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8709发布日期:2021-12-29 16: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机充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


背景技术:

2.充磁,使磁性物质磁化或使磁性不足的磁体增加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地发展,电机、电子产品、通信等的技术日益发展,其中机组充电机的充磁是必不可少的。
3.机组充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机组振动,线路老化等原因,致使机组充电机正极接地,蓄电池向机组充电机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导致蓄电池充电线烧毁;2、在充电机回路中串隔离二极管,充电机在发生故障时,蓄电池不向充电机提供故障电流,但导致充电机失磁时需手动充磁才能维持充电机的正常运行,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包括底箱、减震组件、夹持组件,所述底箱内设有载物内箱,所述底箱通过减震组件与载物内箱连接,所述载物内箱内放置有充电机,所述充电机的底面设有充电机底座,所述载物内箱通过夹持组件与充电机底座连接。
7.优选地,所述底箱的两侧壁拐角处均开设有u形滑槽,所述载物内箱的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u形滑块,每块所述u形滑块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u形滑槽内。
8.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滑杆、铰接板,所述底箱内底面设有一对滑杆,每根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一对滑筒,每对所述滑筒的顶面均设有一对铰接板,每根所述铰接板的顶端部均与载物内箱的底面活动铰接。
9.优选地,位于一对滑筒的两侧在每根滑杆的左右两段上均套设有减震弹簧,其中,一个所述铰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另一根所述铰接板的中部卡合贯穿在对应的矩形通孔内。
10.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凸块,所述充电机底座的前后两面拐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载物内箱的前后两面拐角处均设有贯穿固接的定位筒,每个所述定位筒的外端部均插设有定位杆,每根所述定位杆的里端部均设有定位凸块,每块所述定位凸块均抵紧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
11.优选地,位于定位筒与定位凸块之间在定位杆上均套设有张力弹簧,且每根所述定位杆的外端部均设有手动拉块。
12.优选地,所述底箱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所述底箱的底面中部设有蓄电池。
13.优选地,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设有正极电线、负极电线,所述正极电线、负极电线分别与充电机的正负极连通,所述正极电线的中部设有串隔离二极管、控制开关,位于串隔
离二极管并联的位置在正极电线的中部分别设有反向二极管、高阻值负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夹持组件配合减震组件的配合,增加了充电机及充电机底座固定的稳定性,当充电机进行作业时,在减震弹簧的反作用下,带动载物内箱保持平衡,增加了充电机的减震效果;
16.2、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原有设备基础上通过加反向二极管和高阻值负载,给充电机提供微弱充磁电流,高阻值负载兼做故障指示,提高了充电机自动充磁的效果;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充电机减震效果不佳及充磁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增加了充电机的减震效果,提高了充电机自动充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流程图;
25.图中序号:底箱1、u形滑槽11、u形滑块12、滑杆13、滑筒14、减震弹簧15、铰接板16、蓄电池17、载物内箱2、充电机21、充电机底座22、定位筒23、定位杆24、定位凸块25、张力弹簧2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组充电机自动充磁装置,参见图1

5,具体的,包括底箱1、减震组件、夹持组件,底箱1为顶面敞口且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箱状,底箱1内设有悬空放置的载物内箱2,底箱1通过减震组件与载物内箱2连接,载物内箱2内放置有充电机21,充电机21的底面设有充电机底座22,载物内箱2通过夹持组件与充电机底座22连接。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箱1的两侧壁拐角处均竖向开设有u形滑槽11,载物内箱2的两侧面拐角处均设有u形滑块12,每块u形滑块12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u形滑槽11内。
29.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震组件包括滑杆13、铰接板16,底箱1内底面设有一对横向平行放置的滑杆13,每根滑杆13的两端均与底箱1的内壁固接,每根滑杆13上均套设有一对滑筒14,每对滑筒14的顶面均设有一对交错活动铰接的铰接板16,每根铰接板16的顶端部均与载物内箱2的底面活动铰接;位于一对滑筒14的两侧在每根滑杆13的左右两段上均套设
有减震弹簧15,其中,一个铰接板16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另一根铰接板16的中部卡合贯穿在对应的矩形通孔内;
30.充电机21在工作时产生振动,带动u形滑块12沿着u形滑槽11滑动,铰接板16带动滑筒14沿着滑杆13向外滑动,在减震弹簧15的反作用下,带动载物内箱2保持平衡,增加了充电机21的减震效果。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组件包括定位杆24、定位凸块25,充电机底座22的前后两面拐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载物内箱2的前后两面拐角处均设有贯穿固接的定位筒23,每个定位筒23的外端部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定位杆24,每根定位杆24的里端部均设有定位凸块25,每块定位凸块25均抵紧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位于定位筒23与定位凸块25之间在定位杆24上均套设有张力弹簧26,且每根定位杆24的外端部均设有手动拉块;
32.通过手动拉块带动定位杆24及定位凸块25向外滑动,带动张力弹簧26压缩变形,把充电机底座22居中放置在载物内箱2上,松开手动拉块,在张力弹簧26作用下,带动定位凸块25均抵紧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增加了充电机21及充电机底座22固定的稳定性。
33.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充电机充磁不便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6,本实施例还包括:
34.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箱1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底箱1的底面中部设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的正负极分别设有正极电线、负极电线,正极电线、负极电线分别与充电机21的正负极连通,正极电线的中部设有串隔离二极管、控制开关,位于串隔离二极管并联的位置在正极电线的中部分别设有反向二极管、高阻值负载,通过加反向二极管和高阻值负载,给充电机21提供微弱充磁电流,高阻值负载兼做故障指示,方便了对充电机21进行自动充磁作业。
35.实施例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36.步骤一,通过夹持组件的配合使用,通过手动拉块带动定位杆24及定位凸块25向外滑动,带动张力弹簧26压缩变形,并把充电机21及充电机底座22居中放置在载物内箱2上,松开手动拉块,在张力弹簧26作用下,带动定位凸块25均抵紧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增加了充电机21及充电机底座22固定的稳定性;
37.步骤二,通过减震组件的配合使用,充电机21在工作时产生振动,带动u形滑块12沿着u形滑槽11滑动,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铰接板16带动滑筒14沿着滑杆13向外滑动,在减震弹簧15的反作用下,带动载物内箱2保持平衡,增加了充电机21的减震效果;
38.步骤三,正极电线的中部设有串隔离二极管、控制开关,位于串隔离二极管并联的位置在正极电线的中部分别设有反向二极管、高阻值负载,通过加反向二极管和高阻值负载,给充电机21提供微弱充磁电流,高阻值负载兼做故障指示,方便了对充电机21进行自动充磁作业。
39.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充电机减震效果不佳及充磁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增加了充电机的减震效果,提高了充电机自动充磁的效果。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