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部分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主板和天线组件;
6.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与所述主板连接;
7.所述第一天线结构包括多个超宽带uwb天线,其中所述多个uwb天线中的至少两个uwb天线之间间隔的第一距离不大于所述天线组件的最大工作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
8.可选地,所述多个uwb天线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位于所述主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天线位于所述主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或者
9.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的轴线镜像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距离中的至少一者为所述第一距离。
11.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中框组件和设置于所述中框组件两侧的支架组件和后盖组件,其中,
12.所述多个uwb天线中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设于所述中框组件的第一位置,所述多个uwb天线中的第三天线设于所述后盖组件,和/或
13.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中框组件的第二位置。
14.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的中框组件和后盖组件均包括非金属壳体。
15.可选地,所述uwb天线包括第一天线体和与所述第一天线体一体设置的第二天线体,所述第一天线体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板连接的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体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点,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的接地点位于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的馈电点之间;或者
16.所述uwb天线包括第一天线体和与所述第一天线体分体设置的第二天线体,所述
第一天线体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板连接的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体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点,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的馈电点位于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的接地点之间。
17.可选地,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包括uwb天线、蓝牙天线、wifi天线中的至少一者。
18.可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的支架组件或中框组件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包括多个天线辐射体;
19.所述主板包括馈电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天线辐射体中的第一天线辐射体与所述馈电结构连接,所述多个天线辐射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天线辐射体接地,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天线辐射体位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的两侧。
20.可选地,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所述设备本体包括金属中框组件,所述金属中框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纳所述uwb天线的槽体,所述金属中框组件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有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构成所述第二天线结构。
21.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穿戴件,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
22.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天线结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天线结构位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侧。
2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公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结构,能够实现室内精确定位,并且,第一天线结构包括多个超宽带uwb天线,其中至少两个uwb天线之间间隔的第一距离不大于天线组件的最大工作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能够避免天线在定位时引入相为差的干扰,提高定位精度。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爆炸图。
27.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去除后盖组件和屏幕组件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9.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结构的布局图。
31.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结构的布局图。
32.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结构的结构图。
33.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第一天线结构的结构图。
34.图9示出了图7中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
35.图10示出了uwb天线定位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37.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例如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设备本体10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10内的主板20和天线组件,所述主板20设于所述设备本体10内。下面以可穿戴设备是手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40.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结构31,所述第一天线结构31与所述主板20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结构31包括多个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天线33,其中多个uwb天线33中的至少两个uwb天线33之间间隔的第一距离不大于所述天线组件的最大工作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需要说明的是,天线3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可以为3个或更多,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天线组件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段和高频段,所述第一距离可以是不大于所述天线组件的所工作高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超宽带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微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实现无线传输的。由于脉冲时间宽度极短,因此可以实现频谱上的超宽带:使用的带宽在500m简而言之,这项技术通过超大带宽和低发射功率,实现低功耗水平上的快速数据传输。
41.本公开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结构31,实现室内精确定位的功能,多个uwb天线33中的一部分可以起到搜索其他设备的作用,另一部分起到被其他设备搜索的作用,也即通过多个uwb天线33实现anchor和tag功能,增强了设备的应用性。并且,第一天线结构31包括多个超宽带uwb天线33,其中至少两个uwb天线33之间间隔的第一距离不大于天线组件的最大工作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能够避免天线在定位时引入相为差的干扰,提高定位精度。
42.由于uwb脉冲的时间宽度极短,因此也可以采用高精度定时来进行距离测算,具有如下优势:
43.1)抗多径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带宽决定了信号在多径环境下的距离分辨能力(成正比关系)。uwb的带宽很宽,多径分辨能力强,能够分辨并剔除大部分多径干扰信号的影响,得到精度很高的定位结果。uwb可以在距离分辨能力上高于其他传统系统,复杂环境下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wi

