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0798发布日期:2022-02-26 02: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防水性能优异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电连接器的防水通常为在需要密封处灌设环氧胶,灌设环氧胶的电连接器通常需要在低温制程下过炉进行焊接,然而,在实际生产制造中,电路板上通常需要焊接多种不同连接器,而有些电连接器需要过高温过炉焊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低温制程的电连接器若一起进行高温过炉作业,则环氧胶由于其材料特性,其在高温下发生变形后不会回复,导致该电连接器需要密封处产生缝隙,导致电连接器防水性能不过关。而若对电路板上不同的连接器利用不同过炉温度焊接,则需要不同工站进行作业,导致制造成本显著升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3.是以,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该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异的电接连接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固持于所述遮蔽壳体内的基座,所述遮蔽壳体向后延伸出所述基座的后端面以形成灌胶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于所述基座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延伸部,所述灌胶腔内灌设有封堵基座与所述遮蔽壳体之间缝隙并使所述基座与所述遮蔽壳体之间可靠结合的环氧胶,所述灌胶腔内在灌设所述环氧胶后进一步灌设有硅胶以形成紧贴所述灌胶腔内壁的防水板。
6.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包括暴露于所述灌胶腔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后延伸出所述遮蔽壳体的伸出部,所述硅胶包覆所述容置部。
7.进一步地,所述环氧胶包覆所述容置部。
8.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周缘凹设形成与所述遮蔽壳体的内壁面相邻的容置所述环氧胶的凹槽。
9.进一步地,所述遮蔽壳体为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无接缝壳体,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金属挡件,所述金属挡件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的壁面内的平板部、自所述平板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前端的前挡部及自所述平板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挡止于所述基座的后端的后挡部,所述灌胶腔的内壁面在对应所述后挡部处凹设有供外部治具进入以将所述后挡部实现弯折的凹口,所述环氧胶填入所述凹口。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周缘凹设形成与所述遮蔽壳体的内壁面相邻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凹口连通以在周向方向形成连续不间断的环形槽,所述环氧胶填入所述环形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后端面向前凹设形成限位所述后挡部的限位槽,所述环氧胶填入所述限位槽并包覆所述后挡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座向前突伸以与所述遮蔽壳体构成对接腔的舌板及自所述基座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灌胶腔内的收容段部及自所述收容段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灌胶腔的安装段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延伸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灌胶腔内的容置部及自所述容置部向后延伸出所述灌胶腔的伸出部,所述收容段部在对应于所述容置部处开设有供所述容置部暴露于所述灌胶腔内的开槽,所述硅胶流入所述开槽并包覆所述容置部,所述伸出部包括固持于所述安装段部内的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出所述安装段部的焊接部。
13.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蔽于所述安装段部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遮蔽所述安装段部的上表面的顶壁、自顶壁的横向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贴靠于安装段部的侧面的侧壁及自所述顶壁的后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位于所述安装段部的后表面且与所述安装段部的后表面间隔形成间隔空间的后壁,所述焊接部延伸出所述安装段部的后表面且位于所述后壁的内侧,所述顶壁开设有观察所述焊接部的检视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安装段部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位于所述顶壁前端的横向延伸的突块部,所述突块部的前端用以挡止所述硅胶而所述突块部的后端用以挡止所述顶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首先通过在灌胶腔内灌设环氧胶,利用环氧胶封堵基座与遮蔽壳体的缝隙并增加基座与遮蔽壳体之间的结合力,然后通过在灌胶腔内灌设硅胶,如此,电连接器在过高温回流焊时,硅胶由于其良好的耐高温性及弹性性能,能够保证其与遮蔽壳体及导电端子之间的稳定结合,且由于硅胶的遮蔽,避免环氧胶直接受热而影响基座与遮蔽壳体之间的密封,最终实现电连接器ipx7以上等级的可靠的密封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19.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灌设环氧胶及硅胶前的立体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灌设环氧胶但未灌设硅胶前的立体图
