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6746发布日期:2021-12-15 12:4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3.市场上的充电线束通常因裸露在外表而出现破损的现象,同时不具有绕线收纳的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充电线束通常因裸露在外表而出现破损的现象,同时不具有绕线收纳的性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包括:
6.挡水板;
7.还包括:
8.收线腔,其焊接于所述挡水板的底部,所述收线腔的内壁贴合有防水层;
9.防护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收线腔的内壁顶部;
10.绕线杆,其熔接于所述收线腔的内壁中部,所述绕线杆的前端外壁熔接有圆盘;
11.连接壳,其安装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底部,所述连接壳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组件。
12.优选的,所述收线腔与防水层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收线腔与挡水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圆盘与绕线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圆盘设置有两个。
14.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15.第一套线圈;
16.第一绝缘层,其贴合于所述第一套线圈的内壁,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壁设置有芳纶纤维层,所述芳纶纤维层的内部穿设有第二套线圈,所述第二套线圈的内壁贴合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套线圈的外壁安装有定位环。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线圈与第一绝缘层之间为粘接连接,且芳纶纤维层与第一套线圈之间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18.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线圈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为粘接连接,且第二套线圈与定位环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套线圈呈环形分布于芳纶纤维层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20.固定壳;
21.转块,其安装于所述固定壳的左端外壁,所述转块的另一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壁贴合有磁铁块。
22.优选的,所述固定壳通过转块与密封盖之间为旋转结构,且密封盖的口径大于固定壳的口径。
23.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磁铁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磁铁块与固定壳之间磁性相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将防水层粘接于收线腔的内壁,利用防水层,可以保证收线腔内部的干燥性,以此强化对收纳线路的安全性,再将第一绝缘层粘接于第一套线圈的内壁,利用第一绝缘层可以避免线路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将固定壳与密封盖之间通过转块相互连接,利用转块,可以使得密封盖覆盖于固定壳端部,从而对固定壳起到防护和防尘性能。
25.1、本实用新型将防水层粘接于收线腔的内壁,利用防水层,可以保证收线腔内部的干燥性,以此强化对收纳线路的安全性,同时将挡水板置于收线腔的顶部,利用挡水板,可以避免雨水的渗入,将圆盘固定于绕线杆的左右两端,利用绕线杆,可以对第一套线圈起到绕线收纳的作用,以此避免第一套线圈因长时间裸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受到破损现象,同时圆盘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套线圈从绕线杆中任意脱落。
26.2、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绝缘层粘接于第一套线圈的内壁,利用第一绝缘层可以避免线路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将芳纶纤维层置于其内部,由于芳纶纤维层本身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因此可以强化线路的实用性,将第二绝缘层粘接于第二套线圈的内壁,利用第二绝缘层可以强化对第二套线圈的防漏电性能,同时将多个第二套线圈之间通过定位环相互连接,利用定位环可以保证第二套线圈彼此之间的连接性,避免断裂现象的发生。
27.3、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壳与密封盖之间通过转块相互连接,利用转块,可以使得密封盖覆盖于固定壳端部,从而对固定壳起到防护和防尘性能,避免固定壳内部的充电元件受到损坏,将密封盖端部固定的磁铁块吸附于固定壳端部,利用磁铁块,使得密封盖与固定壳之间相互定位,避免密封盖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收线腔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第一套线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的图1