fi、蓝牙等传统系统的百倍以上。
44.2)时间戳精度高:超宽带脉冲信号的带宽在纳秒级,由定时来计算位置时,引入的误差通常小于几厘米。
45.3)电磁兼容性强:uwb的发射功率低,信号带宽宽,能够很好地隐蔽在其它类型信号和环境噪声之中,传统的接收机无法识别和接收,必须采用与发射端一致的扩频码脉冲序列才能进行解调,所以不会对其它通信业务造成干扰,同时也能够尽量避免其它通信设
备对其造成干扰。
46.4)能效较高:uwb具有500mhz以上的射频带宽,能够提供极大的扩频增益,使得uwb通信系统能效较高。这意味着对于电池供电设备,系统的工作时间可以大大延长,或是同样发射功率限制下,覆盖范围比传统技术大得多。通常在短距离应用中,uwb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普遍低于1mw。在长距离应用中,不需要额外的功率放大器即可达到200米的距离,同时实现6.8mbps的空中速率。
4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构成高精度的室内定位系统。
4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天线组件还包括与主板连接的第二天线结构32,第二天线结构32和第一天线结构31设于设备本体10的不同位置。可以理解的,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中的一者可以起到搜索其他设备的作用,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中的另一者可以起到被其他设备搜索的作用,也即通过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实现anchor和tag功能,增强了设备的应用性。可选地,第二天线结构32可以包括uwb天线、蓝牙天线、wifi天线等。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天线结构31起到搜索其他设备的作用,第二天线结构32起到被其他设备搜索的作用为例。
4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电池12、支架组件、主板20、中框组件14以及后盖组件15,主板20和电池12设置于中框组件14内。支架组件和后盖组件15分别组装于中框组件14的两侧,支架组件设于中框组件14的内部,后盖组件15设于中框组件14的底部。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屏幕组件16,组装于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可以包括支架13和裱框11,裱框11组装于支架13的表面。屏幕组件16组装于裱框11,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组装于裱框11的显示器玻璃以及屏下nfc组件等。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组装于后盖组件15的心率检测fpc、扬声器、马达、无线充电组件等器件。主板20可以包括pcb板和设于pcb板的芯片。
50.在一实施例中,以多个uwb天线33包括与主板20连接的第一天线33a、第二天线33b以及第三天线33c为例。多个uwb天线33中的第一天线33a和第二天线33b设于所述中框组件14的第一位置,多个uwb天线33中的第三天线33c设于所述后盖组件15。此外,由于中框组件14的空间有限,因此将一部分uwb天线33设在中框组件14的非金属壳体,另一部分uwb天线33设在后盖组件15,可以将天线33分布在不同的部件位置,合理利用设备本体10的其他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天线结构32可以设置于所述中框组件14的第二位置,第二天线结构32与第一天线结构31位于设备本体10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其中一者起到搜索其他设备的作用,其中另一者起到被其他设备搜索的作用。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可以作为uwb天线通过走线形式实现覆盖802.11a/b/g/ac及bluetooth频段及5ghz和8.3ghz之间的uwb频带,用于室内精准定位。uwb天线33可以通过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印刷在非金属壳体上,或者pds(printing direct structure,印刷成型技术)印刷在非金属壳体上。uwb天线33也可以根据需要以陶瓷天线的形式表贴在主板20上。在可穿戴设备的有限的空间内,同时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和室内定位系统共存,且降低各系统之间天线的相互影响。
51.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设备本体10包括的中框组件14和后盖组件15均包括非金属壳体,非金属壳体不会影响天线的辐射,保证了天线的性能。可选地,所述中框组件14包括手表框体,手表框体为非金属壳体,例如可以采用塑胶、陶瓷等材质。所述第一天线结
构31的一部分uwb天线33设于所述中框组件14的手表框体,其余所述uwb天线33设于所述后盖组件15的非金属壳体,所述第二天线结构32设于所述后盖组件15的非金属壳体。
52.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两个穿戴件,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结构31位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天线结构32位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二侧。可选地,两个穿戴件沿设定方向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两侧。并且,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沿设定方向分布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方向可以是指与设备本体10的中心线相垂直的任一方向。设备本体10沿设定方向的两侧可以设置用于连接口穿戴件的穿戴部18,穿戴件连接在一个穿戴部18上,以手表为例,穿戴件可以是表带。可选地,所述设定方向可以是定义手表的12点和6点的位置连线所在的直线方向,所述第一天线结构31与其中一个所述穿戴件位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天线结构32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穿戴件位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二侧。也就是说,第一天线结构31和第二天线结构32分别位于12点和6点位置,佩戴状态时,距离人体手臂较远,可以减小手臂对电磁波的吸收。此外,由于裱框11位于主板上方,佩戴时最大辐射方向图向上,而天线33位于主板延长端,与金属壳体自身高阶谐振具有极化隔离,减少了高频时系统间的影响。在其他例子中,天线33也可以根据天线实际性能,配置在其他角度和区域,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53.所述设备本体10包括金属支架组件,可理解为所述支架组件可以是金属支架组件,金属支架组件包括裱框11,裱框11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裱框11根据天线组件的通信频段需要通过一处或多处与主板20耦接。所述金属支架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辐射体17a、17b、17c、17d,所述主板20包括馈电结构和gnss/通信模块。可选地,馈电结构可以是50欧姆馈电结构。
54.在一种情况下,其中一个所述天线辐射体17与所述馈电结构连接,也即主板20的馈电结构通过该天线辐射体17给裱框11馈电。其中至少一个天线辐射体17通过开关和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20相接,例如,可以通过该天线辐射体17处的单刀四掷开关切换不同状态,可以实现覆盖通信协议的不同频段以及gnss频段。其余他所述天线辐射体17接地,裱框11也可以在该其余天线辐射体17处与主板20接地。在一实施例中,用于接地的所述天线辐射体17位于所述第一天线结构31的多个uwb天线33的两侧。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以四个天线辐射体17a、17b、17c、17d为例,主板20的馈电结构通过天线辐射体17a给裱框11馈电,裱框11在天线辐射体17b、17c处与主板20接地作为隔离接地点,能够减小和主天线也即uwb天线的互扰,裱框11在天线辐射体17d处通过开关和匹配电路与主板20相接。
55.另一种情况,主板20的馈电结构通过其中一个天线辐射体17给裱框11馈电,在另一个天线辐射体17处通过集总元件接地,可以实现具有圆极化特性的gnss天线。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以四个天线辐射体17a、17b、17c、17d为例,主板20的馈电结构通过天线辐射体17a或天线辐射体17b给裱框11馈电,在天线辐射体17c或天线辐射体17d处通过集总元件接地。无论以上哪种方式,都可以通过裱框11和主板20上的gnss模块,实现室外定位功能。可穿戴设备的体积通常较小,一般包含了以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无线通信可将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用作蜂窝通信协议:例如,lte、lte

