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51635发布日期:2022-02-09 15:1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壳技术领域,特别的为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


背景技术:

2.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3.圆柱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弊端:
4.1、在发生碰撞时易造成损伤,从而使电池损坏。
5.因此,亟待设计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该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通过环形保护外壳可以有效的保护电子,在电池发生碰撞时有效的保护,防止发生损伤。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包括保护壳底座、环形保护外壳、外壳上端磁吸片、保护内仓、保护抽拉柱、保护壳上盖、内侧固定滑块、上端连接把手、侧端滑槽、第一电池保护槽、第一隔板、第二电池保护槽、第二隔板、第三电池保护槽、第三隔板、电池固定孔、上盖底端磁吸片,所述保护壳底座上端设有环形保护外壳,所述环形保护外壳远离保护壳底座设有外壳上端磁吸片,所述环形保护外壳内侧设有保护内仓,所述保护内仓设有内侧固定滑块,所述环形保护外壳远离保护壳底座一端设有保护壳上盖,所述保护壳上盖靠近环形保护外壳设有上盖底端磁吸片,所述保护内仓远离环形保护外壳一侧设有保护抽拉柱,所述保护抽拉柱远离保护壳底座一端设有上端连接把手,所述保护抽拉柱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设有第一电池保护槽,所述保护抽拉柱靠近第一电池保护槽一端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设有第二电池保护槽,所述保护抽拉柱靠近上端保护壳底座一端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设有第三电池保护槽,所述第一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所述第二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所述第三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
8.优选的,所述环形保护外壳与保护壳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端磁吸片与环形保护外壳远离保护壳底座镶嵌连接,所述保护内仓与环形保护外壳内侧镶嵌连接,所述内侧固定滑块与保护内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上盖与环形保护外壳远离保护壳底座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保上盖底端磁吸片与保护壳上盖靠近环形保护外壳镶嵌连接,所述保护抽拉柱与保护内仓远离环形保护外壳一侧插入连接,所述上端连接把手与保护抽拉柱远离保护壳底座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保护抽拉柱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镶嵌连接,所述第一电池保护槽与第一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镶嵌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与保护抽拉柱靠近第一电池保护槽一端镶嵌连接,所述第二电池保护槽与第二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镶嵌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三隔板与保护抽拉柱靠近上端保护壳底座一端镶嵌连接,所述第三电池保护槽与第三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端镶嵌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电池固定孔与第一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镶嵌连接,所述电池固定孔与第二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镶嵌连接,所述电池固定孔与第三隔板靠近上端连接把手一侧镶嵌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侧端滑槽与内侧固定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上端磁吸片与上盖底端磁吸片磁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保护外壳可以有效的保护电子,在电池发生碰撞时有效的保护,防止发生损伤。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上端磁吸片和上盖底端磁吸片,可以便于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保护壳底座、2环形保护外壳、3外壳上端磁吸片、4保护内仓、5保护抽拉柱、6保护壳上盖、7内侧固定滑块、8上端连接把手、9侧端滑槽、10第一电池保护槽、11第一隔板、12第二电池保护槽、13第二隔板、14第二电池保护槽、15第三隔板、16电池固定孔、17上盖底端磁吸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4所示,一种46圆柱电池用外观保护壳,包括保护壳底座1、环形保护外壳2、外壳上端磁吸片3、保护内仓4、保护抽拉柱5、保护壳上盖6、内侧固定滑块7、上端连接把手8、侧端滑槽9、第一电池保护槽10、第一隔板11、第二电池保护槽12、第二隔板13、第三电池保护槽14、第三隔板15、电池固定孔16、上盖底端磁吸片17,保护壳底座1上端设有环形保护外壳2,环形保护外壳2远离保护壳底座1设有外壳上端磁吸片3,环形保护外壳2内侧设有保护内仓4,保护内仓4设有内侧固定滑块7,环形保护外壳2远离保护壳底座1一端设有保护壳上盖6,保护壳上盖6靠近环形保护外壳2设有上盖底端磁吸片17,保护内仓4远离环形保护外壳2一侧设有保护抽拉柱5,保护抽拉柱5远离保护壳底座1一端设有上端连接把手8,保护
抽拉柱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设有第一隔板11,第一隔板11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设有第一电池保护槽10,保护抽拉柱5靠近第一电池保护槽10一端设有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13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设有第二电池保护槽12,保护抽拉柱5靠近上端保护壳底座1一端设有第三隔板15,第三隔板1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设有第三电池保护槽14,第一隔板11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16,第二隔板13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16,第三隔板1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设有电池固定孔16。
24.环形保护外壳2与保护壳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外壳上端磁吸片3与环形保护外壳2远离保护壳底座1镶嵌连接,保护内仓4与环形保护外壳2内侧镶嵌连接,内侧固定滑块7与保护内仓4固定连接。
25.保护壳上盖6与环形保护外壳2远离保护壳底座1一端可拆卸连接,保上盖底端磁吸片17与保护壳上盖6靠近环形保护外壳2镶嵌连接,保护抽拉柱5与保护内仓4远离环形保护外壳2一侧插入连接,上端连接把手8与保护抽拉柱5远离保护壳底座1一端固定连接。
26.第一隔板11与保护抽拉柱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镶嵌连接,第一电池保护槽10与第一隔板11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镶嵌连接。
27.第二隔板13与保护抽拉柱5靠近第一电池保护槽10一端镶嵌连接,第二电池保护槽12与第二隔板13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镶嵌连接。
28.第三隔板15与保护抽拉柱5靠近上端保护壳底座1一端镶嵌连接,第三电池保护槽14与第三隔板1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端镶嵌连接。
29.电池固定孔16与第一隔板11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镶嵌连接,电池固定孔16与第二隔板13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镶嵌连接,电池固定孔16与第三隔板15靠近上端连接把手8一侧镶嵌连接。
30.侧端滑槽9与内侧固定滑块7滑动连接,外壳上端磁吸片3与上盖底端磁吸片17磁性连接。
31.使用时,将保护壳上盖6与环形保护外壳2分开,通过内部的上端连接把手8将保护抽拉柱5取出,然后将电池防入电池固定孔16,将其镶嵌固定,然后将保护抽拉柱5放回保护内仓4里部,由环形保护外壳2进行保护电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