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9322发布日期:2022-01-12 11:5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设计。接线端子一般包括动插件和静插件,当两者插接时构成电连接配合。
3.申请号为为20152108780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反向单元壳体及多个正向单元壳体,多个正向单元壳体依次排列,正向单元壳体朝向下一正向单元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正开口,反向单元壳体位于正向单元壳体排列方向的末端并朝向正向单元壳体设置有反开口,固定板位于正开口和反开口之间,固定板、反向单元壳体和正向单元壳体穿设有构成固定配合的螺栓,由于单元壳体的厚度大于固定板厚度,该种安装方式可以有效保证静插件壳体的强度。
4.但上述结构仍存在一定弊端,

需要加工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的正向单元壳体和反向单元壳体,提高加工成本;

由于固定板隐藏于正向单元壳体和反向单元壳体之间,极易存在漏装的可能,影响正向单元壳体和反向单元壳体之间的绝缘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保证强度的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板及多个单元壳体,多个所述的单元壳体依次排列,所述的单元壳体朝向下一单元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延伸至开口的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沿单元壳体排列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壳安装孔,所述的安装柱延伸至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沉槽,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排列方向末端的单元壳体的开口处并与安装柱相抵,所述的固定板朝向单元壳体设置有与沉槽插配的板凸起,所述的板凸起与第一壳安装孔同轴设置有板安装孔,所述的板安装孔和第一壳安装孔穿设有构成固定板与单元壳体固定配合的螺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改变固定板位置,使其位于排列方向末端的单元壳体的开口处,避免因视野阻碍造成漏装的可能,另一方面,当螺栓锁紧固定板与单元壳体时,螺栓头部与固定板相抵的位置因板凸起的位置而加厚,从而能够螺栓头部更大的锁紧力,提高强度的同时避免因厚度过薄而损坏,此外,板凸起插入安装柱的沉槽内,增加固定板与单元壳体多方位的接触面积,在螺栓头部锁紧力加大后进一步提高固定板与单元壳体的配合强度。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壳体设置有u形壁,所述的u形壁u形两侧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局部插入限位缺口的板限位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壁为单元壳体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合理利用u形壁,在其上开设与板限位块限位配合的限位缺口,插入板限位块后形成多方位的限位配合,同时,
加大板限位块规格,仅局部位于限位缺口内,保证其与固定板的连接强度。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延伸至开口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设置有槽口朝向开口的定位槽,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插入定位槽的板定位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定位杆插入定位槽,实现多点定位,并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引导,提高装配效率。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壳体相对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的沉槽插配的壳凸起,所述的壳凸起与第一壳安装孔同轴设置有第二壳安装孔,所述的螺栓穿过板安装孔和第一壳安装孔的同时穿过第二壳安装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槽不仅用于与固定板限位配合,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的限位配合,壳凸起插入安装柱的沉槽内,增加相邻单元壳体多方位的接触面积,在螺栓头部锁紧力加大后进一步提高相邻单元壳体的配合强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壳体相对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局部插入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的限位缺口的壳限位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缺口不仅用于与固定板限位配合,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的限位配合,同样,加大壳限位块规格,仅局部位于限位缺口内,保证其与单元壳体的连接强度。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元壳体相对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插入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的定位槽的壳定位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不仅用于与固定板定位,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的定位,壳定位杆插入定位槽,实现多点定位,并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引导,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单元壳体开口侧的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板的立体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单元壳体非开口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静插件壳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2及多个单元壳体1,多个单元壳体1依次排列,排列方向为图1中的a方向,单元壳体1边缘设置有侧壁18,侧壁18设置有用于端子插接的连接口181,单元壳体1朝向下一单元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1,单元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延伸至开口11的安装柱12,安装柱12沿单元壳体1排列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壳安装孔121,安装柱12延伸至开口11的一端设置有沉槽122,固定板2位于排列方向末端的单元壳体1的开口11处并与安装柱12相抵,固定板2朝向单元壳体1设置有与沉槽122插配的板凸起21,板凸起21与第一壳安装孔121同轴设置有板安装孔211,板安装孔211和第一壳安装孔121穿设有构成固定板2与单元壳体1固定配合的螺栓3,一方面,改变固定板2位置,使其位于排列方向末端的单元壳体1的开口11处,避免因视野阻碍造成漏装的可能,另一方面,当螺栓3锁紧固定板2与单元壳体1时,螺栓3头部与固定板2相抵的位置因板凸起21的位置而加厚,从而能够螺栓3头部更大的锁紧力,提高强度的同时避免因厚度过薄而损坏,此外,板凸起21插入安装柱12的沉槽122内,增加固定板2与单元壳体1多方位的接触面积,在螺栓3头部锁紧力加大后进一步提高固定板2与单元壳体1的配合强度,此外,固定时,可采用两个螺栓,两个螺栓的头部分别限位于静插件壳体的两侧,其中一个螺栓的杆部设置有与另一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也可采用一个螺栓和一个螺母配合,螺栓的头部和螺母分别限位于静插件壳体的两侧,上述固定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固定方式。
[0026]
单元壳体1设置有u形壁13,u形壁13u形两侧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缺口131,固定板2设置有局部插入限位缺口131的板限位块22,u形壁13为单元壳体1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合理利用u形壁13,在其上开设与板限位块22限位配合的限位缺口131,插入板限位块22后形成多方位的限位配合,同时,加大板限位块22规格,仅局部位于限位缺口131内,保证其与固定板2的连接强度。
[0027]
单元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延伸至开口11的定位柱14,定位柱14设置有槽口朝向开口11的定位槽141,固定板2设置有插入定位槽141的板定位杆23,板定位杆23插入定位槽141,实现多点定位,并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引导,提高装配效率。
[0028]
单元壳体1相对开口1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1的沉槽122插配的壳凸起15,壳凸起15与第一壳安装孔121同轴设置有第二壳安装孔151,螺栓3穿过板安装孔211和第一壳安装孔121的同时穿过第二壳安装孔151,沉槽122不仅用于与固定板2限位配合,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1的限位配合,壳凸起15插入安装柱12的沉槽122内,增加相邻单元壳体1多方位的接触面积,在螺栓3头部锁紧力加大后进一步提高相邻单元壳体1的配合强度。
[0029]
单元壳体1相对开口11的另一侧设置有局部插入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1的限位缺口131的壳限位块16,限位缺口131不仅用于与固定板2限位配合,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1的限位配合,同样,加大壳限位块16规格,仅局部位于限位缺口131内,保证其与单元壳体1的连接强度。
[0030]
单元壳体1相对开口11的另一侧设置有插入位于排列方向上一单元壳体1的定位槽141的壳定位杆17,定位槽141不仅用于与固定板2定位,还可用于相邻单元壳体1的定位,壳定位杆17插入定位槽141,实现多点定位,并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引导,提高装配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