a、码分多址(cdma)、宽带cdma(wc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另外,无线通信可包括例如短程通信,短程通信可包括无线保真(wi

fi)、蓝牙、近场通信(nf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等中的至少一种。
56.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手表采用非金属中框组件加金属裱框的结构形式,通过金属裱框的不同馈电接地方案实现lte、lte

a、cdma、wcdma、umts、gsm等通信系统,通过在非金属中框组件上设置的uwb天线实现uwb定位功能。uwb天线优选设置在12点方向,手表在佩戴状态时,距离人体手臂较远,可以减小手臂对电磁波的吸收。
57.参见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10包括中框组件14和组装于所述中框组件14两侧的支架组件和后盖组件15,所述设备本体10包括金属中框组件,可理解为所述中框组件14为金属中框组件,可以采用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金属中框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容纳uwb天线33的槽体34。
58.其中每个所述槽体34内均设有一个所述uwb天线33,其余uwb天线设于所述后盖组件15,所述金属中框组件与所述主板20之间形成有突起结构(可理解为是高次模),所述突起结构构成所述第二天线结构32。此种结构中,金属中框组件可以代替裱框11实现gnss等天线功能,第二天线结构32的功能可以通过金属中框组件和主板形成的高次模实现。此时,uwb天线33可以通过在金属中框组件上开两个或多个槽体实现,如图4所示,金属中框组件在表耳处开设有两个水平的槽体34,两个水平槽体的缝隙可实现覆盖channel5(6240

6739.2mhz)或channel9(7737.6

8236.8mhz)的单频天线,uwb天线33可以使用一个双频缝隙天线实现,也可以使用两个单频缝隙天线实现,也可以只使用一个缝隙实现一个频段的覆盖。
5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板20包括馈电结构和gnss/通信模块,所述金属中框组件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辐射体,其中一个天线辐射体与所述馈电结构连接,也即主板20的馈电结构通过该天线辐射体给金属中框组件馈电。其中至少一个天线辐射体通过开关和匹配电路与所述主板20相接,例如,可以通过该天线辐射体处的单刀四掷开关切换不同状态,可以实现覆盖通信协议的不同频段以及gnss频段。其余他天线辐射体接地,金属中框组件也可以在该其余天线辐射体处与主板接地。其中,用于接地的天线辐射体位于至少两个槽体34的两侧,也即位于多个uwb天线的两侧。以槽体和uwb天线设置在12点方向为例,可以在金属中框组件的2点和10点方向设置天线辐射体作为隔离接地点,能够减小和主天线也即uwb天线的互扰。
60.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手表采用金属中框组件的结构形式,通过金属中框组件直接实现lte、lte

a、cdma、wcdma、umts、gsm等通信系统,通过在金属中框组件上开槽设置uwb天线实现uwb定位功能。uwb天线优选设置在12点方向,手表在佩戴状态时,距离人体手臂较远,可以减小手臂对电磁波的吸收。
61.通过上述设置,本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可同时具备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功能,其中,金属材质的裱框11或金属材质的金属中框组件与多个天线辐射体17相配合,可以有效的实现蜂窝及gnss系统功能,而位于12点及6点位置的两个或多个天线33以及第二天线结构32可以有效的覆盖目前ieee 802.15.4的主流频段channel5(6240