22.图7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2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注塑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3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1前后移动的金属挡件4、密封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后端的防水件5及设置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前端以实现电连接器100与机壳(未图示)之间防水的防水圈6。本实用
新型电连接器100优选地为一usb type c型插座连接器,但并不以此为限,其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器。
25.所述导电端子2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自所述基座11向前突伸形成的舌板12及自所述基座11向后延伸形成的安装部13。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固持于所述基座11的固持部21、自所述固持部21向前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对接表面的接触部22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以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3的延伸部23。
26.所述遮蔽壳体3为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无接缝壳体,所述绝缘本体1的基座11固持于所述遮蔽壳体3,所述绝缘本体1的舌板12与所述遮蔽壳体3之间构成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接的对接腔30。所述遮蔽壳体3向后延伸出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以形成设置所述防水件5的灌胶腔31,防水件5包括依次灌设于所述灌胶腔31内的环氧胶51及硅胶52,所述环氧胶51先灌设于所述灌胶腔31内以封堵所述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缝隙并使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可靠结合,在灌设环氧胶51后,将所述硅胶52灌设于灌胶腔31内以形成紧贴所述灌胶腔31内壁的防水板。将环氧胶51设置于硅胶52前,可使电连接器100在过高温回流焊炉进行焊接时,炉内高温首先会作用于耐高温及弹性佳的硅胶52上,使得环氧胶51不会直接受热而不会造成环氧胶51变形,避免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由于环氧胶51的变形收缩而产生缝隙,从而提高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的密封及结合性能。
27.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的周缘向前凹设形成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内壁面相邻的凹槽111,灌设所述环氧胶51时,所述环氧胶51会容置于所述凹槽111,并由凹槽111向前渗透从而可靠地封堵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的缝隙。
28.所述金属挡件4包括注塑成型于所述遮蔽壳体3的壁面内的平板部41、自所述平板部41的前端弯折延伸形成的挡止于所述基座11的前端的前挡部42及自所述平板部的后端弯折形成的挡止于所述基座11的后端的后挡部43,前挡部42限制所述基座11相对于所述遮蔽壳体3向前运动而所述后挡部43用于限制所述基座11向后运动。所述灌胶腔31的内壁面在对应所述后挡部43处凹设有凹口311,所述凹口311向后贯穿所述遮蔽壳体3的后端,所述凹口311供外部治具(未图示)自后向前进入以将所述后挡部43弯折从而抵靠于所述基座11的后端,所述环氧胶51进一步填入所述凹口3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口311与所述凹槽111连通以在周向方向形成连续不间断的环形槽,从而可使基座11与遮蔽壳体3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缝隙可靠地被填堵,实现可靠的ipx7以上等级的密封防水。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11的后端面110向前凹设形成限位所述后挡部43的限位槽112,所述环氧胶51填入所述限位槽112内并包覆所述后挡部43。
29.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安装部13包括位于所述灌胶腔31内的收容段部131及自所述收容段部131向后延伸出所述灌胶腔31的安装段部132,所述导电端子2的延伸部23包括设置于所述灌胶腔31内的容置部231及自所述容置部231向后延伸出所述灌胶腔31的伸出部232,所述收容段部131在对应所述容置部231处开设有供所述容置部231暴露于所述灌胶腔31内的开槽1311,所述开槽1311为上下贯通的使容置部231四周均暴露的通槽,灌设硅胶52时,所述硅胶52流入所述开槽1311以包覆所述容置部231。通过将硅胶52包覆容置部231,当电连接器100过高温回流焊炉焊接时,硅胶52由于其优秀的弹性,可避免硅胶52与容置部231之间产生大的缝隙,避免水汽通过硅胶52与容置部231的结合处,实现可靠的ipx7以上
等级的密封防水。
30.所述伸出部232包括固持于所述安装段部132内的固定部2321及自所述固定部2321延伸出所述安装段部132的焊接部2322,所述焊接部2322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遮蔽于所述安装段部132的屏蔽壳体7,所述屏蔽壳体7包括遮蔽于安装段部132的上表面的顶壁71、自顶壁71的横向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贴靠于安装段部132的侧面的侧壁72及自所述顶壁71的后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位于所述安装段部132的后表面1320且与所述安装段部132的后表面1320间隔形成间隔空间730的后壁73,所述焊接部2322位于所述后壁73的内侧而避免与其他连接器之间产生串扰。此外,所述顶壁71在对应所述焊接部2322处设置有检视孔711,利用所述检视孔711,可观察所述焊接部2322的焊接情况。所述安装段部132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位于所述顶壁71前端的横向延伸的突块部1321,所述突块部1321的前端用以挡止所述硅胶52而所述突块部1321的后端用以挡止所述顶壁71。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连接器100的灌胶腔31向上设置而进行灌胶过程中,突块部1321起到挡止灌入的硅胶52的目的。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