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9735发布日期:2021-12-08 18:4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输变电的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气设备使用率越来越高,变压器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散热问题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散热器存在散热效率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具有第一液冷散热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两侧的第二液冷散热面;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却介质流道;所述冷却介质流道自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延伸至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再经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延伸至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再延伸至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
5.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介质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在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上;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上;所述第三流道设置在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上。
6.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以及所述第三流道的形状均为蛇形。
7.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主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散热主体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待散热设备的容纳凹槽;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容纳凹槽相对设置的一面为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的相对较长的两侧边相连接的侧面为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
8.根据本技术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凹槽的截面为弧形。
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变压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两端的如上所述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其散热主体共具有三个散热面,即一个第一液冷散热面和两个第二液冷散热面,冷却介质流道连通三个散热面,并且其一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出口,在使用时,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入口进入冷却介质流道,并经冷却介质出口流出,将与散热面接触的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本技术的三个散热面增大了散热主体的有效散热面积,能够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多面散热,从而更有利于将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提高了待散热设备的散热效率,进而有
利于确保待散热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可应用于变压器等需要散热的设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的冷却介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液冷散热面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变压器散热系统(带有冷却介质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7.1、散热主体;2、第一液冷散热面;3、第二液冷散热面;4、冷却介质入口;5、冷却介质出口;6、第一流道;7、第二流道;8、第三流道;9、容纳凹槽;10、变压器本体;11、高效液冷散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19.实施例1
20.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液冷散热结构;所述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包括散热主体1;所述散热主体1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散热主体1的其中一面内凹形成容纳待散热设备的容纳凹槽9;所述散热主体1与所述容纳凹槽9相对设置的一面为第一液冷散热面2;所述散热主体1与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的相对较长的两侧边相连接的侧面为第二液冷散热面3,即所述散热主体1的四个侧面中,面积相对较大的两个侧面为第二液冷散热面3。
21.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上设有冷却介质入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之间连接有冷却介质流道;所述冷却介质流道自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延伸至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3、再经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延伸至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3、再延伸至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
22.在使用时,将散热主体1安装在待散热设备上,并使第一液冷散热面2和第二液冷散热面3分别与待散热设备接触,将冷却介质从冷却介质入口4通入冷却介质流道内,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流道内流完之后经冷却介质出口5流出,将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通过向冷却介质流道内循环通入冷却介质来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散热。
23.该高效液冷散热结构的三个散热面增大了散热主体1的有效散热面积,能够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多面散热,从而更有利于将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提高了待散热设备的散热效率,进而有利于确保待散热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可应用于变压器等需要散热的设备。
2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介质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6、第二流道7和第三流道
8;所述第一流道6设置在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3上;所述第二流道7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散热面2上;所述第三流道8设置在相对靠近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一侧的所述第二液冷散热面3上。
25.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之间、第二流道7与第三流道8之间分别通过焊接的转接口相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入口4与所述第一流道6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流道8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5之间分别通过焊接的转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流道6、所述第二流道7和所述第三流道8的形成过程相同,接下来以第一流道6为例来进行说明,第二流道7和第三流道8的形成方式与此相同,故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6的形成过程为:在长方体的某一表面(为方便后续描述,记作第一表面)加工出所需形状的凹槽,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将一块与第一表面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面板焊接在第一表面上,该面板会将凹槽的开口封闭,即形成第一流道6;搅拌摩擦焊的方式可以保证各流道的密封性。
26.为了使每个液冷散热面(包括一个第一液冷散热面2和两个第二液冷散热面3)的散热更加均匀,所述第一流道6、所述第二流道7以及所述第三流道8的形状均为蛇形,蛇形的设计增加了冷却介质流道与待散热设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均匀带走。
27.进一步的,为了使散热主体1能够与变压器更好地贴合,所述容纳凹槽9的截面为弧形。
28.实施例2
29.请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变压器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0两端的如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11。
30.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散热系统,在变压器本体10的两端分别安装高效液冷散热结构11,从变压器本体10的两端对其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对变压器本体10的散热效率,进而有利于确保变压器本体10的正常运行,对提高变压器本体10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31.本技术提供的高效液冷散热结构及变压器散热系统,其散热主体共具有三个散热面,即一个第一液冷散热面和两个第二液冷散热面,冷却介质流道连通三个散热面,并且其一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冷却介质出口,在使用时,冷却介质经冷却介质入口进入冷却介质流道,并经冷却介质出口流出,将与散热面接触的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本技术的三个散热面增大了散热主体的有效散热面积,能够实现对待散热设备的多面散热,从而更有利于将待散热设备的热量带走,提高了待散热设备的散热效率,进而有利于确保待散热设备的正常运行。
3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