6739.2mhz)和channel9(7737.6

8236.8mhz),使得天线组件具有良好的时域特性,在保证室外定位天线性能的基础上,完善了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功能。
62.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uwb天线33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第一天线33a、第二天线33b以及第三天线33c,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二天线33b
位于所述主板20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天线33c位于所述主板20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uwb天线33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10的轴线(图中所示为竖直方向)镜像设置。上述两种设置方式均可以合理应用设备本体10的内部空间。
63.可选地,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二天线33b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天线33c与所述第一天线33a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天线33c与所述第二天线33b之间的距离中的至少一者为所述第一距离,能够尽量避免天线在定位时引入相为差的干扰,提高定位精度。
64.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10包括中框组件14和组装于所述中框组件14两侧的支架组件和后盖组件15,所述第一天线33a和所述第二天线33b设于所述中框壳体,所述第三天线33c设于所述后盖组件15。可以理解的,第一天线33a和第二天线33b位于主板上方的支架组件上,第三天线33c位于后盖组件上,根据可穿戴设备内部的具体空间,第三天线33c可以位于第一天线33a距离第二天线33b较远的一侧的后盖组件上,也可以位于第二天线33b距离第一天线33a较远的一侧的后盖组件上。如果空间足够,第三天线33c也可以处于第一天线33a和第二天线33b之间的后盖组件,如图3所示。
65.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天线33c在主板的投影位于第一天线33a在主板的投影和第二天线33b在主板的投影的连线范围之外,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二天线33b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设定距离,所述第二天线33b与所述第三天线33c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设定距离,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三天线33c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设定距离,此结构中。只有一组天线之间的距离均不是所述设定距离,其余组天线之间的距离均为所述设定距离,可以达到较高的通信效果。
66.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三天线33c在主板的投影位于第一天线33a在主板的投影和第二天线33b在主板的投影的连线范围之间,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二天线33b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设定距离,所述第二天线33b与所述第三天线33c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设定距离,所述第一天线33a与所述第三天线33c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设定距离。此结构中,每个相邻的天线之间的距离均为所述设定距离,可以达到最高的通信效果。
67.参见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uwb天线33包括第一天线体331和与所述第一天线体331一体设置的第二天线体332,所述第一天线体331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板20连接的馈电点333,所述第二天线体332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点334。至少两个uwb天线33的接地点334位于至少两个uwb天线33的馈电点33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以两个天线为例。此种结构将两个天线的接地点334置于两个馈电点333之间,提升了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另外,第一天线体331可以是较长分支,第二天线体可以是较短分支,将两个较短分支置于两较长分支之间,满足了天线距离在低频和高频都小于工作频段的二分之一波长的要求。本公开对天线的结构不作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68.参见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体331和与所述第一天线体331分体设置的第二天线体332,所述第一天线体331设有用于与所述主板20连接的馈电点333,所述第二天线体332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点334。至少两个uwb天线33的馈电点333位于至少两个uwb天线33的接地点33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以两个天线为例。此种结构,第一天线体331可以视为独立馈电点,第二天线体332可以视为接地耦合单元,独立馈电点分支及接地耦合单元之间不物理连接,通过独立馈电点分支及接地耦合单元,同样
实现可以覆盖channel5和channel9频段的效果。
69.参见图9所示,示出了图7中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种天线结构可以很好的覆盖ieee 802.15.4的主流频段channel 5(6240

6739.2mhz)和channel 9(7737.6

8236.8mhz),双频结构中,vswr<2的阻抗带宽均大于500mhz,可以很好的满足超宽带系统的使用需要。
70.参见图10所示,图10给出了uwb天线定位的原理示意图,在到达角测量中,节点将射频信号传输到手表,手表可以测量两个(第一天线33a和第二天线33b)或更多个超宽带天线(第三天线33c等)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到达时间的延迟。到达时间的延迟(例如,每个超宽带天线处的接收相位的差异)可以用于确定射频信号的到达角,并因此确定节点相对于手表的角度,一旦确定了距离和到达角,手表端就可以知道节点相对于手表端的精确位置。
7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指出。
72.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