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7398发布日期:2022-02-09 14:5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在安装固定时容易受热胀冷缩的关系,容易使得连接处在安装时受损,且极容易进入空气,从而容易起火,电缆经过拉直装置的拉直,在电缆安装时能够极大减少电缆的损伤。
3.现阶段用于电缆加工的拉直装置,拉直的效果不佳,使得电缆与连接件之间容易进入空气,从而造成损毁,且拉直只能够针对某一种电缆,实用性低,同时在拉直时电缆表面附着的杂物容易受拉直影响压刻入电缆表皮内,从而造成电缆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阶段用于电缆加工的拉直装置,拉直的效果不佳,使得电缆与连接件之间容易进入空气,从而造成损毁,且拉直只能够针对某一种电缆,实用性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刮板,所述第一凹槽内位于刮板的上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u型框,所述固定框的上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固定框远离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底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件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底侧均匀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固定连接刮板,所述刮板上端胶连接有毛刷,喷淋管喷水在电缆上,同时通过刮板上的毛刷对电缆进行清理,同时水经过多孔板进入到第二凹槽底侧,方便对电缆进行清理的同时能够节约水源,多次利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一侧开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表面成光滑状,所述u型框内插接有绒毛,所述u型框内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第一凹槽内远离绕线辊一侧均匀设置有分流槽,通过u型框内的绒毛和干燥装置对线缆进行干燥,同时通过分流器将电缆分股,从而方便清理电缆表面的污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卡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转动螺纹杆使得压板底侧的弧形块对电缆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电缆进行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位于第二凹槽内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框相互远离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侧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限位
环上端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菱形块,两个所述菱形块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调节菱形块的倾斜角度,再通过液压杆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电缆进行拉直,极大的方便了对电缆进行拉直。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电缆经过第一凹槽内喷淋管清洗,刮板进行清洗,再经过干燥装置和绒毛进行干燥,能够对电缆进行清理,同时通过分流槽和压板对电缆进行固定,再通过液压杆带动菱形块对线缆进行拉直,极大的提升了电缆拉直的效果,减少空气进入到电缆内,同时解决了电缆表面容易附着杂物被限位杆压进电缆表皮内,从而造成电缆的损伤。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框;2、第一凹槽;3、刮板;4、导向轮;5、u型框;6、卡板;7、第二凹槽;8、水泵;9、喷淋管;10、多孔板;11、绕线槽;12、绕线辊;13、分流槽;14、螺纹杆;15、压板;16、滑槽;17、液压杆;18、限位环;19、转动杆;20、菱形块;2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结合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内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刮板3,刮板3内设置毛刷,能够配合导向轮4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减少附着物,第一凹槽2内位于刮板3的上侧设置有导向轮4,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u型框5,通过绒毛配合烘干装置对电缆外壳进行烘干,从而减少附着物受压力而损坏电缆表面,从而造成损坏,固定框1的上端设置有卡板6,卡板6内的压板15配合弧形块,能够方便根据不同的电缆直径调节压板15的高度,从而方便夹持不同的电缆,固定框1远离第一凹槽2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7。
19.其中,第一凹槽2底侧设置有水泵8,水泵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底侧,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喷淋管9,喷淋管9底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头,喷淋管9一侧固定连接有管件,管件固定连接在水泵8的输出端上,刮板3上端插接有毛刷,毛刷与导向轮4接触,刮板3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多孔板10,通过喷淋管9喷水清理电缆表面,多孔板10方便存水多次使用,同时能够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
20.其中,固定框1靠近卡板6一侧设置有分流槽13,第一凹槽2远离分流槽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开设有绕线槽11,绕线槽11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12,绕线辊12表面成光滑状,第一凹槽2位于分流槽13底侧固定连接有u型框5,u型框5内胶连接绒毛和干燥装置,通过绒毛和干燥装置对电缆表面进行烘干,同时通过分流槽13能够减少电缆缠绕,影响拉直效率。
21.其中,压板15底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弧形块,弧形块与分流槽13数量一致,弧形块固定连接在压板15底侧,压板15两端均一体铸造成型有凸起,两个卡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凸起位于卡板6的凹槽内,凸起螺纹连接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使得压板15下移,从而使得弧形块对电缆进行夹持。
22.其中,固定框1内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位于第二凹槽7内相互远离的两侧,固定框1外侧位于滑槽16处设置有液压杆17,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套接有限位环18,转动杆19位于限位环18的内侧设置有齿轮,限位环18的上侧设置有拨片,限位环18底侧固定连接液压杆17,转动杆19位于第二凹槽7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菱形块20,两个菱形块20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松开拨片,转动转动杆19和齿轮,能够调节两个限位杆21之间的倾斜角度,从而方便调节拉直。
23.具体的,电缆自绕线槽11内的绕线辊12上经过,启动水泵8,带动喷淋管9进行喷水打湿,电缆再经过导向轮4与毛刷的接触点,通过毛刷对电缆表面进行清理,同时水经过多孔板10进入第一凹槽2底侧回收,能够多次利用,电缆经过u型框5,通过烘干装置和绒毛对电缆表皮进行烘干,从而能够减少压板15将电缆表面的附着物压入电缆表皮,使得电缆出现破损,调节压板15和弧形块的高度,能够方便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夹持,松开拨片,转动转动杆19和齿轮,能够调节两个限位杆21之间的倾斜角度,将电缆呈s型绕在两个限位杆21上,启动液压杆17,能够对电缆进行拉直,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本实用新型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