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挡水板;2、收线腔;3、防护组件;301、第一套线圈;302、第一绝缘层;303、芳纶纤维层;304、第二套线圈;305、第二绝缘层;306、定位环;4、防水层;5、绕线杆;6、圆盘;7、密封组件;701、固定壳;702、转块;703、磁铁块;704、密封盖;8、连接壳。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

2所示,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包括:挡水板1;还包括:收线腔2,其焊接于挡水板1的底部,收线腔2的内壁贴合有防水层4;收线腔2与防水层4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收线腔2与挡水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将防水层4粘接于收线腔2的内壁,利用防水层4,可以保证收线腔2内部的干燥性,以此强化对收纳线路的安全性,同时将挡水板1置于收线腔2的顶部,利用挡水板1,可以避免雨水的渗入;防护组件3,其连接于收线腔2的内壁顶部;绕线杆5,其熔接于收线腔2的内壁中部,绕线杆5的前端外壁熔接有圆盘6;圆盘6与绕线杆5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圆盘6设置有两个,将圆盘6固定于绕线杆5的左右两端,利用绕线杆5,可以对第一套线圈301起到绕线收纳的作用,以此避免第一套线圈301因长时间裸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受到破损现象,同时圆盘6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套线圈301从绕线杆5中任意脱落;连接壳8,其安装于防护组件3的底部,连接壳8的底部安装有密封组件7。
34.如图3所示,第一套线圈301;第一绝缘层302,其贴合于第一套线圈301的内壁,第一绝缘层302的内壁设置有芳纶纤维层303,芳纶纤维层303的内部穿设有第二套线圈304,第二套线圈304的内壁贴合有第二绝缘层305,第二套线圈304的外壁安装有定位环306;第一套线圈301与第一绝缘层302之间为粘接连接,且芳纶纤维层303与第一套线圈301之间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将第一绝缘层302粘接于第一套线圈301的内壁,利用第一绝缘层302可以避免线路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将芳纶纤维层303置于其内部,由于芳纶纤维层303本身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因此可以强化线路的实用性;第二套线圈304与第二绝缘层305之间为粘接连接,且第二套线圈304与定位环306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套线圈304呈环形分布于芳纶纤维层303的内部,将第二绝缘层305粘接于第二套线圈304的内壁,利用第二绝缘层305可以强化对第二套线圈304的防漏电性能,同时将多个第二套线圈304之间通过定位环306相互连接,利用定位环306可以保证第二套线圈304彼此之间的连接性,避免断裂现象的发生。
35.如图4所示,固定壳701;转块702,其安装于固定壳701的左端外壁,转块702的另一端安装有密封盖704,密封盖704的内壁贴合有磁铁块703;固定壳701通过转块702与密封盖704之间为旋转结构,且密封盖704的口径大于固定壳701的口径,将固定壳701与密封盖704之间通过转块702相互连接,利用转块702,可以使得密封盖704覆盖于固定壳701端部,从而对固定壳701起到防护和防尘性能,避免固定壳701内部的充电元件受到损坏;密封盖704与磁铁块7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磁铁块703与固定壳701之间磁性相反,将密封盖704端部固定的磁铁块703吸附于固定壳701端部,利用磁铁块703,使得密封盖704与固定壳701之间相互定位,避免密封盖704发生脱落。
36.综上,该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使用时,首先当整个线路在非使用状态下时,可以将第一套线圈301环绕于绕线杆5的外壁,利用绕线杆5可以对
第一套线圈301起到绕线收纳的作用,以此避免第一套线圈301因长时间裸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受到破损问题,同时绕线杆5前端圆盘6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套线圈301从绕线杆5中任意脱落,而收线腔2、防水层4和挡水板1的设置,不仅可以对第一套线圈301起到收纳性能,还可以起到防水作用,随后由于固定壳701与密封盖704之间通过转块702相互连接,利用转块702,可以使得密封盖704覆盖于固定壳701端部,从而对固定壳701起到防护和防尘性能,避免固定壳701内部的充电元件受到损坏,与此同时密封盖704端部固定的磁铁块703则可以吸附于固定壳701端部,利用磁铁块703,使得密封盖704与固定壳701之间相互定位,避免密封盖704发生脱落,之后由于第一绝缘层302粘接于第一套线圈301的内壁,而第二绝缘层305粘接于第二套线圈304的内壁,因此通过第一绝缘层302和第二绝缘层305的双重设置,可以强化防漏电性能,最后由于芳纶纤维层303置于第一绝缘层302的内部,而芳纶纤维层303本身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因此可以强化线路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